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植物角教案5篇

教師文案 閱讀(5.34K)

教案也可以被視爲教學的藍圖,它爲教師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框架,以便他們能夠有條不紊地傳授知識,教案的適切性要考慮到課程標準和教育政策的要求,以確保教學與教育體系保持一致,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植物角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植物角教案5篇

植物角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朗讀,想像以及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朗讀錄音帶、蒼耳的種子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裝扮着我們的生活。植物王國的故事,也十分有趣,那麼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到《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開火車讀字詞卡片:植物辦法四海爲家旅行降落傘山窪豆莢炸開觀察蒲公英準備蒼耳仔細粗心飛得高就得告別媽媽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3、過度:小朋友們,植物媽媽在什麼方面有辦法,又有哪些好辦法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請大家輕聲讀課文,想一想你都讀懂了什麼?

二、研讀課文,學習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讀了課文,你知道植物媽媽在什麼方面有辦法?(指名回答)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媽媽?教師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2、老師請五位小朋友逐自然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的哪幾小節介紹了這幾種植物?

3、你認爲那種植物媽媽最聰明,你最喜歡哪種植物媽媽的辦法,就認真地讀讀這個小節。並想一想它的辦法好在哪呢?吧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夥伴交流。

4、彙報交流:

(1)請喜歡蒲公英媽媽辦法的同學一起讀讀這小節。(生齊讀)

你們見過蒲公英嗎?平常我們還管它叫什麼你知道嗎?

蒲公英娃娃是怎樣離開媽媽的呢?

有誰吹過蒲公英嗎?你見過蒲公英被風吹走時的樣子嗎?誰能說說蒲公英被風吹走時是什麼樣子嗎?(它們被風一吹,就一個挨着一個飛走了,飛得到處都是)一個挨着一個,連續不斷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是哪個詞?(紛紛)

這些蒲公英娃娃紛紛離開了媽媽。它們可能會飛到哪,在哪裏安家呢?(學生想象)

這些蒲公英娃娃飛到哪就在哪安家,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就是(生:四海爲家) 。

朗讀指導:請同學們看看課文的插圖。看,小蒲公英在空中飛啊飛,它們終於長大了,可以自己去闖天下了,它們是多麼快樂,多麼自豪啊!吧你自己想象城那個快樂的小蒲公英,吧你此時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背誦

(2)蒲公英媽媽真了不起,它用什麼送走了自己的娃娃?板書風其實蒼耳媽媽的辦法也很巧妙,剛纔說喜歡蒼耳媽媽辦法的同學一起讀讀第三小節,想一想它的辦法好在哪呢?(學生讀,發表自己的看法)

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打開禮包,看看是什麼?(出示蒼耳的種子)動手摸一摸它那帶刺的鎧甲,把它掛在衣服上,動一動,走一走,想想蒼耳媽媽的辦法好不好?

是啊,蒼耳媽媽多有智慧呀!它能借助小刺掛住動物的皮毛,讓孩子們走遍天下四海爲家。板書:動物。誰願意讀讀這個小節,把你對蒼耳媽媽的敬佩和讚賞讀出來。自由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練習背誦.

很多同學喜歡蒲公英媽媽和蒼耳媽媽的辦法,有誰喜歡豌豆媽媽的辦法嗎?大聲地讀一讀,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的辦法呢?

用雙手做豆莢炸開狀,體驗豌豆炸開時的情景。

孩子們出去旅行開心嗎?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蹦着,跳着?是啊,小豌豆離開媽媽多開心啊,請你有感情地讀讀這小節,把你的感受讀給同桌聽。指名讀,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練習背誦。

6、植物媽媽傳播種子是不是隻有這幾種方法呢?你是從哪裏知道的呢?請大家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小節。讀了這小節,你知道了什麼?

那裏指的是哪裏?仔仔細細是什麼意思?你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它指的是什麼?怎樣做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呢?

三、課外延伸

對呀,自然界有徐徐小多多的知識,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的無窮奧祕。除了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這幾種植物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呢?(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老師還爲大家帶來了一首小詩,這首詩中也爲我們介紹了一些植物媽媽的辦法,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柳樹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一吹,

孩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

鳳仙花媽媽很聰明,

它給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一碰,

孩子們就蹦着跳着離開了媽媽。

椰子樹媽媽有辦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邊,

只要孩子成熟落了下來,

它就能跟着海水到岸邊發芽。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探索了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奧祕,其實植物媽媽不僅會傳播種子,有些植物還會捕食昆蟲呢,這多不可思議啊!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爲一個會觀察、愛思考的孩子,將來去揭開大自然的未解之謎。

五、板書設計

15、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風

蒼耳動物

豌豆太陽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讓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從而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感受學習樂趣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另外,教師在課堂語言的設計上,無論是從問題的提出,還是小結過渡,都力求語言的精準和富有感染力,尤其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這一點顯得尤爲重要。在本節課中我採用了多種方法,結合生活經驗,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利用感官參與,做動作體驗等等,教學的效果較好。

植物角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瞭解課文告訴我們的知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網站、演示課件或相關的掛圖。

2、學生自己讀課文,預習生字詞,想一想:我會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了解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的知識。

第一課時

課時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課件或掛圖,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了解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文;

1、由秋天植物的種子成熟引入,設問導入課文。

2、齊讀課題:

(1)知道“植物媽媽”“孩子”分別指植物和它們的種子。

(2)用補充課題的方法瞭解課文大意。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其餘學生聽、辨,糾正字音。

2、學生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要求讀正確。(“爲”是多音字)

3、學生自己讀課文,要求:

(1)勾畫交流:課文中講到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並作上符號。

4、教師和學生一起整理出需要重點解答的問題。

三、帶着問題,在朗讀中感悟;

1、讀第1節

啓發提問:誰讀懂了“四海爲家“這個詞語?學生結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看法。練習讀好問句。

2、朗讀2、3、4節

(1)說一說:你最欣賞哪一位媽媽的辦法?爲什麼?

(2)通過網站或課件演示,幫助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學生在書上勾出關鍵詞語。

(3)相機指導朗讀,重點讀好關鍵詞語。

3、自由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讀、表演讀。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4、試着背誦課文。

四、實踐活動:

讀課後“泡泡”裏的話,說一說除了課文中講到的,自己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資料;通過網站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激發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

第二課時

課時學習目標:鞏固朗讀背誦,進行字詞訓練。

達標過程:

一、鞏固朗讀、背誦;

1、齊讀課文,回憶課文內容;

2、分組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3、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節進行背誦,提高背誦興趣。

4、“接龍”方式檢查背誦情況;

二、進行字詞訓練,識記生字;

1、讀“讀讀抄抄”裏的詞語。

(1)強調詞語重疊時輕聲的讀法;

(2)仔細觀察:這些詞語有什麼相同點?只觀察不回答。

(3)學生試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2、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讀生字,練習口頭組詞;(“知識”中的“識”讀輕聲)

(2)學生交流:我用什麼方法記住了哪一個字?(區別“己”“已”的不同;)

(3)教師小結學生的識字方法,肯定學生的思維方式;

(4)鞏固:在網站中通過文字遊戲瞭解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導書寫;

(1)重點示範獨體字的寫法:(通過橫中線和豎中線確定筆畫位置)

(2)示範三個女字旁的字的寫法(指名在黑板上寫,然後進行筆畫整理)

4、練習寫一寫生字,教師課堂巡視,看筆順及寫字姿勢是否正確。

5、小結書寫情況。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6個二類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的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激發學生觀察事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背誦能力。

(三)創新目標:

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課本以外的傳播種子的方法。

(四)德育目標:

激發教育學生學會觀察、善於觀察、養成觀察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課文以詩歌的形式展示了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句生動活潑,易於學生理解。

2、學生分析:課文內容比較簡單,朗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對詩句表現的傳播方法理解便不難。

3、確定五點:

重點:學會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瞭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創新點:找到課文以外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德育點:理解詩句內容,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空白點:想象不同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學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生字卡片,掛圖

目的:直觀的認識生字詞和理解課文內容。

主要技術

留空白、加深體驗。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節設計:

一、導引目標,

提問:植物媽媽幹什麼有辦法?有些什麼辦法?

激發興趣

看圖觀察後回答問題。

二、創設條件

1)自讀課文,用―――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以小老師教讀,開火車等形式檢查自學情況。

自主參與

1)自讀課文,用―――畫出生字詞。

2)領讀、開火車讀生字新詞。

旅行、娃娃、山窪、準備、觀察、乘着風、豆莢、降落傘、蒼耳、炸??

三、組織研究

1)全文共有幾個小節?通過剛纔的朗讀你有哪些不懂的詞語。

2)適時引導學生體味情感,入情朗讀。

體驗發現

1)讀文後回答問題,提出不懂的詞語。

2)互相理解詞語,熟讀課文。

四、引導創新

1、熟讀課文,採取自由讀、同桌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讀課文。

2、讓學生進入角色體會情感。

3、說說各種植物都用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的?

應用實踐

1、讀課文。

2、讀中體會角色情感。

3、練習背誦。

五、反思小結

1、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2、你還知道其它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嗎?

鞏固提高

1、暢所欲言談自己的想法。

2、談收穫

六、研究性作業

收集一些其它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自習課時與同學交流。

教學目標:

1、會認“旋、蒲、降”等12個生字,會寫“豆、紛”等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探究植物奧祕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重點:

在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律美,瞭解課文中介紹的關於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結合課文內容瞭解“紛紛出發”、“落戶安家”、“四海爲家”等詞語的意思。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或課文插圖。

2、學生準備:課前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的樣子,瞭解這幾種植物是用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裝扮着我們的生活。植物王國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麼,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讀了《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你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二、整體感知,瞭解課文內容

1、教師範讀課文。

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聽讀課文後討論:你從這篇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2、學生自讀課文。

(1)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輪流讀課文,達到讀得正確、讀得流利的,由小組長爲他打上“☆”,沒有達到要求的,再把課文多讀幾遍。

(3)開展“我會讀”的競賽。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後評議。

3、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三、識記生字,練習寫字

1、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先勾畫出生字,再想一想:我準備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小組交流,互幫互學。

(3)教師點撥引導。在學生互教互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類指導。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識字(紛、識),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娃、窪),還可以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識字。

(4)課堂交流。

開展“我會認”的活動,讓學生走上講臺認讀生字,並說出自己識記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說後,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自己與別的同學不同的識記生字的方法。

2、練習寫字。

(1)指導觀察。要把這10個字寫美觀,必須注意什麼?

(2)學生按筆順自主寫字。第一遍描紅,第二、三遍寫正確,寫美觀。

(3)教師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如:“巳”與“已”的區別,女字旁與“女”字寬窄不一樣,第三筆到右邊不出頭。

四、作業

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學,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你從文中讀懂了什麼?用“﹏”劃出相關的語句。

2、課堂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引導學生帶着自信,用“讀了課文,我知道了”句式彙報自學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媽媽在傳播種子方面有很多辦法;我知道了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二、研讀課文,探究感悟

1、你認爲哪位植物媽媽最聰明,她傳播種子的辦法好在哪裏?找夥伴一起朗讀課文2、3、4節,把你的想法說一說,互相問一問、評一評。(板書合作學習方法:讀、說、問、評)(學生合作學習,精讀2、3、4節,教師巡視參與)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探究和感悟:(學生說哪種植物,就講讀哪一節)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蒲公英媽媽最聰明……”時

①說到這裏,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

生質疑:“降落傘”到底指什麼?“乘着風”是什麼意思?

(適當討論。)

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降落傘”是什麼,“乘着風”又是什麼感覺。(播放課件: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全過程,教師配解說)

③你覺得這情景美嗎?請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這一節練讀一下,討論怎樣才能讀好這一節。

學生同桌練讀,討論交流,感悟讀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風紛紛出發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樣想的呢?請你讀一讀下面這首小詩,與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

我要跟你們一起去旅行!

你們飛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

是雲彩鋪成;

我要跟着你們,

去看神祕的星星。

你們飛得很遠——

遠方的風景

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們,

去作快活的旅行。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蒼耳媽媽最聰明……”時

①讓我們去看看蒼耳娃娃是怎樣出去旅行的?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質疑:“帶刺的鎧甲”是什麼樣的?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的?

②指名讀這一節,談讀法——誰有不同的讀法,再指名讀——你喜歡誰的讀法,評一評——帶着自己的理解齊讀。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豌豆媽媽最聰明……”時

①你最喜歡這一節中的哪句話?說說怎樣讀好它。(指名讀、說,指導感悟要點:“啪的一聲”、“炸開”、“蹦着跳着”)指名再讀,說說讀出了一種什麼感覺?(談感悟,齊讀句子

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樣離開媽媽的?

③同學們,你們出去旅行高興嗎?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誰來讀讀這一節?

指名讀——點評——再指名讀——願意讀的起立齊讀。

3、小結:請大家想想,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媽媽都是靠什麼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結合板書:風、動物、太陽)

4、植物媽媽是不是隻有這幾種辦法呢?自由讀第5節,邊讀邊想:從這一節中你知道了什麼?

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的能力

1、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如椰子樹利用自己的位置優勢,果實成熟後靠流動的海水傳播種子;柳樹的柳絮也是靠風來傳播的……)

2、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這麼多,那這首詩可以再寫長一點,你能照着第2、3、4小節的格式自己寫一段詩嗎?

四、作業

閱讀其他有關植物的文章。

板書設計:

蒲公英 風吹

植物媽媽有辦法—— { 蒼耳 皮毛掛 }——傳播種子

豌豆 太陽曬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生字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秋天是迷人的,秋天的顏色是絢麗繽紛的,秋天的氣息是清新濃郁的,在秋天更有許多奇特的自然現象,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植物媽媽在秋天怎麼送出自己孩子的。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討論思考:

1、植物媽媽有哪些辦法送出自己的。孩子?思考討論後填表。

植物媽媽

有辦法

2、同桌交流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教學方法同前略

三、熟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1、認讀書寫課文生字詞。

2、收集關於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的資料。

(教給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查閱書籍工具書、通過互聯網、問懂得相關知識的人)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課文理解賞析誦讀

教學設計: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抽生讀或者背誦課文

3、課文告訴了我們植物媽媽有哪些辦法?

二、進行新課

1、找一找詩歌的哪幾節爲我們介紹了植物媽媽的辦法?

2、齊讀第二節。讀懂了些什麼?展示畫片,學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狀。指導學生朗讀。

重點理解:降落傘在這裏的意思?用只要就說一句話。

3、自由讀課文第三節、第四節。讀懂了些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提出來,全班交流議論。指導學生朗讀。

4、課文第一節和第五節分別寫的是什麼?這兩節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拓展昇華

通過資料收集,你還知道其他植物是怎麼送出自己的孩子的?四人小組交流後,在全班交流。

四、指導背誦課文。

五、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舉辦一次以有趣的自然爲主題的活動,學生作好資料的收集準備。

附:板書設計

植物媽媽

有辦法

植物角教案篇3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能用“準備”、“已經” 造句。

2.理解詩句。瞭解蒲公英、蒼耳和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瞭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思路:

1.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粗知課文大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3.分節講讀課文,着重理解三種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1)第一節主要弄清下列詞語的含義:“孩子”、“長大”、“四海爲家”。

(2)第二至四節是教學的重點,應採取以朗讀爲主,適當講解,輔以看圖的方法進行教學。着重讓學生弄清:植物傳播種子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一是外界條件。

三個小節講讀的辦法應有所不同。

①學第二節時,邊讀邊講,然後概括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

②讀講第三四節時,讓學生自己邊讀邊找出蒼耳和豌豆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

(3)第五節讓學生說說其它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4.朗讀訓練着重在語調、重音和停頓上進行指導。

5.生字應在反覆朗讀中解決字音,在理解內容過程中掌握字義。講讀之後着重指導“旅”、“降”、“乘”三字的字形。最後完成課後第2題。

教學資料:

1.櫻桃熟了,鳥兒吃到肚子裏,核隨着鳥糞落下地,春天長出小苗苗。

2.椰樹長在河邊,椰子熟了,隨水流淌到沿岸,在岸上又長成椰樹。

教學用具:

1.三種植物的掛圖或實物。

2.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抽拉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問:什麼樣的植物可以當“植物媽媽”呢?(能傳播種子繁衍後代的植物)植 物媽媽爲什麼有辦法?它有些什麼辦法呢?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1.藉助拼音,自由小聲地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添字、不掉字,讀時注意生字中的翹舌音、後鼻音和多音字“得”的讀法。

2.默讀課文,在生字及生字詞下邊用鉛筆畫出記號,讀準生字詞的字音。

在多音字“得”下畫上記號。看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得”的讀音有什麼不同。

3.用學過的方法(結構分析法、數筆畫法、形象記憶法,舊字換偏旁法、形聲字分析法等)分析字形、記住生字。

4.朗讀課文,注意停頓,看看全文共有幾小節,並寫上小節號。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和生字詞的卡片,打亂順序,指名認讀。

正音指導:“乘”和“曬”是捲舌音;“降、乘、蒼”是後鼻音;“識”在“知識”一詞中讀輕聲。

2.出示小黑板:課後第三題中的三個句子。

(1)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

(2)那裏有許多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種子,飛得多遠哪!

先認讀“得”的三種不同的讀音“děi、dé、de”,再讀句子,選音節注音,最後齊讀三句話。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首詩共有幾小節?(五小節)

2.指名分別讀五小節、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貼植物圖或實物)

簡介蒲公英和蒼耳這兩種植物。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講了蒲公英、 蒼耳和豌豆,這三種植物。那麼,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

二、細讀課文,逐節閱讀。

1.講讀第一節。

(1)指讀、思考:這節有幾句話?(2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思考:這句講了什麼?採用半提示法理解“孩子”、“長大”、“四海爲家”的意思。如:“孩子”在這裏指植物的什麼?(種子) “長大”也就是說植物的種子已經怎樣了?(成熟了)“四海爲家”:“四海”指到處。這裏是指植物的種子到處生根發芽,所以到處都是它們的家(板書:四海爲家)

(3)指讀、思考:第二句講了什麼?採用告訴本義再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旅行”的意思。如:我們到外地出差或探親或遊覽叫“旅行”。“種子去旅行”是什麼意思?(這裏是指種子被傳播出去。)這些種子還回來嗎?它將——(四海爲家)(指板書,回扣重點詞)

(4)指導朗讀:第一句既要讀出那種“四海爲家”的自豪感,也要讀出和媽媽告別的那種難捨難分的感情。“得”要拖長讀音。第二句要用上升的語調讀問句。讀時注意停頓和重音: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爲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學生自由試讀,評議後,再齊讀。

2.教學第二節。

學生回答問題2時,讓學生回憶第一冊課文中的《蒲公英的種子》,想想:這裏的“降落傘”指的是什麼?(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學生回答問題3時,先問:蒲公英的種子光有“降落傘”能去“旅行”嗎?那麼,還要有什 麼?(風)老師演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抽拉幻燈片,邊抽拉邊朗讀第二節。學生邊聽邊看後,根據幻燈,說說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概括小結:蒲公英種子的傳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蒲公英的種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傘;一是外界條件——風吹。(3)指導朗讀:輕風一吹,要讀出風的輕,邊讀邊想象大羣蒲公英乘風出發,四海爲家的壯觀景象。“乘着風”要稍快,“紛紛”要讀出蒲公英一個接一個飄飄悠悠飛出的感覺,可放慢些。

注意停頓和重音: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風/一吹。孩子們就/紛紛/出發。師生評議朗讀情況後齊讀第二節。

(4)總結: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3.扶教第三節。

(1)指導學生按第二節閱讀思考題學習第三節,學生邊讀邊找出蒼耳傳播 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上表中。(蒼耳、像鎧甲、動物帶)

學生回答問題2時,採用先了解本義再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鎧甲”。

“鎧甲”是什麼?(古代打仗時防刀槍的鐵衣。)這裏是指蒼耳外面一層什麼呢?(較硬的殼,上面還有刺。)

回答問題3時,教師演示抽拉幻燈片:先放映蒼耳幻燈片,再拉動小白兔燈片經過蒼耳燈片,然後抽動幾個蒼耳粘到兔子身上,隨小白兔來到燈片中的“山窪”。問:“山窪”是什麼樣的地方?(山間低窪的地方。)學生看後,講述蒼耳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指導學生概括:蒼耳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3)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 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朗讀評議後齊讀。

(4)指導學生總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動物走到哪兒,蒼耳的種子就被傳播到哪兒。

4.自學第四節。

(1)自讀第四節,思考閱讀思考題,找出豌豆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前表中。(豌豆、豆莢、太陽曬)

學生回答問題3時,教師演示抽拉幻燈片:先放映豌豆燈片,再放映“太陽”,然後放映豆莢炸開,最後放映“蹦着跳着離開媽媽”。學生看完燈片後,用自己的話說說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學生自己概括:豌豆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3)指導朗讀,學生點畫停頓和重音符號,朗讀評議後齊讀。

(4)學生自己總結:豌豆是靠太陽傳播種子的。

5.總結歸納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傳播種子。

6.閱讀第五節。

(1)圍繞第一句中的“很多很多”這個詞語,啓發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理解“那裏、它、觀察”等詞語,思考:怎樣才能得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板書:仔細觀察—→得到知識)

(3)小結:大自然裏有許多知識,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得到它。

(4)齊讀第五節。

五、聽配樂詩朗誦、總結全文:這首詩運用擬人手法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

六、鞏固練習。

1.蒲公英靠()傳播種子。

2.蒼耳靠()傳播種子。

3.豌豆靠()傳播種子。

第三課時

一、指名分別朗讀五小節,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學生說清以後再齊讀全文。

二、指導背誦。

1.根據板書,瞭解各節的意思,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小節結構相似。

2.分節背,教師再領背每節的第一個詞語,引導學生背。

3.指名背,再齊背全文。

三、學生彙報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彙報要求:

1.讀準字音再領讀。

2.介紹自己用什麼方法分析字形。(結構分析法、數筆畫法、形象記憶法等等)

3.擴詞並領讀。

4.談自學過程中生字易錯處。

彙報中的指導:

1.“備”:(1)讀書上帶“準備”的句子。(2)用“準備”造句。造句內容提示:誰準備了什麼;在什麼時候(或在什麼情況下)誰準備幹什麼;誰怎樣準備幹什麼。

2.着重指導的字。

(2)降:八筆完成,“阝”兩筆完成,“夂”三筆完成,最後再寫三筆。

(3)乘:可以用“禾”字中間一個“北”字的拆字法去記。它的筆順是:

四、指導書寫。

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彙報寫法,指導寫字頭,學生再自己練習每個字寫 三遍。

指導提示:左窄右寬的字有:降、曬、識、旅、植。上大下小的字是備。

上小下大的字是乘。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課後作業第2題中的詞。用帶點的詞口頭造句。

2.聽寫第2題中的詞,聽寫後自己對照課本檢查一遍把寫錯的改正過來。

3.把帶點的詞造句寫在本子上。

六、家庭作業。

1.背誦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奇妙的植物》。

附:板書設計

植物角教案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這個變化莫測自我的社會裏,孩子們對環保意識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隨時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隨手亂折樹枝、花草,更多人類還在砍伐樹木,導致地球災難越來越多,爲了讓更多的人關注保護樹木的重要性,我們從孩子開始教育,從身邊開始教育。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環境的意識。

3、初步瞭解植物的陪護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幼兒瞭解樹木的成長過程(難點)

2、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着密切的聯繫(重點)

活動準備

1、聯繫園林師與社區合作

2、灌澆植物的水桶若干

3、製作“保護植物”的標誌

4、植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導入)部分

一、師幼談話,讓幼兒瞭解樹木的成長過程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到了社區,這裏有很多很多花草、樹木,首先,我們先來觀察一組圖片,來看一看這些植物是怎麼生長的。”

2、通過觀察植物圖片(樹木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瞭解所有植物生長都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這是什麼?它是怎樣生長的?它要經歷多久才能成爲高大、粗壯的樹?”

(2)提問:“一顆樹的成長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爲一顆參天大樹,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幾年。)

教師小結:對,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顆大樹需要10幾年,有的還更久20年、30年,所以樹木需要我們大家的愛護和栽培,如果,經常破壞它,我們身邊的綠色植物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差。

基本部分

二、通過問答形式,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着密切的聯繫

1、提問:“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樹和我們人類有什麼聯繫?”(樹是人類的朋友。)(樹可以排除氧氣,供我們人類呼吸。)(樹還能吸收我們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樹可以保護我們的房子,把風擋住。)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對,樹是我們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人類所需要的氧氣,還能綠化環境、美麗城市,所以我們大家要保護樹木、保護環境。

三、現在我們請社區阿姨(園林師)和我們來講一講,我們要怎樣保護樹木

1、社區阿姨提問:“小朋友們,平時我們在小區裏有沒有看到園藝工人在養護樹木啊?”(有,工人叔叔會幫助修剪。)“你們知道一顆樹生長需要我們人類怎樣幫助它們嗎?”(需要我們的給它澆水。)(冬天給它們“穿上衣服”。)

社區阿姨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一顆樹長大需要我們去澆水,還需要我們去幫助它們修剪,怎樣我們的環境就更加美麗、整潔了,所以,小朋友們平時,也要愛護植物,讓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快樂的成長。

結束部分

四、組織幼兒爲植物澆水並貼上保護植物的標誌

1、教師提問:“現在我們和社區阿姨一起去給植物澆水,然後把保護植物的標誌貼在上面,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要愛護植物。”(好的。)

活動延伸

五、活動延伸

1、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養護社區植物,共建美好家園。

2、讓幼兒探索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教學活動反思

1、本次教學內容課程目標明確,讓幼兒明確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學活動落實中,有很多孩子因爲對樹木生長沒有多少了解,所以提問中互動不起來,通過圖片的引導,孩子們開始想象、探索紛紛舉手發言。開始活躍起來。

3、在以前傳統的按班教學中孩子們都是按部就班,這次通過和社區合作進行教學,在加強社會教學形式的同時,豐富了孩子的科學知識。

4、如果重新上本次課程,我會在開始部分先讓孩子們觀察社區樹木,再通過圖片來討論,讓幼兒有感觸的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樹木與人類有關的大量圖片(比如:沙塵暴、洪水、樹木被砍伐等。)讓幼兒瞭解保護環境對人類很重要。

5、我在教學本次課程中,老教師們的評價是:

(1)總體環節流暢,幼兒能完整的接受並有一定的效果。

(2)師生能互動

(3)導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植物角教案篇5

一、 設計理念:

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思考問題,激發幼兒探索的熱情。以此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水對於生命來說是很寶貴的,任何有生命的人和物都離不開水,”“水能藏在許多地方(水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等科學常識;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習尊重別人的觀點與經驗;活動中儘量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此活動是在我班已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水、水果、蔬菜等活動的前提下進行的。幼兒對水、水果、蔬菜的常識已有一定的瞭解,並且對這些活動有着很高的探究積極性。活動由故事設疑、激發探索興趣,引出課題――幼、師共同進行探究活動――師、幼共同總結三個環節組成。在教學方法上採用講故事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有時吃水果爲什麼也能解渴?”導入課題――怎樣找到藏在植物體內的水?引導幼兒對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想到的方法進行聯想或設想,讓幼兒動腦、動手,師、幼共同嘗試從植物中取出水,親歷整個探究過程,並共同討論、交流、總結。在一系列活動中獲得更多探究問題的方法和信息,來培養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教學目標:

1、 知道人和動植物都離不開水。

2、 樂意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用自己設想的方法去尋找藏在植物體內的水。

3、 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驗,並能認真聽取別人的想法,學習尊重他人。

4、 樂意與同伴交流、交換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培養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利用多種方法或工具尋找植物體內的水(引導幼兒交流、交換取水的方法和工具)。

2、難點:有序地取放物體;清楚、連貫地描述探索的過程。

五、教學準備:

1、工具:榨汁機(1臺)。

小木板(2個),小木棍(2根),盤子與杯子、勺子各6個(以上物品均消毒),鹽和糖各半杯,小塑料袋兩個,以上物品全部裝在一個小籃中,用紗布蓋好,每桌一份。

2、材料:蘿蔔、萵筍、西紅柿、梨、橘子、菜葉若干,洗淨,裝於小籃中,用紗布蓋好,每桌一份。籃底墊塑料布,預防汁水滴漏。蘿蔔、萵筍、西紅柿、梨切小塊,便於幼兒操作。

六、教學過程:

1、故事設疑,激發探索興趣,引出探究的課題。

(1)師:小猴和小兔到樹林裏玩,玩得可高興了。不一會兒,小兔說:“不玩了,我的口渴了。”小熊說:“那我們去喝水吧!”小兔說:“行。”可是找遍了整個樹林,都沒有找到一滴水,小兔非常着急。小猴看了看四周,發現了一棵果樹,樹上結滿了果子,小猴眼睛一亮說:“我有一個好辦法了,你猜猜是什麼辦法?”小兔明白了,指着樹林旁邊的菜地,笑着說:“我也有辦法了。大二班的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我們想的什麼辦法呢?”

幼:“吃果子。”“吃菜。”

師:爲什麼吃了果子(蔬菜)口不渴呢?

幼:“因爲果子裏有水 。”“蔬菜裏也有水。”

師:你怎麼知道果子(蔬菜)裏有水?

幼:“梨子裏有水,我吃過。”“番茄裏有水,把番茄切碎,放了糖,水就出來了。”

(2)師:小猴說:“小朋友說得真好,果子、蔬菜、小草等植物裏都藏有水,吃了都可以解渴。你們都知道,水呀對於你們人類、我們動物、還有植物的生長都太重要了,我們大家都離不開水。對了,小朋友們都知道植物體內藏有水,你們想把植物體內的水找出來嗎?”

幼:“想。”

2、引導幼兒討論並嘗試從植物體內取水的方法。

(1)師:誰來說一說你想到的辦法呢?

幼:“用手使勁捏。”“用木板壓。”“用榨汁機擠水。”

(2) 師:小朋友想出來的辦法真多。小猴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特地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禮物,讓大家來做一個實驗,――從植物身上找到水。請組長把紗布輕輕揭開,大家仔細看看,說說籃子裏有些什麼?

幼:“有梨、番茄、橘子、蘿蔔、菜葉。”

師:另一個籃子裏有些什麼呢?

幼:“小木板、小木棍、盤子、杯子和勺子。”

(3) 師:這些都是你們可以選擇的工具。小朋友先拿一種你想找水的水果或蔬菜,取一個盤子放好,然後再拿你想用的工具,在盤子裏開始取水。取出的水可以裝在杯子裏。最後,將取水用過了的盤子、渣子和工具都收拾在裝有塑料紙的籃子裏。注意:取放東西要輕,不要爭搶。

(4) 幼兒操作,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以引導,如:“用點力試試看。”“換個工具試試吧。”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你還能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嗎?”“你能幫一下朋友嗎?”同時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給同伴或客人老師講述自己取水的方法;鼓勵幼兒嘗試與同組幼兒不同的方法取水,或與同伴交換操作工具與材料,嘗試更多的操作方法。

(5) 師:小猴也送了一件禮物給老師(出示電動榨汁機)。這是一臺榨汁機,小猴請老師用它從水果裏榨水給大二班聰明的小朋友們喝(幼兒觀察老師操作,老師邊操作邊告訴用電器要注意安全。)。

3、總結、結束探究活動。

老師同幼兒一起總結。師:剛纔老師同小朋友們一起用了許多方法從植物體內擠出了水。我們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既能補充我們身體生長和活動所需的水分,也能得到我們需要的營養。所以,小朋友每天應多吃水果和蔬菜。在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好辦法;還有的小朋友還幫助別的小朋友,和他一起擠水。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另外,小猴知道我們大二班小朋友這麼聰明、能幹,要送一件獎品送給全班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呢?

幼:“想。”

師:“想知道是什麼,就跟我來。”

活動延伸:

師:這兒是小猴送的禮物――兩支鮮花。我們將這兩支花插在兩個瓶子裏,其中一個瓶子有水,一個沒有水,讓我們看一下幾天後,會有什麼變化呢?(讓幼兒體會到水對植物的重要性)。

活動自評:

1、 此活動能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幼兒對常見事物、現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慾望。

2、 我在活動中,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發展水平,引導幼兒 運用語言、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現,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需要。

3、 在活動中,、努力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