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廣東15個最著名的教育家

排行榜 閱讀(3.24W)

15、陳家驥

廣東15個最著名的教育家

陳家驥,男,字壯立。出生於1895年6月2日。1925年畢業於廣東省高等師範學校文史部。在以後十年間任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教員,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教員,廣東省立國小教員,函授學校教員等職。主要著作有譯本《西藏》、地理專著《廣東省》等。

14、馬思聰

馬思聰(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小提琴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廣東海豐人。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臺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併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

13、樑宗岱

樑宗岱(1903~1983),廣東新會人,1903年出生於廣西百色,翻譯家、教育家。樑宗岱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集詩人、理論家、批評家、翻譯家於一身的罕見人才,可謂名滿文壇。在文化成就之外,樑宗岱還是一位教育家,是中國現代外語教育尤其是法語教育的開創者之一。

12、關山月

關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於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曾拜師“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1948年任廣州市藝專教授。1958年後,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1、馮乃超

馮乃超,革命活動家、教育家,中國現代詩人、作家、文藝評論家和翻譯家,翻譯作品常用筆名馮子韜。原籍廣東省南海縣鹽步區秀水鄉,今南海市鹽步鎮東秀鄉高村。1901年10月12日出生於日本橫濱華僑家庭,是日本著名僑領、橫濱興中會主幹馮鏡如、馮紫珊的後裔。李書城女婿。

10、高劍父

高劍父(1879年10月12日~1951年6月22日),名侖,字劍父,後以字行,漢族廣府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現廣州市番禺南村員崗鄉),中國近現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與陳樹人、高奇峯一起致力於中國畫改革,後人稱嶺南畫派。

9、唐國安

唐國安(1858年10月27日(戊午年)~1913年8月22日),英文名字“Tong Kwo On”,字國祿,號介臣。廣東省香山縣人(今珠海市唐家鎮雞山村人)。清末民初的外交家、教育家、清華大學創始人。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第一任校長(1912年5月以前稱監督)。

8、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爲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自幼喜愛繪畫。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歷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國立藝術學院 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1991年8月12日10時,因心臟病、肺炎併發症,病逝於香港港安醫院,享年91歲。

7、蕭友梅

蕭友梅(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字思鶴,又字雪明,廣東香山縣石岐鎮興寧里人(今中山石岐區興寧里人),作曲家、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上海音樂學院創始人之一,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開基創業的一代宗師、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爲中國音樂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6、許崇清

許崇清(1888年~1969年),出生於廣州,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許崇智堂弟。許崇清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參加起草《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歷任國民政府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中山大學校長;1949年後許崇清歷任廣東省副省長、中山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崇清受到衝擊,幾次被批鬥,在1969年一次被批鬥後回家途中摔倒,因心臟病發作逝世。

5、鍾榮光

鍾榮光(1866―1942),字惺可,廣東中山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1894年中舉人,以擅長八股文聞名於時,後加入興中會,創辦《博聞報》、《可報》等報刊宣傳革命,參與反清革命活動。1899年受聘爲美國教會學校廣州格致書院漢文教習。後出任嶺南學堂教務長、嶺南大學董事會主席,1928年嶺南大學收歸國人自辦,任第一校長。次年改任嶺南大學榮譽校長。主管嶺大期間,創辦嶺南農科大學、嶺南工學院、商學院、孫逸仙醫學院。

4、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漢族,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後以倉海爲名。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志士。祖籍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今廣東蕉嶺),1864年生於臺灣苗栗縣銅鑼灣,1887年中舉人,1889年己丑科同進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1912年元旦因肺病復發,1912年2月25日病逝於廣東鎮平縣(今蕉嶺縣)淡定村,終年48歲。臺灣建有逢甲大學以示紀念。

3、容閎

容閎(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原名光照,族名達萌,號純甫,英文名YungWing,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容閎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被譽爲“中國留學生之父” 。

2、鄭觀應

鄭觀應(1842年―1922年),本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別號杞憂生,晚年自號羅浮·鶴山人。祖籍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他是中國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維新思想體系的理論家,啓蒙思想家,也是實業家、教育家、文學家、慈善家和熱忱的愛國者。

1、陳獻章

陳獻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今江門市新會區)白沙里人,故又稱白沙先生,世稱爲陳白沙。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是明代心學的奠基者。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爲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