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最新紅高粱讀後感大全3篇 紅高粱:觸動靈魂的經典讀後感集

其他文案 閱讀(3.21W)

最新紅高粱讀後感彙集了許多讀者對該小說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深入剖析了小說中的主題、情節和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這些讀後感不僅爲我們理解小說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更爲我們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會的啓示和警醒。

最新紅高粱讀後感大全3篇 紅高粱:觸動靈魂的經典讀後感集

第1篇

?紅高粱》完成於1984年的冬天,是當代作家莫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曾獲得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

作品所釋放出來的紅高粱的咄咄逼人的壓迫感,東北高密鄉農民的敢愛敢恨,嗩吶的歌聲,花轎,蔓野的高粱地,高粱酒,以及照耀着黃土地的血一樣的紅太陽,頓時把人們帶入了那個在現代的浮華中早已逝去的古老東方的神祕與野性的世界。

小說情節由兩條線索交織而成:一是民間武裝伏擊日本汽車隊的起因和過程;二是餘佔鰲與戴鳳蓮在抗戰前的愛情故事。在第一條線索中,作者突破的傳統歷史軍事小說的寫作套路,在這裏,抗日的主力既不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也不是國民黨領導的軍隊,而是民間自發組織的一支土匪軍隊。小說脫離歷史書的立場,從民間生活方式的直接鋪陳中重新構築了全新而又實在的歷史場景,從不同的角度,或許是更加真實的角度去詮釋那個年代的一些事情,演繹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間的姻緣爲核心的民間抗日故事。以生命的輝煌——高密東北鄉人任情豪放的壯麗生活圖景,表現了民族生命意志的強大和不可戰勝。

?紅高粱》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小說中的“我爺爺”和“我奶奶”幾乎失卻了抗戰故事中救世主的形象,他們只是有情有欲的凡夫俗子,殺死日本鬼子也只爲的是報已“私仇”。藝術創作的一個廣闊舞臺,民族危亡中的苦難與拯救爲藝術創作留下了充分的施展空間。《紅高梁》通過“我爺爺”和“我奶奶”最原始的愛情,洗淨了積壓在中國農民身上的數千年的封建塵土,釋放出埋藏在塵土之下殘存的生命之火,表達出對人性與本能的極度推崇。

因此,崇尚生命的強力、讚美個性生命的偉大是該書的主題。在這裏,莫言引出了一個關於“原始生命力”的主題。這一主題首先可以通過其所描寫的野生的“紅高粱”這一富於血性、剛勇、飽滿意志力的象徵寓意的意象而得以確立。這些野生的、蓬勃的“紅高粱”,既是農民們賴於生存的物質食糧,又是他們生存活動的現實空間。小說中三次對高粱的渲染都呈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生命的整一性。當我奶奶淚水滿面、仰天躺在我爺爺踩踏出來的聖壇上時,《紅高粱》上一連出現了四個疊化的狂舞的高潮。在這裏,高粱地是生命誕生的見證。而在日本人強迫百姓踩踏高粱的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殘的震撼。《紅高粱》結尾,我爺爺與我爹泥塑般立於血紅的陽光裏,面對那高速流動的高梁的畫面,我們內心喚起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自信和對熱烈悲壯的生命的禮讚。他們在高粱地裏野合和打埋伏。這裏是人性和暴力、 生命和死亡的聚合地。“紅高粱”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爲北方中國農民的生命力的象徵。

?紅高粱》並不是十分具有現實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尋根。相反,在這個聯繫三代的以過去時回敘出來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個未來意義的人格,是一種人格理想,超越了具體的社會表層,具有人的本性與本質的深度,《紅高粱》自始至終所呼喚的主題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張揚活得不扭曲、無拘無束、坦坦蕩蕩的生命觀。是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讚美生命,讚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讚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小說表面上寫的是關於抗戰的故事,但內在的底蘊卻是揭示在戰爭、苦難、禮教等枷鎖重壓下激發起的民族血性和剛勇。“縣誌”的陳述是對革命戰爭以及其中人物傳統的定義,而作者卻要這樣的事實,以往對戰爭,英雄的定義,從民間的小人物的視角,訴說一個展現英雄本來面目的故事。整個戰鬥過程體現出一種民間自發的爲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慾望,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歷史戰爭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將其還原成了一種自然主義式的生存鬥爭,這可以說是開了歷史小說的先河。

最新紅高粱讀後感大全3篇 紅高粱:觸動靈魂的經典讀後感集 第2張

第2篇

讀罷莫言的《紅高粱》,腦子裏便是那高粱的海洋,在八月的深秋裏,一片血紅,無邊無際。

紅高粱的生命力在於那一抹躍動的紅色。是的,紅色是富有生命力的顏色。著名導演張藝謀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曾極力渲染這種惹人的顏色,也許這一切都源自他的成名作《紅高粱》。

小說爲我們塑造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那就是我的“奶奶”。在莫言筆下,“奶奶”首先是一個充溢着生命活力與誘惑的風流女子。她十六歲出嫁,憧憬着能顛倒在一個強壯男人的懷抱裏,殊不知,貪財的父親把她嫁給了一個麻瘋病人,只因爲單家是百里首富,只因爲單許給他一頭騾子。“奶奶”絕望了,置諸死地而後生,她不顧一切,順從地理解了高梁地裏與餘佔鰲的一切。小說運用大膽的筆觸,描述了這激情亢奮的場面。一個是攔路劫匪,身強力壯,之後成爲土匪司令的餘佔鰲,一個是被禮法世界推向火坑,而又絕處逢生、慾望之火奔騰不已的妙齡女子,在那個一切舊的事物雖然高懸人們的頭頂卻已經搖搖欲墜的時代,他們的精神和肉體彼此契合,傳統的封建倫理和道德在他們面前蕩然無存,生命之火一浪高一浪地燃燒。“我奶奶”那紅高粱一般通紅的性格也由此成形。“奶奶”這一形象,完全背離中國儒家所提倡的三從四德,而是一個自由,灑脫,熱情,豪邁的象徵符號。有人認爲,這一形象具有某種西方的審美特徵,其實,這一形象的文化底蘊依然淵源於我國傳統社會的底層,尤其在我國北方廣大農村,至今依稀可見一種具有原始意味,與傳統禮教相對峙的俗文化方式,在這一文化方式中,人們以求生爲第一願望,視情愛爲人之本性。或許這源自他們敢作敢爲,敢愛敢恨,恩怨分明的性格特徵。“奶奶”這一形象,充分體現了這一俗文化的些許特徵。

小說中一幅幅獨特的視覺畫面衝擊着每一位讀者的心靈壁壘。無邊無際恍如血海的紅高粱,劉羅漢大爺被日本人活剝後仍然痛罵不休的令人顫慄的場面以及奶奶臨死前對天理的種種發問與驕傲的自我伸張,無一不是充滿激情的感觀描述。莫言的感觀與衆不同,他把傳統倫理的教條拋諸腦後,完全融入到中國北方那片荒涼原始的土地,用生命最原始的張力和活力構成一幅幅特殊的畫卷來詮釋我國民俗文化的特徵。爲恰當地表現這一心態,莫言的小說總是習慣以“童年視角”鋪展開來。《紅高粱》就是以十四歲的豆官的記憶作爲線索,另加上“我”的補充組合而成的。因此,這部小說也就在文學的殿堂中熠熠生輝,並且在鄉土文學領域中開拓出了傳統筆法之外的另一片廣闊天空。

?紅高粱》的作者毫不吝惜自己對中國民間價值的認同,強健的體魄,豪邁的性情,輕生重義的品質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他經常對現代禮貌都市的醜陋與卑鄙表示憤慨。莫言在《紅高粱》的題尾中寫道:“謹以此書召喚那些遊蕩在我的故鄉無邊無際的通紅的高粱地裏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們的不孝子孫,我願扒出我被醬油醃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個碗裏,擺在高粱地裏。伏惟尚饗!尚饗!”

小說中“我”的爺爺餘佔鰲並非是一位爲了民族大義革命信念而抗擊日本人侵略的傳統式大英雄。他只是單純的爲了替死去的生命復仇,爲了讓生命能夠繼續延續奮起反抗。而“我”的奶奶臨死前仰天對一生的感悟更像是一場華麗的讚美詩。正是懷着這樣一種尊重生命本質的人文情懷,小說紅高粱感動無數的讀者,指引人們如何正確審視我們的生命。

第3篇

?紅高粱》既是“尋根文學”的終結,也是“新時期”“新歷史小說”家族小說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強烈的生命意識和人物的歷史邊緣性都給新時期小說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通紅的高粱地裏,灑遍了爺爺奶奶們、父親的、劉羅漢、劉副官、方六,“劉吹手”們的鮮血,也留下了他們輝煌的戰果——鬼子們的鮮血。這些血性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普通平凡的中國人光明磊落、直率坦城,不避生死、敢愛敢恨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威然屹立的民族精神。

由此,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讚美生命,讚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讚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以家鄉的紅高粱作爲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覺記憶爲筆鋒,遊犁般地描寫着家鄉的抗日生活畫面。無邊無際的高梁地紅成汪洋的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剮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沒,有英勇的伏擊。在高密東北鄉那一片粗獷、野蠻的鄉土大地上發現爺爺、奶奶們那種強悍的個性生命力,自由自在、無所畏懼、樸素坦蕩的生活方式,從而痛感如今現代都市中人性的齷齪和生命力的萎縮。

通過現實人生與過往歷史的交流,使過往民間世界中所蘊含的精神轉化爲當代人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對其人格的生成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個感性豐盈、生命鮮活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