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求職風向>

調查:大學生就業能有要想的未來嗎

求職風向 閱讀(7.17K)

就業難呼喚產業轉型升級

調查:大學生就業能有要想的未來嗎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大學生就業問題依然是上至總理,下到普通百姓關注的焦點。

針對“就業難”和“用工荒”共存的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分析,大學生就業難折射的是當前經濟結構的問題,出現“用工荒”的大量用工崗位,都是製造業的流水線一線。“這樣的工作雖然工資不低,但留不住大學生。”

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指出,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並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在不斷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必須更多地呼喚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通過發展現代高端產業和第三產業,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和服務業;另一方面,還要持續推進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這才能釋放大量的技術含量高的崗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認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對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術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大學生就業而言,這就要求他們的實踐能力相應提高。

董明珠還有針對性地建議,國家應該給知識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更多用人上的激勵、扶植政策,“如果企業能提供大量的大學生就業崗位,這也是對社會的巨大貢獻。”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任務,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位列頭條。

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680萬,再創歷史新高。在國際金融海嘯震盪4個年頭後,如今大學生找工作到底難不難?

近日,本報記者花了半個月時間,深入散落在廣州大學城周邊的大學生租賃公寓,進行跟蹤體驗式採訪,傾聽大學生租客的求職故事。

苦等中意單位offer

在這裏感覺很壓抑,但起碼還有地方可以打打球,跑跑步,等候那些企業的迴音,所以說是希望與壓抑並存

2月底,在經歷短暫的寒假清淡後,廣州大學城北亭廣場恢復著名的“招聘會聖地”景象,每場招聘會都有超過一萬人次的學子參加。

在畢業生們心中,廣州是一個機會聚集的夢想之地。南亭村中的租客們自然也要放手一試。

“在這裏感覺很壓抑,但起碼還有地方可以打打球,跑跑步,等候那些企業的迴音,所以說是希望與壓抑並存。”2月上旬,來自河南的張力與另外3個同學順德、華仔、周鵬在大學城南亭村合租了一個小單間,租期爲一個月。

4名大學生,分別來自河南、湖南、廣西和湖北,都在省內非珠三角地區的高校就讀。

地處廣州東郊的大學城,擁有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10所知名高校。但對於張力們而言,這裏並沒有太多校園的親切感。

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裏,只有堆積在一起的衣物和行李箱,還有兩張拼起來的牀。4個大男生擠着睡,偶爾還要“接濟”一下同樣前來廣州找工作的同學和朋友。牀上的被子還算整齊地疊放着,被子上還放着一本《Java程序員面試寶典》。張力個頭很大,他自嘲,和同宿舍的幾個人相比,自己佔了很大空間。

他們所在的公寓被間隔不到一米的幾座出租屋層層包圍,窗外就是牆壁,窗戶顯得形同虛設。樓與樓之間間隔雖小,但牆壁上的招租廣告貼得密密麻麻。

這種房子是如此簡陋:沒有傢俱,更談不上裝飾,只放着幾張上下鋪鐵牀,幾根網線,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住接近20個人。租客多是從外地來穗,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生,比例在60%左右。

招聘會很擁擠

原來以爲找工作很瀟灑的,投簡歷,面試,拿offer。去了招聘會才知道,原來和逛菜市場似的,吵鬧擁擠

南亭村地處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之間,村裏的租客們多是這兩所高校的學生。另外就是前來求職的外來人口。而作爲舉辦應屆畢業生招聘會最多的“聖地”,大學城內北亭、南亭、穗石、貝崗4座保留下來的城中村就成了求職者們居住最密集的地方。近年來,這裏各類公寓型樓房迅速冒出來,南亭村裏的出租屋所得租金,成了村裏“原住民”的主要收入。

最近兩年,爲了保持市容市貌的美觀,當地有關部門在村子四周建起了一堵堵奇怪的“圍牆”,將村子與大學分隔開來。圍牆內是沒有規劃的村落,擁有原始的菜市場、水果集市,以及各種小商鋪和錯落的公寓型樓房。

死盯着跑大學城裏的招聘會,是這幾個大男生選擇住在這裏的主要原因。“我們就租一個月,老闆想多賺點錢,所以一個小單間就要1000塊錢。”張力指着那不到一米的樓房間隙說。還好,房東給他們拉了一根網線,他們平常還可以上網瀏覽招聘信息,看喜歡的體育新聞,聽聽音樂。

儘管走下樓便有各種飯店、小吃店,但他們還是“整天喊餓”。在花錢這個問題上,他們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能省就省。

“原來以爲找工作很瀟灑的,投簡歷,面試,拿offer(錄用通知)。去了招聘會才知道,原來和逛菜市場似的,吵鬧擁擠,還要講價。”張力笑着說。

稍微停頓了幾秒鐘,他講起,村裏有個與他年紀相仿的親戚承包種地賺了不少錢,所以他正在考慮畢業後是不是保持農村戶口,回家謀生計。

“但是,讀了這麼多年書,還考上了大學,最後找到工作還不如回家種地生活得舒服,村裏人又會怎麼想?”說到這裏,他搖搖頭,嘆了口氣。

汕頭廣州一週來回跑四趟

由於許多珠三角企業並不會選擇去粵東、粵北等地舉行專場招聘會,許多大學生又不願選擇本地企業,所以只好來廣州求職

來自揭陽的小芬和她的同學一樣,發現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怎麼這麼遠跑到廣州?你們那沒有招聘會嗎?”

“要是揭陽機會也像廣州這麼多,那我們也不必老跑來跑去啦!”小芬解釋。由於許多珠三角企業並不會選擇“跑個大老遠”去粵東、粵北等地舉行專場招聘會,許多大學生又不願選擇本地企業,所以只好跑到機會多多的廣州,與“名校畢業生”們競爭。

資源和機會的不均等,讓這些租客們有切身感受。“因爲離廣州等城市遠,來回坐車時間長,到廣州無處落腳,經常學校、廣州兩地來回跑,錯失了很多招聘會、宣講會。”來自汕頭的小飛打抱不平。小飛的一位同學由於在上課時間被陸續通知前往廣州筆試、面試,就創造過一週內在汕頭、廣州間來回跑4趟的紀錄。

名企招聘會多是春節前舉辦,但由於上課、考試與面試、實習時間總是衝突,就讀學校與就業目標城市之間地理距離又較遠,許多廣州之外的大學生選擇擠滿課表,3年內修讀完本應4年完成的課程,爭取大四剛開始時便到廣州、深圳求職。

與許多大學生一樣,很多外地來的租客對媒體上刊登的“專家建議”十分不解:建議外地學生避開競爭熱門地點或企業,將目標就業地域移向欠發達地區。“這不是和提‘農村孩子還是別上大學了’一樣嗎,如果欠發達地區也有這麼多機會,誰願意這樣折騰?”

然而即使有了機會,租客們也未必能把握得住。在經歷過幾次過山車式的希望與失望轉換後,他們成熟一些了。

專業是師範中文的小豔第一選擇是教師,但從她幾次參加招聘的經歷發現競爭都很激烈。說起在一場教師招聘會現場的面試,她依舊心有餘悸:“沒有一項特長,一下子就被否決了,還被人當衆羞辱了一番。”對此她很後悔大學沒有培養自己的特長,“大學時光過得非常快,有點後悔大學沒幹出點傲人的成績,沒有一項閃光的特長。”

小豔也說出了另一名統計學專業的大學生姍姍的心聲:“大學期間專業學得不牢固,面試時很多專業知識都答不上。”而彬彬主要參加了跟專業掛鉤的四大銀行的面試,結果都不盡如人意,“競爭壓力很大,除了本科生,還有全國各地的研究生,尤其還有海龜派。”他顯得很無奈。

“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

短暫的離開,是爲了接下來繼續堅守。畢業生們的羊城夢,拷問着他們自身的能力與心理素質,拷問着資源與機會分配的機制

2月25日,大學生順德“人品”爆發,一口氣拿到了3份筆試、面試通知。

順德名叫順德,並非廣東順德人,而是來自湖南。說起“高效率”,他滔滔不絕地向大家透露自己的“面經”:“我選攤位的原則,攤位越大的越好,隊伍越短的越好。效率要高!”他興奮地和室友們說,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他週一要到佛山面試,週二要跑珠海蔘加筆試,週三則又要回到廣州天河參加另一場筆試。

同宿舍的另外兩個大學生都還沒收到參與的多場招聘會的任何迴音。對順德興奮傳授的“面經”,躺在牀上的華仔不大同意:“有些崗位打死我我都不會去,找工作還是要有所選擇。”

就在前一天,2012年的考研成績剛剛公佈。年初參加了考研的阿鵬說,不想查成績了:“我考了相當於沒考,還是安心找工作吧。”

2月底,他們待在小房間裏,焦急地等待應聘公司的通知,不用參與筆試面試時便坐下來閒聊,或者睡懶覺。

他們在校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卻已經氣得跳腳——原來,爲了找工作,他們都扔下了自己的畢業設計,瞞着指導老師來到廣州。當老師發現後,馬上催着他們回校。

臨近傍晚,房間裏的電腦回蕩起最近流行的楊培安的歌曲《我相信》。此時,幾個男生竟不約而同地跟着音樂唱起來: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

短暫的離開,是爲了接下來繼續堅守。畢業生們的羊城夢,拷問着他們自身的能力與心理素質,拷問着資源與機會分配的機制,也拷問着大政策背景下更具體的措施制定。

廣州,能否能給這些求職者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