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原文、教案及反思

教師文案 閱讀(1.04W)

《寡人之於國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語法簡單,學生很容易讀懂。本站小編準備了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原文、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寡人之於國也》原文、教案及反思

課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shēng)食也;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sāng)死無憾也。養生喪(sāng)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雞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piǎo)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直接引用同一人語的分段格式,即在每段開頭使用上引號【“】,只在最後一段末尾使用下引號【”】。爲防止被誤改,特此聲明。)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那可真是盡心啦!黃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饑荒,(我)便把那裏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如此辦。考察鄰國的統治者,沒有哪個君王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並不更加減少,我的百姓並不更加增多,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擊鼓進軍,兵器刀鋒相交撞擊,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憑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這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違背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盡(這句指在農忙季節不應讓人民爲公家服役)。密網不下池沼捕魚,魚鱉就會吃不盡(按,古時曾經規定,網眼在四寸[合現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爲密網,禁止下池沼內捕魚)。斧子按一定的季節(指在草木凋落的時候,那時生長時節已過)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就使百姓供養老人孩子和爲死者辦喪事都沒有什麼遺憾了,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什麼不滿,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五畝住宅的場地(五畝:合現在一畝二分多),在裏面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等家禽、家畜的飼養(豚:小豬。彘:大豬),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畝的耕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數口人的家庭沒有捱餓的情況了(數:幾)。認認真真地辦好學校教育,反覆進行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教育(庠序:學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頭頂着或揹負着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歲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卻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

“富貴人家讓豬狗吃人吃的東西,而不知道加以約束,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知道打開糧倉賑救災民,老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罪過,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種說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卻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指別的諸侯國的人)就會前來歸順了。”

教案

教學目的

一、瞭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於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國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於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並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板書題目]

二、誦讀

1.教師範讀正音

王好(hào)戰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塗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着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裏?

提示:“於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於國盡心結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後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於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爲什麼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啓發對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麼?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

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爲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後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徵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於焉耳矣兇無如加好請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無於

五、作業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反思

文言文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從應試角度出發,似乎應注重文言字詞,而這樣的課會顯得較枯燥.而對學生而言,文言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字、詞、句、段、篇無不有待積累,有積累而後有比較、有感悟,而把這一切統一起來的方法便是誦讀。

《寡人之於國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語法簡單,學生很容易讀懂。因此,我把誦讀指導作爲主線,採用思想串字詞的模式,在串講中突出重點字、詞句,並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誦讀時間,從而達到基本成誦。最後通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帶着問題思考,爲第二課堂的內容做準備。在這堂課中,有一些閃光點:

1、課堂思路清晰,過渡銜接自然,重點突出,既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了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點。

2、誦讀指導詳細,學生朗讀文章的氣氛較濃厚,並通過閱讀引導學生貼近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業設計巧妙,既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又讓學生對文言句式有較深的感悟。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導語有其可取之處,但所用時間過長。

2、如果學生事先沒有充分地預習課文,那麼這節課將難以進行。

3、內容安排較多,時間比較緊湊。

教學的方向: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確目標讓學生有的放矢。學習《寡人之於國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歸納文言句式。其次是瞭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張和具體措施。再次是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的論辯方法。

二、本課教學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1、本文詩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讀和背誦。同學們在課前就已經反覆朗讀幾近成誦,課堂上仍應該加強學生的誦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指導學生把我語言的節奏和文言語言特點以及文言語氣詞的語氣。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學生很容易讀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這裏的“然而”並非現代漢語中的一個轉折連詞,而是“這樣卻”的意思,它是兩個詞。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幾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則幾乎是“矣”字,此兩者語氣不同,表達的情感內容也不同。這就需要學生在反覆朗讀中認真體會。

2、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爲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爲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具體教學中讓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閱讀課文,理清作品線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查找、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4、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爲生成。讓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問題,互相討論、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意識。同時,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5、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爲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論辯方法,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爲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6、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意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例如,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要求學生通過自學來完成,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採用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學習。如小組解析疑難語句,對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聯繫歷史和現實,結論雖不一定準確、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值得改進: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學生課外閱讀、蒐集相關材料不夠,今後應多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課堂上還有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進來。今後應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調動所有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