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景點旅遊導遊詞7篇 百聞不如一遊——精彩景點旅遊導遊詞

其他文案 閱讀(1.22W)

景點旅遊導遊詞是指向遊客介紹景點的導遊詞。一段好的導遊詞可以讓遊客更加深入地瞭解景點歷史、文化、風貌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增加遊客的參觀體驗。本文將爲大家介紹一些經典的景點旅遊導遊詞,並分享如何寫好一段引人入勝的導遊詞。

景點旅遊導遊詞7篇 百聞不如一遊——精彩景點旅遊導遊詞

第1篇

各位帶着微笑而來的嘉賓們,早上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中國翡翠第一城——騰衝,很榮幸能夠擔任大家此次騰衝之行的導遊,首先想請問大家是第一次到騰衝還是多次到達過啊,(客人答),無論你是第一次到騰衝還是已經幾次光臨,騰衝都會給您一個這樣的感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如騰衝美景輝煌”,騰衝是一個來了還想再來的地方。

現在從機場到騰衝縣城有十三公里的路程,xx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騰衝機場,騰衝機場始建於1939年,是當時駝峯航線的的一個重要起降點,在滇西抗戰中曾起到過重要作用,1949年9月,雲南省主席盧漢派一專機來接雲貴監察使李根源先生到昆明,成爲老機場的最後一次起飛,後老機場棄用,xx年騰衝縣向國家軍委和國務院重新提交設立騰衝機場的申請,得到批示後xx年動工,xx年12月竣工完成,xx年2月16日正式通航,屬於3c級機場,以前大家來到騰衝非常辛苦,要跋山涉水(也就是翻越世界屋脊高黎貢山,渡過天險怒江)才能到達騰衝,現在只要一杯清茶的時間大家就快速的.到達騰衝!

接下來xx就代表我們騰衝縣的縣長給大家做一場小型的縣情報告,從七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們這個山川秀美,歷史悠久的騰衝小城:(第一:國土面積遼闊,民族衆多,人口密度相對不高。騰衝縣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國土面積5845平方公里,居住着漢、回、傣、佤、傈僳、阿昌等25種民族。全縣轄18個鄉鎮,居住着63.7萬父老鄉親,也就是說我們這裏每平方公里只有107人。大部分建築都是單家獨院型的, 所以被稱爲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勝地之一。第二:邊境線綿長,商貿發達。騰衝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48.075公里,自古就是西南邊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邊防重鎮,境內設有猴橋國家一類口岸,有滇灘、自治兩個省級口岸和三岔河等14條邊境通道。還有不計其數的民間通道可以通往緬甸,騰衝縣政府現已修通至緬甸第三大城市密支那的騰密公路,現正至力於打通從密支那進入印度的雷多這條東南亞大通道,打通之後我縣將是對東南亞貿易最重要的前沿,所以現在的騰衝縣是國家級對外開放縣。第三:物產資源豐富,爲雲南省富礦縣之一。境內森林覆蓋率70.7%,活立木儲量4660多萬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品位較高,現已開發的主要有鐵、錫、鉛、鋅等金屬礦和硅藻土、硅灰石、高嶺土等非金屬礦。鐵礦儲量2億多個金屬噸,屬低硫磷高品位優質礦牀,平均品位58%;硅藻土儲量4.7億噸,約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硅灰石儲量超過1.2億噸,屬國內特大型優質礦牀。水利資源主要有檳榔江、龍川江、大盈江三大水系,可開發利用水電100多萬千瓦。第四:華僑衆多,是雲南省著名僑鄉。現有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16萬多人,分佈在24個國家和地區。 第五:旅遊資源獨特,是雲南旅遊的新亮點。相信大家以經多次到雲南了,xx年以前一場電視劇[孽債]把西雙版納炒得火火紅紅的,xx年前背個揹包大理麗江豔遇一次也是不錯的選擇,xx年以後大家再到雲南旅遊,朋友們都會向你推薦到騰衝走一走,看一看;現全縣風景名勝區總面積730平方公里,有景點92個,以火山、熱海、北海溼地、雲峯仙山爲自然景觀,以和順僑鄉、滇緬抗戰博物館爲人文景觀,以我們特有少數民族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爲民族依託全面發展騰衝旅遊業,是雲南旅遊的一個新亮點。第六,農業昌盛,加工業發達。因爲氣候怡人,土地肥沃,本地所產的大米,茶葉,木材及各種土產都在國內享有勝名。而不得不說的就是加工業,騰衝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首開了世界翡翠加工先河,是東南亞最大的翡翠加工集散地,xx被亞洲珠寶聯合協會譽爲““中國翡翠第一城”。第七:文化積澱厚重,騰越文化閃爍燦爛。長期以來,騰衝在與外界交往中,中原文化、南詔文化、抗戰文化、異域文化、邊地少數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點的“騰越文化”。縣內人文景觀衆多,有“在中國鄉村藏書量堪稱第一”的和順圖書館,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滇西抗日紀念館——國殤墓園,有蜀身毒道遺址等。騰衝有崇文尚教的傳統,清末民初先後有39人東渡日本留學,涌現了雲南辛亥革命首義領袖張文光、民國元老李根源、抗日縣長張問德、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

綜上七點,騰衝在各們嘉賓心目中有一點點的瞭解,但騰衝是一本百讀不膩的書,是一塊百看不厭的翡翠,需要各位嘉賓帶上您的心靈呤聽這片土地向您發出的呼喚,xx在此先祝各位嘉賓騰衝之行舒心愉快!謝謝大家!

景點旅遊導遊詞7篇 百聞不如一遊——精彩景點旅遊導遊詞 第2張

第2篇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涼山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彝海在紅軍長征史上有着光輝的一頁:1935年5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先遣部隊-司令、聶榮臻政委與彝族首領小約達(小葉丹)在彝海邊相見,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結爲兄弟,使大隊順利通過百里彝區。

彝海,位於冕寧縣城以北47公里的草坪山上,海拔2280米,原名魚海子,以盛產細鱗魚得名,當地彝語叫“烏勒蘇泊”。彝海屬高山深水湖泊。海子成元寶形、南北向、面積233畝,平均水深9.8米,最深處15米,常年蓄水135.3萬立方米。

彝海,景色迷人,涼爽幽靜,從山頂遠遠望去,猶如一顆鑲嵌在羣山中熠熠生輝的.藍寶石。四周層巒圍護,林木茂盛,披綠擁翠,鬱鬱蔥蔥,處處山花燦漫,湖水清碧如染,水畔綠草如茵,湖光山色,令人陶醉。遊人來到這裏,可以體味到“不似江南,勝似江南”、“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絕妙意境,結盟紀念碑、結盟石、結盟取水處更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

當你來到彝海,站在這氣勢恢弘的紀念碑下,追憶70多年前紅軍長征路上的那份壯美和艱辛,聆聽着革命前輩們留給後人的諄諄教誨………大腦裏便浮現出紅軍走向陝北走向延安的那一幅幅激動人心的壯美畫卷。

交通方面,從西昌到冕寧縣全程88公里,每日有班車到達,票價14元左右。到冕寧後乘公共汽車到彝海鄉,下車後再步行或乘坐當地交通工具走7、8公里便到風景區。

第3篇

擁有4583平方千米面積的青海湖浩瀚神祕,是大自然賜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清澈碧藍的湖面上那微微泛動的波瀾似乎在悄聲述說着一個古老的傳說……

青海湖古代稱爲“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爲“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它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它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民間流傳着這樣的話:“身背炒麪繞大湖,跑垮好馬累死鹿”。

青海湖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舉目環顧,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抱其中。從山下到湖畔,則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而煙波浩渺、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節裏,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青海湖畔山清水秀,遼闊起伏的草原就像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數不盡的牛、羊、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撒滿草原,湖畔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盪漾。而寒冷的冬季到來時,青海湖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着奪目的光輝。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旅遊勝地。海心山又稱龍駒島,島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產龍駒而聞名。

第4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遊覽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陳。

秦兵馬俑在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都是精美的藝術珍品。誰知道它的佔地面積有多大呢?對,就是20000平方米,大概有50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來歷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以前有幾個農民相約一起打水井,發現了有一些陶片,他們繼續打井,發現那是一條通道。他們陸陸續續下去察看,就發現了‘秦兵馬俑’。好!大家一起參觀一下吧!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衆多,個性鮮明。你們看,那些身材魁梧,頭帶鶴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是什麼俑?他就是將軍俑。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他們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身的領軍人物了!

大家跟我來。那些身高1。8米什麼俑,體格健壯,體形勻稱,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的是什麼俑?對,就是武士俑。

你們看,每一個兵馬俑都是極爲精美的術珍品。仔細端詳,他們神態各異,惟妙惟肖,走近他們身邊,似乎還能感受到他們輕微的呼吸呢!哈哈!!!!

遊客們,不知不覺兩小時過去了,秦兵馬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如果大家還沒有看夠,下次我會再帶你們繼續欣賞!再見!

第5篇

新疆的吐魯番有兩座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1961年被列爲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稱爲吐魯番盆地中一對風格不同的“姐妹城”。它們在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後,如今雖然只留下斷壁殘垣,然而當年高聳的城牆依然氣勢恢弘,深陷的護城河輪廓仍歷歷在目。下面讓我們帶着訪古探勝的心情,先去參觀一下高故城吧:

遊客們,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以東45公里處的火焰山南麓,即木頭溝河的三角洲地段,這座馳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後爲麴氏高昌王國和回鶻高昌王國的都城,歷盡繁華,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門戶。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來介紹一下它的得名和歷史。

高昌故城,維吾爾語中稱爲“亦都護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北史?高昌傳》中稱它因“地勢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據歷史記載,高昌故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當時稱爲“高昌壁”或“高昌壘”,漢、魏、晉歷代都曾在此設立“戊己校尉”,管理屯田,抵禦匈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涼張駿在此設置高昌郡,開創了西域郡縣制的先河。高昌建國是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車師國滅亡,柔然立闡氏伯周爲王,稱其國爲高昌國,從而掀開了高昌王國的序幕。南北朝時期,這裏諸王爭霸,但國號仍爲“高昌”。公元604年,唐貞觀年間,高昌王勾結西突厥截斷絲綢之路,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國,將高昌改稱“西州”。公元9世紀末,由漠北西遷到此的回鶻人建立了回鶻高昌國,仍臣屬中原王朝,史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1208年,高昌回鶻則順成吉思汗,稱“畏兀兒王國”。1283年,高昌城毀於戰火,高昌回鶻王國滅亡,至此,高昌城被廢。 縱觀高昌故城的歷史演變,歷經1500多年,其間由盛及衰,演繹了一部西域部族的興亡史。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高昌故城遺址。只見殘破的城牆全用黃土夯成,倘若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佈局似唐代的長安城。外城呈正方形,周長5.4公里,城牆最高處達11.5米,城基寬12米。內城居於外城正中,周長3600米,現僅存西牆980米,南牆850米。宮城居於外城城北。請看,前方那數座高3米至4米的土臺稱爲“可汗堡”,就是原回鵲高昌的宮廷所在地。這裏發掘出的綠色琉璃瓦、紋飾華麗的石柱礎和巨幅的奏樂圖精美壁畫,記錄了故都昔日的繁華。據史書記載,鼎盛時期的能城有12個門,市內房屋鱗次櫛比,有作坊、市場、廟宇和居民區等建築,總面積爲200萬平方米。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築羣,風格與交河故城相似,下挖爲院,掏洞爲室,不用木料,爲吐魯番一奇。

漢唐以來,高昌是連接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它既是經貿活動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薈萃地。當時波斯等 地的商人,從他們國家帶來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寶石和駿馬來到高昌城,又從這裏帶走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和造紙、火藥、印刷術。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後經高昌傳入內地。當時的居民先後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躍、最發達的地方。

高昌王國鼎盛時期;還孕育了豐富的高昌文化,成爲高昌的珍貴遺產。麴氏高昌王國十任國王都是漢人,因此漢文化對高昌的影響顯而易見。但高昌畢竟屬於雜胡地帶,車師、回鶻、突厥以至後來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雜居,因此當地人會數種語言,語種形態豐富而有趣。此外,高昌人的服飾也十分講究,並擅長製作美食。馳名中外的高昌古樂,更是高昌人的驕傲,它以濃烈的異域風情和豐富的藝術語彙在漢唐時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樂之中,成爲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寶。可以這樣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於其深厚的文體底蘊,使之成爲代表西域歷史的典範和標本。

遊客們,高昌故城廢棄以後,被開墾爲耕地,大部分地面建築蕩然無存,遺址保存較好的除城牆外,還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讓我們乘着“驢的”前往參觀。

各位遊客,請看這座大佛寺遺址,佔地近1萬平方米。仔細觀察,這座佛寺的山門、講經堂、大殿、藏經樓、僧舍等建築佈局,仍歷歷在目。從建築特徵和殘存壁畫上的聯珠紋圖分析,其建築年代屬麴氏高昌中期,約爲隋代所建。

說起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還曾到此講過經。相傳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玄奘29歲時,爲了提高佛學水平,不畏艱險,從長安出發西行,沿絲綢之路到佛國印度遊學取經,歷時17年。由於玄類取經起初並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他只能夾在西域商人中出行,因爲沒有政府發給的公文,路上還曾受到緝拿。然而玄類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以後,不僅從印度取得了佛經,而且返回故土,著書立說,糾正了國內僧侶對佛經種種不正確的解釋,成爲最具聲望的一代高僧。

回國後,玄奘的境遇與出國前迥然不同,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視,唐高宗李治在爲紀念母親而建的慈恩寺內造了一座大雁塔,專門用來供放玄奘帶回來的歷7部佛經。玄奘在西行路上,途經伊吾(今哈密),當高昌王麴文泰得知東土大唐不遠萬里來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時,便派人把玄類請來,專門安排在王宮內居住,與玄奘結爲兄弟。他還苦口婆心地勸說玄奘留在高昌當“國師”,但不能動搖玄類西行探求真經的堅志大願。高昌王無奈,只好請玄類講經一月後再走。

臨行前,高昌王爲玄奘寫了24封致西域各國的通行文書,還贈送了馬匹和25名僕役。出發那天,全城夾道相送,高昌王鞠義泰抱住大師失聲勵哭,親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別。唐僧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的故事爲我們留下了一段舌古佳話,以致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就有以火焰山等爲場景而衍化出的美麗傳奇。

各位遊客,高昌故城的參觀即將結束了。望着這屢經歲月剝蝕的故城,在領略它的古老、蒼茫和凝重之餘,您還將作何觀感呢?“曾經的輝煌將永遠讓人銘記”,或許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啓迪吧!

第6篇

各位團友,嘉興是浙江省省轄市,位於我國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接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西連杭州及湖州,北臨蘇州,南瀕杭州灣,與寧波、紹興隔江相望。

嘉興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這裏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溼潤。嘉興下轄南湖區、秀洲區和嘉善縣、平湖市、海鹽縣、海寧市、桐鄉市等二區五縣(市),總人口336.81萬,全市面積3,915平方公里。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三塔公園,這條就是京杭大運河。請大家向你的右手看,這屹立着的三座塔就是嘉興著名的`景點三塔。三塔是京杭運河的標誌,立於古運河杭州塘白龍潭畔,以前這裏河面寬闊,水流在此折彎,河水湍急,波渦浪漩,經常翻船,爲此人們就在這裏建造三尊寶塔,以鎮風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三塔是實心的,不能攀登。但古時候的水手遠遠的看到這三塔時,就會高警惕,小心行駛。所以說我們的三塔實際上就是航標。細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塔前那三根石柱上的深深的勒痕,這又是爲何呢?因爲在以前行船時均要拉縴,爲防止纖繩損壞三塔,人們就在塔旁豎起這三根纖石,至今這根纖石還保存着。

古運河上原來的三塔在1971年已毀,現在大家看到的三塔是1999年重建。規模、式樣均依原貌。同時嘉興市市政府在周邊重建了三塔公園,它佔地1。7公頃,投資340多萬元,園門石坊爲“茶禪夕照”,是當時的“嘉禾八景”之一,清同治十九年嘉興知府許瑤光手跡。爲什麼叫“茶禪夕照呢?因爲在三塔邊古有茶禪寺,俗稱三塔寺。始建年代略晚於三塔。相傳蘇東坡曾到此汲水煮茶,古寺中建有煮茶亭,乾隆南巡時賜名“茶禪寺”,留下一段美好佳話,可惜茶禪寺早已不在了。

第7篇

歡迎大家來到吐魯番。提起吐魯番,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西部歌王”王洛賓,他那“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阿娜爾罕的心兒醉了”,美妙的歌詞,動人的旋律,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吐魯番,共同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魅力吧!

“最熱、最低、最旱、最甜”,這是人們對吐魯番的形象描述,也準確地概括了吐魯番的地理和氣候特點。

遊客們,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吐魯番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徵。吐魯番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東面與哈密接壤,西、南面與巴音郭楞接壤,西北距烏魯木齊市183、公里,北面與昌吉毗鄰。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240公里,面積6.四萬平方公里,佔全疆總面積的4.2%。地形特點是兩山夾一盆,博格達山和庫魯克塔格山南北夾峙,中間是吐魯番盆地。地區下轄二縣一市,即都善縣、托克遜縣和吐魯番市。總人口約52萬。主要民族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滿、俄羅斯等。

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四周環山,北高南低,西寬東窄。由於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塑造了奇特多樣的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北面有常年覆蓋着皚皚白雪的海拔5445米的天山博格達峯,中部有橫臥東西綿延100公里的赤熱的火焰山,還有火焰山脈中聞名天下的7公里長的葡萄溝,最奇特的是低於海平面154米的盆底艾丁湖,是我國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僅次子低於海平面391米的約旦死海,爲世界第二低地。吐魯番盆地集雪山、河谷、沙丘、湖泊爲一體,猶如一幅巨型的風景畫卷,讓人駐足流連。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吐魯番成了中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每年6—8月,這裏平均氣溫爲35℃一37℃之間,極端最高氣溫達49.6℃,而地表溫度超過70℃,所以人們形容這裏“沙窩裏能烤熟雞蛋,石板上能烙熟大餅”。當我們的汽車行駛穿梭在村莊裏時,還可以看到這樣新奇的現象,即家家戶戶的牀都放在屋外,當地的居民就是這樣來度過炎熱的夏季的。因此從古到今人們把吐魯番稱爲“火洲”也是恰如其分的。不過,儘管這裏絕對溫度很高,但晝夜溫差較大,外加盆地中常颳大風,即使白天酷熱難當,一旦太陽下山,夜幕降臨, 氣溫也會逐漸涼爽下來。特別是春秋兩季,溫差更加明顯,早 晚和中午,儼然兩個季節,“早穿皮襖午穿紗”是吐魯番盆地氣候特點的真實寫照。

吐魯番乾旱少雨,這裏全年中幾乎有10個月不見雨雪,年平均降水量爲16.6毫米,但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降水的季節,主要集中在夏季。由於雨量小、雨點粗、降水時間極短,因此,人們常以“乾燥無雨”來形容吐魯番盆地的氣候。作爲降水量一部分的降雪量在吐魯番盆地更是稀少,市內冬季降雪平均不足2毫米。然而博格達峯的終年積雪卻爲盆地提供了無盡的水源,當地的人們通過開挖坎爾井,將雪山融水通過地下潛流引向地面,灌溉良田,孕育了生機盎然的沙漠綠洲。

封閉的盆地,稀薄的雲量,強烈的太陽輻射,極高的'氣溫,形成了豐富的熱量資源。天高雲淡的吐魯番盆地,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豐富的熱量資源,爲瓜果、棉花等喜溫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如馳名中外的吐魯番葡萄就有20xx多年的種植史,品種多達300餘個,經檢測,吐魯番葡萄的含糖量高達22%一26%,超過含糖量最高的美國加利福尼亞葡萄(含糖量爲20%),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

遊客們,在介紹了吐魯番的地理概況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它的歷史:

吐魯番,古稱高昌、西州、火州,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成了西域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當地車師人所建的車師前國曾在此稱雄一時,兩晉時這裏是西域都護府所在地,建立了“高昌郡”。麴氏高昌王國滅亡後,唐朝在這裏設置了“西州”。宋代漠北 回鶻人大舉西遷,又建立了高昌王國。元明兩代改設“火州”、“和州”。清設吐魯番直隸廳。民國2年(公元1913年)設置吐魯番縣。1985年撤縣設吐魯番市。

吐魯番還是新疆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自漢唐以來,對外交流就十分頻繁,來往於中原和印度、波斯、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僧侶、使節絡繹不絕,給吐魯番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遊客們,來到吐魯番,彷彿翻閱了一幅厚重的歷史畫卷。 這裏有飽經戰爭滄桑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還有精美絢麗的柏孜克里克幹佛洞壁畫,以及被譽爲地下博物館的阿斯塔那古墓羣,伊斯蘭風格古建築蘇公塔等……它們向人們展示着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

歷史給吐魯番留下的不僅僅是遺址,還有悠久的文化,這裏的民俗風情濃郁多彩,這裏的人們熱情奔放,能歌善舞。倘若入夜在吐魯番賓館葡萄架下一邊品嚐瓜果,一邊欣賞“麥西萊甫”晚會,一定會使您暑氣盡消,心曠神怡。

遊客們,吐魯番的概況就向大家介到這裏。或許有的遊客要說,講了半天,我還沒有把“吐魯番”三個字的漢語意思表達出來。是的,吐魯番是突厥語,意爲“富庶豐饒的地方”,聽了名字的翻譯再對照前面的介紹,您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但願吐魯番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能給您的旅行增加更多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