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名著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最新3篇 的感悟

其他文案 閱讀(2.18W)

《沉默的大多數》是臺灣作家嚴歌苓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1900年代初的上海爲背景,通過主人公孫少安的經歷反映了國家和民族的掙扎,揭示了封建舊制度對普通人民的束縛與摧殘。讀後讓人深感曲折離奇的情節故事背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千迴百轉的歷史文化底蘊。

名著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最新3篇 的感悟

第1篇

福科先生曾說:“話語即權力”。他認爲,不說話的人不僅沒有權力,而且會被人看做不存在,因爲人們不會知道你。殊不知,沉默其實是件好事。因爲沒有沉默,就不會有孕育、震盪和突破。正如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後,能把飛的夢幻變成現實;海在沉默了一時之後,能把驚濤的壯觀推出地平線;每一個優秀的人,都需要一段沉默的時光。

中國人一直都有一種通病――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__女士曾對這種現象大發感慨:中國人爲什麼不說話?或許是因爲__女士在國外住了很多年以後幾乎變成了一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所以她將保持沉默視爲怯懦。然而,王小波認爲這是不對的。

在《沉默的大多數》裏,王小波將沉默形容爲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其實,文化也好,生活方式也罷,無可否認的是,沉默確實也是件好事。

在電視劇《唐明皇》上映不久以後,有一部分觀衆反應說不好看。於是,劇組的成員和一部分記者就開了個研討會,並在會議上探討了反對《唐明皇》劇者的民族精神、國學修爲、道德水準諸方面的問題,更有甚者認爲那些朋友的智商不高,而這次會議紀要也被登在了《中國電視報》上。王小波說:“從此之後,我再不敢去看任何一部國產電視劇,我怕我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忽然知道自己生了個傻兒子而傷心。去看電影,尤其是國產電影,也有類似的危險。這種危險表現在兩個方面:看了好電影不覺得好,你就不夠好;看了壞電影不覺得壞,你就成了壞蛋。有一些電影在國際上得了獎,我看了以後也覺得不壞,但有些評論者說,這些電影簡直是在賣國,如此說來,我也有背叛祖國的情緒了――誰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這個風險?

在這種時候,沉默就彰顯出它的好處了。不管是國產劇還是國產電影,不管它們拍的俗不可耐還是在國際上聲名鵲起,不管你自己私心裏喜歡還是不屑它們,你只管嘴巴沉默就好了,至於在心裏,你作些再不合這些“哲人王”口味的評價,又有何不可呢?

孩童時期,我們總是天真可愛:不明白的問題,勢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有話要說時,不一次說盡心中想說的話絕不罷休。因爲大家還將我們視做孩子,所以年少時的口無遮攔總能被輕易原諒。然而,當我們作爲成年個體真正地走進社會時,這種特權就會被自動剝奪。說話不小心?很好,請自己承擔禍從口出的後果。於是乎,我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開始學着審時度勢,也開始收起年少時的棱棱角角以及曾經帶給我們驕傲的那些鋒芒畢露……我們,開始慢慢學會適時沉默了。

在《尼克?胡哲給自己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只有自己知道。而當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其實,隱忍的沉默,恰是我們抵抗世界的力量,當我們擁有時,我們纔有資格自由;思索的沉默,恰似一道大門,通向現世沒有的東西,通到現在的人類想不到的地方。總之,沉默不是孤獨,不是煩惱,只是想靜一靜;沉默不爲風景,不爲享受,只想找回自己;沉默沒有浮華,沒有牽絆,有的只是一顆自然而然的心。

名著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最新3篇 的感悟 第2張

第2篇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爲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爲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小波。主要是由作者在一些雜誌報刊中發表的文章組成,其中傾注了作者對中國民衆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解析身邊複雜的事態。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沒有晦澀難懂的語言和長篇累牘的大道理,經常用一些生動甚至搞笑的比喻,在不經意間就將自己對某一種社會現象的看法與態度表達出來了。這種方法不會讓人感覺壓迫與強勢,而是像一個老友在跟你聊閒天。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觀點卻表現得很清晰。他每次在說到對當時而言比較敏感的話題時都會加上類似於“個人愚見,對此持反對態度的也不要跟我爭論”這種話,顯得卑微又有趣,這就類似於現在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說一些大實話又怕被噴的時候,加上狗頭以求保命。

雖然這書的大背景是在90年代,但其中的道理放在今天的大環境中也恰逢其當。他表達了思維的樂趣、中國知識分子相關、道德、極端、國學、人性、謙卑、科學、藝術、精神、文體等各方面的見解,其中不泛鍼砭時弊的犀利言辭,別具一格且深具批判精神。

中國人民久經儒家思想的教化,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這些放在君主集權制度中有助於社會安定,同時卻也禁錮了個人的思想與個性的發展。現如今,我們還是從小便被教導‘聽話’,很少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因此,在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也逐漸缺失了一種批判與質疑的能力。小時候,對事物認識得還不完全,只覺父輩的話語便是真知;青少年時,還未形成獨立的人格,便習慣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誤以爲多數即正義;青年還未有成就之時,即便有了一定自己的判斷與認知,卻總是告誡自己“謹言慎行、人微言輕”;諸多因素驅使之下,我自己也一直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王小波本人也是從40歲纔開始寫作的,或許那個時候他纔想明白吧。他說“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繼續一聲不吭。”這句話讀來,我竟有種被人看透了內心的錯覺,當你一直說個不停的時候,大腦將會停止思考。

可是,一直保持沉默是否也是一種極端?其一,如果你的道理是正確的,卻不願站起大聲說出來,那麼那些謬誤甚至畸形的意識形態是否會因毫無阻礙而大行其道,甚至於成爲社會的主流;其二,倘若你的道理原本就是錯誤的,你不願告訴任何人,只是固執己見的認爲那就是真理,那麼你可能永遠都明白一些真的道理。

這本書我強烈推薦大家去閱讀,看看作者對一些事物的看法與評價,遇到不認同的點也可以在內心跟他辯上一辯。真理只會越辯越明,慢慢的學着去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沒有對錯之分,卻能讓自己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第3篇

王小波,似乎是很多文藝青年拿來說事的偶像。似乎每個文藝青年心裏都住着個王小波。最近草草地,囫圇吞棗似的把他的《沉默大多數》看了一下。

境界實在是高,在看似戲謔調侃,輕描淡寫,但卻縱橫捭闔道出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那種信手捏來的哲人思想,那種通俗易懂的打比方,那種恰到好處地點到爲止,是我們這些俗人企及不來的。

都說王小波的話語很俗,其實我覺得大俗乃脫俗。試問誰可以用大俗之言,把人性,人生,思想,文化,倫理道德等大雅之理剖析得那麼入骨三分。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做了那沉默的大多數,“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卻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不可否認,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想在真空中煎熬,不知道是因爲世界太荒謬,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知道我們沉默是不是因爲“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而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看了這書以後,我真心地感慨,王小波定是很喜歡蘇格拉底,羅素之類的西方哲學家。

“我寧可做一個像蘇格拉底那樣的人,自以爲一無所知,體會尋求知識的快樂,也不肯做個“智慧滿盈”的儒士,忍受無所事事的煎熬。”

尋求知識,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這不應該稱之爲“文化苦旅”,我也甚至質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

那也許“參差百態,乃幸福根源”,把羅素的理論妄用一下,即追求知識過程中的萬千體驗,估妄言,殊途同歸,都是爲了追求終極的快樂。突然又想起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王小波,他說“在世上,要求不高,就是想弄明白一些道理,遇見一些有趣的事”。

這恐怕已經是人生之高境界了,所以啊,《歡樂頌》中的優質男趙醫生,渴望的就是一場王小波式戀愛。然而人生亦是如此,“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的是有道理而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