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中庸》讀後感作文20233篇 "中庸:智慧至高的境界"

其他文案 閱讀(5.06K)

《中庸》是儒家經典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旨在闡述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並指出這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哲學觀念。閱讀《中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

《中庸》讀後感作文20233篇

第1篇

通過閱讀我瞭解到。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認事物矛盾對立的前提下,爲人處世“執中”、“用中”,這並不是主觀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爲矛盾着的“兩端”始終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孔子還認爲“中”不是絕對的,而是隨着時間和外界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提出了“時中”的概念。《中庸》載:“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思想以“至誠”爲做人做事的準則。《中庸》是這樣說的:“爲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就強調人與人之間交往得以“誠”爲重,從而在爲人處世中,達到“中和”、“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也正是當今社會迫切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和諧”。而且,“中庸”思想裏孔子創立的儒學具有人學特質。“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關懷的對象。“中庸”思想在現代人處理個人、家庭、朋友、同事、異性交往等關係中,依舊有着積極的作用,這一點是任何一個與外界有必然聯繫的人所不可否定的。孔子仁學思想的兩大內容就是“仁者愛人”、“克以復禮爲仁”,孔子中的“仁”具有強調突出政治、注重主體修養、側重抑制個體的特點。孔子以“仁”爲儒學的根本範疇,納“仁”入“禮”,形成“仁”、“禮”結合的“仁禮”學說,進而以仁禮學說爲指導提出“天下歸仁”的“德治”綱領,這是與現在在推行的“八榮八恥”是密切相關的,也是相互照應的。

由此可見,“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也不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和人們思維方式的變化。反過來,是爲人處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實現“和諧”的基本途徑。

我們對待“中庸”思想要像對待其它傳統文化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找出與現代社會、現代人息息相關的共通點,從修養自身和交往處世兩個大方面,將其中有現代意義的部分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闡釋,以便於更好地爲現代人借鑑,從而,在使人與人、社會、萬物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中庸》讀後感作文20233篇

第2篇

《中庸》這本經典,也是源出《禮記》,相傳爲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註》而顯著於世,“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

?集註》開篇便是程子對於篇名的解釋,“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頗爲少見。是以朱子詳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與英文general可以互釋,可釋爲一般,也可釋爲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與篇中“執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爲先賢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當可解爲不偏不倚、執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與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類。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內在的道德素質,從而使社會可以達到太平和諧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庸之道在中國千餘年來成爲一種處事哲學,但是到了當代好像出現了偏差,這恐怕跟用字習慣是有相當關係的。當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義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帶貶義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把中庸也歸結到不作爲上來,這就跟原意相去甚遠了。

中庸講的不偏不倚、誠其意,可以從下面這句來理解。“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此處告訴我們,要守好本分,說合適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話,做合適德行和身份的事,進而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適合行事的。所以詩中有言明哲保身,這個詞本來也不是貶義的。身處逆境想要進取的時候更要考慮如何智取,以四兩來搏千斤,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穫,不能一味蠻幹。

第3篇

近來讀《中庸》,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很贊同,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恥近乎勇”“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現代專家的譯文,感覺我們古人真不簡單。

原來我的印象中,古文經典無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間,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經過世事的浸潤,閱覽人事的滄桑,再細細品味古文經典,感覺自己先前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和粗陋,多麼的不合時宜。系統地閱讀過《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

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爲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爲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爲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爲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爲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