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體育教案:跳高7篇 飛越極限:打破記錄的跳高教案

其他文案 閱讀(1.83W)

本文介紹了一份體育教案,主題是跳高。跳高作爲一項重要的田徑項目,涉及到技巧、力量和速度的綜合運用。這份教案將詳細介紹跳高的基本動作和技術要點,使讀者能夠了解如何正確進行跳高訓練,並提高自己的跳高水平。

體育教案:跳高7篇 飛越極限:打破記錄的跳高教案

第1篇

2.能有效地改進落地動作,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1.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分配角色,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蚱蜢,跟着媽媽學本領。

2.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幼兒園活動場地上的障礙物(如樹木、運動器械等)練習繞過障礙走、跑的能力。

(二)出示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跳過去。

1.教師: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今天我們就要學跳高,你們試一試怎樣才能跳過皮筋呢?

5.教師示範“雙腳向上跳”的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雙腳併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

6.練習活動:幼兒按要求分散練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做具體指導。

8.請幼兒示範,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前腳掌先落地、腿要彎曲的動作要領。

1.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與規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後,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後從皮筋下爬回來,看哪組先完成。

2.幼兒遊戲2~3次,視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情緒而調整。

1.教師:今天小蚱蜢真能幹,學會了跳高的本領!你們不怕苦、不怕累,練得很辛苦。現在我們休息一下吧!

晨間活動:晨間活動時,在場地上佈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讓幼兒繼續練習向上跳的動作,皮筋的數量和高度可逐步增加。

體育教案:跳高7篇 飛越極限:打破記錄的跳高教案 第2張

第2篇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杆和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幾個部分組成。跨越式跳高採用側面直線助跑,助跑方向與橫杆的夾角在30—60度之間,距離一般約4—5米,左腳起跳在右側助跑,右腳起跳則在左側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漸加快,最後一步稍小一些,在距離橫杆投影三四腳的地方,用有力腳起跳。起跳腿以腳跟先着地,迅速過渡到全腳掌並稍屈膝,以前腳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時擺動腿帶動髖關節積極向前上方擺起,兩臂配合協調上擺,擺動腿擺至橫杆上方後稍內旋、並積極下壓,起跳腿迅速向上擺起,兩腿相繼依次過杆,擺動腿先落地,然後起跳腿落地,屈膝緩衝。

2、通過口令式徒手練習和過橡皮筋練習有80%以上的學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動作。

3、在合作與交流的學習中,積極參與討論,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向新的目標挑戰的優良品質。

(一)開始部分:體育委員整隊,讓學生成男女兩組站在教師兩側,師生問好,宣佈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安排好見習的學生。

1、隊列隊形,反口令練習,教師汫解練習方法,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六、基本部分教學跨越式跳高助跑與起跳)

1、講解示範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幾個環節組成。教師講解和讓學生觀察圖片柤結合,使學生對跨越式跳高有個概念。要求:練習有序,注意安全。

(2)2步助跑起跳徒手練習,啓發學生,怎樣越過橡皮筋,同時要求不要碰到橡皮筋。要求:助跑積極,不趕步,起跳腿快速蹬直。

(3)2~6步助跑起跳過橡皮筋練習。體會踏跳、擺腿、擺臂的動作協調,使助跑起跳過竿結合起來。教師巡迴指導,個別糾錯,鼓勵學生。反覆練習。要求:全腳掌着地,起跳有力。

(4)集合學生,讓學生總結出目前跳高的最好方法(跨越式),再讓優秀學生展示一下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與慾望,爲下節課積極參與做好準備。

(5)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學習認真的同學,進步大的同學,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教師評價:學習特別認真與進步比較大的學生。

兩人面對面,兩腳前後站立,伸出一手相握,另一手放背後,利用拉、敲等動作使對方的腳移動就算贏。

1、放鬆活動;教師示範,語言提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跟老師一起做放鬆活動

2、整隊小結;學生認真聽講,接受點評,反思不足。

第3篇

在課的準備部分設計了隊列隊形練習和圖形跑及“沿線追拍”的遊戲。隊列隊形的練習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口令同時,袁老師跑動到隊列的各個方位,觀察學生的行爲情況,及時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在圖形跑的遊戲中,老師身先士卒,在隊伍最前面帶領學生一起,每個學生都積極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

這樣設置使教學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快樂有趣中學習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學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動作,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袁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難看到,老師總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老師在授課中及時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怎樣跳身體才避免碰到橫杆;跨越式跳高的動作關鍵,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學生通過動體——動腦——實踐——體驗,主動探究,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更主動,更積極,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思維更活躍。學生玩的高興,學得開心,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動作。

在袁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練習的激情,但是絲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跡,源於教師在課前認真的進行了學情分析和課堂預設。教師在各個環節的銜接上的“行雲流水”確實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準備活動的小遊戲“沿線追拍”的遊戲中,老師安排被追到的學生就可以拿放在旁邊的橡皮筋,然後自由組合跳橡皮筋。這段時間,讓已經退出遊戲的學生能夠很快轉移學習關注,不會因此停留下來,更妙之處在於,學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來的環節中必不可少的練習器具,減少了擺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時間。真是一石二鳥啊!其次,教師在課堂中的分組看似有點混亂,但是這個組一旦分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直接散開。事實證明,主教材的學習和遊戲的進行都是以這次的分組情況定下來的,沒有過多的調集隊形,爲能夠高效練習提供了保障。

面對跨越式跳高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來看是嚴重參差不齊的。袁老師在教學中進行了分組選擇高度練習環節,應該是對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受益的舉措。學生自己選擇高度,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發展既有共同特點,又有不同層次,有利於教師區別對待,因材實教。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倡導同學之間互教互學,互相幫助,既培養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又使他們的.求知動機和自我表現動機得到展示,促使學生主動全面發展。

一是教師在課堂中的隨意性較大。教師在爲學生分組的時候消耗的時間比較長,共計45′。這對於分秒必爭的課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師在進行分組前對學生的要求講的不夠仔細。而且分組之後沒有爲每一組劃定區域,只是用口頭語言指揮各個小組在老師隨意指向的地方進行練習,導致後面的分組輪流練習的時候小組間人員就發生身體的碰撞和摩擦。教師應該事先做好場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師隨意性大也是造成學生學習紀律性差的一個起因。

二是教學重難點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顯。本節課中學生的問題提出來的非常的到位,之後教師經過了講解和示範,學生由於小組間的距離並不是均勻,加之本班的人數較多,很多的學生對於教學的重難點根本就沒有聽清楚。在接下來長達六分鐘的練習中,學生分小組依次練習,但是對於“擺動腿上擡過竿、兩腿依次過竿、輕巧落地”的重點不是很清楚,只是順着小組的大部隊前移,一次次去過,怎樣改進就不得而知了。這對於學生技術動作的學習和定型都是有影響。建議先安排分解動作的輔助練習再過渡到完整動作的全過程練習。

袁老師的課堂是快樂的,學生的學習是激情四射的,這樣的課堂又有哪個學生給你會不喜歡呢?

第4篇

三~四年級:初步學會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方法,助跑起跳連貫不停頓。

五~六年級:助跑和起跳結合緊密,節奏清楚,過杆動作協調。助跑節奏逐漸加快,助跑和起跳結合緊密,過杆動作協調,落地平穩。跨越式跳高,從技術角度講已經落後了,但它的動作簡單易學,是國小階段跳躍教材的主要內容。跨越式跳高3~6年級重複出現,所以三年級教學要求不要太高,應把助跑、起跳作爲重點,但兒童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較差,往往起跳力量不足,身體騰起後很快下降,出現壓桿現象。因此,在教跳高技術的同時,適當安排發展跳躍能力的練習。

教師不宜過早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過杆的高度上,以免影響學生掌握基本功,隨着動作地掌握,逐漸提出高度上的要求。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學會跨越式跳高的方法,體會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動作,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彈跳力和身體協調性。

1、初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做誘導性的輔助練習。如:兩腿依次擺過斜放的橫杆或皮筋等。(主要目的是體會兩腿依次過杆的動作)

2、原地或跑動跨過不同高度的皮筋。(主要目的是體會兩腿依次過杆動作)

3、原地或上步擺腿練習。(主要目的是體會擺動腿帶動髖關節向前上方擺動)

4、助跑幾步,單腳起跳後襬動腿的腳尖或頭、手觸懸掛的球等。(主要目的是體會助跑與起跳的銜接動作)

5、學生自由選擇助跑方向,做嘗試性起跳過杆練習,教師幫助確定起跳腿。

6、3~4步助跑起跳過杆練習。(主要目的是初步體會完整的動作,體驗動作感覺)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1)從側面助跑,助跑方向與橫竿的夾角在45°左右,左(右)腳是有力腳(踏跳腳)從右(左)側助跑,助跑距離約4—5米,助跑速度逐漸加快,助跑最後一步要大些,在距離橫竿投影約三四腳的地方,用有力腳踏跳,踏跳腿稍屈膝,先以腳跟着地,過渡到全腳掌,再以前腳掌迅速蹬地同時擺動腿向前上方擺起,兩臂隨之上擺上體前傾,使大腿靠近胸部,當擺動腿擺至橫竿上時,即稍內旋,踏跳腿完成踏跳動作後,迅速離地方向上擺起兩腿相繼過竿。

(2)落地時擺動腿先着地,踏跳腿跟着落地,兩腿相應做彈性屈膝,緩衝平衡。男女各一組,由隊長負責學生紀律。

(3)先將橫杆放得低一些,讓學生練習原地跳起(踏跳腳站立踏跳點上)和上一步踏跳胡跨越過橫杆的動作

(1)有較明顯的用力蹬地騰起胡動作,不是單體胡跨越過竿。

(2)把橫竿適當地升高,做做助跑三、五步踏跳跨越過橫竿的動作緩慢的動作。

第5篇

學習目標:1、懂得跳高的關鍵是起跳迅速有利,儘量使身體向上騰起;2、能改進起跳技術,做到起跳迅速有力,身體儘量向上騰起;3、樂於重複練習,具有堅毅果斷、努力進取的精神;

1、 組織學生原地向上擺腿,原地跨越式跳高,助跑3~5步起跳擺腿等練習;

2、 教師講解、示範確定起跳點及丈量助跑距離的方法,(助跑節奏要穩定,起跳點要踏準)

6、 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專門設立一小組降低高度進行練習;

3、 觀察同學的表演,通過教師的講評,能找出自己的缺點;

5、 設立互幫小組,讓“有困難的學生”儘快掌握動作要領;

學生用自己準備好的橡皮筋,按能力的不同進行分組練習,爭取更好的成績,爲小組比賽做好準備。

組織學生跨越式跳高的比賽。(小裁判根據高度和技術掌握的情況進行打分),教師及時講評。

1、 請四個同學當助手講解、示範遊戲的規則和方法;

3、 帶領學生分組遊戲,鼓勵學生向強者挑戰;(注意安全)

1、 仔細觀察示範的過程,認真聽講,理解遊戲的規則和方法;

2、 在組長的帶領下,自我體驗遊戲的過程,針對問題,積極討論,積極發言;

3、 積極參加遊戲,戰勝本組同學的同時,能勇敢向其他組挑戰;

第6篇

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術環節,重點改進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發展靈敏、協調和彈跳等能力,培養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克服困難和勇於進取的精神。

助跑有力,節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結合緊密,過杆動作協調。

利用CAI課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動作和分解動作。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空中姿勢和落地四個技術環節。

學生思考回答①跨越式跳高由那四個技術環節構成?②重難點是什麼?

利用CAI課件展示和解說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動作要領。

以上問題在教師的引導和CAI課件展示下,學生回答。

總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逐漸提高的要求。教學中,指出學生那些動作是正確的那些動作是容易錯誤的。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寫練習的積極性,運用多種練習時,發展學生的彈跳力身體素質不過分強調技術細節動作。

第7篇

孩子們很喜歡小蚱蜢,正是秋天好時節,孩子們在觀察小蚱蜢跳躍的基礎上,有了想學小蚱蜢跳躍的念想,於是,我們就組織了“蚱蜢學跳高”這一戶外活動,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報紙棍若干、歡快舒緩的音樂如《小紅帽》《小白船》

2.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蚱蜢媽媽和小蚱蜢,一起在“草地上”學本領。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利用場地障礙物練習走、跑、跳等動作。學習雙腳跳的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兒歌《小蚱蜢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交易橋,哪個有我跳得高。”

幼兒自由練習,探索怎樣跳過三種高度不同的橡皮筋,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雙腳向上跳的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雙腳併攏,小腿一彎用力蹬地向上向前跳起,雙腳輕輕落地。

請幼兒按動作要領分散練習,嘗試跳不同高度的皮筋,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指導幼兒特別練習“輕輕落地”的動作要領。

教師介紹遊戲玩法規則:小蚱蜢分成若干組,聽到信號後,跳過三種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後跑回來,看哪組先完成, 跳過皮筋的時候雙腳儘量不要觸及皮筋。在歡快的音樂背景下,幼兒遊戲2——3次,教師視幼兒的聖體狀況和情緒隨時調整活動量,注意幼兒的安全。

4.引導幼兒坐在“草地”上,一起隨音樂做腿部放鬆運動。

可以在戶外活動區中,在場地上佈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讓幼兒繼續練習向上跳的動作,遊戲難度可隨幼兒的發展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