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老兵觀後感守望木棉花9篇 守望木棉花:老兵胸中的記憶

其他文案 閱讀(3.29W)

《老兵觀後感守望木棉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講述了一位老兵在戰爭年代中的艱難經歷,並通過守望一株木棉花,寄託着他對和平與溫暖的嚮往。這篇文章既展現了人性中最真摯的情感,也深刻反思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痛苦。

老兵觀後感守望木棉花9篇 守望木棉花:老兵胸中的記憶

第1篇

“我們要主動承擔扶貧濟困的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再立新功。”在今年四月份召開的桂平市脫貧攻堅千人誓師大會上,_醫院院長黎明立下了軍令狀。他用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最近他被評爲“2017年_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近年來,身爲院長的黎明找準黨建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全面推進黎明醫院抓黨建促脫貧工作,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積極開展黨員幫扶工作,爲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_、2017年,黎明積極開展黨員送醫送藥送健康醫療幫扶服務。兩年間,黎明多次組織開展黨員、醫務人員深入困難企業、社區、村、屯開展免費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並於2017年6月牽頭成立了桂平市民營醫院黨建聯盟,加強9個聯盟成員單位黨組織的建設,堅持做到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創、醫風共興及發展共促,帶動更多的民營醫院參與進來,助力脫貧攻堅。截至目前,聯盟成員單位黨員志願服務隊共下鄉開展義診活動3次,扶貧慰問6次,慰問貧困戶96戶,發放慰問金63000元、慰問品價值_0多元;義診貧困人口700多人,免費贈送藥品價值1萬多元。

黎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關於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結合醫院工作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內、外、婦、兒、急等科室醫療專家組成的健康扶貧醫療隊,到鄉鎮開展與貧困患者進行一對一幫扶、免費義診及送醫送藥等工作,提升貧困村醫療服務能力。

開展關愛睏難患者大行動。給貧困患者發放健康扶貧政策明白卡,對極度貧困患者實行醫藥費優惠政策,減輕他們的負擔。截至目前,共發放貧困對象優惠卡5萬多張,患者憑卡享受優先就診、優先治療、優先取藥、免掛號費、體檢費優惠20%的待遇,幫助困難患者減輕醫療負擔。

近年來,黎明醫院累計爲155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白內障復明手術醫療救助,讓患者得以重見光明,累計減免、優惠費用達400多萬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黎明在扶貧工作中,注意培養貧困戶的脫貧技能,讓他們掌握技術,有效遏制返貧。

_年,該院與_鎮龐村結對,更與該村龐光明、樑樞全2戶貧困戶簽訂產業幫扶協議,提供養雞資金2萬元。兩家貧困戶通過飼養600羽土雞,實現增收脫貧,並輻射帶動龐村30戶羣衆養殖土雞共3000羽。引導貧困戶發展種植業,截至目前共帶動龐村種植百香果35畝、粉馬蹄示範基地40畝,爲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老兵觀後感守望木棉花9篇 守望木棉花:老兵胸中的記憶 第2張

第2篇

決勝脫貧攻堅,一方面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樹好紅旗,點亮明燈。另一方面必須深入一線,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用實踐履行共產黨員的承諾,用行動實現理想。

在此階段,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進一步爲我市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精神動力,指明瞭努力方向,提供了措施保障。處在基層一線的扶貧黨員幹部,應當認真學習領會此次會議精神、落實相關政策、強化問題整改、加強組織管理,注重創新改進扶貧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爲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做出實際貢獻。

我認爲,現階段脫貧攻堅工作還需注重以下幾點:一是用心扶貧。面對仍然處在貧困狀態的羣衆,我們要從內心深處同情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急困難羣衆之所急,想困難羣衆之所想。我們國家是從貧困中走過來的,艱苦時期是農村困難羣衆做出巨大犧牲,給予了黨和國家以幫助,纔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我們應當增強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信心,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二是用責扶貧。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以高度的責任擔當開展工作,注重傾聽困難羣衆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將主題教育成果運用到脫貧攻堅戰中,市委“督戰隊”要切實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對於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扶貧幹部要進行責任追究,堅決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讓脫貧幹部更有責任感、緊迫感;三是用智扶貧。要採取多種舉措,讓貧困地區的羣衆受到更多教育,用黨的理論思想引導民心,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啓發民智,用中華優秀文化改善民俗,只有貧困羣衆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積貧難返的局面,才能在脫貧後不會再“返貧”。

決勝脫貧攻堅已到最爲關鍵階段,只要全黨黨員幹部、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攜手並進,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關鍵戰役,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3篇

精準扶貧是新時期農村工作的重點,黨和國家十分關心和重視扶貧工作。推進精準扶貧,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攻堅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貧困人口逐步減少,農村地區面貌得到明顯改善,但也意味着農村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面對如此艱鉅而繁重的任務,黨和國家對扶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爲市檔案局下派的駐村工作隊員,積極推進鄉村脫貧攻堅工作。

我作爲本單位“一幫一聯”的幹部,積極參加脫貧攻堅專題培訓,在培訓中主要學習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央、自治區和柳州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工作方法,扶貧領域廉潔和作風教育,“重精準.強基礎”專項行動和脫貧攻堅考覈評估方式等內容。通過培訓,我對扶貧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掌握了更多的幫扶政策,理清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在培訓之餘,我還對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與第一書記和其他工作隊員來交流,汲取他們的有效經驗,幫助自己從容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當前,我們的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不能再以走過場等應付的心態來開展扶貧,必須保質保量如期脫貧、杜絕返貧。因此我們需要精細化的扶貧思想,促使各地區整體脫貧、全面脫貧。精準是我國扶貧進行到新階段的新舉措,符合中國國情。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所以對於我所幫扶的車平村,要實現真脫貧,就要深挖致貧的原因,深入基層瞭解農戶的所需所求,積極利用本地區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品牌優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如何幫,就是我在駐村時遇到的一大問題。送上一袋米、一桶油,或者給幾百元錢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減輕貧困戶的生活負擔和緩解暫時的經濟困難,而這種輸血式扶貧永遠都不會是長久之策。要想幫助貧困戶徹底走出困境,就必須幫助他們做些根本的事情,出主意,找對策,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只有真心實意,帶着感情,制定對策,精準幫扶纔是保障。例如對於因天災人禍造成家庭貧困的困難戶,首先要落實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和民政相關救助,幫助其先渡過難關,再爲其量體裁衣,摸清打算,針對性地找出一條適合其自身發展的路子;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除了幫助他們落實低保政策以外,還要幫助他們的子女解決就業問題,實現以小養老解決家庭貧困。閉門造車並不能轉變農民的生活條件,有時必須要藉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新農村建設,要進一步推進產業化扶貧,支持貧困戶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養殖業等,優化產品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化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成爲帶動幫助貧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來源。積極組織農村參加技能培訓,鼓勵農民在本地城鄉從事二、三產業,組織勞務輸出,拓寬增收渠道,增加經濟收入。

新階段的扶貧不再是以金錢、食物等方式開展扶貧,而是轉向了以文化扶貧、政策扶貧的轉變。要從思想上、行動上使貧困農民能夠自養,從而才能真正脫貧。

扶貧幫付,是一項愛心工程,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做好了資料檔案的健全、入戶改善戶容戶貌、過年過節慰問,那都只是解一飢,但不能解百飽。因此,作爲駐村工作隊員,我們不能流於形式,必須真心實意地幫助貧困戶乾點實事,並以此爲契機,深入羣衆,深入基層,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這既是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的初衷,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第4篇

扶貧工作的成績不能被高估,困難也被不能低估,問題更不能迴避。當前,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增強主動性,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有力有效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要正確面對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條件薄弱,致貧原因複雜,脫貧成本較高的現實。由於農村教育的相對落後,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思想覺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準等因素,存在部分羣衆面對利益分配時,互不相讓的現象。隨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農民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覈實農戶收入增加了難度,給精準識別增加了難度。在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病人、殘疾人等貧困羣衆所佔比例較大,往後該比例還會提高。同時,具體扶貧工作中還存在不落實、不到位、不精準等問題,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數字脫貧的問題,還存在盲目提高或者降低貧困標準的問題,還存在扶貧資金管理使用違規等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認真解決。

扶貧工作必須要做到“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當前的脫貧攻堅戰中,廣大貧困羣衆通過政府扶持帶動和自身勤勞致富,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但也有少數人被動地“等”、“靠”、“要”,甚至覺得“誰窮誰佔理”,甘願守着貧困,等着救濟補貼,希望“天上掉餡餅”;送來畜苗、禽苗幫扶搞畜牧養殖,竟要求把管護工也送來,有的甚至宰殺了吃肉;有些年富力強的村民也甘心躋身貧困戶當中,享受着“福利”……這些現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屢見不鮮。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要幫助貧困羣衆樹立起擺脫貧困的鬥志和勇氣,樹立戰勝困難、擺脫困境的信心和鬥志。以安於貧困爲恥,以勤勞致富爲榮。廣大農村黨員幹部更要起到帶頭作用,率先立志擺脫貧困,充滿奔向富裕的信心,與貧困羣衆攜手奔向小康。

擺脫貧困還需要智慧,治窮先治愚。要幫助貧困羣衆着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送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滿足一時之需;讓貧困羣衆掌握一技之長,纔是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幫扶幹部和第一書記要根據實際需求爲貧困羣衆量體裁衣,羣衆缺什麼就給他們補什麼,把最新的科技知識、把最實用的生產技術、把最切合實際的致富思路和最新的市場信息送到貧困戶手中,幫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換來長久的富足。“扶智”更要從長遠着手,緊抓“教育扶貧”這個根本方向,既扶“今天”,更扶“明天”,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普遍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遠離貧困,讓小康社會貨真價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第5篇

2020年6月8日,赴寧夏考察調研。這是全國兩會之後他的首次國內考察。當天下午,先後來到吳忠市紅寺堡鎮弘德村、黃河吳忠市城區段、金星鎮金花園社區,瞭解當地推進脫貧攻堅、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促進民族團結等情況。每個考察點都寄寓着他的深情牽掛。

寧夏的故事要追溯到1997年。那一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同時也是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第一次來到寧夏。此後,他一直關注、牽掛着這片土地。從1997年到2020年,24年裏他4次考察寧夏,對寧夏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蘊含的脫貧攻堅緻勝之道更是值得廣大黨員幹部認真研學。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2016年在寧夏考察時,“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爲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近年來,全國各地認真學習貫徹關於產業扶貧的重要論述,遵循市場規律,精準施策,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形成產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參與生產、實現就業、分享產業紅利,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重要力量。事實證明,發展產業既是帶動羣衆就業、促進羣衆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更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撐,各地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時,一定要着力發展產業,努力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1997年7月15日,“閩寧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動工。“閩寧”,是爲永寧縣的生態移民點取的名字,也是“閩寧協作”開花結果的一個見證。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自閩寧村正式奠基至今二十多年,當初荒蕪的戈壁變成了接納6萬多生態移民的閩寧鎮,水電路衣食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各地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爲脫貧攻堅的重要方式,努力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羣衆搬遷到適宜生產生活的地方,有效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事實證明,易地扶貧搬遷是“挪窮窩”與“拔窮根”的治本之舉。因此,各地在推進脫貧攻堅時要運用好易地扶貧搬遷這一重要方法,同時全方位解決人往哪裏搬、錢從哪裏籌、地在哪裏劃、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態如何護、新村如何管等問題,確保移得出、穩得住、住得下去。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閩寧協作”在戈壁灘上結出的豐碩成果就是對此的有力證明。2020年5月17日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也將東西雙向開放協同並進作爲了西部大開發的目標之一,對接下來的幫扶政策進行了闡明。因此,黨中央、國務院一定要支持西部地區拓展區際互動合作,鼓勵西部地區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加快推進重點區域一體化進程,讓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長期堅持下去。

從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寧夏的發展是始終的牽掛。牽掛背後蘊含的脫貧攻堅緻勝之道更是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瞭方向、鼓足了幹勁,廣大黨員幹部必須認真學習、全面貫徹,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奮力書寫新篇章。

第6篇

時光荏苒,匆匆如白駒過隙,二十餘載的軍旅生涯一晃而過,告別了火熱警營,告別了親密的戰友,告別了直線加方塊的環境,往事如煙,拂之而過,留下了一段難以釋懷的青春記憶。在這記憶中:寫滿了激情,豪情和自信;溶入了汗水,淚水和友情;收穫了果敢,智慧和成熟。那訓練場上的摸爬滾打,執行任務中的默契協同,生活中的相互寬容;還有鄰鋪戰友的鼾聲,舉杯共飲的豪情,聯誼會上的歡樂等等,譜寫了我軍旅生活樸素而真實的篇章,時時在腦海裏迴盪,魂牽夢絮。如今,我脫下了軍裝,走進了一家公司,面對新的起點、新的崗位,新的環境,自己應如何儘快轉變角色,適應工作,迎接新的挑戰。真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言難以言表,回憶過去,面對現實,諸多感想油然而生,千言萬語難以述說,簡言概括爲,感恩、盡責、葆本色。

首先要常懷一顆感恩心。“感恩”是個舶來詞,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釋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知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共有的價值和行爲準則,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是做人之本,立身之基,處世之道。我從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穿上一身戎裝,走進火熱的警營,成爲一名合格的軍人,在軍營這所大熔爐裏鍛鍊成長,從士兵、班長、學員到幹部,成就了我兒時的夢想,一路走來有酸甜、苦辣和艱辛;有追求、拚搏和成就;有挫折、困難和失敗;使我變得更加穩健、自信和成熟。如今退出現役,謀求一個新的工作崗位,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滿懷信心爲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我想作爲一個人,無論走到何種工作崗位,做什麼工作,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還有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更多的是各級領導的關愛和培養,同事的支持和幫助。我們要付出一個感恩的行爲並不難,難的是讓感恩成爲一種自覺的行動,成爲一種生活的態度。感恩,是對道義的堅守,是對生活的期盼。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情;感恩伴侶,感謝他們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感恩領導,感謝他們的培養教育;感恩朋友,感謝他們的肝膽相照。常懷感恩之心,生活充滿愛心。

其次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爲;責任心是人生中最積極的態度;是珍重自己、關愛他人,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表現;是一種使命感;是驅使我們幹好工作的動力。一個人的責任心如何,決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態度,決定着其工作的好壞和成敗。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心,即使他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績。責任以認識爲前提,只有當思想上認知了,才能付諸行動。作爲軍人,責任就是使命,在嚴寒酷暑下,站崗放哨,保家衛國,盡到了一份報效祖國的責任;在各種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鋒陷陣,圓滿完成任務,盡到了一份報答人民的責任;如今離開了部隊,回到地方,選擇了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又有了新的責任,更應該義不容辭的肩負起自己份內的責任,盡職盡責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在這個社會上,在自己的生活中,盡到自己的責任,服務於社會,譜寫出自己生命的光輝、燦爛篇章。

其三要永葆高尚的軍人本色。二十餘載的軍旅生涯,培養了我堅強意志,淨化了我純潔的思想,教誨了我做人的道理。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要做到退伍不退色,我認爲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認清自我,端正態度。要經常提醒自己,不忘軍隊的培養,繼續保持軍人的優秀本色,把軍隊的好思想、好作風和好傳統帶到自己的崗位上來,繼續發揚光大。二是潛心學習,提升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不論政治覺悟有多高,歸根結底要體現到辦事能力上,唯有具備精湛的辦事能力,方能勝任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發揚軍人雷厲風行、敢想敢幹的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三是增強爲公司服務的意識。做到在其位謀其事,時時處處爲公司着想,提高工作標準,撲下身子幹工作。總之,作爲轉業軍人要想成就自己,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就必須繼續保持和發揚部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講團結,講協作,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爭做一名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大家信任的誠實人。

平凡崗位上展現不平凡。作爲一名大學生士兵,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初到新兵營的我是年齡、學歷,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因爲我知道我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還不能成爲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剛到新兵營的我,體能是最差的。大學生活的自由散漫讓我在軍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巨大的心裏落差讓我明白要當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戰士,我必須加倍努力。於是在訓練、工作、生活中我虛心向班長、向同班的戰友請教,在休息之餘我利用一切時間給自己開展強化訓練。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各方面得到領導和戰友的一致肯定。

新兵營結束之後,我被分配到了技偵單位。初到這種技術型的單位,我有許多的不適應。經過痛苦的過渡期後,作爲一名技偵人我迅速展現了一名優秀技偵士兵的的風格:不畏堅苦,愛崗敬業,嚴守紀律,保守祕密。

回顧700多個日夜的軍旅生涯,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我的生命裏有一段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無論走到哪裏,都要保持一顆進取的心,保持一名軍人的作風。無論面對什麼艱難險阻,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個兵。在軍營走過的日子將永生難忘,在軍營播撒汗水和青春,收穫人生的堅強與成熟。脫下軍裝,不脫榮光,奉獻了青春,榮耀了生命。

成績已屬於過去,過去並不代表未來,把握現在纔是最重要的。“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我將以百倍的信心和萬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戰,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地耕耘來譜寫美好的明天。

一天軍人,一生軍人。退役軍人雖脫了戎裝,但風骨依然。他們有責任有擔當,有血氣有膽性,退役之後,身在地方,依然在各自的天地裏,自律自強。他們有的一心助人,堅韌不拔,默默奉獻,不求名利,如孺子牛,只一心守護着軍人爲國爲民的初心;他們,有的,敢爲先鋒,挑大任於肩,執着環保,獨立創業,造福百姓。

一天爲軍人,一生爲軍人。自律,堅韌,勇敢,是他們的氣質。忠誠,愛國,爲民,是軍人的信仰。正是因爲他們初心不渝,鐵骨錚錚,才爲我們尊重和景仰。

身爲教師,我們絕大對數,今生是無緣再來一次軍旅生涯磨鍊我們的毅力了。但是我們可以學習軍人和退役軍人,學習汲取他們的精神,強大自我的“筋骨“。教師羣體的特殊性就在於,我們不僅是傳遞知識的羣體,更是一個用自己的品行垂範於人的羣體。

疫情當前,網課教學,不能親臨管理督促學生,教學質量打折扣是實情。但另一個事實是,精心準備的網課,和敷衍的網課,對學生的召喚力,是有差異的。有句話叫,“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師傅知道。三天不練大家知道”。

因爲疫情,大家封閉在各自家裏,省去了通勤時間,省去了以往單位慣常的繁雜事務。有心人,正可以安心利用這一時期,在自己的教學上多花時間多琢磨多和同行切磋,這疫期,也就成了自律自強磨礪寶刀的絕好時期。春耕秋收,深耕細作,何愁春耕不秋實?就如同軍人的鐵骨,來自平時的汗水,軍人的堅韌,來自艱苦的訓練。潛下心來,我們對教學的悉心研究琢磨,也必然會提高我們的教學水準。花更多辛苦,拿出更出色的好課,對現在的網課,是提高自己直播的召喚力,對自我的磨鍊,是厚積薄發,強健自己教學的“筋骨”。

什麼是教育?當你忘記了所有被教過的知識,剩下的,就是你受過的教育。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你所付出,不會消散,時間看得見,自己看得見,學生看得見。多年過後,也許今天的你教了什麼知識他早已忘記,但你有幾分付出,會化爲學生幾分對你的尊重。身爲教師,還有什麼是比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更值得你去追求和付出的呢。

一天軍人,一生軍人,軍人骨子裏的忠誠自律和勇敢,我們教師,何嘗不需要。

從我一隻腳邁進軍營的那一刻,我就徹徹底底體會到了軍營的生活,整齊的建築,整齊的步伐,統一的着裝,嘹亮的口號。而真正讓我措手不及的是訓練的開始,從白到黑,從幽靜平和到摸爬滾打,從張揚個性到令行禁止,巨大的落差讓我真的難以適應,而面對這種種的不適應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用積極的心態予以還擊。因爲我明白當兵就是要上戰場,如果這點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這最平常的苦都吃不了,那又怎麼算得上是合格的士兵呢。儘管很懷念大學生活的自由,但是爲了讓自己成爲一名合格軍人,在接下來三個月魔鬼般的新訓生活中,我毅然選擇以從實、從難、從嚴的標準要求自己,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是新訓生活的真實寫照。

下連後意味着我已經是一名真正的軍人了,但是與老兵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老連隊除了日常的訓練外,更重要的是專業技能的訓練。於是我下定決心讓自己儘快融入老連隊的生活。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自己於_年年終表彰大會上被評爲“優秀士兵”。

春風漸稀,黃葉依然,秋日將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兩年的軍旅生活,伴隨着自己的成長而漸漸接近了尾聲,面臨着退伍的我,雖有萬般不捨,但是我依然選擇了離開。離開了伴我兩年的漫山楓葉,離開了我的第二故鄉。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離開部隊快一年了,但是部隊的生活依然那麼的刻骨銘心,我懷念爬冰臥雪,摸爬滾打的那段日子,懷念那青春與激情碰撞的生活,懷念那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的日子。

部隊是我們大學生茁壯成長的一方熱土,也是我們大學生展現自我的廣闊平臺,它擴展的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識,同時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回到母校復學後很多同學問我當兵後悔嗎?針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說“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但是我肯定會回答:“當兵時我不後悔,退伍回來,我仍然不後悔。祖國的建設不止國防,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繼續建設祖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再過幾天我將離開培養我、教育我、鍛鍊我五年的二支隊,軍旅生活將成爲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回想這五年的點點滴滴,新兵連的班長的教育、下連後的戰友,這些記憶在我腦中徘徊。我還記得轉完士官,來到十五中隊,由於自己自身的散慢,中隊管理感覺特別嚴,中隊長像“唐僧”一樣,在我們身旁念“緊箍咒”。

當我一天一天的成長,我才發現中隊長的“緊箍咒”是在提醒我們不走歪路,才讓我有了今天的光芒。這三年的生活給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儘管我對這個熟悉的地方很不捨,可是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誰又能改變這一殘酷的現實呢?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留戀與珍惜,留戀這幾年的綠色生活,珍惜這些能與戰友在一起的最後時光。在還沒有退伍的時候我們總是說,我肯定會笑着離開部隊,可真到了這一天,笑這個字彷彿在軍營裏消失了,瀰漫在空氣裏的全是悲傷和離別的心酸。

第7篇

紫陽縣統計局以“兩學一做”爲抓手,把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放在精準扶貧上,黨員帶頭在幫助羣衆脫貧中接受教育、接受鍛鍊,作風轉變在一線,幫助羣衆在一線,確保給貧困羣衆帶來真正實惠。

集中學習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縣統計局紮實有效開展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合格黨員活動,通過制定學習教育方案和學習計劃,局領導班子帶頭組織學習,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全局黨員運用_等載體,開展“集中學、專題學”,使黨員幹部系統深刻領會到“兩學一做”的核心要義,學是前提,做是關鍵,學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做,做得更好。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大局意識,使幫扶工作“一對一”“面對面”發自內心良心,真正幫助羣衆脫貧致富。

強化宣傳引導,制定計劃措施。爲推動扶貧工作深入紮實開展,局長帶隊先後4次進村入戶瞭解羣衆脫貧願望,組織鎮上包村領導、駐村幹部、村民代表和創業能人開展座談會,廣泛交流如何幫助羣衆實現穩定增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產業扶貧激勵政策,引導困難羣衆自力更生髮展產業、學習技能脫貧,全局黨員深入包聯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逐戶分析原因,找準脫貧方向,制定實用措施,用足用活產業扶持政策,凝聚精準脫貧攻堅的工作合力。

以脫貧攻堅實績,檢驗“兩學一做”成果。縣統計局多方籌集資金,多部門協調爭取項目,20__年爭取專項資金額39萬元和局以獎代補投入扶持資金14萬餘元,今年又先期籌措資金10萬元,用於貧困羣衆發展產業獎補兌現,鼓勵扶持全村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業。在此基礎上,充分尊重貧困羣衆意願,採取向上爭取一點、羣衆自願籌工籌勞一點,部分幫扶一點的辦法,積極爭取協調資金髮動羣衆新修組級公路,修建便民橋,建設安全飲水工程、新修垃圾池,新裝路燈等基礎建設項目,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全局每名黨員包聯5戶貧困戶,隨時瞭解產業發展狀況、外出務工狀況、家居改善狀況、家庭經營增收狀況,堅持每月開展走訪聯繫,解決脫貧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目前已累計到村入戶40人次,在脫貧攻堅中踐行做合格黨員的承諾,爲全面完成全村年度脫貧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8篇

中國夢,是近14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步入小康社會,是20_年完成的目標任務。在大山深處還有百姓掙扎在溫飽線上、在城市街頭還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濟,這樣的夢就缺了一個口子,這樣的任務不算完成。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黨員、幹部要緊緊的拉着貧困戶的手,帶領着他們,走出困境。

對貧困的羣衆,我們心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層幹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和農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加增強我們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在一家一戶的走訪過程中,太多的臥榻病牀的老人、太多患有絕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裏人,這些更加的驅使我們用心去幫扶他們。

扶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覈。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爲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爲入戶而入戶,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在奮鬥在一線上的黨員幹部,從內心深處懷着對弱勢羣裏的關愛、對困難羣衆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爲責任,變壓力爲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扶貧攻堅戰中。

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實施項目之初要尊重羣衆,積極瞭解羣衆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對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黨員幹部要有扶危救濟的擔當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自我標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斷的反駁羣衆的意見。

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把貧困羣衆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脫貧願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以白塔畈鎮項衝村爲例,鎮村兩級幹部白天走訪入戶,在田間地頭、山場茶園等處與貧困戶交流,結合實際,與幫扶結對的萬盛集團制定養鵝計劃、發展光伏扶貧、通過村裏種養殖大戶帶動羣衆、與石料廠簽訂協議僱傭具有勞動能的貧困戶等切實可行地措施幫扶貧困羣衆,同時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計劃等方式幫助生病的羣衆和學生渡過難關,讓貧困戶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正能量去面對現在的問題,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永久脫貧、直奔小康纔不會是一句空話,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用沒用心和新,羣衆是有感覺的;被動扶貧和主動幫扶,羣衆是心知肚明;有沒有將工作落在實處,羣衆是看在眼裏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幫扶,扶貧工作纔會取得實效,而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羣衆路線教育的成果會更加鞏固,在攻堅戰役中會取得絕對的勝利,更加會體現出基層幹部的自我價值。

第9篇

扶貧攻堅,更需要我們黨員幹部多一些擔當,多一些辦法,多一些接地氣的思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解決羣衆遇到的實際困難。

要帶着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瞭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訪的羣衆類型(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景等)。羣衆對政策的知曉瞭解情景。

要帶着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儘可能地到羣衆家中看一看,聽一聽,採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請教的語氣,重點了解羣衆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羣衆要實話實說。對於有些羣衆當面不情願說的話,可留下公示的電話,期望能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和期盼。在走訪過程中,看到部分羣衆生活相當艱苦,異常是一些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羣衆年老、身邊無人照料、房屋破舊、生活貧苦),要在走訪時一一進行了解記錄。

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困難羣衆時候,要將羣衆當自我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要改變工作作風。在處理困難羣衆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處解決問題。走訪羣衆時,很多羣衆都進取配合,他們對我們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讓坐。感激羣衆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後應認真將工作做好。也許有時候走訪了不必須能解決什麼問題,但我們來了。經常走訪是拉近羣衆的距離,打好羣衆基礎,無形中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貢獻。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實際情景,因地制宜,合理進行調整。

精準扶貧是一長期系統工程,需要長期的努力。應根據實際,制定長期計劃,給予扶貧對象長期、持續跟蹤的幫忙。

在幫扶對象中,因病致貧,因貧返病現象相當普遍。應立足實際,創新幫扶措施,增強其脫貧本事,使之早日脫貧致富。

3.加強與村、鎮、縣溝通聯繫,給予困難羣衆創造適宜的就業機會,致富途徑,使其增強造血本事。

進一步採取措施,克服困難,切實解決其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力求從根本上改善困難羣衆的生活水平。

在走訪羣衆時,家中大部分是與老人交談,見到年輕人不多,根據瞭解,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做雜活),老人一般在家裏都以種田爲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體弱,無經濟來源,很多老人都有認爲自我給家庭帶來負擔。在走訪時除了要多體諒他們的心境之外,還要多鼓勵他們要樹立信心、振奮精神、自力更生、爭取早日脫貧。

我相信,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雖然此刻經濟生活條件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脫貧致富的勇氣和決心,要認真學習致富技能,拓寬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經過自我的勤勞雙手必須會創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軍人,無論在戰火紛飛、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爲時代主題的今天,都是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崇高的稱號。我們都記得那篇影響了幾代人的中學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當代詩人魏巍用蒼勁而細膩的筆觸,講述了志願軍戰士的英雄事蹟,生動展現了軍人的英雄氣魄,他們的感人事蹟和偉大精神直至今天,依然鮮亮奪目。

軍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可敬、最可讚的人。在災難面前,衝鋒在前的永遠是當兵的人;在危難關頭,敢於犧牲的永遠是當兵的人;在大漠邊疆,保家衛國的永遠是當兵的人。軍人,如同盾牌,默默地守護着祖國和人民的平安和幸福。他們永遠不會對祖國和人民說“不”,這是他們的責任,更是他們的信仰。一日爲兵,終身爲兵,即便有一天他們脫掉了那身最心愛的軍裝,也脫不掉身爲軍人的真我本色,這就是當兵人可愛可敬可讚的一面。

對於這樣一羣默默無聞的忠誠衛士,祖國和人民到任何時候都不該忘記。發佈“退役軍人”先進事蹟,就是要通過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大力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在全社會營造禮敬軍人、崇尚英雄的輿論氛圍,同時激勵廣大退役軍人自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發展。一名優秀的軍人,身着軍裝,當忠誠履行當兵人的職責和使命;褪去軍裝,也當在各行各業拼搏奮鬥、

又是一年楓葉紅,在消防部隊不知不覺度過了十年光陰,回首這十年的成長曆程,浸透汗水、淚水與挫折,飽含辛酸、喜悅和成功,但令我最珍惜的是這從警生涯的寶貴財富,讓我受益匪淺、受用不盡,回味無窮、自豪一生。

記得剛入伍的時候,經過一個月緊張的生活、訓練,迎來了我一生中最自豪的一刻——授銜儀式,當紅紅的列兵肩章扛上肩膀的時候,我的眼眶溼潤了,知道自己已經從一名普通社會青年成長爲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3個月的新訓短促而難忘,3月底,我惜別新兵連分到了中隊。來到中隊的時候,幹部、老兵早已排着隊伍,在門口迎接了,那一張張熱情的臉龐,幹部、老兵親切的問候很快讓我們的心田感受了羣衆的溫暖。

從新兵到老兵,給我的感受就是戰友之間的深情厚意和團結拼搏的豐富內涵。從訓練場到火場,從文化生活到內務設置,從中隊到班羣衆,能否樹立“有第一就爭,有紅旗就扛”的競爭進取、團結協作的意識,對個人的成長進步以及部隊戰鬥力的提升都顯得尤爲重要。

作爲一名消防兵,在火場上浴血奮戰、救死扶傷,與火魔災害頑強抗爭是我的驕傲和自豪。回顧自己從軍的十年來,曾擔任戰鬥員、班長、後勤等多種崗位的生活經歷,品嚐消防戰士的艱辛和幸福,品味經常熬夜慢慢長夜的味道……我時常興奮不已,激情滿懷。

祖國在心中,人民需要安康,消防戰士不負重望,赴湯蹈火譜寫和諧樂章!從警十年,警營建設發展日新月異,消防裝備性能大幅提升,營房設施全面改善,文化娛樂蒸蒸日上。作爲一名老兵,我愈加熱愛完美的警營生活,懷念並肩戰鬥的兄弟,自豪於自己從事的崇高職業。

電視節目《老兵你好》通過展示新時代退役軍人的羣體形象,有力地烘托了“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一主旨。節目以演播室訪談爲主,邀請軍史專家爲觀衆答疑解惑,並配合情景劇、視頻資料和現場互動等方式,挖掘老兵身上的感人故事。一位位老兵雖然已經脫下軍裝,但他們始終秉持退伍不褪色的軍人品質,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用自己的奉獻付出回饋軍營和社會。

願以此身長報國,是這些老兵的純真本色。電視節目《老兵你好》禮讚新時代退役軍人,傾情呈現退伍老兵的真情實感,用質樸而真誠的方式向老兵致敬,體現出國家、社會和人民對老兵的尊崇。

自強不息,激流勇進,永不服輸,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精神。歷史啓發了我們將來的路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凡是這條路我們會走下去,因爲正是這些迎刃而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刻苦鑽研才成就了我們祖國的今天,成就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現今,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爲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更該當爲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鬥吧,爲我們的祖國有我們而自豪!

今日的抗戰老兵,少說也有七八十歲。很難在他們平凡樸實的面孔上找出曾經的豪邁,只有聽他們的敘述,才能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去感受當時中國軍民的頑強與不屈。

在槍林彈雨之中,揹負着國仇家恨戰鬥。他們經歷過無數生死抉擇,與死神一次次擦肩而過,最親密的戰友在眼前戰死,所在乎的一切被日寇毀滅。在殘酷的戰鬥中,他們幸運地活了下來。只是這段記憶,永久的封存在了記憶深處,以至於在夢中也無法揮去。

那時,每一個戰士都有一個夢,一個富國強兵,讓國家不再被肆意踐踏的夢,每每想到這裏,便有了無窮的勇氣與力量。而今,歷盡磨難的中國已經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今日美好生活的締造者正是這些老兵。是他們用血肉之軀阻擋了日寇的鐵甲戰車,用小米加步槍與武裝到牙齒的日軍鏖戰,將日寇趕出中國,纔有了今日的美麗中國。他們纔是真正應該讓世人尊敬,讓世人仰慕的人!

昔日的血雨腥風已經煙消雲散,但老兵們的英勇必將爲世人所銘記。

短短兩年的軍旅生涯時光即將接近尾聲,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也即將落下帷幕。在這以前充滿着期望與夢想的舞臺上,我們曾懷着滿腔的熱情,熱血般的投身到我們以前夢寐以求的軍旅生活中,爲祖國奉獻着我們的青春年華。

兩年的軍旅生涯時光雖然短暫,但是在這兩年當中卻改變了我,改變了我的一生。在這兩年的軍旅生涯中,雖然我也曾失去以前擁有的一些東西,但是卻讓我得到了一份真摯永恆的戰友情誼。

兩年的軍旅生涯時光一天一天的縮減着,但是戰友間的情誼卻是隨着時刻的流瀉使我們更加如何懂得去珍惜這份難得的戰友情誼。在這兩年的部隊生中雖然戰友之間也曾發生過一些不愉,但是戰友間的相互寬容使我感受到彼此間的友好。在這兩年的部隊生活中,雖然我們也曾因一些小事而去斤斤計較,但是戰友間的相互謙讓,讓我感覺到家的溫和。在這兩年的部隊生活中,雖然我們也正因一些事情而去煩惱,但是戰友間的相互體貼讓我感到無比的的親切。

在部隊這帶有競爭性與挑戰性的艱苦環境下,我們以前奮鬥在一齊,一齊扛過槍,一齊吃過苦,一齊共過難。也即將一齊走完這段難忘的軍旅生涯。此時此刻我們更就應去珍惜這份真切的戰友情誼,讓這份戰友情誼伴隨你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也許在過一個多月戰友們有些也即將離開部隊這個大家庭裏,各自奔赴到各個崗位去,或者有些也即將延續着自己的軍旅生涯,不管怎樣樣大家的選取都是對的。只要大家往後認真去做了,我堅信大家都能夠闖出去。不管以後大家變的怎樣樣,但是我堅信我們之間這份情誼卻是永遠-永遠不會改變的。

以前我也以前想過繼續留在部隊裏,但是人的想法總是會變的,我也堅信自己的選取也就應是正確的,哪怕說以後在外面沒什麼出路,但是我既然這樣選取了,我就不會去後悔。也許留在部隊裏對我今後的成長進步會很有幫忙,但是我覺得此刻的我已經不小了,也該出去闖一闖了。也許在外面我將遇到很多難以想象中的挫折,但是我不會去退縮,我要勇敢去應對現實。也許哪天我在此跌倒,但是我絕不會就這樣放下它,我要爬起來繼續往前走。哪怕有多麼困難,我也要堅持下去。

人生的目標並不遙遠,就看你如何去走了。說不定你很快就能夠走到了,或許你這一生中都是很難走得到,但是我堅信只要你付出了,發奮過了,其實目標並不遙遠,目標就在你眼前。

明天,我們將揚起風帆,向未來的生活,以求知的不倦,來報答警營首長的深情厚望,我們會以軍人那頑強的作風、鐵的紀律,約束自己,向全世界證明,我們雖已告別了可愛警營,但永遠不會告別軍人的氣質,品德和作風。

我們要向老兵們學習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論所處哪種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爲黨分憂、爲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他們以無比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了革命軍人馳騁疆場、果敢堅毅、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胸懷大局、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他們像革命的一塊磚,數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爲,幹一行愛一行,不務虛功、開拓奮進,體現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偉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們的事蹟激勵着我和我的同事們。

張富清同志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同樣,在我們的工作中決定勝敗的關鍵也是信仰和意志。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旗幟,代表着方向;榜樣是資源,凝聚着力量。張富清同志就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以榜樣爲動力,學習榜樣精神,堅持以榜樣爲鏡,牢記使命、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工作中立足崗位、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爲我縣的經濟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一位不平凡的英雄,卻甘於平凡地奉獻。不忘初心,重在實幹,心中有信仰,纔有如此胸懷,腳下才更有力量。他人生的不平凡,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後的奮進不息。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_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爲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_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爲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工作上離休了的_,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在新的歷史方位下,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的參與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在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正是需要_老人這種甘於平凡,奉獻自己的精神麼!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耀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又是否會永遠的堅守崗位?雖然我只是千萬教師之一,但我會揮灑自己的汗水,用愛與責任去灌溉每一位學子!把付出當作一種快樂,在愛與奉獻中成就自己的幸福。

退役軍人,這是我國的一筆寶貴財富。昔日,他們守家衛國,不惜流血犧牲;今日,他們脫下軍裝,軍人的風采依舊。在各條戰線上,他們默默無聞,成爲一支高素質、特別能戰鬥的生力軍,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開展“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就是要向全社會傳播退役軍人創業奮鬥的精神,展現“最美退役軍人”風采。

一日當過兵,終身是戰士。在我國,退役軍人在部隊服役少則兩年,多則幾十年,軍營大熔爐的淬鍊,給每一軍人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們退役不退本色,爲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社會的有用之才。開國將軍甘祖昌放棄長期療養機會,堅決回鄉投身鄉村建設,反哺一方水土。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退役軍人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爲建設美麗鄉村服務,爲脫貧攻堅戰鬥。雖然戰線不同了,但獻身人民的事業是一致的。一位退役軍人曾這樣講過:“儘管工作中也有坎坷,但是幾年軍旅生活教會了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要嚴謹認真、雷厲風行,辦法總比困難多”。可見,經受過軍營歷練的人,自有堅毅、擔當、自律等素質。

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電影《紅海行動》中那句“人民軍隊,畏者無畏,強者無敵”的口號,喊出了中國軍隊的熱血豪情和堅定信念,喊出了泱泱大國對強軍夢、強國夢的殷切期望。黨的十九大提出“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個“尊崇”,應該外化於形內化與心,應該成爲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具體講,就應該按照中宣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的通知要求,抓住廣泛發動、遴選典型、公開發布、巡迴報告、集中宣傳、學習實踐等環節,深入挖掘身邊退役軍人立足本職、幹事創業的感人事蹟,選樹一大批先進典型,舉辦一系列富有儀式感的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推動學習宣傳活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站。在大力學習宣傳“退役軍人”先進事蹟中,營造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敬意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增強退役軍人的榮譽感、自豪感、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