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讀中庸心得感悟20232篇 《中庸》讀後感:理性與情感的平衡

其他文案 閱讀(2.83W)

近日,中華文化研究中心公佈了2023年度全國讀書活動的主題爲《中庸》,並推出相關讀物,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爲一本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經典之作,《中庸》打破了傳統的二元對立思維,提倡務實、克己、謙虛的人生態度,蘊含着極其豐富的智慧和哲學思考,必將引領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和求索人生。

讀中庸心得感悟20232篇 《中庸》讀後感:理性與情感的平衡

第1篇

很多人說進入了大學就開始步入了社會,既然步入了社會,就應該學會在社會中生存,在社會中發展。雖然我不太贊同進入大學就步入社會這個觀點,但大學作爲一個亞社會,我們大學生在這裏學習、生活,就應該或多或少學一點爲人處世之道,而我們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聖賢的處世之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本着學習的目的,我讀了《中庸》這本書,並寫下這篇心得。

在初讀這本書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將它與“折中主義”、“圓滑”劃等號,無疑把它視爲貶意詞。但是,隨着慢慢的閱讀,我對“中庸”思想漸漸深入。“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夠千古傳承下來,是有它社會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內涵的。“中庸”思想體現了事物自身的內在規律,反映在人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等方面,對於我們現代人的身心發展、協調人際關係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因此,對於“中庸”思想的現代解讀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的。{中庸心得體會}.

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的人被日益洶涌的物慾所困,追名逐利,甚至爲了達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壞爲手段,結果可想而知,誤解、拋棄和毀壞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把本不該誤解、拋棄和毀壞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許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講誠信,要仁愛,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極端,要恰到好處等等。“中庸”思想中包含着豐富的辨證法,對今天認識和觀察世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諸多問題仍具有極大的價值,而並非有些人所說的這已經跟不上社會和人類的發展變化了,已經老套了。

讀中庸心得感悟20232篇 《中庸》讀後感:理性與情感的平衡 第2張

第2篇

做生意,是爲了求利,求利就很難做到不報怨。進貨求人家優惠,人家不優惠,抱怨了;賣貨求人家買,人家不買了,抱怨了……有怨,心氣就不順,心氣不順,做事也很難順遂。因此,我們要時常修心養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麼如何修身養性以無怨呢?首先我們要找到產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個字:求。因爲有“求”而不得纔會生怨。求天保佐不順遂,求人施助不順遂,便產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說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處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別人,這樣便無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於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則無怨。

在其位謀其職,則無怨。人最大的怨來自於自身所處地位和環境。人們總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則怨氣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於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生平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願者,怨也。君子無願,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敗導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和困難,要解決問題和困難必須“反求諸其身”,要反省、總結失敗的原因,然後再接再勵。所以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說沒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夠大不夠近。這裏也有一個“求”字,求自己也會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態,反省認識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不足再接再勵,不怨天不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