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傳統文化作文彙總4篇 傳世傳統:優雅傳統文化之精華匯聚

其他文案 閱讀(2.04W)

本網站爲您彙總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作文,內容涵蓋了中國傳統節日、傳統藝術、傳統習俗等各個方面。我們致力於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讀者提供深入瞭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踏入這個精彩的世界,您將領略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啓一段靈魂之旅。

傳統文化作文彙總4篇 傳世傳統:優雅傳統文化之精華匯聚

第1篇

平安小虎隊又出發啦!上一站我們舉行了垃圾分類活動,這一站,我們要去工藝美術博物館尋找身邊的傳統文化。

博物館裏最吸引我的就要數木雕了,因爲它想雕什麼就能雕什麼,而且還含有一種深刻的含義呢!

我走進木雕展廳時,看見一位叔叔正一心一意地雕刻着一個柱着柺杖的老爺爺,老爺爺已經刻了一大半。我仔細地看着叔叔的作品,當看到老爺爺的頭部時大吃了一驚:老爺爺的每根頭根都是飄着的,而且只有一兩根碰在一起。“叔叔,您真厲害,一整片頭髮已經很難刻了,您竟然能刻出一根一根的頭髮!”看着木頭雕的老爺爺的頭髮,我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了叔叔。叔叔聽了我的這番話,笑了。他摸了摸我的小腦袋,說:“小朋友,你真逗!不過,叔叔告訴你呀,其實這頭髮是天然的樹根做的。”說着你拿起身旁的一段還沒雕刻的原木說:“你看,這樹根是不是很像一根一根的頭髮?”“是的!”我一本正經地對叔叔說,“樹根確實很像頭髮。”“那我們就可以用樹根當頭發呀!”“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好笨,好笨,好笨!”我一邊說一邊敲自己的.頭。“還有,我們用木頭雕東西時,要看這個木頭適合雕什麼我們就用來雕什麼。像這塊木頭本來頭上有根,我就用它來雕了老爺爺,根可以當老爺爺的頭髮,反正他的頭髮少。”叔叔說。“哦”我高興地說。

對呀,人也應該是這樣:你擅長什麼,你就去幹什麼,難怪木雕會成爲中國的傳統文化呢!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如:剪紙、繡花、國畫、中秋賞月做月餅、扎風箏……好多傳統文化等着你來找呢!

傳統文化作文彙總4篇 傳世傳統:優雅傳統文化之精華匯聚 第2張

第2篇

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可是少不了的。有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歇後語等等。還有一些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我最喜歡春節。這爲什麼呢?這裏面有一個美妙的神話傳說故事,現在讓我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爲力。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裏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對春聯,放炮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的美好習俗有很多,比如掃塵、洗浴、貼窗花、貼春聯、貼年畫、吃餃子、壓歲錢、穿新衣、放鞭炮等,有趣極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發壓歲錢了。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我們晚輩的喜愛與關心,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得到壓歲錢,還可以買新衣服,也可以買很多好玩的玩具、好看的煙花、好看的書籍,還可以爲自己上大學存學費,我就是存起來的。

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着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第3篇

大致有四種來源可能:一爲產地說;二爲茶樹品種而來;三爲製茶之人名稱而來;四以茶葉形態色澤而來。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現那裏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纔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

也有說最先發明烏龍茶製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實烏龍茶名字應該還是來源於茶葉的形態,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不論由地名而來還是由茶樹品種名而稱的烏龍茶,只要製法相同的,均通稱爲烏龍茶,包括烏龍品種及其他著名品種,如鐵觀音、大紅袍等。

陝西關中地區有一種製作奇特,風味別緻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饃,也叫幹饃。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爲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爲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它油酥鹹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就外賓吃後也大加讚賞。也是陝西特色傳統文化一絕。

石子饃歷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國烹飪史上石烹時代的明顯特徵。據傳:“神農時,驚訝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

關於石子饃,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唐時,同州(今大荔縣)曾將此餅作爲貢品,當時叫鏊餅。由於同州人生性剛強、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時,“必懷此餅而去,用備狴牢之糧”。是說早有準備,一旦被投入牢獄時,因帶有石子饃,不至於捱餓。清代袁牧在《隋園食單》裏,稱石子饃爲“天然餅”並對它的製作方法做了詳細的總結記述。

石子饃,作爲出遠門、長途旅行所帶的食品,已同方便面同領風騷。雖然現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但是偶爾還能在街頭看到賣石子饃的鄉下人,一塊錢可以買好幾張,又便宜又實惠,帶回家去還能吃個新鮮。

漢中屬陝南,盛產大米,用大米麪做麪皮是漢中人首先發明,歷史悠久。所以漢中、城固等地的米麪皮在陝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賣麪皮的往往要打出漢中米麪皮、城固米麪皮以招攬客人。因風味獨特,吃的人很多。

秦鎮是長安縣的一個鎮,離西安很近,秦鎮的米麪皮也有悠久的歷史。秦鎮米麪皮和漢中米麪皮的區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製作上十分下功夫。辣椒油是涼皮調料中最關鍵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決於辣椒和辣椒油。秦鎮的米麪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麪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秦鎮人自稱他們製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米麪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相比。同時,秦鎮的米麪皮比漢中米麪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

在西安,秦鎮米麪皮經營者也很多,有小攤小店經營的,更有開大店經營的,比如巨鷹陝西特產門店裏都是盒裝給旅遊的人準備的,方便攜帶。巨鷹陝西特產門店衆多,旅遊區也有,比如兵馬俑博物館。遊客覺得好了,還可以去網上購買。

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地處西安市以東30餘公里的驪山北麓。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現已被評爲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岐山的臊子面歷史悠久,清代已經很馳名。以薄、 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聞名,用精白麪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其基本製作工藝是:麪條要 用手擀成,並達到面薄條細、

筋韌光滑、軟硬適度的標準。做臊子是先將豬肉切成薄片,入熱油鍋烹炒,同時加入生薑、食鹽、調料面、辣面和陳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黃花菜、木耳 炒好爲底菜,雞蛋攤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時先將麪條煮熟撈入碗內,打入底菜,再澆湯,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麪條要熱的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種高碳水化合 物、高飽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麪食。

陝西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一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陝西的每個城鎮,乃至鄉村,到處都有賣涼皮的。

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涼皮攤,只要有賣的,就有人吃,涼皮以其棉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不但是街頭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陝西各大飯店、飯莊、酒樓經營的陝西風味小吃和陝西風味小吃宴中,涼皮是必不可少的。

陝西的陝南、陝北、關中都有涼皮,但卻因做法、吃法、調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種風格。

第4篇

輕輕地翻開這本書,如同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寶庫的大門,讓我流連忘返;靜靜地品味書中文字,我頓時被包裹在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氛圍之中。手捧《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的心緒也隨之放飛,寸步不離地追隨它,穿越到博遠精深的傳統文化大家族,接受他們熱情隆重的招待。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裏。幾千年來,她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文化,貴如珍寶曆史,還有那代代傳承傳統美德,諸如尊老愛幼、禮貌待人、互助互愛等等,這些都與我們青少年學生息息相關,讓我們受益匪淺。然而,我最熱衷莫過於蘊含着無限魅力,浩如煙海,多彩繽紛傳統文化。不同門類傳統文化如同一個個音符,按照不同排列組合,編織成了一首首悠揚動聽神曲,使人聽後心曠神怡,神采飛揚。

說到這兒,很自然地想起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由來久遠,內涵豐富,別有風情。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要說最具有代表性的,春節是毋庸置疑的。通過閱讀,我瞭解到了它包含着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具有和睦團結的喜慶氣氛。

家鄉的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節前是忙碌而興奮的。收拾好房子,置辦年貨,準備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是爲了用嶄新的、更精神、更喜慶的面貌迎春接福納財。有句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春節期間,天真燦漫的孩子們是最快樂的'。大年三十這一天,最重要的莫過於“談年飯”了,也叫“團圓飯”。飯桌上,全家人其樂融融,邊吃邊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想:“談年飯”不僅是爲了吃一頓美味佳餚,更主要的是家人們享受全家團聚的喜悅,共度把酒暢談的美好時光。人們沉醉在節日的氛圍中久久不願醒來。

這些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經過歲月的積澱、發酵,已散發出香醇的氣息,讓我們年復一年地不斷地去品嚐,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