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小體育課教學反思7篇 “拓展學生視野,助力國小體育課教學”

其他文案 閱讀(2.34W)

該文旨在探討國小體育課教學的反思。通過對過去教學實踐的總結,分析教師在課堂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探索如何讓體育課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參與度。同時,本文還將討論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體育素養的全面發展。

國小體育課教學反思7篇 “拓展學生視野,助力國小體育課教學”

第1篇

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向,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場校際拔河比賽中,因我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接受,情緒非常惡劣。對於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我主動地向學生說明真相,講清道理,充分肯定他們的實力,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並提供再賽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和交際關係、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聯繫。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爲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或是因爲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願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爲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爲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 的氛圍,同時爲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國小體育課教學反思7篇 “拓展學生視野,助力國小體育課教學” 第2張

第2篇

在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中,遊戲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們愛進行遊戲,教師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遊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其更加願意的參加活動,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必然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此我就自己的課堂實踐總結了一些,以次來和大家進行交流。

首先在遊戲比賽的過程中,一些性格比較要強的同學在遊戲的過程中會因爲一些規則和方法的問題與其他組裏的成員發生爭吵,有的男同學甚至還會動起手來,還有就是有的組因爲比賽失敗就進行互相埋怨,或者一起歸罪於體質較差的同學,導致部分同學不願意參加比賽了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應該積極的進行引導,教育,而不是訓斥,批評能解決的。我們應該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正確對待輸贏的問題,告訴他們應該團結這樣才能成功,同時進行總結,在以後的遊戲中可以適當調整一下實力,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樂於參加。

在體育活動的時候總是有那麼幾個同學遊離於集體之外,以人數多或其他一些客觀原因來逃避比賽,不參加大家的活動,這部分同學我經過觀察發現,他們或者是體質較差的同學或是性格孤僻與大家不合羣的同學,對於這部分同學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和他們一起遊戲,鼓勵他們努力,對於他們的努力及時表揚,讓小組成員認識到他們的努力,這樣慢慢的可以使他們喜歡運動,同時也改變他們的性格。

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的.發動大家動腦,和大家一起思考,改進遊戲規則,創編新的玩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際操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在心理和精神、智力上的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使他們更加樂於運動,增強他們獲取知識的本領,讓他們健康的成長。

第3篇

1、指導思想:按照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精神和國小體育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新的形勢下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確立以人爲本、樹立教學爲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教學思想,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根據國小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實際,體現新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本課教學實踐中力求的目標。

(1)本課、接力跑爲教學內容,以情景“我們去參加勞動實踐幫助農民伯伯收莊稼”爲載體,讓學生在模擬的勞動情景中,去體驗勞動生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本課教學注重學生思想教學,使學生在快快樂樂的學習體驗過程中,交流合作、師生互動,玩中學、學中樂,輕輕鬆鬆地完成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智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2)課的設計安排。導入:常規教學、隊列練習;激發(創設情景):小遊戲、勞動模仿操;學習:開展勞動競賽;發展:傳遞勞動工具接力(迎面接力賽);調整放鬆:舞蹈(歡樂舞)、小結及保健教學。

(1)教學的思想性。體育課教學的思想性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滲透,通過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本課教學以學生的自我探索、情感體驗,小團體間的`相互合作、創新爲手段,注重學生的思想教學。

(2)教學的新穎性。教學過程打破了課的舊有模式,根據學生的運動生理特點,把學生學習過程分爲導入、激發、學習、發展和放鬆等過程;教案形式又設計爲課序、課的內容、指導與練習法、組織隊形、教育滲透等內容,突出了教案的可操作性和新穎性;教學方法由原有的講解示範、練習比賽法等形式基礎上又增加了羣體合作、自主探索、成功體驗、創造解決法等形式。

(3)教學的積極主動和延展性。由於課的創造性設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沉浸於情節角色中,在課中盡情地玩、盡情地學,充分地體驗了體育的樂趣、成功的樂趣、運動的樂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教學的創造性。本課教學注重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在教法和學法上,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和創新,自創合理、可行的方法來增進知識,增長技能,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實踐能力。

1、運動參與方面:學生對體育課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將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增強自信。

2、運動技能方面:學生能夠在簡單快樂的遊戲後,學習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3、身體健康方面:學生通過奔跑遊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和協調能力。

4、心理健康方面:學生能夠體驗體育的快樂、感受進步或成功或挫折的能力。

5、社會適應方面:學生應具有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在活動中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關心和自我探索能力。

第4篇

作爲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發展體育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一種基本形式,其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也同樣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體育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是體育教學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本人就體育課的教學有如下幾點感受:

準備部分的作用是爲了學生在從事某一體育項目時避免心理、生理上的準備不足而對學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傷。不同的體育項目對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重點放在了關節、韌帶、肌肉粘滯性等方面,應而表現出來的內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遊戲等,而這種形式大多數是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行動,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產生了一定的跗面、負面影響。開放式的準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還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充滿想象、富於追求新意的空間。學生可以把從體育課老師那裏學來的知識加以運用、可以把電視vcd影像上的優秀內容搬到課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據已有經驗思維、加工、合成創造出新的內容。這樣既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又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國小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國小生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其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彎曲變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負氧能力差,易疲勞。這些都表明少年學生的運動負荷不能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非但起不到通過上體育課來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把“教”與“玩”有機結合,使少年學生在上體育課過程中有張有弛,無疑是必要的。

2、國小生的接受能力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這就說明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啓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

3、國小生的成才需求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體育教學的目的在於育人,即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體現出能夠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學生的自我鍛鍊,“教”,可以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目的、原則、方法。“玩”,則可以促進學生消化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有目的的“玩”,還可以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其個性,增強其創造能力。

第5篇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1、學習並掌握蹲踞式跳遠中的騰空與落地動作,體會踏跳腿充分蹬直髖、膝、踝三個關節,使身體充分騰起。

2、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時空感。

3、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學生投準的能力,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力量素質,提高投擲的.準確性。

(按課時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流程應能清晰準確的表述本節課的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環節的核心活動內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簡單的環節,而沒有環節實施的具體內容;還要避免把環節細化,一般來說,一節課的主要環節最好控制在4~6個之間,這樣比較有利於教學環節的實施。)

1、常規教學: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佈本節課內容、提出教學要求、強調安全,安排好見習生。

2、徒手操:(全班呈體操隊形、四列橫隊進行)4×8拍

a.頭頸運動、b.腕、踝關節練習、c.體側運動、d.弓步壓腿、e.全身運動。

3、針對性練習:跳越墊子:學生在已佈置好的15—20米的場內完成。

組織方法:橫隊隊列不變,第一排行進間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其餘學生原地練習,第一排完成後,依次爲二、三、四排。

達成目標:交換兩腳,熟練跳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統一步調、勇於向前的精神。有利於集中學生精力、烘托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學習。

這個部分共安排了兩個內容,即蹲踞式跳遠的新授內容、遊戲:沙包投準。

一是蹲踞式跳遠的新授內容,共20分鐘,其中講解、師生共同活動15分鐘,分組練習5分鐘。

老師將學生帶到沙坑場地,進行現場跳遠感受,其方法是:讓學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進行跳遠嘗試練習,體會踏板、前擺動作,並讓身體騰躍一定高度。練習時,提醒學生注意運動安全。

二是安排遊戲:沙包投準,共10分鐘,每人5個沙包,投2-3次。

這部分主要是放鬆整理、評價總結、安排收還器材、宣佈下課、師生再見。

第6篇

上課介紹了簡易保齡球的練習方法,大家都覺得很興奮,因爲平時同學們很少接觸到這種時尚的運動項目。老師在一條長10米左右的田徑跑道上堆放着一些廢舊的礦泉水瓶和幾隻不同重量的球。在完成了保齡球場地佈置介紹後,請兩位學生先做一次嘗試。第一位同學是班級中有名的大力士,只見他抓起一個重的球,用習慣的擲法扔了過去,實心球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直接落在了用礦泉水瓶佈置成的'“保齡球瓶”區內,好一箇中心開花,把礦泉水瓶幾乎全部都打翻了,引起了全班學生的鬨堂大笑。第二位同學很沉着地拿了一個球,向前走了三步,只見他左腿前跨,右腿左伸,右臂向後高高揚起,迅速地由後向下、向前,沿地面將球滾出,球急速地衝向“保齡球瓶”,瞬間倒下了一大片,引得同學個個喊好。接着,老師並沒有責怪前者,也沒有表揚後者,只是拿出了一塊小黑板,上面寫着:“學習目標:發展肌肉耐力和靈敏性;學習內容:簡易保齡球運動”。老師讓各小組討論一下剛纔兩位同學的擊球方法,研究一下我們應該如何完成學習目標。

同學的討論非常熱烈,有人認爲既然是簡易保齡球運動,器材又是那麼不規範,那麼,擲球的方法就可以自選,只要打倒球瓶就是好球,有人認爲,既然是打保齡球,就要講究規則,不能亂擲過去,這樣太危險,也有人認爲用滾動的打法是正確的,但不必過於追求動作姿勢的美觀……老師聽了大家的各種觀點後,啓發大家仔細進行一次計算,一次保齡球比賽,一般要擲出多少隻球。經過計算,得到了結果是一個保齡球選手,在比賽中大約要擲60-80次球,現在,同學們再看看老師手上的小黑板,明確了打保齡球要採用這樣的姿勢和擲法,一是爲了省力,二是爲了動作的穩定性。也明確了學習打保齡球可以提高自己肌肉的耐力和動作的靈敏性。現在,大家更清楚了第一位嘗試練習的同學光靠蠻力既不能持久,又不能準確,這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同時也不符合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不知不覺,半節課已經過去了,同學們趕快投入到興致勃勃的練習中去了……

這裏並沒有提供大家一張設計探究式學習的教案,只是一件事情的表述。從傳統的體育課來看,這節課的浪費時間太多了,學生的實際活動有效時間很少,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不足爲取。而現在恐怕也會有人認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是一門以身體活動爲主要手段的課程,這樣的做法,不是違背了課程標準的初衷了嗎?其實不然,首先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這第一次的“浪費時間”,是爲了第二次的更節省時間,同時,更重要的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延伸性,它並不拘泥於40分鐘之內,在課堂中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在學習中建立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是可以遷移到校外和課外的。學生學會了這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會遷移到課外與校外,進而去應用。所以不僅不會有時間上的損失,只會帶來更多的活動時間。

第7篇

蹲踞式跳遠這一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已經結束了。回顧本單元的教學有收穫也有不足。在蹲踞式跳遠的教學過程中助跑、踏板起跳、騰空、落地這四個環節中,所有的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下面談談自己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

(1)練習踏板起跳,起跳腿踏板起跳同時擺動腿,雙手同時上擺,形成騰空步,是其技術動作的要領。難點就在雙手和擺動腿同時上擺形成騰空步,要想形成騰空步,必須擺動腿,雙手同時協調上擺才能完成,這裏我用到一個簡單的'教學方法,以左腳起跳爲例:數三步起跳跑,在這個練習中,學生通過練習,自然就會慢慢協調這個動作,並達到順暢完成。

(2)利用踏跳板練習騰空動作,在空中形成騰空步,起跳腿上靠擺動腿,在空中形成一個蹲的姿勢。教學難點就是,很多學生根本在自身的能力下無法騰空,更別提以後的動作了。這時,教學中就要使用到踏跳板,但是我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把踏跳板上的彈簧拿掉,這樣學生直接踏在板上,不會影響他們的起跳動作,之後學生有了騰空。

(3)在每次課的結束時安排了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練習的素質練習。比如蛙跳、單足接力、十級跨步跳、深蹲跳、立臥撐等練習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教學中的不足在於:班級人數太多,場地受限,學生練習的密度達不到要求,以至於學生對於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動作掌握不夠好,最後在測試成績時還是有一部分同學的成績不理想。再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學習能力的有待於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