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2.98W)

在很多時候,書都是我們瞭解世界發展的一個窗口,多讀書,還能夠幫助我們活躍大腦,減輕我們的壓力。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三篇

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文1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爾。主人公阿米爾是個富家少爺,他的父親不僅富甲一方,而且樂善好施、正直剛烈。阿米爾的性格里卻缺少父親的豪邁勇敢,只喜埋頭讀書,被人欺負也不還手。與他截然不同的是僕人阿里的兒子哈桑,這個兔脣的男孩有着令人吃驚的運動天賦,每當阿米爾遭人欺負,總是哈桑爲他挺身而出。阿米爾和哈桑雖然情同手足,卻有些嫉妒父親對哈桑的欣賞和疼愛。每年冬天的風箏大賽是阿富汗孩子們最重要的活動,用自己的風箏線把別人的線割斷,然後追到那隻掉落的風箏,就是贏者。阿米爾是鬥風箏的好手,哈桑是追風箏的好手。那年的冬天,喀布爾迎來了最大的一次風箏聯賽,阿米爾希望能在這次大賽上奪冠,以贏得爸爸的鐘愛。當他把最後的對手的一隻藍風箏割落時,整個賽場都沸騰了,他看到父親在爲他歡呼。追風箏的任務落在哈桑身上,哈桑果然不負所托,成功追到藍風箏,不想被小混混阿塞夫和他的同伴們截住。哈桑不願意交出風箏,遭到阿塞夫的報復。尋找哈桑的阿米爾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卻沒有勇氣上前救助。阿米爾得到了父親夢寐以求的關愛,但哈桑的存在卻讓他內疚痛苦。終於,他不堪重負,他在父親面前撒謊說哈桑是小偷,讓父親趕他們走。而即使是這樣莫須有的傷害,哈桑也毫無怨言地承認了。雖然父親執意留下他們,他們還是黯然地離開了。同時離開的還有他們對真情的失落迷惑與痛楚。也許愛到極至便是相互的傷害吧。聰明自尊的哈桑父子選擇了遠離與隱忍。也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欺負弱小,用卑鄙掩蓋。然而再弱小的人也有自尊與庇護。

書的後半段寫得是主人公心靈的救贖。隨着阿富汗政變,阿米爾隨父逃到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父親去世後的某一天,已移居美國併成爲知名小說家的阿米爾接到父親的好友拉辛汗的電話,他說哈桑已死,他要阿米爾回阿富汗,要他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戰亂中的阿富汗帶出來。不僅是因爲他以前辜負了哈桑,還因爲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重回故土的阿米爾得到了哈桑的獨生子被曾經的宿敵綁架的消息。人性的膽怯和本真在阿米爾又一次面對命運考驗時做出了他早該在幾十年前就做出的選擇,面對曾經羞辱過哈桑的敵人,阿米爾用自己的方式救回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爲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於又向他敞開了。阿米爾的結局,是幸福的。他終於明白了彼此的意義——以生命爲代價。

現在難得看到好看的書了,喜歡這本書,是因爲書本中那些善良的人民如哈桑,能一如既往的爲朋友付出,是不計前嫌的付出,還有在艱難的困境中,從不失望從不詛喪,堅忍,刻苦耐勞,這麼正面的任務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少見了,雖然不適合我們現在的社會形勢,但是畢竟是奮進的,正面的能量,能觸動自己。從而可以反省自己,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不在有問題有困難的時候發牢騷,影響自己的心情和生活質量。

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2

我幾乎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本書——《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講述的好像不只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人生。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從小相互陪伴,但後來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阿米爾開始陷入自責、悔恨之中,而這種種懊悔也一直伴隨着他往後的人生。少不更事的他逼走了哈桑,成年後,他要贖罪,於是他走上了“救贖”的道路。

看到書中的哈桑和阿米爾,我想起了我的舍友們。每次在我傷心,想要傾訴的時候,她們總是陪在我身邊,一次次告訴我:“我們還在。”就像哈桑對阿米爾說的那樣:“爲你,千千萬萬遍。”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觸不只停留在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還有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誰能想象得到,阿米爾背叛了那個爲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阿米爾因爲害怕,因爲懦弱,在哈桑受欺辱時選擇跑開。讀到這裏,我心裏開始譴責阿米爾,譴責人性的自私。

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件事。那時我和樓上的妹妹在家裏寫作業,父母都出去工作了。我忽然看到桌上有一百塊錢,就心起“邪念”。靠到妹妹旁邊,悄聲對她說:“咦,要不我們去吃東西,那裏有錢。”她看了一眼,沒有說話。我見她這樣便把她扯起來,“你不說話就當你答應了啊!”就這樣,她被我拉到了街上。我們回來時,媽媽已經坐在家裏,拿着雞毛撣子準備要“興師問罪”。我頓時慌了神,我們兩個躡手躡腳地走進去,卻不料也“驚動”了媽媽。她看到我們,二話不說把我拉過去,“錢去哪裏了!”她對我吼了一聲。“不,我不知道!是她!她拿了!”我的眼淚頓時掛不住了。那時我害怕媽媽會打我,想也沒想就把罪名推到妹妹身上。後來母親告訴了妹妹的媽媽,阿姨聽後就開始責罵妹妹。妹妹一直在哭,但卻始終沒有說出真相。原來,曾經我也是“阿米爾”,我們都曾扮演過阿米爾的角色。我感到羞愧無比:我有什麼資格譴責阿米爾!對妹妹的愧疚之感又重新爬上了我的心頭。

每個人都會有害怕、背叛、嫉妒、自私自利的一面。阿米爾跑開的那一刻,也決定了他和哈桑的風箏會斷線。當我毫不猶豫地把罪名推向妹妹的那一刻,也決定了我們之間的風箏斷線了,她不再與我玩耍了。

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罪過”時,是否有勇氣正視它?是否會勇敢衝破“魔咒”?抑或繼續躲進自己的“安身之地”?我想我會坦誠面對。背叛與救贖,得到與失去,永遠在我們的人生裏,一切只在一念之間,我們只有面對,才能夠成長爲內心期許的自己。也許往事真的會隨風而去,但那只是我們短暫的淡忘。也許因爲一個契機,我們又重新陷入痛苦,就像阿米爾一樣。所以我們要面對,要贖罪。

阿米爾最終選擇重回故土,爲了贖罪,他救了哈桑的兒子,也拯救了自己。

阿米爾最終的救贖警醒了我:無論這件事帶給你多大的傷害,都不要逃避,永遠不要。於是我選擇了彌補這段友情,時隔多年,我還是將真相告訴了媽媽和那個阿姨,爲妹妹洗脫了“罪名”。最後我們也重歸於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要追尋的風箏”,它就像我們所珍惜的友情、親情、愛情……無論這個“風箏”到底代表着什麼,無論結果如何,都讓我們勇敢地去追尋心中的“風箏”!成爲那個勇敢的自己。

書籍《追風箏的人》讀後感範3

這是一部優秀的世界名著,讓全世界的讀者得到了啓發和感悟,故事曲折充滿靈魂的震撼。到春暖花開時節,公園廣場就成了放飛風箏的樂園,擡頭看天空,栩栩如生的風箏在天空爭奇鬥豔不停地飛舞着,環繞四周,人們在陽光下盡情歡笑,有大人有孩子,有三五成羣的好朋友,他們似乎分工很明確,地面上有放風箏的人,有追風箏的人,也有撿風箏的人。突然想起《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腦海裏浮現那句話:爲你,千千萬萬遍。《追風箏的人》這本小說通過主人公阿米爾和僕人哈桑的友誼貫穿全文,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後,發生了一件極其悲慘的事,阿米爾爲自己的懦弱深感痛苦,逼走了兒時的玩伴哈桑,成年後的阿米爾無法原諒當年對哈桑的背叛,進行了一場贖罪。這本書對於我來說感觸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真正的救贖,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是可以被埋葬的。然而我終於明白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爲往事會自行爬上來的。這本書故事結尾部分,可以說是又暖又感動,阿米爾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並且爲童年時犯的錯進行了贖罪,阿米爾帶着索拉博放風箏,他追着風箏,在一羣尖叫的孩子中奔跑,爲你,千千萬萬遍,他把哈桑對他的愛傳遞到了索拉博身上。追風箏的人,追的不僅是風箏,更是美好的人性和自在的心靈。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着自己內心的缺口,過着不完美的缺口生活。但當我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確找到一種不完美中的完美,願我們都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努力生活。

2、有一種友情,無關於任何,只是爲你,千千萬萬遍魯迅先生曾說:“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敲打。”而哈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踐行着“友誼”的內涵。書中記憶很深刻的一句話。阿米爾問哈桑:“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他回答:“如果你要求,我會的。不過我懷疑,你是否會讓我這麼做。你會嗎?阿米爾少爺?對於哈桑來說,他把阿米爾當作自己的好朋友,有困難會第一時間站住來,挺身而出,鼓勵無條件支持阿米爾。甚至會願意付出生命代價,對於阿米爾來說,哈桑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僕人,一個兒時的玩伴。朋友就是這樣,他們需求你的東西總是很少很少,而給你內心填補的東西往往是任何人都難以替代的。友情,世間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