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6篇 《探尋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學計劃》

其他文案 閱讀(7.37K)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是中學階段地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爲國中生提供了綜合性的地理知識,包括地球形狀、大陸板塊運動、氣候分佈、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計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還可以培養其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爲未來的科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6篇 《探尋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學計劃》

第1篇

依據新課標要求爲指南,以人教社(20xx版)教材爲依據,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爲指導,認真落實該學科的教學常規,切實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積極參與有深度的教學研討和交流活動,達到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任務。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地理知識,達到讓學生自覺形成地理思想,培養學生濃厚的學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本學年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教學,學生學地理的能力總體上講,層次差別不是太大,每班的大部分學生在七年級時地理掌握的都不算很好,有少部分的學生稍差些,在知識點的掌握和分析問題能力上,有三個班較好,一個班其次,兩個班較差一些,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要有改進,加大轉差力度,儘量縮小層次差,使各班都至少有25%的優生,70%的合格。

1. 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 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蒐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4. 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德育目標:

1.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關心家鄉和祖國的建設,增強對祖國和民族發展的責任感。

2.正確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理解和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 3.進一步樹立協調人地關係的觀點、地區差異的觀點、因地制宜的觀點、地區發展潛力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一步學會運用這些科學觀點分析和解決一些地理問題。

4.正確對待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進一步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依法規範自身行爲和影響他人,並以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

5.進一步感受、體驗和欣賞地理環境中的和諧美,進一步增加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進一步養成實事求是、嚴謹細緻的科學精神,進一步體會人地關係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2、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難點: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1)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做到精講精練,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率。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練、重基礎,提倡微型題訓練,講練結合,鞏固與提高並進。

(4)要善於把握重、難點教學,指導學生抓住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所學地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活學活用。複習時,切忌要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機械背誦,應把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和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課,緊握集體智慧和力量,注重實效。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爲目標,上好每一節課;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隨時隨地做好地理知識的資源收集和整理工作,爲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檢測後,要切實做好質量分析總結,注重查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1、首先要摸清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補救知識,激發學習動機,增強信心,教給學習方法。

2、在班內可以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讓後進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3、讓後進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如當衆在班上表揚該同學或向家長彙報學生在學校的進步。

通過本學期的轉化,本班學困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學習態度,對於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引導學生,樹立學生要學、肯學、苦學的思

想,努力徹底地改變自己,實現自我價值。使本班學困生轉化率達到90%。

國中地理教學計劃6篇 《探尋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學計劃》 第2張

第2篇

國中二年級地理教學計劃秋風送爽,碩果飄香。又是一個新學期,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28、31、32三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爲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地理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下冊)。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課堂討論較激烈,具備一定的學習自覺性,求知慾較高。課堂氣氛好,學生思維靈活;三個班當中28班上課活躍,尖子不多。31班兩極分化,差生面大。32班學生學習主動,比較平衡。

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教材內容是中國地理爲主,分爲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區域差異四大部分。八年級地理上冊表現出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教材更多篇幅的圖片和活動的訓練。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處理好整體與差異的關係。

例如:我國的疆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東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帶來了冬季氣候上的南北差異也帶來了東西的時間差異。

例如:我國地形以山地爲主,但地形複雜多樣。自然環境存在南北氣溫的差異、東西降水的差異。自然環境的差異帶來了各區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區的能源與工業,南方地區的商業與農業,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與畜牧業,青藏地區的高寒景觀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區差異。

又例如:我國自然資源豐富,許多資源的總量都居世界前列。由於人口衆多,經濟發展東西差距較大,許多重要的資源分佈不均,在利用的過程中出現極大的浪費。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如何因地制宜地開發可更新能源,保護好現有的能源是我們在這一章節不可忽略的主題思想。

五、教學總目標:1、通過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得到發展。

2、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沒有不及格學生。

1.教學中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爲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向學校、學生、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3篇

本學期我在八年級地理教研組的統帥下,努力貫徹學校辦學思路,立足課堂,抓教學質量,並加強了學校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的開設,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

1.能夠認真抓好教學常規,能認真備課,認真組織教學,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批改能夠認真處理,針對學生現實情況,本學期我加強了作業的評講。

2.本學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圖片,特別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3.加強組內教師的相互交流,互相聽課,圓滿完成了本學期聽課任務,並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1.以日常教學活動爲基礎,並貫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我能夠利用教研活動學習相關課題材料,並爭取機會與校外、區外進行交流學習。

2.貫徹科研落實課堂的原則,繼續推進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使我組的課題《地理課堂常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探索》獲得較大的進展,並進行了中期彙報。

3.我積極撰寫教學經驗文章、論文以及相關案例並獲得了較高的獎項。

認真組織好學校天文知識方面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4.能結合研究課題,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但相關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相對不足,需要今後認真學習。

第4篇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地理課程標準》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地理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對地理這門課比較有興趣,但也存在着許多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在上一個新臺階,以期待在畢業會考和會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績。四個班共有學生220餘人。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有的則較差。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該教材針對國中生的特點,設置了多個學生活動,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每一章內容之前設置學習導語,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每單元未尾又有單元小結,進一步深化及強調基礎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基礎知識的學習。

(1)思想教育目標:理解科學上存在爭議是正常現象,合理的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初步形成敢於懷疑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3)能力培養目標:發展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更具自主性的前提下,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完成較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提高運用證據和邏輯進行推理、論證、預測和評價的探究技能。通過嘗試培養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

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備課應包括以下過程和內容:

(1)鑽研教學大綱,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難點及“雙基”內容。

(2)瞭解任教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學習風氣、知識狀況等,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3)制定改進和提高質量的措施,編制教學計劃及教學進度表。

(1)按照大綱要求,反覆閱讀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雙基”的內容,明確每一課時的講述內容。

(2)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蒐集、整理、精選參考資料。

(3)全面瞭解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學習規律和已有的基礎知識,結合教材內容寫出具體教案。

(4)教案內容包括:課題、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課型、課時、教學方法,教具、作業等。

上好課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不僅要求具有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掌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傳授知識和開發智力的教學藝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做到:

2、教學內容必須正確。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4、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6、教學方法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3)教給學生學習規律和方法(理論聯繫實際,看圖記憶等)。教給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

(4)在學的過程中,可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投影、錄像等交叉進行,以提高教學效果。

(5)爲使教與學的雙方密切配合,學生集中精力聽課,要求學生記好課堂筆記。

7、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每節課一般應包括:提問、複習舊課、導入新課、檢查效果和佈置作業等。每個教學環節,力求連貫、緊湊,時間分配合理,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精選作業,認真批改,可使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利於改進教學。每月佈置一、二次課外作業。

1、作業內容要根據大綱要求,注意“雙基”的訓練,精心選題。

2、在佈置作業前,掌握作業的深度和廣度,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3、及時批改作業,堅持講評,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在全班進行糾錯,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考試是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檢查教學效果,督促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

1、注意平時考查,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水平。平時考查包括:課堂提問、作業、測驗等。

2、期中、期末考試前組織好複習。制訂複習計劃,進行復習動員並指導學生系統複習,有針對性地進行章、單元的摸底考試。

3、考試內容應以大綱爲依據,題型多樣,難易適度,試題覆蓋面要大,應是絕大數學生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提高。

4、認真閱卷,考試後作出全面的質量分析和試卷分析,並進行講評。對考試中反映出的問題,歸類整理,找出原因,以作爲改進以後教學的參考。

5、認真登記考試成績,提供全面認識學生學習程度的依據。

1、教師在教學中要繼續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

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教學中要有科研意識,力爭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力爭創造條件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整合。

第5篇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五章,16節: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

1.認識地球形狀及大小,會使用地球儀,瞭解經緯線和經緯度,能使用經緯線判別方向,能使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2.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現象和意義,知道五帶的劃分及各帶特徵。

3.學會使用地圖,能讀懂等高線地形圖,能繪地形剖面圖。

4.牢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認識海陸變遷,瞭解板塊學說。

5.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瞭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瞭解全球主要氣候及其分佈。

6.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及其分佈,瞭解世界三大宗教。

7.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及劃分,瞭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七年級共計四個教學班,每班40餘人。任四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量是很大的。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國小社會課中,接觸了一些地理知識,但比較零碎。七年級學生將比較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由於地理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上好第一節課,注重培養興趣,打一個良好開端。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用最新資料,密切與時代的聯繫。

5.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第6篇

經過去年的地理教學,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三個班在全縣名列前茅,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類型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