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植物學實習報告7篇 “紮根探索:植物學實習深度報告”

其他文案 閱讀(3.03W)

本文是關於植物學實習報告的簡介。通過實地觀察與研究,我們深入瞭解了各種植物的生長習性、形態特徵和生態環境要求,進一步加深對植物學理論的理解,並在實踐中提升了自己的實驗技能。以下是實習期間的調查、分析和結果總結。

植物學實習報告7篇 “紮根探索:植物學實習深度報告”

第1篇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高。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三次難得的實習機會(農博園,南山公園,岱王山),與植物的近距離接觸。在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中,對植物的分類及辨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實習中,我們常常被各種植物的不同形態吸引着,讓我記憶尤深。現在我將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現出來。

在這短短的幾次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採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歎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欣賞到了大自然的美麗,煙臺的風光。從這幾次的實習中,我們收穫頗多。

3月11日,我班依照學校安排積極參加了,爲全校師生做所做的的感恩勵志教育報告會。報告會上,演講團的程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引導同學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認識真正的自己,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激勵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與愛同行,會學習,更要會做人。他用生動的事例、真摯的語言、豐富的情感,藉助音樂和環境氛圍的渲染,通過創設情景逐漸敲開學生的心門。報告中,我們班的孩子們在一個個互動環節中認真聆聽積極參與,她們淚流滿面地伸出雙臂與老師、父母擁抱,說“老師,我愛您!”“媽媽,我愛您!”。特別在學生與父母的互動環節中,我們班的楊園園、董婉玉同學她們都是平時不太愛說話的一個學生,這次竟然積極的站在大庭廣衆之下,站在前臺呼喚自己的媽媽上來到前臺並對媽媽說道“媽媽,我不再惹你們生氣了!今後我會聽你的話!”。而家長朋友們也情真意切地向老師走來,和老師含淚真情擁抱,向老師握手致謝“老師,您辛苦了!”……一聲聲發自內心的呼喊響徹整個會場,很多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忍不住流出了眼淚。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讓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報告會期間整個會場自始至終瀰漫着感動的氛圍,一直流淌着溫暖的熱淚,一直飄揚着“愛”的聲音。 會後除了學校安排的家長寫體會外,我還佈置學生每人一份體會寫在日記本上,讓這次活動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並督促她們把感受付諸在自己的行動中。 本次的活動加強家校溝通,增進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接觸和了解,融合彼此情感,也爲讓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熱愛生活、學會感恩,使我班師生、家長上了一堂生動的感恩勵志教育課。

植物學實習報告7篇 “紮根探索:植物學實習深度報告” 第2張

第2篇

實習目的:理論聯繫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將我們所學的理論落實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識別一些上課是沒有涉及到,並且課本上也沒有詳細說明的植物,將理論系統化,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使我們通過親身體驗更深刻更形象更具體地記住所學知識,並能更熟練地加以運用。

實習內容: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下采集野外標本若干種,對其進行識別、分析,瞭解其生活習性、名字、科目等,並對其進行壓制等具體操作。

6月27日是我們植物野外實習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們乘上了開往尖峯嶺的汽車,一路上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同時也計劃着接下來爲期一週的具體實習過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們抵達尖峯嶺熱帶樹木園,來到了熱帶樹木園,也就是我們住的地點。由於時間比較晚,加上同學們一路坐汽車比較累,第一天就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寢休息,爲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

6月28日是我們正式野外實習的第一天,今天的地點是熱帶樹木園,早晨7點半集合,步行大約四十分鐘到達那裏,這是一個天然植物園,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景點,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這裏有許多種植物,大家開始以小組爲單位採集標本,其中有藜蘆、玉竹、土三七、黃芪、黃花菜、野火球、棉團鐵線蓮、歪頭菜等二十幾種植物,有些是平時不太常見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集合準備返回。下午3:00開始壓制標本,並查檢索表標記每種植物的名稱、科、屬等,今天的任務就按計劃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筆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較遠,大概要經過兩個小時的步行才能到達,所以今天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由於天氣比較炎熱,大家走的也比較吃力,到達山腳已經將近十一點了,於是大家席地而坐開始午飯,歇息片刻纔開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筆架山沒有臺階式的山路,而且樹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對我們的挑戰性也就會越大,由於山陡,我們一個牽着一個,很快就到了山頂,之後大家分散開始採集,雖說這裏環境惡劣了一點,但植物的'種類卻非常豐富,我們採到了龍膽、五味子、手掌參、川地龍、渥丹、狼尾草、並頭黃芩等植物,採完後便回山腳集合,此時所有的人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還要走十多裏的路,有是一個難題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終於按時回到了住處,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天,它讓我們變的更加堅強,同時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點開始壓制標本,今天的任務就結束了。

6月30日,由於昨天大家都比較累,所以今天選擇了一個相對較近的地點,這是一個小樹林,雖然小,但事實上它的植物種類並不少,在這裏我們採集到了白蘚、觀倉術、廣佈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處。照例,下午三點開始壓制標本,另外要求畫兩張標本圖,這天的任務就這些。

7月1日,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去了五大連池的一個旅遊景點,早8:00出發,半小時左右到達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長長的石階山路,於是,我們開始爬山,看了路標,大概爬到三百米時就感覺到累了,這時上面的遊人已經有返回的了,還鼓勵我們說:姑娘們加油啊!還沒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歲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頂端……聽着鼓勵的話,我們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們還拍了許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興奮至極,之後又去了仙女宮和水簾洞,目睹了石海的壯觀,沒一個地點都留下我們大家的喜悅和激動的心情,就這樣一直玩到了下午兩點多,大概三點半,我們回到了原地。這一天就這樣在快樂中度過了。

第3篇

截至20xx年xx月份,xx級同學的植物學課程已經開展了一學年。在這一學年中,同學們的植物學理論知識已經得到充分的學習,相關植物的總類。形態,以及特徵也積累。但植物學不是僅僅積累所有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學好的。它需要我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因此爲了鞏固同學們的理論知識,增多同學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同學們的研究興趣,在響應國家對生物科學教學要求下,20xx年xx月初,我係10級學生開展了爲期4天的南嶽野外實習課程。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通過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加強學生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但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升。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有重要意義。

a、xx月18號是植物野外實習啓程的日子,早晨8點由生科樓出發,下到達南嶽山下時已接近晌午,幾個女孩由於身體不舒服,和老師們座着托運行李的車上山了,而其他人則開始準備向半山腰的目的地進發。從南嶽大門入口檢票進入,就有一條寬闊的馬路橫亙在眼前,我見過很多盤山公路,一條偌大明晃的馬路像一條銀色的大蟒蛇緊緊的箍住山體,不讓山有一絲喘息,亦或像一個巨型的自然創可貼,與羣山格格不入。但這條馬路卻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馬路。馬路的顏色是墨綠的,當陽光透過路旁高大繁盛的樹枝一點點遺漏在馬路上,你會覺的一切是那的自然,和諧。恍若此刻你不是站在山的創傷上而是站在羣山的裙帶上,而這一刻你面對的便是整個自然。我想當時路的修築者一定是個會生活有愛心的人吧,要不然怎能把一條寬闊的水泥馬路如此自然融洽的點綴在山的身軀上,特地爲這片自然在這放眼望去沒有一絲人工痕跡的樹木園,高大的朴樹筆直的佇立在路旁,瘦小的構樹和筆直挺拔的西樹出處彰顯着自然的活力與自由。大概是在學校的水泥森林裏呆久了吧。南嶽山上蔥鬱的樹木散發出來的昂昂古意頃刻間就激發起同學們青春的朝氣。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爲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跟隨老師認識了各種植物。老師邊講解我們邊記錄。這次主要講解的有;珊瑚書,喜樹,侯歡喜,馬筆木,烏桕,皂莢樹等大量植物,並採取了一些植物枝葉以備製作標本。

時間20日上午9;00—xx;0指導老師王志新地點;樹木園內器材;壓制木板乾燥紙綁繩標本紙針線標記紙將採集的標本進行修剪後,,儘量以自然狀態將其縫製在標本紙上,並對其標號搜所其所屬,以及其形態特徵。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是這次實習的重要內容。標本的採集要講究技巧,必須要有花或有果的、葉子較完整的、長勢相對較好的植物纔有價值。標本採集回來必須及時進行壓制。壓制時最好全小組都參與,這樣有利於大家都掌握壓制方法。壓制時除了要注意葉子要翻平之外,還要注意葉子應該要有正、反兩面。壓制完之後的頭三天要每天都換紙,之後可以隔一.兩天再換,直到壓幹爲止。

內容;由教師隨機挑取同學製作的標本,掩蓋其相關信息,,要求同學對其進行辨認,以考覈野外實習的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四。實習總結或體會

記得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在第二學期期末要進行野外實習,從那時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認爲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實習的日子終於到了,在興奮與期待中我們踏上了旅途。真正實習時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難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時又要穿上長衫長褲,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雖叫苦連天,大家在野外實習時卻絲毫都沒有馬虎。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就先認真採集植物,然後見到不認識或聽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師問個不停,爲了弄清楚一個問題把老師都問到煩了也不肯停下來。在這灑滿汗水的實習生活中我們收穫了很多,覺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這短短的幾天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採集和製作標本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升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歎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利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繫實際,不但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利用能力。例如麻楝和人面子大體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學在辨別這兩種植物的時候就發生了困難。我們只要摘一個枝條下來比較一下他們的葉子和枝條就很容易辨認的了:麻楝的葉子和枝條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覺,而人面子就沒有這些特徵。而且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屬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稱細葉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學還採集的了有藥用價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絲子。

同時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與壯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因爲我們實習的時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時候,而且我們選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因此這次實習也很考驗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在實習過程中雖然大家都又苦又熱又累,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協作、互相團結,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中大家忙中偷樂,有說有笑,實習的道路上不但留下了同學們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當然還有很多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有了這次的實習經驗,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實驗中我會做的更好!

第4篇

通過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並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爲了讓理論聯繫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爲期兩週的野外實習。

我們接觸大自然,瞭解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次實習激發我們積極探索自然界的奧祕的興趣。

(1)通過學習,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2)學會識別植物的途徑,增強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

(3)初步掌握植物的採集,壓制,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爲今後的植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礎。

(5)搞清亞熱帶氣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佈類型和特點;

(1)通過實習可以複習和鞏固課堂所學的植物學理論知識。

(2)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3)通過實習可以接觸大自然,瞭解植物的多樣性。

(4)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地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激發學生積極探索自然界的奧祕的興趣。

1、2實習時間: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29日至7月3日。

5月20日~5月25日:寸金公園,森林公園,校周邊植物,校園內;

6月29日~7月3日:南亞熱帶植物公園,南方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花卉公園;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漁港公園。

本次實習的地點主要爲校內和湛江的周邊地區。湛江地處北迴歸線的南側,爲南亞熱帶和北熱帶的交界地區,是三面臨海的半島,氣候資源優越。年平均溫度21℃以上,全年無霜,雨量充沛,植物資源較豐富,盛產熱帶、亞熱帶作物、農林牧業產品。該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較爲規範,管理比較完善,符合本次實習的要求。

5月19日:植物學課程實習動員大會,植物標本的採集,製作方法講授。

7月4日:植物鑑別考試,實習資料整理,實習總結,撰寫實習報告。

學習植物標本的採集方法。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識別,對採集部位的不同要求,野外採集保存方法等。

學習乾製臘葉標本製作方法。包括:高等植物的標本選取,整形,野外資料記錄,整理和標本編號,乾製過程。

學習和掌握植物樣方調查的基本方法和過程,瞭解植物的分佈規律。

學習藉助《植物檢索表》,《植物誌》和其他資料,觀察,分析標本形態結構特徵,對植物種類進行準確的識別和鑑定。

學習乾製標本的後期製作,進行分類學實習資料的整理。

(1)到寸金公園、森林公園、校內、南亞熱帶植物園、南方國家級林木種苗示範基地,花卉公園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的結果分析。

20xx年5月20日至7月3日,我們進行了爲期兩週的植物實習,對湛江植物的分佈、植物種類等進行了考察,選擇了寸金公園、森林公園、南亞熱帶植物公園、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了深入、系統的考察。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不論在知識面,還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對亞熱帶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佈類型和特點有了較系統的.瞭解,其中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很多植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寸金公園處於湛江市區內,座落在赤坎區西側,是湛江的八景之一,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是市區內保存得較有價值的“植物王國”。20xx年5月20日至20xx年5月21日兩天,我們分組對寸金公園的植物進行了全面考察。在寸金公園的兩天考察中,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

首先我們進行了全面踏查,對公園裏的植物進行全面的辨認,記錄植物名稱用途,且進行了全面整理。進行了兩天的寸金公園考察後,我們認識了寸金公園內衆多的植物種類,瞭解了其植物分佈:公園裏的植物以喬木爲主。道旁主要是高大樹木,譬如棕櫚科的砂糖椰子,油棕,喬木類的大葉榕,萍婆,黃葛榕,石慄等等。湖裏有睡蓮,水棉等水生植物,陰暗潮溼的斜坡上長着密集的草本植物,蕨類……在這兩天中我們也進行了標本採集和壓制標本。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工具書的查閱,我們基本上認識了寸金公園的植物,並深入瞭解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其植物的科屬、種名、用途如下:

(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藥用,果可食用和釀酒。

(2)使君子科:欖仁樹,觀賞植物,種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藥,樹皮與幼葉可作爲染料。

(4)蘇木科:洋蹄甲,木材供農具及傢俱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綠化樹。

(5)苦楝科:桃花心木,木材作農具及舟車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綠化觀賞。

考察完寸金公園後,我們去考察廣東省湛江東海島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境內,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塗上分佈着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其中紅樹植物有12科、16屬、17種,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保護區爲我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我們聽取有關人員作詳細介紹和觀察室內的紅樹林的模型、看到東海島紅樹林的形成過程的錄像對紅樹林進行了解。“紅樹林”名稱的由來源於一種紅樹科植物——紅茄,這種樹的木材、樹幹、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樹皮的部分可以提煉紅色染料,馬來人於是稱它的樹皮爲“紅樹皮”,而中文名稱則叫做紅樹林。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紅樹林是陸地過度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隨潮水漲落而出沒,故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稱。而海島紅樹林是“海上森林”。由於不同紅樹林種適應灘塗土壤條件、海水漫泡程度以及演替階段不同,各個種都有特定生長區域,分佈在灘塗的不同部位,在灘塗平面上形成與海岸帶相垂直的生態序列。通過考察調查,我們得知紅樹林有紅海欖、桐花、秋茄、木欖、白骨壤等品種。

在20xx年5月22日至20xx年5月25日,我們還分別對森林公園、校周圍植物進行了考察。在這幾天的考察中,認識了印度紫檀、金銀花,虎刺梅,野生豬籠草等等。6月30號我們對南亞熱帶植物園進行了考察。導遊帶我們快速踏查了南亞熱帶植物園,真的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認識了很多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植物,如:絞股藍,瘋痳樹,指甲花等。我們不僅看到了很多珍貴的人工培育品種,而且看到了許多珍貴的野生植物品種,如印度紫檀、印度第倫桃、澳洲堅果、能改變味覺的神祕果,有特殊香味的百香果(雞蛋果)、聽到音樂會跳舞的跳舞草,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見血封喉等等。我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和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特別是森林公園的植物、南亞植物園的奇花異果,深深地吸引了我們的眼光,使我們都不斷稱奇,都佇立在它們面前不想離開。我們這次實習的時間比較匆忙,很多植物還沒深入瞭解,分析它們的形態結構的異同,進而瞭解它們所屬的科屬的特徵。

通過這次實習,我印象最深的是豆科,因爲它十分常見,又喜歡吃豆類食物。從它的根莖葉花果種子分析它的特徵是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單葉或複葉,互生,有托葉,葉枕發達。花兩性,5基數;花萼5,結合;花瓣5,輻射對稱至兩側對稱;雄蕊多數至定數,常10個,往往成兩體;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數胚珠。莢果。種子無胚乳。

經過周密的調查、細心的調查,我發現農田作物與雜草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作物葉變黃,被蟲子吃。雜草分佈過多,導致作物養分不足,生長狀況不良。我覺得,適當的除雜草、除蟲能改善作物和雜草、昆蟲之間的營養關係,緩和競爭關係。這樣才能使作物得到更高產量,更好的質量。

標本採集回來之後,首要的任務就是進行標本的壓制和乾燥,目的是迅速壓幹新鮮含有較多水分的植物標本,將其製成扁平的臘葉標本,保證植物的形態和顏色不起很大變化,並防止植株部分脫落。

①將標本摺疊或修剪成與臺紙相應的大小(長約30釐米,寬約25釐米)。

②將枝葉展開,反折平鋪其中一小枝或部分葉片。調整植物體上過於密集的枝葉及花果(保留葉柄以表明葉片的着生方式和着生位置,花果部分不要重疊)。

③莖或小枝要斜剪,以便觀察中空或含髓的內部結構。

④大葉片可從主脈一側剪去,並摺疊起來,或可剪成幾部分。

⑤草本植物可折成v形或n形、w形。如根部泥土過多,則應整理乾淨後再壓制。

⑥野外採集的弱軟花朵花序可散放在餐巾紙或衛生紙中乾燥;若爲筒狀花,花冠應縱向剖開。

注意調整由於標本的原因造成的凹凸不平,使木夾內的全部枝葉花果受到同等的壓力。壓制時應注意植物體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吸水紙外,否則標本乾燥時,伸出部分會縮皺,枯後也易折斷。在最初的幾天,特別要勤換紙,每天應換乾燥的吸水紙至少1-2次,標本基本上乾燥了,則可隔天換一次,直至標本全部乾燥爲止。換下的溼紙要及時曬乾或烘乾,備以後使用。在換紙的同時,還應注意對標本進行繼續修整,鋪展枝葉,收藏脫落的花果和清除黴爛等。

由於之前有些事項我們沒有注意到,例如大葉片可以剪成幾部分,大的果實可切成片,因此我們組幾乎沒有大葉子標本,大的果實沒有切片,整個壓制,乾燥不了,發黴壞掉了,或不敢要植物的果實。壓制過程,我們並沒有對標本進行繼續修剪,黴爛清除得也不夠。放假時,標本已基本乾燥,但偏逢上南方的雨季,我們都回家去了,標本再沒換過紙,一些標本因此壞掉了,但總的來說還算成功。

這次實習我們達到了預期目的,雖然說有點辛苦,但收穫匪淺。通過農田雜草物種調查綜合實驗,進行農田雜草樣方調查,農田雜草物種調查;我大體上認識湛江周圍的植物,尤其公園中的植物;學會了通過辨認植物的科屬,進而辨認植物我們開闊了視野,鞏固和深化了理論知識。在實習中,我們開闊了視野,鞏固和深化了理論知識。培養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將所學知識在野外工作中運用,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同時我們還培養了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進了友誼,鍛鍊了意志品質。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我還了解到:每一種植物既有與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爲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植物本身的特性來辨認它們,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氣味:木麻黃有退的鱗葉;對於同一科的植物則可以通過比較法來分辨,例如短長魚尾葵可通過是否是簇生來區別:椰樹樹杆比假檳榔樹杆光滑和節間較短等;通過對湛江植物分佈的觀察可以得出亞然帶地區的植物埀直分佈規律:闊葉林——灌木林——草甸區——水域;對於採集標本一定要以保護自然資源爲前提,可持續地採集。

整個過程,我一直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從沒有把實習當作旅遊,而是認真對待。在實習時,認真聽從老師指導,細心辨認植物,採集標本,作記錄,不懂的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請教老師。採集植物回來以後認真辨認和壓制標本,記好實習日記。實習中,我認識了200多種植物,瞭解部分植物的用途,瞭解到紅森林的作用:紅樹林由於特殊的位置、環境,註定其有特殊的作用。

(1)紅樹林生長茂密,根系發達,相互交錯,減緩風浪對海岸的衝擊,保護堤壩基圍。

(3)豐富漁業區,這爲魚類、無脊椎動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棲息地。

(4)藥用價值:因富含單寧,它有收斂、止血等作用。

(5)食物利用:海桑果實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經處理可食用、作軟飲料等。

(6)旅遊業開發:由於紅樹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環保宣傳、科普教育等。在這次實習中,我們通過植物辨認,瞭解植物的科屬的特徵,進而加強鞏固了課本的理論知識。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古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認識,實習的過程是難忘的,學到的東西將使我終身受用。知識要溫故而知新,所以,我們有時間就得常逛逛公園,多跑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更多的生物知識。

我們的野外實習沒有真正到野外去見習,雖然經濟不許可,但我還是覺得植物野外實習應親臨野外,親臨大自然。湛江地區的植物分佈不是很集中,植物的種類不是很多主要是適應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的植物。有一些情況令我們擔憂,有些植物、植被,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爲因素遭到了破壞,樹木被砍伐、紅樹林遭破壞等。在此,我建議加強植物保護區的管理,在各中國小加大保護植物的教育宣傳力度,深入農村對村民進行保護大自然教育,加強環保意識,宣傳開發的科學發展觀,使開發利用應有序化,避免出現經濟效益而破壞生態效益的情況;發展高新科技,人工研究與繁殖植物,實現物種的快速繁殖。還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強法制意識,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減少急功近利,經濟利益的驅動的破壞行爲。

政府要適當增加一些植物品質的引進,使湛江公園的植物更加豐富,成爲科學考察、科學實驗的試驗基地。我們要以主人翁的態度去保護公園的植物,使湛江成爲度假、旅遊、休憩的場所。

第5篇

1、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2、通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內,東經111°52’,北緯23°31’,北迴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爲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佈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勢羣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喬木。

xx月xx日上午從xx出發,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內容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xx種,同時採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xx月xx日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和複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羣落的垂直分佈;晚上開總結大會。

xx月xx日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返回珠海。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現在,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

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說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知道,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爲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輕鬆很多。後來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爲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溝囊蹲尤喙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溝鬧匾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爲靈活有效的方法。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過與身邊同學的對比,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爲一般來說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通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可以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後來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後來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一定會更多。

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可以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集體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起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集體的溫暖。我覺得,集體學習氣氛比較輕鬆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集體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面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意義。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說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纔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直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後來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說:“拿去凡強一下!”我曾經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現在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說即使現在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說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

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起打籃球一起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說的,不過到現在都沒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希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對比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起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菸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爲有效。特別是在最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終於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集體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不過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最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進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建議: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說完種名和科名之後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2)採集標本方法不正確,對植物的愛護意識不強。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說可以採某株植物作爲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

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着愛惜的心情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纔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爲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容。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

我認爲“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爲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容的缺失讓我深爲嘆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爲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爲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爲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第6篇

通過接近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並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爲了讓理論聯繫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爲期一週的野外實習。接觸了大自然,瞭解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探索自然界的奧祕有了初步理解和興趣。

1、通過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結合。

3、初步掌握植物的採集、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爲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且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5、得到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6、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植物形態學術語。

7、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擴大和豐富了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8、學會了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了鑑定植物的方法。

9、通過實習,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認識植物的生長髮育、變異、分佈與環境的關係,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意識到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們受到從事植物生物學、尤其是分類學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武陵山脈主峯梵淨山位於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金頂海拔2493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自明代以來即爲佛教朝拜聖地。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文中稱它爲“天下衆名嶽之宗”。自明代迄民國300多年間,“信男善女,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可見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現有明建承恩寺、金頂摩崖、敕賜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紅號軍三角莊根據地遺址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區風光,雄奇壯麗,有數不清的'險峯怪石,看不厭的奇花異卉及雲海日出,流水飛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觀賞。山區還保存着40多萬畝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長着許多國內外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 賞和科研價值,被科學工作者譽爲重要的 “自然基因庫”。

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義一帶)楊應龍叛亂中,梵淨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區廟宇中毀壞殆盡。萬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經她捐資倡議重修,由國舅李穎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圓通殿、釋迦殿和金頂上的天橋,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壩梅寺),並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豎碑於老金頂腳,以志不忘。重建後,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淨山進入鼎盛時期,據山區現存碑刻,摩崖記載香客不僅來自雲、貴、川、湘,甚至有從江西、安徽、江浙一帶遠道而來者,茶殿碑文記述“數百年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這種盛況延續了200多年。

清咸豐5年,(1855),銅仁府爆發了以徐廷傑、梅濟鼎爲首的紅號軍起義,起義軍以梵淨山爲根據地,堅持鬥爭達11年之久。期間山上廟宇陸續被毀,僧衆風散雲流,香客裹足不前,梵淨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煙寂寞”。同治九年(1870),銅仁東山寺隆參和尚上山主持修復工作,經他十方募化,“道剪荊棘,路劈蠶蟲”,5年內修建了報恩寺,回香坪等廟宇。光緒元年(1875),清軍中參加哥老會起義失敗後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劉滿率領進入梵淨山,據險與清軍周旋。同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奉命征討,次年平復,。經隆參和尚繼續努力,大力恢復了山上受破壞的廟宇,還在江口境內修建了3條朝山大路。民國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國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搶劫,朝山活動猝然大減。

解放後,朝山活動停止,山上廟宇不耐風蝕雨蠹先後垮塌,山下廟宇多被修建成爲學校,食堂,倉庫或被拆除燒燬,至今縣境內僅存朝陽寺1座。然而,梵淨山卻以它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壯麗的旅遊資源,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從50年代起便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後,在保護區管理處主持下,科學考察工作更加頻繁、系統,爲了適應科考和旅遊需要,在省地撥款支持下,先後投資55.3萬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點拓修了魚坳至金頂5公里,1984年,全線便道修築一新,陡斜窄險處或鑿石爲梯,或澆鑄混凝土臺階,共8250級,稱“萬步雲梯”。險峻處置鐵鏈或鋼、鋼筋混凝土護欄,建進山橋涵9座,歇息臺38處,食宿站2處。1985年省文物處撥款修建了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和天仙橋,現每年進山科考,旅遊,朝山人數以逾萬,且呈與年俱增之勢。

爲了推動佛教文化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給落後的江口縣帶來經濟上的發展,縣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資。據貴州日報2007年1月8日載:江口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彪與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兵正式簽訂了《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協議書》,這標誌着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正式實施。海南省三亞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江口縣人民政府,於2006年9月16日在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投資2.8億元建設江口梵淨山佛教文化苑項目後,公司董事長曾一兵先生於次月再次來到江口縣實地考察,梵淨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再加上飛機、鐵路、高速公路交會於梵淨山,他當即決定出資500萬元註冊成立“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並將投資規模擴大到4.6億元,建設內容爲修復梵淨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彌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黃金、140克拉鑽石和數千顆珍珠在梵

淨山鑄造全球最大的彌勒金佛。)、法華庵,興建梵淨山遊客接待服務中心,佛教文化廣場等。由此可見,江口梵淨山的發展正隨着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得到開發,然而值得筆者擔憂的是,在梵淨山佛教地位正在進一步考證進行中,還未得到明確認同時,過於繁盛的商業氣息融入了梵淨山佛香氣焰中會不會給這個古樸自然、神祕的聖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過一場好的商業開發,讓我國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燒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們心靈的淨地,我只能默默的爲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祈禱着。

施秉縣位於貴州省東部,黔東南州西北部,是貴州東線旅遊中心,東鄰鎮遠、北壤銅仁石阡縣,南連臺江縣可達廣西、東南與劍河縣相鄰,西面與遵義地區餘慶縣交界,至湖面懷化市220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30公里。全縣國土面積1543.8平方公里,轄4鎮4鄉,2003年末總人口15.5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7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系國務院批准的早期對外開放甲級縣,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多呈北東、北東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爲黔北高原式陵山脈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爲苗嶺山脈系,屬黔東南凹陷。平均海撥526米,全縣地勢起伏大,地貌類型多,岩溶地貌發育,形成雲臺山、杉木河、上下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5月20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江口梵淨山和施秉雲臺山,在大會上老師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啓程的日子,早晨7點半出發,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目的地——江口縣黑灣河生態園酒家。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爲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2)5月22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實習地帶是梵淨山腳。我們9點準時出發,邊登山邊採標本邊聽老師講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撐起雨傘繼續進行着。每個人都採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於下午3點回到了旅館。晚飯後7點我們開始壓標本,9點基本完成。這天雖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之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3)5月23日我們爬梵淨山。早上吃了早餐,備好乾糧,7點半出發,到梵淨山東大門買票。大家進去先坐觀光車過了一段,到了觀光車站,我們徒步去面對那九千步臺階。因爲景區不許採摘植物,於是老師一路走着教我們認識周邊的植物。當天我們還參觀了梵淨山景區的紅雲金頂,蘑菇石等景點,景色很美。最後我們拖着極度疲憊的身體,從勤儉節約出發,放棄坐纜車下山,誰知道下山比上山還難,但是大家還是團結互助,終於在最後一批觀光車回去之時,趕到了觀光車停靠點。回來後翻了標本,吃了晚飯回房休息了。

第7篇

任務:常見的植物分類,外出辨別野外植物,採集和壓制標本

環境: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迴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大亞灣位於其東面。大亞灣地處惠州市東南,在惠東縣、惠陽區和深圳市之間。東考紅海灣,西臨大鵬灣。

通過第一學期所學的《植物學》內容以及平時積累的,爲這次野外實習特別準備的知識和有關的資料,通過植物的形態特徵,比較分析,辨認出其所屬的科。在實習過程中,植物學老師幾乎每天都帶我們外出認識植物,老師除了介紹植物的特徵外,還教我們如何去辨認各科的特徵。

在這次植物學野外實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如何採集和壓制標本。在採集標本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很多,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製作成標本的,所以在採集標本時,一定要選擇其特徵明顯的部位,以便於將來的標本鑑定。採集完好的標本只是壓制標本的開始,在壓制標本時,要注意的問題更多,一定要講究技巧,對於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壓法,還要經常換紙。要製作一個成功的標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次野外實習中我們一共辨認了幾十個科的植物,所達的的種類超過一百種,以下就列舉一些常見的種類:

大戟科:細葉灑金榕、土密樹、大飛揚、小飛揚、毛果算盤子、葉下珠、蓖麻

菊科:白花鬼針草、銀交菊、加拿大飛蓬、一點紅、勝紅薊、長柄菊

爲期五天的植物學野外實習,在26號下午壓制完標本後宣告結束了。此次的野外實習,不僅使我們開拓了眼界,更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更深的瞭解。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對植物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專業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雖然這次因爲天氣惡劣的關係,我們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響,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叢中,沒有絲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實習收穫很大,我學會了如何通過植物的外部特徵去辨認植物的種類,如先觀察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看葉子是對生還是互生、看果實的類型… 在採集標本時,不同種類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對於禾本科的要求根、莖、葉都要齊全,而對於木本植物,則需要花、果還要完整的葉子生長,能夠讓我們辨認出其葉子生長類型,而且在採集標本時,我們不呢不過選取那些比較嫩的植物,因爲如果植物太嫩,在壓制標本時不好壓,很容易變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徵也不夠明顯,因此,選取植物標本,一定要選取其特徵明顯的部位,這樣既方便我們辨認標本,而且在壓制過程中不易變形,容易壓成標本,而那些果實就可以另外晾乾,不必放在標本夾內,等製作標本時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壓制標本而言,蕨類植物是相對比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對難一些,因爲它的葉子容易脫落,容易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