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科學教師個人教學計劃模板3篇 科學教學個人計劃模板:提高教學效率的必備工具

其他文案 閱讀(2.46W)

本文提供了一份科學教師個人教學計劃模板,旨在幫助科學教師更好地規劃和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模板具有可自定義性,可根據教師不同的教學需求,靈活地進行修改和適應。

科學教師個人教學計劃模板3篇 科學教學個人計劃模板:提高教學效率的必備工具

第1篇

國小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併爲他們繼續學習、成爲合格公民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保持和發展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瞭解與認知水平相適應的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用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樂於探究、與他人合作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的關係,具有創新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蒐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

在教學中引導並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備一定的運用他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具體如下:

①發覺與描述自然現象因果問題的能力覺察、產生和敘述另有假說和理論的能力。

本冊科學包含四個單元,共12課,但是卻包含了18個主要概念的分佈:

6、機械能、聲、光、熱、電、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

2、植物能適應環境&可製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

3、動物能適應環境,通過獲取植物和其他動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

4、人體由多個系統組成,分工配合,共同維持生命活動。

5、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後代,使它們得以世代相傳。

6、動植物之間動植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着相互依存的關係。

1、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規律地運動着。

2、地球上有大氣、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

1、人們爲了使生產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適、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2、技術的核心是發明,是人們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3、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製造產品的活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給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科學書及實驗用具開始,引導學生如何聽講、如何記錄實驗報告單、如何創新科學作業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節課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過程。在課堂上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後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此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並結合課程知識和能力目標設計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實際生活中引導與科學間的聯繫,引導並讓學生認識到學科學是真正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中。並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3、兒童的科學探究習慣及科學素養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探究實驗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科學探究認識轉化爲學生自覺的將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思維,並對現有的事物敢於質疑,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的能力。

4、建構合理、科學的獎勵制度,讓學生學正確認識到自己教好的學習習慣及科學探究能力對自己科學學習的幫助。在獎勵機制上採取多元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在這種機制中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起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科學研發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科學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銳,與一年級相比,經過一年的科學教育,有了一定的課堂常規;但與中年級學生相比,又有較強的創新思維,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導學生繼續保持較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又要保護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導並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欲、讓學生在學生科學常識的基礎上,學習科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真正做到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真諦。

科學教師個人教學計劃模板3篇 科學教學個人計劃模板:提高教學效率的必備工具 第2張

第2篇

本冊教材是在三年級下冊的基礎上編寫的,重點確定爲對“科學理解及探究的能力培養”。安排了“溶解”、“天氣”、“聲音”、“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

本冊教材的技能目標,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兩個方面。

本冊教材的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現代科技知識的興趣,培養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行爲習慣。

希望學生能經歷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研究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的研究能力。

第一、突出了對活動過程的表述。加強了活動的嚴密設計,使學生的科學學習經歷達到強化。

第二、調整了單元結構。設置了“引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指明研究的方向。設置了“閱讀和拓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 望。

第三、嘗試了新的活動設計方式。以“有生命的物體”、“天氣”爲例,開始部分安排對前一階段的種植、養植觀察活動的交流,中間是專題研究,最後是教師對後續活動的指導。各課之間作到首尾呼應。

第四、加大了教材的信息含量。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已經成爲教學的範例。增加了一些反映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新內容,開發相宜的社會資源作爲新教材的信息源。

第一單元“溶解”,以食鹽和水作爲主要的觀察研究材料,把學生們可能會提出的,並且是他們能夠進行研究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按順序編排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逐步深入地展開觀察研究活動。

第二單元“聲音”主要研究發聲物體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及如何控制發聲,製造小樂器,演奏小樂曲。

第三單元“天氣”,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雲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進行觀測。嘗試記錄各種天氣情況,觀察生物預感天氣的行爲以及學習獲得天氣信息的方法。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單元旨在認識我們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並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第3篇

進入四年級以後,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四年級的科學教學任重而道遠,那麼四年級的科學教學計劃怎麼實施呢?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每班學生中部分好動、思維活躍、積極性高,這也爲科學課程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薄,學習習慣有待於改進,家庭條件和環境不夠,給科學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具體爲: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內容體系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爲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爲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引導學生從日常的學習、生活習慣着手,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記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