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看親愛的讀後感參考7篇

心得體會 閱讀(3.14W)

讀後感是心靈的共鳴,文字在我們內心泛起漣漪,閱讀是一種帶來各種讀後感的寶貴體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看親愛的讀後感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看親愛的讀後感參考7篇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1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主要是作者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書信,母子倆分隔兩地,一個在臺灣,一個在德國。文化的差異、時空距離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日益陌生。母親渴望關心孩子,瞭解孩子,但孩子長大了,作爲一個成年人,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使得母子間隔閡越來越大,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爲了改善這一情況,她邀請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通信內容涉及兩人對歷史的看法,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兩代人、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讀來耐人尋味。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而回答:“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我們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漸的長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興的,但說真的對他們的憂慮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爲他們進入青春期後會變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對父母語重心長的建議和忠告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以爲然,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擔憂和痛苦,不可否認,年代不同了,條件不同了,社會價值觀變化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麼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樂的生活,學學那樣貼心的母親,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2

今天,我無聊地在書櫃上翻書,這時候,一本書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這本書的名字叫《親愛的笨笨豬》,這本書是我在小時候買的,由於過了三四年,裏面的內容也不是記得很清楚了,我便拿起這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講了有一頭小豬,叫樂樂樂,但小夥伴們卻因爲它傻叫它“笨笨豬”。笨笨豬雖然傻,卻很善良。在小熊的生日會上,笨笨豬因爲貪吃而把毒蘑菇全吃了,卻因此誤打誤撞救了其他的小動物;雞媽媽和鴨媽媽本來是對冤家,可笨笨豬卻使兩人變成了好友;笨笨豬在春遊時爲了救小夥伴們,自己掉進了坑;它見市場上鹽蛋好賣,就讓鴨媽媽喝鹽水生鹽蛋,結果被鴨媽媽啄腫了屁股……笨笨豬經常幫助別人,儘管有時候幫人沒幫成卻害了自己,但是它總是快樂的,因爲它幫助了別人,別人開心,它也開心。當你給予別人時你也會受到快樂的反饋。

反觀我們現在,有多少人能和笨笨豬一樣,給予別人?有許多人,有許多多人,非但不這樣,還往往因爲一些小事和別人翻臉。甚至有些人,爲了自己的利益,連傷人的事都做得出來,有着和笨笨豬同樣品質的人實在太少了。但是,少並不代表沒有,還是有人學雷鋒做好事的,比如那些勞動模範們。我老太爺就是勞動模範,他年輕的時候是地主,那時候的地主比有些農民還窮,但老太爺還是喜歡幫助別人,又一次,有家人搬家來到老太爺家附近住,他們家很窮,連水壺都沒。老太爺知道了,把家裏僅有的.一個水壺送給了他們,自己攢錢又買了一個。老太爺爲入共產黨堅持了20餘年,終於入黨,成爲了勞動模範。只要世界上多一些這樣的人,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親愛的笨笨豬》真讓我受益匪淺!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3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爲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因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現在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爲了孩子,所以就應該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爲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爲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希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4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啓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爲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擇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擇權。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爲了謀生,這纔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爲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特別是對於龍應臺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努力學好本領。爲了將來的快樂,今天必須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5

喜歡讀龍應臺,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爲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國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說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說:“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爲自己的城市、爲自己的問題、爲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爲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爲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說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說孩子們不是在爲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6

這篇文章寫的是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參加的悼念活動,回憶了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強烈控訴了法西斯屠殺無辜平民的罪行,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嚮往和平的共同願望。“親愛的爸爸媽媽”是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小城一個叫魯比沙的六年級學生,在納粹即將把他處死前幾分鐘寫給他父母的遺言中的一句話。他同其他一起被處死的三百個孩子一樣,懷着對親人愛,從容地面對法西斯的槍口。

以此爲標題,讓我們強烈感受到屠殺的野蠻殘酷,同時,這一聲呼喊也傳遞出‘愛和平,不要戰爭”的共同呼聲。‘親愛的爸爸媽媽’爲題,很難讓人想到是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對父母臨終前的遺言,也是最後一次呼喚”親愛的爸爸媽媽“了。這是多麼令人惋惜,多麼令人髮指的一聲顫抖的呼喚聲呀!要和平還是戰爭呢?如果要戰爭,又要有多少人流血犧牲,又要有多少的家庭破碎,又要有多少的孩子像魯比沙一樣發出如此悲哀的,令人心碎的一聲”親愛的爸爸媽媽”呢!請大人們不要再發起戰爭了,孩子們是無辜的。他們原是天真無邪,原是快樂無痛苦的在教室裏上課,卻要經歷大人們發起的無情戰爭。戰爭,是一個血淋淋的字眼,是無情之人挑起的血戰。孩子是傷不起的。情愛好和平,請放下你們手中的槍,聽聽孩子們甜美的笑聲,而不是遺言的一句抖動的“親愛的爸爸媽媽”!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7

今天,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我一見到,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這本書太好了,我拿到手裏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的主人翁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鮑雷伊。他非常喜歡漢修先生的作品,是漢修先生的忠實讀者。從喜歡到書信交流,鮑雷伊一封接一封的給漢修先生寫信,及時後來轉學校也沒有間斷他們的聯繫。鮑雷伊在信中和漢修先生無所不談,他經常告訴漢修先生自己近期的情況,他告訴漢修先生父母離異的實情和自己對轉學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

鮑雷伊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交流,不但學會了怎樣和人談話,還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且還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寫出了自己和爸爸坐車出遊的文章還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堅定了鮑雷伊成爲一名作家的決心。

我從這本書中感悟到,做人要懂得寬容、尊重和理解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寬容、尊重和理解,這個社會纔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