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小演講稿集錦8篇 蘊含智慧、點燃夢想——國小生演講精選

其他文案 閱讀(8.67K)

國小演講是啓發孩子思考、鍛鍊表達能力的重要教育環節,也是吸引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本站特地整理了一系列國小生演講稿,包括環保、友情、感恩等各類主題,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演講技巧、培養自信心,展現國小生的風采。

國小演講稿集錦8篇 蘊含智慧、點燃夢想——國小生演講精選

第1篇

我還記得那一天,天氣十分晴朗,奶奶對我們說,問我沒去不去給他幫幫忙。我想:給奶奶幫忙也是好事……再說了,奶奶也這麼大年紀了。想着想着,穿上衣服,問哥哥去不去,他說:“我不去了,你去吧!”我穿好衣服,就跟奶奶去一間小屋子裏。在路上,心想:哥哥也真是的,也不來幫幫忙。想着想着,就來到了一間小屋子的門前,打開屋門,裏面又潮溼又陰冷。奶奶打開燈,裏面放的是煙花呀,奶奶拿出兩把斧頭,我向外面扔煙花,一會兒的功夫,已經向下搬了很多。心想:奶奶留這麼多煙花幹什麼,在心裏憋着,還不如說出來,就問奶奶:“這麼多煙花幹什麼呀?”奶奶說,可以賣錢,但是要把裏面的沙土砸下來。

我們一起砸掉裏面的沙土,一會兒的功夫,成山的煙花已經砸完了,奶奶清掃時,一不小心歪倒了,我一害怕,就衝過去扶奶奶,左手和左腳沒了知覺,心想:奶奶這是怎麼了。圍上了幾個好心人,其中一個是醫生,說是腦出血,一聽見這個詞,我心裏更加害怕了,醫生把手機跟我,讓我打給家人,我打給媽媽,心裏想:快點接!快點接!通了我讓媽媽過來,打了120,救護車來了。媽媽和二姑上了車,陪着奶奶。我心裏想:奶奶對大家也好,對我們也好,怎麼成了這樣,要是哥哥來就好了,奶奶就不用這麼使勁砸了,也不會累倒了。

國小演講稿集錦8篇 蘊含智慧、點燃夢想——國小生演講精選 第2張

第2篇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裏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後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並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聖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有人說,在現代社會,商品經濟風起雲涌,道德淪喪如決堤之水,誠信缺失也就隨之氾濫成災。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市場經濟中存在嚴重的誠信危機,但我們更無法否認誠信永遠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着完美的靈魂向它靠攏。20xx年5月份,《揚子晚報》刊登過這樣一條新聞:安徽滁州一位50多歲的老農民來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時才發現口袋裏的錢買車票還差5元.他在南京舉目無親,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向玄武區某民警借了5元錢。5元錢,也許誰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是一個被人們認爲素質低下的農民借去的呢?但第二天一大早,這位農民就將5元錢給這位民警送來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什麼曲折離奇、扣人心絃的情節,但它透露出來的質樸,折射出來的誠信,卻不能不震顫人的心靈,它在拷問每一個在誠信危機重壓下的人們,難道我們真的就應該背信棄義、惟利是圖,視誠信如糞土嗎?難道我們就真的應該將誠信摧殘得面目全非、無地自容嗎?也許你會說我們整天生活在平靜如水的校園,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誠然,這類事情離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但誠信卻近在我們的身旁,它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埋藏,它時時在我們的耳畔吶喊。近幾年來,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的問題成爲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牽動着社會各界人士的心。

據湖南大學和中國勤工儉學在線網的一份調查顯示,有3.5%的貸款學生承認從不考慮還貸問題。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表示大學生的拖欠貸款率已經高達20%。一個在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接受國家幫助的人,居然在順利畢業之後,把貸款一事忘得乾乾淨淨,將誠信二字踐踏得粉身碎骨……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淨化人的心靈;誠信是最美麗、最聖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同學們,讓我們守住誠信的陣地,笑看誠信之花的絢麗綻放!

第3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句話說得好啊!我彷彿纔剛出生,就已經告別國小。感覺不到什麼痕跡,除了那寶貴的記憶和遺留下來的屈指可數的物品,看着讓人心寒。

在此之前,我依舊在如往常一樣學習、玩、等着考試。就算聽到六年級下冊也只覺得與往常無異,只是當聽到小升中即將到來的日子,驚了,訝了。彷彿像一場早就知道又毫無察覺的風暴,就算知道後面有更大的升機。但國小這片充滿快樂的港灣還是讓我留戀。直到風暴過後,我進入到新的環境,也還在回想着國小的美好。就算早已走遠,就算永無迴歸,我相信我也會保留着這珍貴的記憶,不敢忘記這獨一無二的至寶。因爲,這是多麼的珍貴啊!

我儘量高興,儘量想着國中的美好。怎麼可能呢?這彷彿就是一場巨大的變革,彷彿國小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沒有做好,它就已經早早離去了。國小的目標無論完沒完成,都直接結束;國小的資料無論有沒有做,都直接捨棄。讓人措不及手。就好比突然把你放到月球一樣,是那麼的孤立無援,讓人無從適應。直到,時間消磨一切。

國小,國小,前不久還是國小生,馬上國小就將變成記憶,感覺是那麼的奇怪。國小的生涯像快動作一樣從腦海裏閃過,從西安的灞橋,再到龍華的三聯,再到現在的亞迪。或許是人對過去的不捨之情最深吧!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在西安與同學分別時發糖的情景和來深圳時那車窗後最美的日落。現在,一切彷彿再次上演。

國小的生活,真是如一縷輕煙,如此容易和迅速的,被微風吹散。

第4篇

黑板,四四方方一塊,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心靈的天堂。

坐在教室裏,望着黑板,心裏有說不出的溫暖。三年了,它一直在那裏,看着我們從稚氣未脫的七年級學生變成了獨立自強的九年級學生,他也見證了我們的友誼。它就像一位長者,默默地守護着我們。

傷了的時候,老師一邊聲情並茂地講課,一邊往黑板上寫着重點知識。秀氣的粉筆字,與黑板交相輝映,美極了。而知識也像一股透着清香的泉水,慢慢滋潤了我的心田。我幻想着,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向老師那樣,在黑板上寫着秀氣的粉筆字,向大家傳授知識。就會不久就來了。那一節課,數學老師讓我給大家講題。雖然心中很期盼,可是我缺乏經驗,又是第一次,所以我很緊張,大腦一片空白,講的題漏洞百出。黑板還是那塊熟悉的黑板,這時我腦海中又浮現出那滿是粉筆字的黑板,我在心裏給自己打氣,我一定會成功!就這樣,我慢慢調整好了心態,慢慢地細緻地講着,慢慢的細緻地寫着……不知不覺,下課了!我看見那滿是粉筆字的黑板時,我笑了,我把字寫得這兒一塊,那兒一塊,把黑板都給“毀容”了!但是,我真實的當了一回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我心裏還是很歡喜的。

黑板上,有老師傳授的知識;黑板上,有班級裏的情況;黑板上,有惡作劇的同學畫的漫畫;黑板上,有節日的祝福……這一點一滴的記憶,都珍藏在我們的心底。

第5篇

“低碳生活,享受綠色人生。”我相信大家都聽說吧,可是我們在現實中有沒有做到呢?

一天,我和媽媽打算去萬達廣場購物,可一會兒媽媽又自言自語道:“待會到那車停哪呢?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說:“媽媽,我們走路過去吧,既節能又方便。”“好吧!”媽媽經過再三考慮,答應了,於是我們走路去了萬達廣場。購完物,又走了回來,這不僅不會污染環境,還能減肥……|

今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我躺在牀上,一陣陣“滴答滴答”不約而同的鑽進我的耳朵裏,害我心煩意亂的躺在牀上,睡不着。於是我躡手躡腳的下了牀,來到客廳,只見水龍頭的水一點一點的一涌而下,原來是水龍頭在響,我馬上走過去,關了水龍頭,便上牀睡覺去了。

第二天中午,太陽烤着大地,空調已開到了26度,可還是讓人熱的受不了。我們只好在家看電視。過了一會兒,爸爸進了屋,只聽“嘀嘀”響了兩聲之後,爸爸又看起了電視。我馬上跑進屋對媽媽說:“開空調費電,還有害於環境,熱了扇扇子。”媽媽說:“對。”

低碳生活,享受綠色。綠色是通靈性的,也是地球的外衣。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低碳,開始環保。

第6篇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採蜜糖。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當唱起這首歌,親愛的同學們,你會想到什麼呢?對,小喜鵲靠勞動爲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勞動換來甜美的蜜糖,是勞動爲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勞動最光榮!

雷鋒叔叔曾在日記中寫道:“世界上最光榮的事是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是勞動者。”

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築就了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勞動最光榮。

可是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同學們參加勞動時怕這怕那,有的同學可以說是根本不愛勞動。他們懶得鋪牀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於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在家裏一切都由家長做,連書包也是家長背。可見,我們同學參加的勞動太少了。?

作爲一名國小生,從小就要培養勞動感情,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首先,我們應該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家裏,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牀鋪自己整,自己的書包自己理;在學校,積極打掃衛生,時刻保持環境的整潔;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其次,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錢。第三,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無論是白領還是農民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清潔工,他們都是光榮的勞動者,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

我們“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採蜜糖,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用我們的雙手去釀造更甜美的生活吧!

第7篇

你也可能認爲感恩只是給父母老師端一杯茶,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大家平常都認爲感恩就是感謝對自己有幫助的恩人。但我並不這樣認爲,我推薦一種想法。感恩的理解首先“感”,感受,體會對父母老師的愛,比如給我們繫鞋帶,給我們穿衣服,爲我們做十年的飯。這些事都會讓我們覺得這是他們對我們的愛。“感”好後,在“恩”。恩的意思是感謝。感謝他們對我們的愛,送禮物,幫他們做事這些感謝實際上只達到了 20%。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父母對我們的期望。美好的前途,遠大的抱負。爲國爭光,爲父母爭光。做到了這些已經達到80%做完這些事,老師父母肯定會感到欣慰。

第8篇

一不小心,石榴花就開進了六月的門檻;一個轉身,石榴花就凋謝在了六月的窗前。

在國小畢業之際,那種興奮、喜悅像丹青水墨渲染在每個畢業生的心中。那時,學校裏每天都洋溢着歡快的氣氛,夥伴們比平時都要忙,而且是忙得不亦樂乎,我亦沉浸其中;偶當想起就要離開自己讀書生活六年的母校,心理竟不免會泛出一些悲傷的情緒來。

國小的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了很多,“大家都快要畢業了,要離開國小到中學去讀書了。中學可不像國小,中學裏要學會獨立,要學會堅強,生活要自理,不能再依賴爸爸媽媽了。”說到這裏,教室裏十分安靜,沒有像以前那樣的嬉戲、打鬧,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

一陣沉悶的夏風吹過,窗外的石榴樹瑟縮地抖落了幾朵殷紅。

“大家排好隊,到操場去拍畢業照片吧!”這句話十分沉重,帶着幾分嘆惜、幾分傷感。

攝影師是一個又矮又胖的中年人,頭頂上的寥寥可數的髮絲隨風揚起,那紅豆似的酒糟鼻鑲在臉中間,大腸嘴,豬八耳,看上去不免有些滑稽。

此時的我們面無表情,深藏在眼裏的絲絲傷感、縷縷不捨,最終還是沒能被僵硬的微笑給掩蓋。

幾日後,與幾個夥伴返校領取畢業證書及那張畢業合照。臨走時,經過熟悉的教室,門開着,不禁就走進去了。環顧着,遐思着,一陣涼爽的薰風從窗外吹進來,輕輕撩起衣角。哦,石榴花都快落盡了。

來到石榴花前,看看滿地的落紅,再看看滿枝的含青。剎那間,明白了許多。告別明豔如火的花朵,是爲了結出青澀如珠的果子,是爲了綻開甜美如汁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