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重回故里感想

其他文案 閱讀(1.14W)

  重回故里感想

鄉村越來越空。有時候,那種空,實在令人心慌。真的,就像我遠遠地望着那排紅瓦房的感覺。何況,距離紅瓦房不遠,還有一座高過它很多的十字架教堂。以下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重回故里感想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重回故里感想

每次回老家,行進在昔陽渠西岸,都會遠遠地望見那排房子。那排坐落在昔陽渠東側的紅瓦房——我國小讀書的地方。

國小畢業後的幾十年裏,我再沒有走進那排紅瓦房。若究其原因,似乎說不清道不明。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想。那裏早已不是學校,只是空落落的一排房子,且越來越舊的一排房子。我真怕一腳走進去,國小時光會被踩得支離破碎。

或許再多的藉口,都不能支撐沒有靠近紅瓦房的理由。而我的目光,卻又忍不住透過車窗,穿越田野,甚至飛過時空,穩穩地落在那裏。在那個物資貧乏的歲月,一對農村夫婦,無條件地將七個孩子陸續送進學校讀書。父輩人眼裏,學校是神聖的殿堂,老師是最受尊重的學問人。在紅瓦房的校園裏,小小的我,看到了同學間的嬉鬧頑劣,看到了老師的一板一眼。當然,還有對某某老師的喜歡與不喜歡。

說到國小時代的老師們,那就說說一直留在記憶中的三位吧!

其一,語文老師吉鳳英。吉老師身材高挑,白淨的長臉蛋,長着一雙大眼睛,還配上深深的雙眼箍,像刻上去似的。如果用漂亮或者美麗來形容她,似乎都不夠貼切。此刻的我,想到了一個詞“標緻”,對了,我的吉老師,一位標緻中帶着英姿颯爽味道的女子。在以後幾十年中,再沒有遇見過與吉老師相像的老師或類似的女子。至於吉老師課講得好不好,我沒有多少印象了,好像也不重要。反正,我就記得吉老師長得標緻了。

接下來,說說另一位尹姓男老師。提到尹老師,心中有點“隔閡”,筆下也有一點“硌硬”。這位尹老師早已作古。教我們唸書的時候,他正值壯年,長相兇巴巴的,讓人不好親近。當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長相有些讓人害怕,這倒不要緊,而他對孩子“下手”不留情,真的讓人可怕。動不動就罰,把一些男孩子的頭抵在黑板上,連撞帶揉的,有時還滲出小血珠。這幕兒時“慘狀”,悲催地刻在我小腦瓜裏。小個頭的我,坐在教室前排位置。“慘狀”一次次重複發生於眼前,想不看都不行,躲也躲不過去。最嚴重時候,逢到尹老師的語文課,我氣得不願意聽課,搬上小板凳,直接坐到教室外面的大樹下——罷課。當然,尹老師沒有那樣體罰過我。僅有一兩次,挨他訓了兩句,用教尺敲了我的手心,不重也不疼。即使我不進教室聽課,他也容忍了我這個倔強孩子。之所以享有尹老師一份“特殊待遇”,那時的同學們說,還不是仗着成績好唄。幾十年,我就將信將疑地保存着這樣一個理由。其實,我也沒弄清爲什麼。

第三位,說說顧蓮英老師。她是我進入紅瓦房校園之前的讀書啓蒙者。國小一二年級,我是在南拐教學點完成的,說明白了,就是在顧老師家裏上學。顧老師家有令我豔羨好看的瓦房,供我們當教室。一間屋子裏,坐着兩個年級的孩子,老師呢,只有顧老師一位。一個年級聽老師講課,另一個年級則自學寫作業。多少年後,我才知道這叫“複式班教學”。據說,在一些偏遠貧困的山區,因師資缺乏還保留着這樣的模式。顧老師是我入學後的第一位老師,她教給我們漢語拼音,教給我們說標準話的基礎。且不論老師的普通話是否標準,顧老師向來教得認真盡力。她教給我們認真學習的態度,也教會我們體驗勞動的快樂。我敬重並熱愛顧老師。

繼續回到我的紅瓦房校園吧!我在紅瓦房校園裏度過三年時光,1980年夏天國小畢業。國小時代學了些什麼呢?真的記不清了。好像沒有什麼家庭作業可寫,回家後無非割草挑菜等等,甘做父母親小幫手。也有讓我難熬的事情,就是每天放學後,走向那條回家的長長的高低不平的路,途中必定要路過一片墳塋地。害怕呀!一邊怕大孩子嘴裏說的“鬼”,一邊還怕那些搗蛋使壞的男生欺負人。很多時候都是一路帶小跑往家奔。偶爾,也瞞着家裏大人,跟着堂哥堂姐一塊逃學,躲在莊稼地裏玩耍。逢到陰雨雪天,就想賴在家裏,不想去學校。現在想想,自己真算不上是個好學生呢。

國小畢業那年,我以語文數學兩門161分的總成績考進鄉中學。後來聽老師說,在該校錄取的學生中,我的成績算是高分呢。因爲更高分的同學都報考了縣中。我呢,從村國小的紅瓦房挪到有紅有青的瓦房裏,開始國中住校生活。而村裏的紅瓦房國小,曾記載模糊記憶的母校,在哪一年被撤併掉,自己也不清楚。

我知道,有好長一段時間,那排紅瓦房都在原地待着。雖然歷經時光侵蝕,雖然早已完成應有的使命,但它身爲國有資產,管理者們說,曾經的校舍也是不能隨便賣與拆的。不禁疑惑,難道讓它自然風化自然倒塌,纔算合理的?!現在,鄉村的村一級,大多數不設學校。沒有學校,就沒有活蹦亂跳的身影,更沒有琅琅書聲。自從打工潮興起,大部分農民都擠進城裏,有條件的人家,孩子也隨行就市進城裏學校讀書。

鄉村越來越空。有時候,那種空,實在令人心慌。真的,就像我遠遠地望着那排紅瓦房的感覺。何況,距離紅瓦房不遠,還有一座高過它很多的十字架教堂。

我終沒有勇氣,再去靠近,那屬於我童年的紅瓦房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