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搖籃》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1.37W)

一份成功的教案應該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目標,教案的制定可以幫助教師思考教學策略和方法是否合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搖籃》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搖籃》教案8篇

《搖籃》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裏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

2、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土壤裏有什麼

2、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

3、挖土的鏟子、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

活動過程

一、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爲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二、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

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裏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裏有死蟲子。

3、土壤裏有蚯蚓、螞蟻。

三、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溼了。

2.泥土裏有水分。

四、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五、說一說,植物爲什麼會在土壤裏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裏生長,是因爲土壤裏有肥料。

2、因爲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六、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裏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裏去了。

2、壤土裏的

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裏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裏沒有水。

七、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

1、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2、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3、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八、拓展思路

啓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爲什麼能生活在沙漠裏,瞭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搖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節奏,體會搖籃曲安靜、祥和、溫馨的意境禾口氛圍。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腦以及自制的與歌曲內容有關的ppt。

2.男孩和女孩結對盤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張小牀,小牀上睡着一個布娃娃,教師面前也如此。

活動過程:

一、在遊戲情景中產生學習的慾望

1.情景導入。

師:我是媽媽,(手指面前小牀上的布娃娃)這是我的寶寶。

師:(放嬰兒的啼哭聲錄音)我的寶寶怎麼哭了?你們知道原因嗎?

師:(俯下頭貼近布娃娃)哦,媽媽知道你想睡覺了。不哭,媽媽給你唱歌,哄你睡覺。

2.清唱《小寶寶睡着了》。

(教師慈愛地清唱搖籃曲,邊唱邊根據節奏輕拍娃娃,並播放寶寶哭聲漸弱的伴奏。)師:(手指輕壓嘴脣,輕聲地說)我的寶寶睡着了。我剛纔哄寶寶睡覺唱的是什麼歌?

師:對,我唱的是搖籃曲,寶寶聽着它就慢慢睡着了。爲什麼寶寶聽着搖籃曲就能很快入睡呢?

師:你聽過搖籃曲嗎?誰來說說、學學你媽媽唱的搖籃曲?

二、學習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1.引導幼兒學習拍哄寶寶的動作,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媽媽唱搖籃曲時有沒有一邊唱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你?是怎麼拍的?(請幼兒示範媽媽拍自己的動作。)老師剛纔唱搖籃曲時是怎麼拍寶寶的?

(幼兒回答後,教師邊唱邊拍,一開始手擡得高,後面手擡得低;一開始拍得重,後面拍得輕。)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麼拍寶寶。(教師邊數三拍子節拍,邊帶幼兒一起學拍。)2.引導幼兒觀看ppt並學習、記憶歌詞。

剛纔你們說自己媽媽唱的搖籃曲跟老師唱的不一樣。是的,搖籃曲有好多。剛纔老師唱的這首搖籃曲名叫《小寶寶睡着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

(出示第一幅圖)這上面有誰?它在幹什麼?

輕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星星睡了"。

(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圖片並學習歌詞。)讓我們看着圖把歌詞從頭到尾說一遍。

3.完整範唱,引導幼兒體會歌曲安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4.幼兒唱歌曲。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搖籃曲。(唱兩遍,邊唱邊按三拍子節奏輕拍。)我們在唱搖籃曲時跟唱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唱得輕,特別是最後一句唱得很輕。)對,爲什麼這首歌曲要輕輕地唱,而且最後一句要唱得更輕一點呢?

(因爲怕i吵醒寶寶。/因爲星星、月亮睡着了,不能吵醒它們。/聲音太響,寶寶會睡不着,等等。)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輕輕地來唱一遍歌曲,特別要把最後一句唱得輕一點。

三、在遊戲中進一步體會搖籃曲寧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1.請一部分幼兒當寶寶,一部分幼兒當媽媽(或爸爸)。媽媽抱着寶寶,邊唱邊拍哄寶寶睡覺。可互換角色遊戲。

你們想不想做爸爸做媽媽哄寶寶睡覺呢?

好,現在我們先讓女孩子做媽媽,男孩子做寶寶,媽媽抱着寶寶一起唱《小寶寶睡着了》,哄寶寶睡覺好嗎?(可交換角色再演唱一遍)2.請幼兒做布娃娃的爸爸、媽媽,哄布娃娃睡覺(爸爸輕拍寶寶,媽媽唱歌哄寶寶睡覺)。

(輕輕地)你們的寶寶睡着了嗎?現在讓我們輕輕地離開,讓寶寶甜甜地睡一覺吧。

延伸活動:

1.蒐集並引導幼兒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搖籃曲。

2.選擇一些好聽的搖籃曲在孩子午睡時播放,讓孩子們在搖籃曲的樂曲聲中、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進入夢鄉。

教學反思:

在小班上學期我想讓孩子接觸到比較典型的曲子,例如搖籃曲、進行曲等,讓他們初步瞭解音樂有不同的類型,在音樂的活動中能夠有稍深一點的探索。

而在這節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能夠分辨什麼樣的曲子纔是適合睡覺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兒也特別容易進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語言、動作帶娃娃睡覺。活動的目標很容易達成。

《搖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欣賞感受《搖籃曲》輕柔、優美、舒緩的特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重點:欣賞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活動難點:語言的表達活動準備:課件、娃娃若干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漂亮的寶寶。你的眼睛在寶寶身上看到了些什麼呢?

2.星星寶寶很調皮,眨着他們的亮眼睛,怎麼也不睡覺。月亮媽媽很着急,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媽媽嗎?

二.欣賞感受音樂

1.月亮媽媽請來音樂姐姐幫忙。音樂姐姐帶來一首神奇的搖籃曲,星星寶寶聽着聽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樂姐姐問:小朋友們,你聽了覺得怎麼樣?

3.搖籃曲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請音樂姐姐也給我們聽聽,好嗎?

三.動作表演

1.(嬰兒的哭聲)哎呀,小寶寶哭了。這可怎麼辦呀?

2.我們小時侯和星星寶寶一樣很頑皮,哭着不睡覺,這時,你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你知道嗎?

3.請你們來當爸爸媽媽,看誰最先使你的寶寶睡着。(動作輕輕的)4.幼兒隨音樂自由動作。

四.延伸

1.小寶寶聽着搖籃曲睡着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一直抱着寶寶,他們可真辛苦!寶寶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呢?

2.伴着音樂,幼兒進行表達。

教學反思:

幼兒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生活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象音樂欣賞類型這種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驗與需要。“搖籃曲”中媽媽與孩子的愛撫、關愛等正是小班幼兒特別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由於小班的孩子們對父母的依戀很敏感,常常會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媽媽。幼兒認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活動中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性質、樂意表現音樂。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展的內容之一。

活動中創設了哄寶寶睡覺的場景。通過遊戲,滿足幼兒各種情感的需要與發展。如讓幼兒扮演媽媽、爸爸。這樣在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性質的同時,滿足了幼兒非常想要模仿成人這類情感的需求。活動給予孩子的並非只是一首能哄寶寶睡覺的搖籃曲,更是一首讓每樣事物都入睡的舒緩、安靜、優美的搖籃曲。這纔是搖籃曲欣賞的更高價值。

不足之處: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一次活動的成功,並不代表了全部,要讓孩子們真正有發展,讓孩子們擁有更多“愛”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生活感受、藝術感受,教師有責任在天長日久的日常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讓這種愛的教育價值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延續和昇華。

《搖籃》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柔和寧靜的音樂氛圍。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3、體驗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的濃濃愛意。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搖籃曲磁帶、娃娃(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音樂導入:

欣賞《搖籃曲》

1)(教師手抱娃娃,輕輕地拍)娃娃想睡覺了,怎麼才能讓娃娃安安靜靜地快快睡覺?

2)(教師邊抱娃娃邊哼唱《搖籃曲》,哄娃娃睡覺)

3)你們看娃娃睡着了嗎?他聽到媽媽唱歌給他聽就安靜下來了;

4)我們小朋友來做我的寶寶,閉上眼睛,聽聽搖籃曲,說說你聽了有什麼感覺?

5)告訴小朋友:你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唱給他們聽的,搖 啊搖小朋友就慢慢長大了;

2、哄娃娃睡覺

1)引導幼兒抱起自己的娃娃 你的娃娃也想睡覺了,我們一起來唱《搖籃曲》,哄他們入睡吧!

2)放錄音,幼兒一起鬨自己的寶寶入睡;

3)你的娃娃睡着了嗎?輕輕的,不要把娃娃吵醒,輕輕地把娃娃放到“牀上”(放回玩具筐)

活動反思:

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展的內容之一。

《搖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嘗試根據圖片、動作的提示理解歌詞,並填詞進行演唱。

3、體會恬靜、優美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的享受。

活動準備:相應的圖片6張

活動過程:

一、練聲《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複習歌曲《柳樹姑娘》

1、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襯詞。

三、學習歌曲

1、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覺了,怎麼辦呢?

(2)怎樣來哄娃娃睡覺?

(3)你們聽,老師是怎樣來哄娃娃睡覺的?(老師深情的哄娃娃睡覺,範唱歌曲一遍)

2、根據圖片、動作,理解歌詞。

(1)歌曲哪些是搖籃?(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搖着哪些寶寶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3)還有誰呢?

(4)白雲、浪花、風兒在幹什麼?(引導幼兒分別做飄、翻、吹的動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賞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靜、優美的意境。

(2)用動作、圖片提示,嘗試把詞填入,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兩位幼兒結伴,用手搭成搖籃,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襯詞。

(1)老師唱歌詞,幼兒哼唱襯詞。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延伸活動:

還有哪些是搖籃,搖着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畫一畫,編一編,唱一唱好嗎?

《搖籃》教案篇6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從各自的家庭來到了我們的集體中,他們在橫在體驗成長的快樂,在感受到自己愉快成長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父母、長輩的情感有了一份新的認識:瞭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媽媽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親一親等等。

因此在主題活動《小小的我》中,我預設了“搖籃曲”這個活動,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驗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覆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再創編出抱娃娃的不同動作;同時也使幼兒在哄娃娃、抱娃娃的過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責任感,學會將關愛他人的情感遷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活動結束又將焦點轉到了幼兒身上,充分肯定了幼兒的成長――不要媽媽抱,我們已經長大了!將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加以提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美,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牀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着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麼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着音樂睡着了,你們的娃娃睡着了嗎?(睡着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裏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着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鼓勵幼兒跟着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着“搖籃曲”,搖着娃娃睡覺吧。

2、師:xxx的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着後(即歌曲結束後)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牀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複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複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着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自評:

活動的選材來自於幼兒的生活,並且能夠在主題背景下開展,對於剛入園2個月、剛擺脫對父母家人依戀的幼兒來說,已經是蠻不錯的了。活動一開始我爲幼兒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能夠讓幼兒置身在這個環境和情景中,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交流討論,但是一開始由於幼兒和我都有點拘束,因此在這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上顯得比較急促,應該再給予幼兒更充分的時間和機會交流一下,也許孩子們的思維能更廣泛一點。

活動的中間部分,我的引導和啓發對幼兒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能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併爲成功地哄娃娃睡着了而感到高興,使幼兒的情緒和需求得到滿足。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搖籃》教案篇7

教學意圖: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於是藉助音樂活動《搖籃曲》。實現這一原則。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驗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覆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再創編出抱娃娃的不同動作;同時也使幼兒在哄娃娃、抱娃娃的過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責任感,學會將關愛他人的情感遷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瞭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媽媽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親一親等等。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美,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教學準備:

1、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牀一張。

2、設置一個娃娃睡在搖籃裏的情景。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教學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着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麼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着音樂睡着了,你們的娃娃睡着了嗎?(睡着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裏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着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裏唱了些什麼?鼓勵幼兒跟着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着“搖籃曲”,搖着娃娃睡覺吧。

2、師:xxx的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着後(即歌曲結束後)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牀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複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複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着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生活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象音樂欣賞類型這種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驗與需要。“搖籃曲”中媽媽與孩子的愛撫、關愛等正是小班幼兒特別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由於小班的孩子們對父母的依戀很敏感,常常會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媽媽。幼兒認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活動中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性質、樂意表現音樂。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展的內容之一。

活動中創設了哄寶寶睡覺的場景。通過遊戲,滿足幼兒各種情感的需要與發展。如讓幼兒扮演媽媽、爸爸。這樣在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性質的同時,滿足了幼兒非常想要模仿成人這類情感的需求。活動給予孩子的並非只是一首能哄寶寶睡覺的搖籃曲,更是一首讓每樣事物都入睡的舒緩、安靜、優美的搖籃曲。這纔是搖籃曲欣賞的更高價值。

不足之處: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一次活動的成功,並不代表了全部,要讓孩子們真正有發展,讓孩子們擁有更多“愛”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生活感受、藝術感受,教師有責任在天長日久的日常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讓這種愛的教育價值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延續和昇華。

《搖籃》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教學,瞭解舒伯特的生平。

2、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表現歌曲安靜、溫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愛的溫暖。

教學重難點:

1、體驗《搖籃曲》表達的內容與情感。

2、用自然、甜美的音色準確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教用具、鋼琴等。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情緒: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介紹舒伯特的故鄉。

導言:同學們,今天我們的音樂之旅將到歐洲一個美麗的音樂城市去看一看,瞭解一下奧地利的音樂之城——維也納。

2、學生觀看課件,瞭解維也納及金色大廳。

二、自主學習,激發興趣。

1、觀看課件——少年舒伯特

師:在維出納,誕生了很多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等。下面我們來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

2、學生觀看課件,讀一讀,說一說:從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3、師小結: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要像舒伯特那樣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三、學習歌曲,感受體驗:

1、教師講述舒伯特創作搖籃曲的故事: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稱爲“歌曲之王”。他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裏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着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後,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在飯館裏來回走了幾趟,爲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闆,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後,巴黎的一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後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2、學習歌詞: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聽範唱,感受歌曲情緒。

師:讀起這首小詩,我彷彿覺得自己是個睡在搖籃裏的小寶寶,夜幕降臨的時候,深蘭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邊傳來媽媽動聽的歌聲。

教師彈唱歌曲請學生欣賞。

師:聽了這首《搖籃曲》你有什麼感受?

請學生談對歌曲情緒、速度、力度的感受。

師小結: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爲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後來逐漸發展成爲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

4、學生再次聆聽,跟琴哼唱歌譜。

5、學唱歌曲,啓發感情。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後,請生做表演唱,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品味親情,回報感恩

師:聽了同學們演唱,我感受到了你們與媽媽之間深厚的愛。爲了我們的成長,媽媽付出了許多。媽媽的恩情象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不照耀着我們,我們要感謝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怎樣表達對媽媽感謝的?

學生用簡短的話講述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五、課堂小結,回味母愛:

師小結:在媽媽的呵護下我們健康地成長着,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我們的媽媽,回報我們的家人。讓我們唱着音樂家舒伯特的搖籃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濃濃的母愛吧!

通過學習歌曲,讓幼兒感受搖籃曲溫馨優美的意境,並能用肢體語言表達旋律的舒緩流暢,充分感受搖籃曲的美。

活動目標

1、 感受搖籃曲溫馨優美的意境,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旋律的舒緩流暢。

2、 根據音樂展開聯想,回憶小時候媽媽對自己的呵護,感受媽媽的愛。

3、 嘗試與同伴合作,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並填詞哼唱表達感情。

活動難點

嘗試與同伴合作,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並填詞哼唱表達感情。

難點剖析

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是需要幼兒切身體驗感受的,教師需要適時合理的引導,讓幼兒感受到這樣的情境。在填詞方面可以讓幼兒分段填唱,這樣幼兒又容易掌握些。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意說明

一、 欣賞音樂。

1、 傾聽音樂,說說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 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意境。

二、 根據音樂展開聯想。

1、 這段音樂讓你想到了什麼?

2、 你的媽媽有沒有給你唱過搖籃曲?是怎麼唱的?

3、 誰能跟着音樂來表演一下。

三、 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 幼兒自由結伴,分別扮演媽媽和寶寶,隨音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

2、 用提問引導幼兒評價自己的肢體表現。

四、填詞哼唱,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這是很生動形象的表現環節,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間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引導性的語言和行爲對幼兒的表現很重要。

後續反思與調整策略

搖籃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音樂體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寫過許多優秀的搖籃曲,平時生活中也能接觸到較多的搖籃曲。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對於幼兒說來不算陌生。在本活動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並特別關注幼兒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幼兒說、唱、想象和創造,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音樂的快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新《綱要》中提到: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幼兒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從情感體驗入手,引領幼兒儘快入境。在此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積累,再引導幼兒通過對樂曲情感的把握,通過自主參與的方式,使幼兒輕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難點,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到了樂曲理不清,斬不斷的母愛之情。而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幼兒自主選擇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中力求對幼兒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母愛關係,擴大了幼兒的音樂視野。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爲您整理出來的9篇《搖籃曲教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