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高三作文中學生打工的利弊範文3篇 打工易顯成長:高三生利弊看

其他文案 閱讀(3.31W)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高三學生選擇在學習之餘打工,以獲得更多的經驗和資源。然而,打工作爲一種代價性行爲,在帶來一定益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弊端。本文將就高三學生打工的利與弊進行探討,以幫助讀者全面瞭解這一現象的影響和意義。

高三作文中學生打工的利弊範文3篇 打工易顯成長:高三生利弊看

第1篇

當今,中學生的假期生活形式多種,愈加豐富。獨生子女的我們和家長都對打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我們現在打工是在踏入社會早期的一次好的歷練;有人則認爲中學生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受到社會的負面影響。其實這恰恰反映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在社會經濟主義市場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該怎樣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人類工作然後得到酬勞的途徑和過程。我個人認爲中學生假期打工是積極可取的。

對待中學生打工,我們要清楚自己利用假期打工的真正目的在哪裏?我可以很坦然的說,最初的想法就是拿到工資就在店裏購物,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最後的收穫卻是,我懂得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隨着年齡的增加,工作的目的也愈加明確。我們這一代人絕大部分面臨着的多是4.2.1的家庭結構,工作的意義絕非只是養活自己,更多的是一種必須履行的責任。過去只懂花錢不懂賺錢的我,此刻卻想到一個詞“節儉”。而且,事實告訴我,有文化和沒文化真的不一樣。這比老師在課堂上強調一百遍都更讓人刻骨銘心。這正是我假期打工的意義所在。

也許某天碰到熟人會笑你,調侃你;也許又有某天顧客對你的服務態度不滿;又或者因爲一些原因遲了幾分鐘,罰掉幾十快錢;再者上班時間偷了些小懶,讓你的同班同事業績比你好,如此等等。這其實是在考驗你的心態,其實人活着常常會有矛盾,我們常常會感覺累,常常會“山窮水盡疑無路”,但只要走下去,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假期打工是我的一筆財富。那天是十號,我接過店長手裏的一千一百塊錢工資,那一刻我是發自內心的驕傲……初次體驗到勞動的回報,同時潛意識裏還感受到自我價值的提升!

象牙塔中的同學,不妨利用假期走出家門,認識世界,不過,別忘了帶上清澈的眼睛和思辨的頭腦。

高三作文中學生打工的利弊範文3篇 打工易顯成長:高三生利弊看 第2張

第2篇

你曾經打過工嗎?你曾否用自己的勞動汗水換得一份結晶品呢?你嘗試過花自己辛辛苦苦掙回來的錢嗎?假如你一切都“沒有”,那麼就去體會一下吧!但每當談到中學生打工時,很多家長都會退避三舍:孩子們畢竟還是學生,應該以學習爲重,幹嗎要分散精力去打工?還有的顧慮到社會太複雜了,人心險惡,沒有了家長的保護,他們會遭人暗算的。就這樣,家長都懷着對子女們的愛護而對中學生打工一票否決。難道中學生打工真的如此險象環生、弊大於利嗎?我認爲答案是否定的。

中學時期正是由少年向成人的重要轉折時期,是青少年開始認識社會的良好時期。在這個思想漸熟的時期,光靠老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只有真正接觸社會,參加實踐,才能慢慢感受到社會的真實面貌。正如要加熱試管,一定要在加熱前將試管均勻預熱一樣。而中學生打工便是試管的“預熱期”。首先,打工可以增強對社會的認識。

假如你在一所餐廳裏當清潔工,你一定會遇到在廚房裏洗許多碗筷的辛苦;也可能會遇到因自己工作表現突出,由清潔工晉升爲樓面服務員的喜悅;還可能會遇到餐廳由於經濟不景氣而導致裁員的苦況……這一切,是不會在書本中體會得到的,也是不會在老師的講述中領悟得到,而你卻親耳聽到,親眼目睹,親身體會到。有過了這樣的經歷,在日後走上社會時人便不會被一大堆突如其來的問題擴得不知所措了。其次,打工還可以增強對人生的認識。

如今的中學生大多是“食飽無憂米”,樣樣不缺,想要什麼,想得到什麼,只要說一聲,就可以“得來全不費功夫”!試想一下,當你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最後得到了十塊二十塊的日薪,你心裏滋味如何?打工能使中學生認識到工作的艱辛,體會掙錢的感受,對養成節約的習慣和刻苦耐勞的精神都大有幫助。當然,打工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其實,中學生獨自到外打工確實讓人擔心。

如果他們在打工的時候結識了一些不法分子,在這些不法分子的誘惑下,盲目地聽從他們的指揮,去做一些擾亂社會的事,其後果就不堪設想!但無論如何,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打工對中學生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打工是一種經歷,打工是一項磨鍊,打工是一種很好的觀察社會的方式。這既可以鍛鍊自己,又可以讓自己嚐到花自己掙回來的錢的樂趣,何樂而不爲?打工不是做工,仍是以學習爲主,只是利用假期偶爾爲之,何嘗不能呢?

第3篇

中學生打工是一個很時尚的話題,關於其利大還是弊大的討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爲,打工對中學生是有益的,我贊成中學生打工。

社會是複雜殘酷的,適者才能生存。每一位中學生將來都得溶入社會,而學校與社會是有差距的。要在社會中生存,並且是很好的生存下去,必須有一個適應。而簡單的打工是中學生所處的年齡已經具備了的能力,又是一個很好的走進社會的途徑,因此,中學生有能力也有必要適當地打一些工。

中學生固然應當以學習爲重,但社會又何嘗不是一間教室?培根說:“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運用的智慧在於書本之外。”在打工的過程中,中學生可以加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與經驗,至少可以得到一種體驗。這樣的學習,對於書本理論學習也是一種促進。

打工的過程中,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要跟各色各樣的人進行交往。在這些過程中,中學生不得不思考如何看待眼前的問題,怎樣處理好人之間的關係,等等。這不僅使中學生更加了解社會,加強實踐能力,也會讓中學生更加深刻地學會處世,同時提高了思維深度。

在許多國家,中學生打工都被視作一種理所當然的活動。我經常可以在外國作家的一些作品中看到送報送奶的少年,他們從父母那裏得不到多少零用錢,卻通過打工支付不少個人開支。我去年還看過一本叫《我家有個小鬼子》的書,是兩位留學美國的中國人寫自己在美國長大的孩子的故事的。書中講到孩子“花錢靠自己”,看電影、買禮物送人、買書都是自己掏錢。錢從哪兒來呢?就是通過除草澆花、賣糖果、洗車等手段打工掙來的。

我們經常聽到中國的留學生到了國外,因爲空有滿腹理論知識而沒有社會實踐能力遭人鄙視的事件。這是與外國家庭從小讓孩子打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分不開的。可見,中學生打工是有益的。

?中國青年報》也曾刊登過一則關於某些大學生缺乏實踐、交往能力以致求職應聘時屢屢碰壁,最後唯有選擇重新讀技校,以求通過學一門技能尋找出路的新聞調查。設想這些大學生們如果在中學階段便打一些工,恐怕就不會有上述的尷尬了。

當然打工也不總是好事。從媒體的報道上看到,一是某些中學生的方向不對,打工就是爲了賺錢;二是某些學生急功近利,搞壞了身體;三是某些學生在打工過程中上當受騙,跳入了“火坑”。相關的實例在各種媒體上比比皆是。

但是,我們不能因爲這些弊端就對打工一概否認。我認爲,只要明確目的,充分準備,加強警惕,並注意工作的度,打工對中學生就大有裨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