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辛亥革命事蹟精選介紹

其他文案 閱讀(8.29K)
辛亥革命是一場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革命是用先烈的生命換來的,僅1911年10月10日前後就有無數義士犧牲。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辛亥革命事蹟精選介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辛亥革命事蹟精選介紹
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號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縣)人,1883年改號逸仙,此後在廣州、香港讀書和遊歷歐美時常使用此名.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被人習稱爲孫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出生在香山縣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中.父親孫達成靠務農爲生.從6歲開始幹農家活,在童年時代就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性格.10歲入村塾讀書.1878年,年僅12歲的孫中山隨其母遠航檀香山開始了新的生活.1879年9月,孫中山到英國基督教監理會辦的意奧蘭尼學校讀書.1883年7月,孫中山回國,在翠亨村一面幹農活,一面自修中西學問.1883年11月,孫中山在香港入英國基督教聖公會辦的拔萃書室讀書,隨後又到中央書院.1886年夏季,孫中山在香港中央書院畢業,進入南華醫校讀書,次年轉入香港西醫書院就讀,直到1892年畢業.
  
  1892年7月,26歲的孫中山以優秀的學習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1894年6月,孫中山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主張改革把中國建設成爲近代化強國.上書未果後,孫中山來到檀香山,於1894年11月24日,成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的小團體——興中會.
  
  1895年1月,孫中山回國策動武裝起義.2月,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1895年組織廣州起義,1900年組織惠州起義.起義失敗後,流亡海外.
  
  1905年7月,孫中山抵達東京.8月20日,在東京成立同盟會.1905年11月,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十六字宗旨歸納成爲“民族”、“民權”、“民生”叄大主義.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武裝起義的籌備工作中.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他在兩廣和雲南境內組織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
  
  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海外,宣傳革命,籌措經費.1910年11月,在檳榔嶼召開會議,決定在廣州再組織一次起義.孫中山不辭辛苦奔走加拿大,爲廣州起義籌款.此後,孫中山不停地爲國內武裝起義籌款.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於1911年12月25日抵達上海.12月29日,孫中山當選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實行民主改革,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發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孫中山進行了“社會革命”的嘗試,企圖實業救國.1913年宋教仁遇刺後,孫中山堅持武力討袁,發動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1917年孫中山到廣州,聯合西南軍閥勢力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發起“護法”戰爭.
  
  1921年,孫中山又到廣州組織中華民國正式政府,積極籌備北伐.1922年,陳炯明叛亂,孫中山脫險後又到上海.1923年,孫中山第叄次回到廣州建立革命政權,任海陸軍大元帥,再次淮備北伐.1924年1月,他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重新解釋了叄民主義.
  
  1924年秋,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邀請孫中山進京商談時局問題.於是,孫中山離廣州北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不幸逝世.
  
  孫中山領導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爲我們祖國的獨立、自由和富強而奮鬥一輩子,給中國的民主革命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因此,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和懷念.
  
  黃 興(1874~1916) 原名軫,字廑午,號杞園,改名興,字克強,署名競武、慶午,化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湖南善化(今長沙)人.中國近代傑出的民主革命家.
  
  1893年入長沙城南書院,1896年中秀才.1898年選調至武昌兩湖書院深造.1902年官費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速成師範科.與楊篤生等創辦《遊學譯編》,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及革命歷史,宣傳民主革命.1903年參與組織拒俄義勇隊,旋改名軍國民教育會,自充歸國運動員,回湘策動革命.1904年2月,在長沙創立華興會,任會長,定於11月16日發動兩湖起義,事敗後避日本.1905年在東京結識孫中山,共創中國同盟會,被舉爲執行部庶務,居協理地位.1907年至1908年與孫中山共謀南方起義,親自參加或指揮欽廉防城、鎮南關、欽廉上思及雲南河口諸役.1909年章炳麟、陶成章等反對孫中山時,居間調停,堅決維護孫的領導地位.1910年初到香港策劃廣州起義.翌年春在香港成立廣州起義領導機關統籌部,任部長.4月27日發動廣州黃花崗起義,親率敢死隊進攻兩廣總督署.起義失敗後,避走香港.積極支持中部同盟會的革命活動,主張將革命重心轉向長江流域,並極力贊成湖北革命黨人在武漢發動起義的計畫.
  
  武昌首義爆發後,由港經滬喬裝赴鄂,即渡江赴漢口督師.11月3日就任戰時總司令,親赴前線指揮保衛漢陽、反攻漢口的戰鬥.在陽夏之役中,與清軍激戰相持一月,備極艱辛,功績卓着,爲各省獨立贏得時間.漢陽失陷,辭職赴滬,策劃北伐,籌組中央臨時政府.1912年1月,出任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總長兼參謀部總長.臨時政府北遷後,改任南京留守,主持裁撤整理南方各軍事宜,至6月解職.8月被舉爲國民黨理事.“二次革命”爆發,擔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指揮武力討袁,失敗後流亡日本.1914年6月,爲組建中華革命黨,與孫中山意見不合,離日赴美,宣傳反袁併爲雲南護國軍籌措軍餉.袁死返國.1916年10月31日病逝上海.次年4月15日歸葬長沙嶽麓山.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號魚父,湖南桃源人.在他的許多文章中,常書“桃源魚父”的筆名.作爲一介書生,他沒有孫中山那樣的傳奇經歷,也沒有黃興身經百戰的英勇,但卻是革命派內最有民主理念和戰略眼光的人.
  
  宋教仁生在湖南農村,不象很多偉人那樣出身在名門望族,甚至一度連學校也上不起.他從小受的也不過是些傳統教育,絲毫看不出以後能有那樣遠大的共和理念.
  
  1904年華興會成立時,年僅22歲的宋就擔任了副會長,參與領導長沙起義.隨後又前往東京,參與同盟會的組建工作.並且擔任司法部檢事長這一要職.他與陳天華、程家檉創辦《二十一世紀之支那》,宣傳革命思想.後來這份報紙改名《民報》,也就是同盟會的機關報.
  
  1911年到1913年,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上翻天覆地的叄年,是大革命、大震盪、大轉折的叄年,是新與舊、正與邪、善與惡、進步與停滯、開放與保守、光明與黑暗、民主與獨裁激烈交鋒的叄年.而宋則由幕後走向了臺前,由邊緣走向了中心,由熱血青年成長爲革命領袖,由憲政先鋒成爲了革命烈士,他爲建立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努力到最後一刻,爲中國的憲政民主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在有五千年專制傳統的中國,劃出了一道閃亮的民主光輝.
  
  1911年1 月,宋教仁與于右任等人在上海發起創辦了《民立報》,出任主筆.他以“魚父”的筆名,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民主革命思想,抨擊清政府的內外政策,成了革命黨最有力的宣傳武器,一支雄筆抵得上數萬雄兵.
  
  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以失敗告終,革命的精英損失慘重,同盟會的軍心受到極大動搖.宋教仁對孫黃的軍事行動進行了反思,與陳其美等人籌畫出了革命叄策(一)效仿法國大革命,直接佔領北京,號令全國,實行中央革命,此爲上策;(二)在長江流域,各樹潛力,同時並舉,創立政府,然後北伐,此爲中策;(叄)在邊陲各省起義,此爲下策.經過分析,一致認爲中策可行,遂於7月在上海成立了同盟會中部總會,作爲領導中部起義的指揮中心.宋教仁是實際上的負責人.3 個月後武昌起義的勝利,證明了這個戰略決策的成功,儘管武昌起義的勝利也極爲偶然.
  
  武昌起義後,宋教仁卻因病未能及時趕到武漢領導革命,致使領導權落到了舊官僚黎元洪和湯化龍手中.10月28日,宋教仁與黃興趕到被袁世凱重重包圍的武漢,淮備與新政權共存亡.黃出任戰時總司令,領導鄂軍血戰陽夏;宋則負責外交工作,他以自己的政治技巧和對世界公法的熟悉,成功地斡旋了與各國的關係,保證了列強在武漢嚴守中立.此外,他還主持了鄂軍都督府的所有公文的制定頒佈.其中《鄂州約法》堪稱中國第一部共和法典,後來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即以此爲藍本.宋教仁充分認識到,革命戰爭難,而守成更難,破壞容易,建設復難.而革命僅是手段,圖謀民生幸福纔是最終目地.
  
  孫中山回國後,理所當然地成爲新政府的領導人.但宋並不迷信孫中山,很有自己的主見.孫主張總統制,效仿美國;但宋則認爲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地方對中央的約束大,而中國是中央集權,又有二千年的專制傳統,故應實行內閣制.“蓋內閣不善可以更迭之,總統不善則無術變易之.如欲變易之,必支援國本,此吾國人所以不取總統制,而取內閣制也.”起初,人們多認爲宋教仁權利慾重,直到袁世凱當上總統,大家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遠見卓識.在南京臨時政府,孫黃本想提他作內政總長,但各派都把他看作一個威脅,最後他只當上了法制局總裁,宋並不介意,積極投入到臨時約法的制訂工作中.並以充任民主政權的叔孫通自勉.
  
  袁世凱擔任總統後,宋聘任農林總長,儘管這不是他的專長,但他還是很認真是投入.很快袁世凱和內閣的矛盾不斷激化,大家都看到了袁的專制思想,連昔日袁的親信唐紹儀都無法忍受而辭職.宋則與同盟會的其他叄總長陳其美、蔡元培、王正廷集體辭職,並投身於改革同盟會的工作.袁世凱對宋的才華十分欣賞,對他的思想又十分顧忌,多次企圖收買爲已用,金錢美女用盡了,宋卻不爲所動.也正是從那時候起,袁世凱已經動了殺宋的念頭.
  
  1912年8 月,在孫中山的支持下,宋教仁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無比的政治勇氣,毅然解散了同盟會,在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促進會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嶄新的政黨——國民黨,取服務國民之意. 在九十年前的中國,有如此開放的胸懷,有如此民主的信念,有如此遠大的眼光,有如此無畏的精神,是何等難能可貴.
  
  在宋教仁的精心策劃和嚴密組織下,1913年2月,國民黨在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直接選舉中大獲全勝,在參衆兩院都取得了過半席位.宋教仁在此前後走遍了南方各大城市,宣傳政黨政治和民主憲政主張,在國民中取得了極高的威信,贏得了各方面的讚賞.連他的政治對手章太炎、梁啓超都對其十分佩服.因此,宋教仁聯合了章太炎等人,淮備在1913年的正式大總統選舉中,推舉黎元洪取代陰險的袁世凱.這些活動,無疑讓袁世凱大爲惱怒,於是就有了3月20日南京火車站的震驚世界的暗殺事件.叄•二○事件也導致了二次革命的爆發和袁世凱統治合法性的喪失.
  
  宋教仁犧牲的時候還不滿32歲.在今天的中國,如果讓一個32歲的人出任泱泱大國的總理,是不可想像的,但九十年前卻幾乎成了現實.宋教仁的死,也使當時的中國丟失了和平發展的機會,使南北軍事對峙無法避免.一個人的生死竟然決定了中國發展的走向,這是宋教仁自己的光榮,但卻成了近代中國的悲劇.他就象一顆流星,在近代中國閃現了一道最明亮的光芒.
  
  秋瑾(1877~1907年),字璿卿,別號競雄,又稱鑑湖女俠.原籍浙江紹興人.1877年11月15日,在廈門出身一個封建官宦人家.
  
  1902年,秋瑾隨王到北京.到達京師,秋瑾的眼界發、心境都寬闊了.秋瑾無法安於原來那種深閨雌伏的生活.渴望尋求救國真理的念頭,促使她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4月,秋瑾毅然同王廷鈞分離,變賣首飾,前往日本.
  
  在日本期間,秋瑾以革命激情奔放,而又好節已助人,受到留學界中進步分子的推崇.1905年,秋瑾從日本回國,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不久,再次東渡日本,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旋即加入同盟會,擔任浙江主盟人.
  
  1906年初,爲反抗日本政府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秋瑾憤然回國.1906年冬,秋瑾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鼓吹男女平權.她在文章中,還把奪取反清革命的勝利同男女平權結合起來,號召婦女投身革命鬥爭.
  
  1907年春,秋瑾到紹興主持大通學堂,任大通學堂督辦.期間,秋瑾訓練會黨骨幹,加強聯繫會黨,將分立的會黨納入光復會組織系統,編組光復軍,擬定起義計畫.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發動安慶起義後,牽連到大通學堂.7月14日,清軍包圍學堂,學生們開槍抵抗,犧牲數人.清軍蜂擁而入,將秋瑾等六人逮捕.次日黎明,秋瑾壯烈犧牲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1歲.
  
  秋瑾被害的消息,使千千萬萬革命志士異常震憤,也激勵着千千萬萬革命者的鬥志.孫中山曾經題詞稱秋瑾是“巾幗英雄”.
  
  蔡鍔(1882~1916),中華民國初年軍事家.原名根寅,字鬆坡.湖南邵陽人.1898年入長沙時務學堂,師從梁啓超.後留學日本士官學校.1904年回國,在江西、湖南軍事學堂任教官.次年調廣西,歷任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陸軍國小堂總辦、新軍協統等職.
  
  1911年調雲南任37協協統.10月在昆明發動新軍迴應武昌起義(見辛亥革命),被推爲總指揮,後任雲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委以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職,加以籠絡與監視.
  
  1915年袁圖謀稱帝時,蔡鍔以赴天津診病爲由潛出北京,經日本抵昆明,12月宣佈雲南獨立,通電討袁,並組織護國軍,任第一軍總司令,舉兵入川,屢敗袁軍.袁死後,任四川督軍兼民政長.後赴日就醫,不久病逝.遺着編爲《蔡松坡集》.
  
  彭楚藩(1884-1911)一名家棟,字青雲.湖北武昌(今鄂州)人.1906年投身湖北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十一營左隊當兵.後入憲兵學校.曾加入日知會,任評議.後考充憲兵營學兵,升正目.不久,加入文學社和共進會,被舉爲憲兵營代表,斡旋其中,共圖大舉.
  
  1911年9月文學社與共進會聯合成立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任軍事籌備員,負責通訊聯絡工作,淮備武裝起義.24日,被推爲起義後軍政府調查部副部長兼起義軍事籌備員,10月9日,與蔣翊武在武昌總部決策起義事宜,因清軍突擊被捕,受審時大義凜然.次日英勇就義.爲武昌首義叄烈士之一.
  
  楊洪勝(1875-1911)亦作宏勝.字益叄.湖北穀城(一說襄陽)人.出身農民家庭.1903年投武昌防營當兵,後隸湖北新軍第八鎮第叄十標爲列兵,隨即升正目,後結識劉公、孫武等革命黨人,立志革命.1911年加入文學社,受命請長假離營,於武昌中和門正街右旗營房附近設小雜貨鋪爲聯絡據點.武昌起義前夕,起義總指揮部成立,任軍務籌備員,負責運送軍火至工程營.10月9日被尾隨軍警捕獲,曾投彈拒捕,後受傷被執.次日凌晨與彭楚藩、劉復基同時就義,合稱武昌首義叄烈士.
  
  劉復基 (1883~1911) 字堯澂,亦作瑤臣,又名汝夔,湖南常德人.1904年肄業於湖南武陵縣高等國小堂.聯絡會黨,淮備策應黃興領導的長沙起義,未遂.1905年參加馬福益組織的洪江會起義,敗後走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歸國,在長沙設立中西報代派所,祕密運銷《民報》等革命刊物.曾往來於長江中下游各省,運動革命,在武漢加入日知會.爲營葬陳天華和姚宏業,奔走其事.後應其兄星澂之邀,1909年到武漢,協助詹大悲等辦《商務報》,任該報會計兼發行人,並加入羣治學社.
  
  1911年初文學社成立,被舉爲評議部長,專負組織之責.1911年10月9日漢口寶善裏十四號機關部敗露,劉復基得報,立即籌備彈藥.當時軍事總指揮蔣翊武自岳陽歸,劉審時度勢,毅然提出當晚起事的建議,經商定,蔣遂下達起義命令,並一起冒險守候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號起義指揮部主持大局.入夜軍警包圍起義指揮部,劉與彭楚藩、龔俠初、牟鴻勳等被捕.於翌日凌晨同彭楚藩、楊洪勝在督署東轅門慷慨就義.
  
  孫 武(1879~1939) 原名葆仁,字堯欽、堯卿,亦作搖清,又字遙仙,號夢飛,湖北夏口(今漢口)人.1898年入湖北武備學堂,與吳祿貞、傅慈祥等友善.1900年自立軍欲起兵,孫被推爲嶽州司令,後事泄失敗,避走廣東.1904年奔母喪回鄂,加入科學補習所.同年10月科學補習所被封,遂東渡日本,入成城學校習海軍.後因反對日政府頒佈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憤而返鄂.1906年加入日知會,佐劉靜庵辦江漢公學及黨務.1907年1月,因日知會案發,劉等九人被捕,孫走奉天 (今遼寧),投吳祿貞,交結“馬俠”.嗣輾轉赴日本,在東京與張伯祥、劉公等發起組織共進會,被推爲軍務部長.1908年入大森軍事講習會,研究野外戰術及新式炸彈製造.年冬歸鄂,任湖北共進會主盟,並以“中華山”山堂名義聯絡和統一長江會黨,暗編爲五鎮,在新軍中迅速發展會員.1909年秋,應邀赴廣西助兩廣共進會首領熊越山謀在嶺南發難,事敗走香港,加入同盟會.1910年返鄂,重振共進會,組織祕密機關多處.1911年春,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乃力主在武漢舉義,並與劉公等積極推動共進會與文學社的聯合,籌畫起義,被推舉爲起義總指揮部參謀長.10月9日在漢口寶善裏機關裝配炸彈時失事,負傷入院,機關被俄國巡捕破壞,乃力主即時起義,免坐以待斃,並囑楊玉如赴京山聯絡劉英謀迴應.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長,與副部長蔣翊武、張振武並稱“湖北叄武”.陽夏戰爭,黃興出任戰時總司令,孫心存不滿,多所掣肘.及漢陽失守,勸都督黎元洪避走城外,他躬巡街衢,武昌賴以稍安.未幾停戰議和,孫以民軍代表、首義功臣名義赴滬活動,意外謀得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次長職,爲黃興所阻,更心懷恚望.遂糾合失意黨人、舊官僚、立憲派等在上海組成“民社”,擁黎元洪爲社長,自攬社務,並任武漢分社社長,創辦《民聲日報》,與南京臨時政府和同盟會公開抗衡,背離革命初衷,傲視患難戰友,引起同志憤慨,導致1912年2月27日夜羣英會倒孫事件發生.孫不願同室操戈,自行引退.黎元洪乘機照淮孫武辭職,委以鄂都督府高等顧問,薦爲北京總統府高等顧問等虛職.10月,袁世凱授以勳二位、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後授義威將軍.1915年12月任參政院參政.蕭耀南督鄂,委孫任漢口地畝清查督辦,蕭死去職.1926年後隱居北京.1939年在北京逝世.1981年遷葬武昌伏虎山.着有《武昌革命真相》、《漢口市政建築計畫書》等,尚有論文遺稿多篇未刊.
  
  熊秉坤(1885—1969),原名祥元,又名炎炳、忠炳,字戴乾,湖北省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人.早年因父親早死,家道中落,讀書不成,投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升正目.
  
  1911年春,加入共進會,擔任共進會工程第八營代表,積極開展革命活動.
  
  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在上海的同盟會中部總會企圖策劃長江流域起義,派人到武漢與文學社、共進會聯繫,加速了武漢革命團體淮備起義的進程.而此時保路運動興起,時機十分有利.
  
  1911年9月24日,共進會、文學社召開聯合大會,制定起義方案,議定起義日期爲1911年10月6日(中秋節),後因時間緊迫又延至10月11日.10月9日,漢口機關部失事,黨人名冊、印信被查抄,起義計畫暴露,形勢十分危急.
  
  10月10日晚7時許,駐武昌中和門內第8鎮所屬工程兵第8營營房裏,首先發生兵士譁變,全營振動,槍聲四起.在熊秉坤、吳兆麟指揮下經過一夜浴血奮戰,到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城光復,九角十八星革命軍旗幟在武昌城頭上高高飄揚.次日,起義軍又收復了漢口和漢陽,武漢叄鎮全在革命軍掌握之中了.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12年10月,北京政府授熊秉坤以陸軍少將銜,1913年補授勳五位,同年,熊秉坤因爲參加的“二次革命”,勳位即被袁世凱褫奪.
  
  熊秉坤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因遭黎元洪懸賞通緝,逃往日本.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同年秋回鄂,被孫中山委任爲討袁鄂軍司令,後追隨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中國國民黨成立,任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4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並受聘爲湖北革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委員,1930年一度兼任武昌市長.1931年調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46年退役.
  
  武漢解放前夕,參與維持地方治安,爲武漢市臨時救濟委員會公安組負責人之一.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孫中山90誕辰全國紀念大會籌備委員.1961年,曾同溫楚珩、李白貞3人代表湖北辛亥老人到北京參加辛亥革命50週年紀念大會.1969年5月31日逝世後葬於武昌九峯山.着有《辛亥首義工程營發難概述》等.
  
  張振武 (1877~1912) 原名堯鑫,字春山、春叄,更名竹山.湖北羅田人,寄居竹山.早年畢業於本縣高等學堂,後入湖北省師範學校,受業師時象晉影響,萌發反清革命思想.甲午戰爭後,變賣家產自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政治,並人體育會,習戰陣攻守諸法.1905年助徐錫麟舉義受牽累而避走日本長崎.繼又返鄂,執教於武昌黃鶴樓道國小.因鼓吹反清革命,幾遭逮捕.後創辦體育會及公立學堂聯絡同志.1909年加入湖北共進會,幫力、會中理財事務.1911年9月,出席文學社與共進會的聯合會議,預選爲起義後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副部長,旋迴鄉變賣祖產,以充革命經費.
  
  1911年10月9日清吏大肆緝捕黨人,張於危難之中,聯絡各方淮備發難.武昌起義後,參與組建湖北軍政府,任軍務部副部長,代行部長職,主持軍務十餘日部署有序,頗具膽識.陽夏戰爭期間,凡民軍赴前線,必親往激勵,以振士氣,並多次印發白話文告,闡明革命大義及作戰要領.漢口失陷,派人往各州縣辦理民團,又親赴青山、張公祠、梅子山、扁擔山一帶佈置防禦,並派員在前線招降北兵.漢陽危急,親率部屬馳援,激戰中負傷落水,幾至溺死.後退守武昌,鼎力襄助總監察劉公守城.黎元洪出走葛店,主張去黎另舉賢能,爲黎所深惡.1912年1月,張攜鉅款赴滬購械.在滬廣事交遊,謀另組北伐軍,倡言二次革命.返鄂後,加強將校團力量,聯絡援鄂贛軍馮嗣鴻部,創辦《震旦民報》,設立男、女中學,獨樹一幟.深爲黎元洪所懼,乃電請袁世凱畀以官職,調離湖北,張兩度未就,黎設計誆之入京,復密電袁將其捕殺.1912年8月16日凌晨1時,張在京遇害,歸葬竹山縣北鄉木魚山黃土坡.
  
  吳兆麟,字畏叄,號寬元,譜名錫敏.鄂城(今鄂州市)葛店嶽陂村宗國嶺人.家業農,父親以種菜爲生.16歲入武昌工程營當兵,次年考取隨營將校講習所.1900年,考入工程營代表.1905年參加“日知會”,任該會幹事及工程營代表.1906年在工程專門學校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入湖北參謀學堂.他參加了1906年及1908年河南彰德、安徽太湖兩次秋操,並手編各秋操紀事,還編着了《戰術實施》、《參謀旅行》等兵術書籍,被印發各軍參閱.1909年,以最優等生畢業於參謀學堂,仍回工程八營任左隊隊官.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爆發了大規模的新軍起義.當首舉義旗的工程八營士兵搶佔楚望臺軍械庫後,發現自己的行列中並沒有稱職的指揮者.因爲以孫中山爲“共和”的湖北革命黨人,雖然在新軍中進行過多年的發動工作,但這一天卻事起倉促,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主要領導人全不在起義現場,劉復基已犧牲,孫武被炸傷,劉公生病,蔣翊武在逃,劉英遠在外縣.處此關鍵時刻,羣龍無首的起義士兵,公推在楚望臺當值的左隊隊官吳兆麟爲臨時總指揮.吳平時頗得軍心,受任之初,以不得濫殺和服從命令兩事相約法,隨後作出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待炮隊從中和門進城,以工程營爲首,會同起義各標營士兵,於10日夜間向湖廣總署發起攻擊.經一夜激戰,攻下督署,11日清晨,革命軍佔領武昌全城.
  
  當日中午,在諮議局召集聯席會議,商討組織軍政府,起義者自認聲望不足服從,欲推原協統黎元洪爲都督,黎不允,後經吳兆麟以總指揮身份提議公舉黎爲都督,湯化龍爲民政總參長.
  
  軍政府成立,吳兆麟任謀略處謀略,第一協統領、參謀部副部長、部長.黃興來鄂後,吳兆麟陪同到漢陽、漢口佈防,幫助辦理軍中一切事宜.漢陽失守,黃興去滬,戰時總司令職先由蔣詡武護理.蔣、吳共籌武昌防守事宜,不久,黎元洪潛走葛店,武昌危城,全靠吳兆麟支撐,戰時總司令一職,遂由吳一人擔任.
  
  12月17日,黎元洪被舉爲大元帥,任命吳兆麟爲鄂軍參謀總長兼第五鎮統制.
  
  民國成立,1912年元月9日,吳兆麟任北伐第一軍總司令,元月13日,庹作餚味蹙u文弊艹u後調北京.1912年9月北京政府授吳陸軍上將,勳二位,又頒授大綬嘉禾章,文虎章,一度任北京將軍府將軍.目睹北京政府之所爲,袁丗凱野心勃勃,黎元洪不足有爲,對黨人也喪失信心,遂退出政壇,解甲歸田.後從事社會公益事業,1922年,督修樊口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閘,開闢月河,築王唐黃堤等水利工程,風餐露宿,不辭勞苦,叄年時間,使工程告竣,變水害爲水利.
  
  1922年吳兆麟被公舉爲“武昌辛亥首義同志會理事會”主席,並倡修武昌首義公園.晚年失望於國事,與日知會舊友張純一等皈依佛法,倡“治即國治”、“心安即國安”之說.
  
  抗日戰爭時期,武漢淪陷,吳兆麟因素患哮喘,困居武漢讀經自遣.日本侵略者知其素着聲望,誘以出任僞軍總司令,僞湖北省政府首席參議,均遭吳拒絕.日人無奈,將其軟禁.吳兆麟面對山河破碎,國難當頭,心情悲憤難抑,哮喘病加劇,於1942年10月17日飲恨而逝.重慶國民政府明令褒揚並予公葬.遺着有《太湖秋操紀實》、《戰術實施》、《辛亥武昌革命工程第八營首義始未記》及起義時期文電底稿和日記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