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篇 國中歷史培訓:洞察歷史,體察人生

其他文案 閱讀(1.25W)

國中歷史作爲學生學業中重要的一門課程,培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次歷史培訓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知識的魅力與歷史的底蘊。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互動交流,他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我們都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了歷史培訓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篇 國中歷史培訓:洞察歷史,體察人生

第1篇

剛剛完成了爲期兩天的第二輪國中歷史培訓,這一輪培訓主要內容是分析八年級歷史即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在培訓過程中,各學校都展示了對教材的充分、透徹的分析與整合,讓我對這兩冊內容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除此之外,各位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的教學建議,尤其是對教材中課後部分的幾項內容的利用心得更讓我受益匪淺。回來之後,我認真思考、總結,對國中歷史的預習有了一個大致的理解並作了彙總,在此提出與大家共享。

我們現在使用的國中歷史教材是北師大版本,課本內容容量不是太大,卻知識含蓋面寬,對學生的論證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和比較評價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許多學生不把歷史課當一回事,這就更加需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爲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現教師歷史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而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也能夠提前熟悉課本內容,理解課本中的基本知識框架,爲課堂聽課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

每一單元的標題下都有一個本單元前言。在前言中不只是交代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還交代了本單元的歷史線索和主要問題,它可以幫助學生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而中國史部分單元前言中又加入了關於世界大勢的敘述,更讓學生能夠了解同時期世界歷史的發展特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單元預習可以設計一個單元預習學案,讓學生在每單元開始之前預習總結本單元主要知識結構與框架,並找出本單元的重點內容。

北師大版國中教材每課的篇首都有一段簡短學習導言,它雖然很短,但裏面有知識介紹,有精典問題,且語言概括、精煉,本課內容也都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課前精讀這篇導言,從而對本課內容有一個淺層次的整體印象,同時在預習中也要思考其中的問題以備在課堂上思考回答。當學完課文內容後,再回首具體理解該段導言,學生就能站在宏觀角度去理解課文,試着學會繁中求簡,詳中求略,學生的歷史書面語的概括和提煉能力也一定會有提高。

課文的正文分大字和小字兩種不同字體,當然大字是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主要內容,而小字部分則是對大字內容的補充與擴展,這些小字史料的引入爲學生的'學習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學習素材,爲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內容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小字部分也要重視。

現行教材中圖表數量明顯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圖、後人畫圖、表格圖、地圖等。這些圖表簡潔明快,但功能各異,我們在預習時應該學會看圖學史、看圖說話、看圖複述正文部分相關的史實,可以以此來培養自己口語組織和表達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課本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更多的問題。所以,以預習中也要重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指導學生預習教材後的“每課一得”“材料閱讀”“自我測評”和“活動建議”

課本後的“每課一得”會讓學生知道許多在教材中和現實生活中經常提到的一些歷史術語、名詞和概念,還有一些歷史資料,它可以幫助學生補充課本知識,深入拓展視野,提高學生閱讀史料的水平和從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閱讀”不只提供了一段與本課有關的史料,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預習這些史料與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

“自我測評”中的問題雖是一個較低層次的練習,但其作用不可小視。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低層次能力的積累是高層次能力的基礎和載體。這些練習題有的再現本章節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有的是針對教材重點內容進行設疑。通過練習,有助於學生把握知識重點並培養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活動建議”是學習本課的一種動手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中思考如何利用課本內容進行設計,也能起到整合課本內容,深入理解課本內容的作用。

我相信學生們如果能夠充分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希望以上的幾點建議能給大家一點教學上的幫助,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國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篇 國中歷史培訓:洞察歷史,體察人生 第2張

第2篇

9月25日,我參加了由縣教研室主辦的“會考備考複習研討會”,研討會爲期兩天,第一天由各中學物理教師代表分享他們各自的複習計劃和策略,由縣教研室楊慶龍老師做複習指導,第二天由來自西安的權老師和與會的所有老師分享他的複習策略、安排及建議。通過這兩天的學習和交流,我受益頗深,接下來我就簡單回顧總結一下,談談參加這次研討會的感想。

通過這次培訓,我發現以前教學和複習中的許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輪迴歸課本的複習只是對知識點的重複和講解,老師講的多,結合實例的講解比較少,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主動整理知識點,有針對性的練習比較少,缺乏對知識的整合和練習;第二輪複習中只是讓學生做會考複習資料,講解複習資料,仍然缺乏針對性,以題海戰術代替複習,學生學習負擔重,身心配備,處在盲目的複習題海中,效率低,複習效果差;第三輪專題複習相對來說針對性強了,但往往難度太大,不能面向全體,效果還是不好;第四輪複習是會考題測試,還是讓學生一味的做題,學生面對七門課程的試卷無暇應付。

通過這次培訓,我便立即修改了複習計劃,將許多計劃中老師講的內容讓學生去整理和歸納。我計劃在第一輪複習中採取給出每一章節的考點、分值、難易程度、題型等考試信心,讓學生梳理總結知識點,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可單獨完成,並針對考點找兩道典型的題目練習,我指導學生把握會考中的重要考點和常考考點,加強對考點的理解和記憶,如此學生對會考要考什麼內容瞭然於心,側面能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

第二輪採取分層次複習,由於他們的基礎和成績不同,他們的需求也不同,對於一部分學困生,我只要求他們做比較簡單的題目,鼓勵他們做一些會考熱點的練習;而中等學生,則要求他們基本完成複習資料的題目,實在不會的交老師解決;而對於一部分優等生,我則要求他們獨立完成複習資料,幫助其他同學複習,適當給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探討和交流。

在培訓中,幾位教師多次提到要細緻研究歷屆會考真題,我認爲細緻研究會考題對把握會考動向和考點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通過研究歷屆會考試題,教師更清晰地知道會考要考什麼;會是哪種類型的題來考;難易度如何;分值大約佔多少;從而能指導教師在教學複習中把握會考重點、易考點等,如此教師能更好的把握複習的側重點,合理安排好時間、進度,能做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讓教師複習少走彎路,學生複習起來也輕鬆。

在教師複習備考交流中,長嶺中學一位教師針對複習中提出的“三講、三不講”原則,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所謂三講爲“重難點講、疑難點講、不會的講”,三不講爲“學生會的不講、始終不會的不講、非考點不講”。做到了“三講三不講”,講得時間少了,給學生的支配的時間多了,就給了學生主動性,再加上教師適當地引導,也容易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從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複習效率。

第3篇

20年的金秋時節,安徽省國中歷史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在歷史名城宿州拉開帷幕,我有幸代表金寨縣參與了這次培訓活動。這次培訓由皖北名校宿州學院承辦,時間是從9月15日到9月28日,歷時半個月。本活動受到了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從他們精心挑選的主講老師團隊就可見一斑:主講老師除了由宿州學院的資深教授、著名講師親自擔任以外,還特別邀請了不少戰鬥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皖北地區歷史名師,其中有來自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的趙劍峯老師和懷遠一中的沈爲慧老師等,更是在全國中學歷史教育屆享有盛譽,他們曾多次參與過歷史國培教材的編審和國培計劃的實施工作,這些培訓老師高屋建瓴、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不知不覺半個月就如梭飛逝。此時此刻,已經結業歸來的我心裏充滿了感激之情。感激的是校領導能給我這麼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去充實提高、調整狀態,感謝的是能借此機會向尊敬的沈校長、各位領導及同仁彙報並分享自己的學習情況及心得體會。但是因爲水平所限,我自己能理解和領悟的實在有限,準備的也不夠充分,所以只能說是管中窺豹、拋磚引玉了。

總的來說,這次培訓的內容包含三個層次:教育教學技術、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踐。這三個層次的內容和每一個培訓老師的課件我都下載了,很期待能與大家共同分享,所以這裏就只彙報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的部分。

教育教學技術主要側重於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培訓,尤其是課件的製作技術花的時間要多一些,這裏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講老師重點推薦的一個視屏剪輯軟件,叫“繪聲繪影”,因爲在我們歷史教學中常會用到。

儘管理論部分稍嫌空洞與枯燥,不過有些還是與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有一定聯繫,簡括如下:

一是與校園文化建設有關。衆所周知,在以沈校長爲核心的領導團隊的英明指導下,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無私付出,富有金江特色、生機勃勃的校園文化氛圍已初步形成。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從改變傳統的教師文化做起,而所謂傳統的教師文化可能在我校暫未根除,比如說個人主義文化(對自己的態度是獨立成功觀,對其他教師的態度是不干涉主義)、保守主義文化(很少對自己的教學做實質性的變革,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沉默文化(在學校中極少發表意見和言論)。作爲一個普通老師,我覺得如果不能在本校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實在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當然,捫心自問,加入金江這個大家庭已經兩年多了,雖然自己也提過一些建議並獲得採納,但大多數時候,總是以各種藉口選擇了沉默,似乎成了一個旁觀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用鄧校長的話來說,的確是太不陽光,太沒有主人翁意識了,能不自責嗎?試問,有哪個學校能像我們學校這樣利用各種方式徵求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並擇善而從呢?

其二是與課改有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探究。當前,我校四、五、六年級的課改實驗正如火如荼,所以我提供一個培訓時聽到的案例僅供參考,因爲有一個培訓老師特別提到了她們學校的課改情況。這位滕薇老師來自宿州市第十一中學,也是一個在課改實踐中鍛鍊成長出來的老師。據她介紹,在課改之前,她們學校的學生流失非常嚴重,因爲學校硬件條件一直到現在都非常差,光拼應試拼不過其他學校。但經過自20xx年以來的課改探索,學校整體態勢出現了驚人的逆轉。目前,宿州市十一中的七、八、九三個年級每一個年級都有二十多個班,每個班的學生數都將近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以至於現在的新生入校都是由宿州市市長直接過問,看來課改成效還是顯著的。不過滕薇老師沒有詳細介紹課改的具體操作情況,只是用兩句話進行了概括:七、八年級搞課改轟轟烈烈,九年級抓應試紮紮實實。宿州十一中也是長期包攬宿州市會考的前十名,看來她們已經用實踐和成績消除了人們對課改影響升學成績的隱憂,也有力回答了社會上對課改的質疑。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校的課改之花一定能結出累累碩果,絕不會辜負人們的翹首以盼,就像它絕不會辜負春雨的滋潤、夏雷的叮嚀、秋風的撫慰、冬雪的珍藏一樣!

其三是關注教師的幸福,筆記上記的有幾句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師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有一種態度叫享受,有一種感覺叫幸福。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教育幸福的創造者,也是教育幸福的享受者......既然“幸福像花兒一樣”美好,那何不做一個幸福的金江人,讓幸福的微笑在每一個金江人的臉上熱情洋溢,讓幸福的感覺在每一個金江人的心裏靜靜流淌?

這是本次培訓活動最重要的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五點:其一是關於歷史課程標準本身以及20xx年曆史新課標的問題。爲什麼在歷史教學中必須用心揣摩研究歷史課程標準呢?來自合肥四十五中的張勇祥老師舉了一個例子:20年會考歷史試題的第16小題有兩問牽涉到古代希臘民主政治與現代文明的有機聯繫。本課課標對此也是有相應規範與要求的,但是關於這一點我們所使用的北師大教材只有一句話“:它畢竟在盛行專制的古代社會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範,爲後世留下一筆寶貴的政治遺產”,至於這個政治遺產究竟是什麼,教材卻語焉不詳,所以,如果老師不在緊扣新課標的基礎上活學活用教材,學生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也將一籌莫展無言以對。在這次培訓開始之前,班主任要求我們參訓學員每人提交一個問題單以供討論交流,根據沈校長指示,我也諮詢了咱們歷史組老師的意見,其中李守先老師就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爲什麼20xx年新課標與新教材不同步出爐?這個問題我也問了培訓老師,他當時也打電話給宿州市的歷史教研員,不過並未得到明確答覆,所以只能暫時存疑。不過我以爲,儘管咱們仍然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會考前複習時還是要對新課標予以適當關注。當然,在這次培訓當中,20xx歷史新課標的解讀也是一個重點,因爲課件裏有,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其二是高效課堂建設,這也是我自己頗感困惑的問題。因爲我覺得我的最大問題就是課堂效率低下,於是就在課下花了很多時間去彌補,可是回到課堂卻發現效果還是不理想,只好在課堂上又耗費或者浪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實際上走向了教學誤區。針對這樣一個問題,其中一位培訓老師談了他的三講三不講原則,所謂的三講就是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當然,如果加上我校劉華啓老師提到的講考點就變成四講了,三不講是不講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可以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還是不會的。還有一位培訓老師也強調了高效課堂的重要性,他說:課堂是老師的生命線,而每一節課又都是由一個一個的教學環節所連接而成。因此,課堂教學的好壞以及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個教學環節的合理分佈,只有抓好,抓實每一個教學環節,纔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他還說:想改變世界很難,要改變自己則較爲容易。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的課堂。這位老師就新課導入、內容整合、課堂提問及課堂生成問題的對策、歷史與現實的聯繫、結尾的藝術也舉了不少生動的例子,讓我很受啓發。

其三是關於歷史優質課大賽:由於這次參加培訓的老師也有不少是爲這次歷史優質課大賽做準備的,所以培訓中也特別提到了一些相關問題。其中一位培訓老師還多次擔任過省優質課大賽的資深評委和指導老師,顯然,他的許多觀點堪稱真知灼見,是必需要加以重視的。因爲我校的符永田老師要參加這次六安市的歷史優質課大賽,所以回來以後,我和符老師也有過交流,也提供了一些資料和信息供其參考,衷心希望符老師胸中的“毛竹”更加枝繁葉茂,同時預祝他取得好成績。

其四是當前歷史教學的趨勢之一的史料教學問題,最近幾年,無論是會考還是大學聯考,都有不少史料題目,這實際上也暗示我們要重視史料教學。從學生反饋來看,對於史料題還是比較棘手的。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無疑是頗具針對性。但歷史老師在選擇和運用史料上要特別慎重,建議儘量運用易於閱讀理解的史料,儘量運用多角度觀察的史料,適當運用有價值觀的史料,適當運用滲透情感教育的史料,儘量運用有利於能力培養的史料。

最後是關於歷史老師的專業發展問題。符永田老師曾就提高歷史老師的地位而大聲疾呼,根據沈校長的指示,我也把這個困惑放在了問題單中,不過我想,要提高歷史老師的地位還得靠歷史老師自己的努力。既然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和歷史這個專業,就只能表現出與之相應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聚精會神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曆程,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贏得應有的尊重,當然,還要在專業發展上爭取有所突破。培訓老師對國中歷史老師的專業發展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並且非常明確的對國中歷史老師專業發展的可能性持樂觀和肯定態度。因爲咱們國中歷史老師的專業發展有很多不利條件,比如說寫文章缺乏資料,做課題因手頭上缺乏研究資源很難通過審批,諸如此類,一度成爲我望而卻步乃至不思進取的藉口,但給我們培訓的一位老師卻用親身經歷告訴我:一切皆有可能。這位老師叫沈爲慧,現在懷遠一中,他是安徽省特級教師,還是中國中學歷史國培老師,已經發表了許多論文,出版了不少專著,其中一些著作直接用於歷史國培教材,而他的起點實際上也跟我們差不多,是宿州學院的前身宿州師專八五級畢業的,跟他比起來我深感慚愧。其實,就我們政史組來說,朱文餘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朱老師不僅課上的生動活潑,教學效果顯著,而且科研成果突出,曾榮膺“六安市政治骨幹教師”稱號,也是我縣的政治教研員,堪稱我縣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幟。當然,在我們學校,值得我學習的榜樣還有很多、很多......

以上是我的一些膚淺的認識。最後,我想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趙劍峯老師博客中的幾句話做一個結尾,也算是與大家共勉:......華東師大的李月琴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培訓學習時激動,回家想想還感動,過段時間一動不動。”我覺得這是自己目前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別光打雷不下雨,因爲給你激動的時間越來越少;別等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因爲極少有車馬炮齊的時候。心動不如行動,只要自己努力,從今天開始,不晚!

後記:本文草於同年10月8日,10月9日在政史地組教研活動會上交流發言,10月11日形成初稿並呈沈校長審閱,根據沈校長指示予以修改完善後定稿,在此期間得到了桂亮校長、鄧啓真校長、胡曉昂主任、朱文餘老師以及政史地組同仁的指導幫助,特在此一併致謝!

第4篇

20xx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頻;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啓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

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爲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髮展爲主”。以學生的學習爲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啓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第5篇

20xx版歷史新課標同20xx版課標一脈相承,但是也出現了很多新變化。

(一)更加突出育人導向。注重以史育人、培根鑄魂。歷史課程育人四大特性:思想性,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人文性,以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綜合性,注重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展的關聯性。基礎性,以普及歷史常識爲主,爲學生進一步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二)凝練出了歷史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課標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歷史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中,唯物史觀是歷史學習的理論指引,是其他素養得以達成的理論保證;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本質的體現,是其他素養得以達成的基礎條件;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習的.必備技能,是其他素養得以達成的必要途徑;歷史解釋是對歷史思維與表達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是其他素養得以達成的集中體現;家國情懷體現了歷史學習的價值追求,是其他素養得以達成的情感基礎和理想目標。

(三)新建了評價體系。新課標設計了義務教育學業質量標準,這樣就使會考及平時的階段性考試有了權威的依據,防止命題的隨意性,特別是隨意拔高命題的難度,進而干擾課程標準的落實,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老師教學的積極性。

(一)教學中注重育人。教師眼中要有人,不能光看到分數。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立德樹人。堅持以唯物史觀爲指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發展,充分發揮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在敘述和評價史事時,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二)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貫穿教學始終。不論是教學目標的設計,還是教學過程、課堂檢測、作業的設計,都要將核心素養培育作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設計教學目標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其經過學習後在覈心素養方面的達成度,避免以單純識記知識作爲教學目標。確定核心素養五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目標,改變以往的目標表述。教學過程的設計首先要注重創設歷史情境,通過展示歷史文獻、歷史影像,參觀歷史遺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再現歷史情境;或從當前國內外發生的事件回溯歷史的源頭,從現實情境中探尋歷史問題。以激發學習興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無論單元學習,還是每課學習,都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形成遞進性的問題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思維,形成新的遷移,獲得新的認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開展史料研習,學生學習歷史不是簡單地接受和記憶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自己對相關史事的瞭解,以及運用有價值、可信的史料來判明歷史事實,形成歷史認識。所以,要考慮構建基於史料研習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運用史料解釋歷史,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蒐集、整理、辨析史料,運用史料解釋歷史。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並予以實踐,以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