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中山公園導遊詞8分鐘以上3篇 中山公園:綠意盎然,歷史厚重

其他文案 閱讀(3.33W)

中山公園是中國上海市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市中心的花圃路。公園佔地面積豐富多樣,風景秀麗,是市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其中的熱帶花卉溫室、毛澤東雕像以及大草坪等都是遊客們喜愛的景點。通過這篇導遊詞,讓我們一起領略中山公園的魅力吧!

中山公園導遊詞8分鐘以上3篇 中山公園:綠意盎然,歷史厚重

第1篇

進入公園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劉墉像。只見劉墉像一手攙扶着母親、一手緊握着母親的手,微笑着側身面朝母親,彷彿正和母親絮絮交談。那謙恭有禮的樣子,一看就是一個孝敬長輩、彬彬有禮的好兒子。

接下來看到的便是張廷璐的像。他頭戴官帽,身穿長袍,脖子上掛着一串象徵權位的木珠。他正襟危坐,目光炯炯、雙脣緊閉,神態嚴峻地凝視着面前的木桌,好像正思考着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

最引人注目的是夏同善像。他端坐在書桌前,左手伏案、右手持筆,桌上擺滿了筆墨紙硯。他雙目專注地注視着眼前的宣紙,瘦削的臉上寫滿了認真,彷彿即將揮毫潑墨、賦詩作畫。那聚精會神的樣子,一看便知是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學者。

路邊,一位挑水的老漢站立在井前,一手持着井繩,一手放下水桶,雙目正緊盯着緩緩下降的水桶。雖然額頭上佈滿了油亮的汗珠,但仍然是精神矍爍。

瞧,那人正疾步走來!只見他一臉焦急,手裏拿着一個紙卷狀的東西,風風火火地往前趕。看那焦急萬分的表情,似乎要去傳遞什麼緊急信息。

還有一人悠然地牽着馬,緩緩走來。馬像與真馬一般大小,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彷彿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

每一件銅像都是極爲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有的高舉雙手,大聲歡呼,似乎爲自己榜上有名而慶賀;有的癱坐在地,目光呆滯,如同在爲自己生活的不幸而嘆息;有的手執棋子,屏息凝神,目不轉睛地下着棋;有的三三兩兩談笑風生,彷彿把自已見到的趣事與別人分享……走近他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微的呼吸聲。

中山公園銅像羣生動地再現了江陰的名人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江陰的悠久歷史民俗文化。江陰這塊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作爲她的兒女,我們無不感到驕傲、自豪!

中山公園導遊詞8分鐘以上3篇 中山公園:綠意盎然,歷史厚重 第2張

第2篇

北京中山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與故宮一牆之隔。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中山公園現佔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

位於天安門西側,全園面積22.5公頃。原爲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爲萬壽興國寺。1421年(永樂19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爲社稷壇。這裏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1914年闢爲中央公園。孫中山先生死後曾在此停放遺體,爲紀念孫中山先生,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中山公園。

從南門入園,走過門廳,穿過曲折的彩繪長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藍琉璃瓦頂的由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漢白玉石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戰勝”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形態各異的古柏相傳爲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而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爲奇觀。由此西行就到了壇門外,一對雄 中山公園(北京)俊的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遷來守門的。

走進壇門.眼前是一條綠色的林蔭道,周圍遍栽果樹。公園的主體建築社稷壇位於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爲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臺。壇上鋪着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並象徵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爲,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壇臺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壇四周建有四色琉璃牆,東藍、南紅、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漢白玉櫺星門一座,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皇帝把“社稷”看作爲國家的象徵,並自認爲受命於天,爲了祈禱豐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來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師、獻俘、旱澇災害等也要到此祈禱舉行儀式。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臺基,無天花板。明露着樑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弔唁。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爲中山堂。堂後門內兩側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將鐵戟全部掠走。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社稷壇東邊,環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內疊假山、搭花棚、築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竹相映中,點綴着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一年四季萬紫千紅,春意盎然。這裏還有迎暉亨、蘭室、水榭、四宜軒、春明館、繪影樓等建築。

此外,園內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築,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爲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爲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別刻着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於鴻臚寺內,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後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划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 中山公園(北京)景2,景色如畫。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一座中山公園,旅居這裏的華人、華僑和學子們的強烈的懷鄉之情,從山水、林橋、路廊中折射出來。中山公園坐落於溫哥華市中心東部,緊靠唐人街,與中華文化中心毗鄰。據說這是迄今爲止中國境外建造的第一個全景中國古典式花園——蘇州園林的再現。公園始建於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開園,由中國蘇州52 位專家組成的承建隊在建築師王祖欣和馮小麟先生的帶領下,同溫哥華建築師韋亞祖和佈景師鄧雲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成此園。中山公園所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來自中國,如玲瓏光潔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製工藝品,各式各樣的花格窗、假山石,鋪曲徑、小路用的鵝卵石等。

中山公園中有中國古典花園應包括的亭、臺、樓、閣四部分,花園的設計反映着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崎嶇對平坦,明對暗,大配小,剛柔相襯。園內既有鋪滿睡蓮的平靜湖面,又有小橋下的潺潺流水。花草樹木中,鬆、竹、梅尤爲顯赫。前人賦予它們堅貞、正直、友愛的品格,給後人以美好的啓迪。山石凸凹,崎嶇有致,小徑石階,參差不平。雕刻着花鳥蟲草的長廊又直又齊,水榭與亭臺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公園雖小,但由於建築師的構思巧妙,使人在遊覽時,有一種景景連綿,“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當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對面的華楓堂,常有中國民樂演奏會。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襯下,將人們引向遙遠的過去,帶向大洋彼岸,讓人如醉如癡。

1993年底時,孫中山先生銅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園門口。中山先生半身銅像連同青黑的花崗岩基座,高約3 米。他神情莊重,目光深邃,令人肅然起敬。銅像是由中國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贈送。銅像揭幕典禮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及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了儀式,並分別致詞:孫中山的名字與中華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銅像與溫哥華的華人們的同在;中山先生的思想與世界和平與進步同在。

中山公園是華人故鄉的縮影、中華文化的結晶,中山銅像表現着中華民族奮鬥不屈的精神!

第3篇

前方就是南門。看,那南門上豐富的圖案,都是漂亮的花紋。

右轉,就是醒獅球。爲什麼叫醒獅球呢?因爲有東方的獅子醒來統治世界的意義。但是,它在期間被毀。幸運的是,今天的醒獅球是1997年重建的。看,地球上的獅子還大吼着,樣子很是威武。地上有一個小池子,像是一朵花。這個花池有8個花瓣。地球上還有4只雄鷹飛舞。醒獅球還可以讓人在花池上休息,從北面看,有許多假檳榔樹。

我們往東北的方向走,穿過假檳榔樹林,是晨讀像。晨讀少女專心地看書,她的書是捲起了一半。這位少女一手拿書,另一隻手放在身旁。

晨讀少女像後面,有十多米高的樹,這應該是檳榔樹。前方是竹林,我們穿過竹林之後,上了橋,左轉就是花展館。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花展館門口了,這就要進入花展館了。我們首先經過一座橋上島。看!這是廈門市的市花——三角梅。三角梅是紫茉莉科三角梅屬植物,雖然不耐寒,但是在不是冬天的季節裏,三角梅漂亮極了。三角梅的粉色“花瓣”並不是花瓣,而是葉子。真正的花是葉子中的白色小花。

我們即將走出花展館,繞過兒童樂園,再往前走,就是動物園了。看,有蛇、熊貓、鳥、烏龜、猴子等動物。前方是荷庵橋,走過橋後會上島。島上也有動物哦!看,那隻老虎在睡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