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兩隻羊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5.41K)

衆所周知,會寫教案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必須具備的技能,隨便應付完成的教案並不會讓你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兩隻羊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兩隻羊教案8篇

兩隻羊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大膽地描述物形,嘗試用合適的語言較完整地講述圖意,體驗積極表述的樂趣。

2.調動已有的經驗對“如何戰勝大灰狼”進行發散性思維,豐富相應的詞。

3.知道要象三隻羊一樣團結在一起。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教師層面:與故事配套的立體教具,三隻羊故事情節進行了改編;幼兒層面:已認識過山羊,並會唱《小羊小羊咩咩咩》。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立體教具,引導幼兒描述相應的場景和情節。

1.出示山坡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是怎麼樣的山坡?

2.出示小草

提問:在山坡的下面,長滿了什麼?是怎麼樣的草?

3.出示三隻羊

提問:在綠油油的大草坪上,誰會來呀?

4.出示三隻羊(鋼琴用高音、中音和低音來配三隻羊的腳步聲)

(1)“的篤的篤的篤”(聲音輕而急促)誰來了?怎麼樣的小羊?和小羊打個招呼。

(2)“踢託踢託”(聲音略響、中速)現在誰也來了?(模仿它的腳步聲)

(3)“笛——度——,笛——度——”(聲音略啞,慢速)還有誰呀?

(3)來了幾隻羊?這三隻羊長得一樣嗎?給它們取個名字吧!

5.這三隻羊到草地上來幹什麼?

6.我們也來學學小羊吃草(聽鋼琴聲依次學小羊、中羊和大羊出場),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吃草,吃完了快樂地唱歌跳舞《小羊小羊咩咩咩》。

7.教具演示三隻羊把山坡下的草吃完了。

8.第二天,小羊想到山坡上去吃草,它走啊走啊,發現山坡上有一個山洞。(出示山洞)

9.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山洞?也許誰住在裏面?看看誰猜對了?(演示大灰狼的頭伸出洞口)

10.大灰狼問:“誰呀?”小羊怎麼回答?…(師幼自然互動對話)

11.中羊也上山來吃草,引導幼兒起立和教師飾演的大灰狼自然對話。

12.小羊和中羊逃到山腳下,碰到大羊,怎麼告訴大羊的?(先請個別幼兒說,再集體學說)

二、調動已有的經驗,引導幼兒想象戰勝大灰狼的辦法。

1.大羊對小羊和中羊說:“原來這樣,那我們得商量出一個戰勝大灰狼的辦法。”

2.幼兒積極創想辦法。

重點:積極迴應幼兒的辦法,並引導和幫助幼兒把話說清楚。

3.續講故事中三隻羊的辦法。

4.三隻羊鬥敗了大灰狼,又高興地唱歌跳舞了。(邀請新老師一起參與)。

5.小結:一隻羊孤零零,很害怕,三隻羊一不害怕,而不慌張,齊心協力打敗了大灰狼,這就是——團結力量大!和你邊上的好朋友拉拉手,擁抱一下,一起出去做早操吧!

兩隻羊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三隻羊和大灰狼的對話。

2、感知閱讀漢字:大中小,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現漢字的基本結構。

3、積極參與講述活動,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團結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1、圖片: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2、課件:三隻羊3、漢字卡片:小、中,大。

活動過程:

1、出示三隻羊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小(1)班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三隻大小不同的羊)是誰呢?這裏有幾隻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他們有什麼不同?

通過比較認識知道大羊、中羊、小羊。

2、引導幼兒重點感知閱讀漢字,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現漢字。

出示漢字卡片:大中小,引導幼兒觀察其結構,啓發幼兒探索用身體動作表示漢字的結構,自主練習做動作。

教師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示範動作,教師可做適當調整,並帶領幼兒模仿,學習表演漢字。

大——身體的雙臂側平舉,兩腿分開,像“大”字的撇和捺;中——身體做立正動作,雙手叉腰,像“中”字的中間的口;小——身體做立正稍息的動作,雙臂在上體兩側微微張開,像“小”字的兩個點。

3、教師演示課件講述故事《三隻羊》,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三隻羊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播放課件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師:故事裏有誰?他們住在哪裏?小羊和中羊到哪裏吃草了?小羊、中羊去吃草碰到了誰?他們是怎樣跟大灰狼說話的?(請幼兒學一學小羊和中羊說的話,提醒幼兒小羊的聲音是細細的、中羊比小羊的聲音稍微大一點)灰狼惡狠狠地對他說什麼?(請幼兒學一學大灰狼說的話,提醒幼兒大灰狼的聲音是粗粗的。)小羊和中羊聽了大灰狼的話後,怎麼樣了?(學學小羊、中羊害怕的樣子。)教師:小羊和中羊一起,他們會想出什麼樣的好辦法呢?

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故事結尾,並請幾位小朋友在集體面前講述。

教師繼續播放課件講述故事的結尾。

啓發幼兒說說:三隻羊被吃掉了嗎?大羊帶着中羊和小羊是怎樣對付大灰狼的?

教師:這個好聽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

師:這三隻羊真聰明,那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有趣的故事《三隻羊》。

4、師幼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播放課件,運用不同的聲調以誇張的動作講述故事,並運用等待以及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講述故事中的對話,以及重複的語句。

引導幼兒思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大灰狼還是喜歡三隻羊?爲什麼?

(2) 教師:一隻羊能戰勝大灰狼嗎?三隻羊是怎樣戰勝大灰狼的?使幼兒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5、嘗試扮演角色表演《三隻羊》。

請幼兒分別扮演小羊、中羊、大羊以及大灰狼的角色,教師念旁白,師生一同表演故事,在對話部分,教師可以用動作暗示幼兒大膽講述和表演。

兩隻羊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快慢不同的節奏,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不同。

2、在活動中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有成功感。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小羊、大羊、老羊的圖片,大灰狼的頭飾。

2、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

1、講述故事,回憶故事情節.

2、完整欣賞音樂:提問:故事裏還藏了好聽的音樂,聽一聽,音樂有幾段?說了一件什麼事情。

二、分段欣賞音樂,用動作表現三段音樂的不同:

1、邊放音樂邊出示圖片:聽一聽誰來了(小羊),它是怎樣走路的?(幼兒自由表現後集體練習)

2、用同樣的方法學羊爸爸、羊爺爺走路。

3、完整表演:山坡上有很多青草,我們跟着三隻羊一起去吃草吧!聽,誰先上山,我們就跟着它一起上山。(不斷變換音樂,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

三、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1、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麼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2、播放恐怖音樂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裏怎樣?

3、小羊、大羊、老羊們不要害怕,我們一起想辦法對付它。想想怎樣才能打敗大灰狼?

4、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5、總結:你們真能幹,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起來用剛纔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後結束:

1、師:現在我們繼續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幼兒邊聽音樂完整地表演一遍)

附故事:

在一座山下,有三隻羊。一隻是大羊,一隻是中羊,還有一隻是小羊。他們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個山洞,洞裏躲着一隻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他“的篤”“的篤”地走上山,大灰狼聽見小羊的腳步聲,就在山洞裏問:“誰呀?”小羊說:“我是小羊。”大灰狼問:“你來幹什麼?”小羊說:“上山來吃草。”大灰狼惡狠狠的說:“我要吃掉你!”小羊聽了很害怕,就趕快往山下逃。

中羊也上山吃草,他“踢託”“踢託”走上山,大灰狼聽見了中羊的腳步聲,就問:“誰呀?”中羊說:“我是中羊。”大灰狼問:“你來幹什麼?”中羊說:“上山來吃草。”大灰狼惡狠狠的說“我要吃掉你!”中羊聽了很害怕,也趕快往上下逃。

小羊和中羊在山腳下碰見了大羊,告訴大羊說:“你不能上山去吃草了,山上有一個山洞,洞裏有一隻大灰狼,他要吃掉我們。”大羊說:“別害怕,我們一起上山去,要是碰見大灰狼,小羊可以用頭撞,中羊和我一起用角頂,讓大灰狼滾下山去,摔死它!”小羊和中羊聽了,都說:“好!”三隻羊就一起上山,大羊“笛度,笛度”的走在最前面,中羊“踢託,踢託”的走在後面,小羊“的篤,的篤”的走在最後面。大灰狼聽見三隻羊的腳步聲問:“誰呀?”三隻羊說:“我是大羊。”“我是中羊。”“我是小羊。”大灰狼問:“你們來幹什麼?”三隻羊一起說:“我們來吃草。”大灰狼惡狠狠的說:“我要吃掉你們!”說着就從洞裏竄出來,向三隻羊撲去。三隻羊一起對付大灰狼,小羊用頭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頂,他們一起把大灰狼撞倒了,大灰狼滾下山去摔死了。

從那以後,三隻羊就可以高高興興的在山上吃青草了。

活動反思:

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主動。不僅學會了比較大小,還理解了團結就是力量,知道到人與人之間要團結互助。

兩隻羊教案篇4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裏比較嬌慣,表現出的心理特徵是自我爲中心,缺乏互相謙讓、互相關心的良好品德,與人相處、協商、合作的能力較差。而《小羊過橋》這個故事形象生動,富有很強的教育性,故事情節、角色對話通俗易懂,幼兒比較容易接受。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謙讓也是一種美德。

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走獨木橋,其用意在於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感知獨木橋的特點,獲得過橋的體驗,同時也爲以下的環節做鋪墊,使活動有動有靜,動靜結合,讓不同領域得到整合,幼兒得到綜合的學習,使活動形式更豐富,接着再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該課件聲形並茂,使得幼兒的多種感官得到刺激,更容易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學習、理解兒歌內容, 識漢字“東邊、西邊、小橋”。

4、能大膽朗誦兒歌,樂意與同伴合作表演故事。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準備:

視頻動畫、情景創設(一條河、河面上有一座獨木橋)、(小白羊、小黑羊)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遊戲“走獨木橋”進入教室。

1、幼兒走獨木橋入室,提問:獨木橋什麼樣的?剛纔走獨木橋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2、幼兒自由發言,師總結並交代兒歌的名稱。

(二)聽錄音,把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1、兒歌叫什麼?有誰?

2、發生了什麼事?

(三)欣賞動畫,理解兒歌內容。

1、引導幼兒觀看動畫,並提問:兩隻羊走到獨木橋中間,小白養和小黑羊說了什麼?

2、兩隻羊越吵越兇,互不相讓,後來怎樣啦?爲什麼會這樣?

3、你想對兩隻羊說些什麼?

4、小結:小白羊和小黑羊沒有互相謙讓結果掉河裏了,平時小朋友要怎樣做到互相謙讓呢?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帶頭飾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結合了新的輔助教具——課件,課件的聲形並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了,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孩子們願意說、大膽說、連貫說,說出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內容及角色的對話。活動組織的各個環節較緊湊、動靜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領域、社會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語言的連貫性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

兩隻羊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的角色與情節,感受不同角色語言的變化。

2.學會故事中簡單的對話,讓幼兒積極參與講述活動。

3.認識理解大、中、小的意思。

4.讓幼兒初步瞭解團結就是力量,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品質。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6.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團結就是力量。

活動準備

圖片:三隻羊、大灰狼、山,字卡:大、中、小。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三隻羊圖片,提問引導幼兒比較三隻羊的不同點在哪裏。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它是誰呀?出示圖片(羊)

2、 他們大小一樣嗎?引導幼兒發現羊的大小不同,出示大、中、小在大羊、中羊、小羊圖片下,引導幼兒認識大羊、中羊、小羊。

3、 三隻羊的大小不同,體重不同,所以走路的聲音也不同:小羊——的篤的篤、中羊——踢託踢託、大羊——笛度笛度,引導幼兒模仿。

4、 一共有幾隻羊?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個故事好不好?(好)故事的名字叫《三隻羊》。

二、教師藉助圖片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1、故事裏有誰?

2、 三隻羊住在哪裏?

3、 大灰狼住在哪裏?

4、 羊山上去做什麼?最後三隻羊在山上吃到青草了嗎?

三、再次利用圖片完整的講述故事。鼓勵幼兒大膽的參與故事中的對話,進一步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提問:1、小朋友說一說小羊和中羊上山碰到誰了?它是怎麼對小羊說的?羊又是怎麼回答的?鼓勵幼兒模仿說話。提醒幼兒大灰狼的聲音是粗聲粗氣,惡狠狠的。小羊的聲音很細,中羊的聲音不小羊的聲音稍微大點。

2、小羊和中羊聽了大灰狼的話怎麼樣了?讓小朋友學學害怕的樣子。

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是怎麼說的?大羊又是怎麼回答的?請幼兒模仿動作“用頭撞”、“用角頂”。

4、最後三隻羊打敗大灰狼了嗎?一隻羊能打敗嗎?爲什麼?引導幼兒理解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

四 、表演故事。

五、結束活動:羊出去吃草。

教學反思

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主動。不僅學會了比較大小,還理解了團結就是力量,知道到人與人之間要團結互助。

小百科: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

兩隻羊教案篇6

設計背景

?三隻羊》是個非常經典的老故事,它的對話生動,重複句多,正反角色性格鮮明,點出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讓人百聽不厭,所以,它會是一個非常適合幼兒表演的遊戲。設計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小朋友理解三隻羊的特徵,認識大中小,並通過腳步聲的輕重來暗示大中小的變化,我主要採取的是讓小朋友表演的方式來感受。爲了讓小朋友深刻地理解這個故事,並樂於學說對話,我製作了精美直觀的桌面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2、學會簡單的對話,認識理解大、中、小的意思。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活動的重點爲感受了解表演遊戲內容,瞭解三隻羊的特徵。

2、難點爲能大膽參與表演遊戲,樂意用動作和語言來表現角色

活動準備

1、桌面教具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圖片各一張、投影儀,故事書。

2、黑板裝飾,當作大山。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三隻羊的圖片,認識故事中主要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邊演示操作三隻羊圖片,邊用“的篤、踢拖、笛度”三中走路聲音比較認識三隻羊。教師這樣引導:

(1)“的篤、的篤、的篤”,誰來了?老師走出輕輕的腳步聲音。

幼兒看見圖片馬上回答,是小羊。提示孩子和小羊打個招呼。

(2)“踢託、踢託、踢託”,誰來了?老師走出在地上拖着走的腳步聲音。

幼兒:是大羊來了。老師提醒幼兒打招呼。

(3)“笛度、笛度、笛度”,誰來了?老師走出很重的腳步聲音。

幼兒:“是大老羊,最大的羊。”

提問1、:“來了幾隻羊?”集體馬上回答出來是三隻羊。

提問2、:“這三隻羊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a:“它們頭上的角不一樣,小羊沒有角,羊媽媽有兩隻小小的角,羊爸爸有兩隻很長的角。”

幼兒b:“他們的身上衣服不一樣,小羊穿的是裙子,還有兩隻羊沒有穿裙子,他們穿的是褲子。”

幼兒c:“他們衣服的顏色也不一樣,小羊穿的是紅色衣服,一隻大羊穿的是藍色衣服,一隻最大的羊穿的是黃色衣服。

幼兒d:“一隻是小,還有兩隻羊長的大。”

老師問:“哪隻最大呢?”幼兒d:“羊爸爸。”

老師取下中間的那隻羊同另外兩隻羊比較,讓孩子知道這只不大也不小的羊,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中羊。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孩子理解大、中、小的意思,從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班裏的孩子的觀察能力很強,他們不光把羊的不同特徵給找了出來,還能從它們身上的衣服顏色來發現不同的地方。最後通過比較,小朋友很快就理解了大、中、小的不同意思。

二、感知理解通話故事。

操作羊和狼的圖片,生動形象、完整地講述故事《三隻羊》。

提問:

1、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幼兒:是《三隻羊》的故事。

老師出示字卡《三隻羊》

2、故事裏有誰?

幼兒:有一隻小羊、一隻中羊、一隻大羊,還有大灰狼。

師總結:小朋友們聽的真仔細,故事裏講的是一隻小羊、一隻中羊、一隻大羊,和一隻躲在山洞裏的大灰狼的故事。

3、它們怎麼樣跟大灰狼說話的?

幼兒a:他們和大灰狼說要去吃草,大灰狼說要吃掉它們。

幼兒b:小羊是輕輕說話的,大灰狼的聲音很兇。

師總結:三隻羊上山去吃草的時候,大灰狼聽見它們的腳步聲音,它就用惡狠狠的聲音問三隻羊‘你是誰呀?提示幼兒進行回答:‘我是小羊。’師問‘你來幹什麼呀?’讓孩子答‘我來吃草’師說‘我要吃掉你’……

這個部分老師放慢速度進行總結,可以加深孩子對故事對話部分的掌握,孩子也顯得很有興致,它可以對接下去要進行的環節提供經驗。

4、後來,三隻羊是怎樣戰勝大灰狼的?

幼兒a:大灰狼摔死了,小羊用頭撞它,中羊和大羊用角頂它的。

幼兒b:大羊叫小羊用頭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頂,大灰狼就摔死了。

師:“大羊想的辦法真好,它們一起對付大灰狼,把大灰狼撞下山去,咕嚕咕嚕摔死了。大灰狼死掉了,三隻羊很高興,你們感到高興嗎?一起爲三隻羊拍手祝賀吧。”

藉助圖片,能激發小朋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教師用不同的語調,引起幼兒共鳴,使小朋友不由自主的替小動物擔心,並根據第一部分的對話經驗,發揮想象,用動物的身份進行思考和回答,讓小朋友設身處地的去思考、體驗,使小朋友完全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中。

三、操作羊和狼的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三隻羊》,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運用不同的聲調以及誇張的動作講述故事,並運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講故事中狼和羊的對話。

評析:孩子們有了對故事的理解,在講述過程中,老師不再作爲主角進行講述,把主要任務交給小朋友,用各種暗示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一起參與講述,有了對故事的理解,小朋友講述的興趣很高。

四、嘗試扮演角色表演《三隻羊》。

請四個在講述故事時候,表達能力強的小朋友來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中,小朋友至始至終地投入,興趣非常濃厚,師幼互動頻繁,師幼關係融洽。在第一個環節中,小朋友通過看看、說說,演演很快理解了三隻羊的特徵,第二個環節老師操作桌面教具並講述這個故事,使小朋友順利地理解這個故事,第三個環節是分段表演,並學習對話,老師採取了個別講述,集體表演,師生對話等豐富多彩的形式,並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練習,第四個環節是集體扮演角色表演這個故事,由於能力的差異,個別幼兒參與表演時比較混淆,分佈出角色,所以最好請能力強的幼兒先示範。

兩隻羊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激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2、能夠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故事表演。

環境創設

各種圖片

重點與難點

用完整的語句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故事裏有幾隻羊?分別是誰?

2、故事裏還有誰?

3、狼想幹什麼,羊有沒有被吃掉,爲什麼?

二、第二遍講述

1、小羊上山去幹什麼?它發出了那種腳步聲?

2、狼聽見後怎麼說?小羊又是怎麼回答的?(集體模仿)

3、中羊去幹什麼?腳步聲相同嗎?

4、狼聽見後怎麼說?中羊又是怎麼回答的?

5、小羊中羊心裏怎麼想?大羊怎麼說?

6、它們是怎麼做的?

7、狼最後怎麼了?

三、故事表演

1、由老師和幼兒進行角色表演(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話表達)

2、請小朋友表演

兩隻羊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故事,學習故事中三隻羊和大灰狼的對話。

2、探索用相應的動作、聲音表現小羊、中羊、大羊。

3、積極參與講述活動,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體驗團結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圖片各一張。

2、一幅畫有大山、草地的背景圖。

3、實物投影儀一臺,幼兒用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三隻羊的圖片,認識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老師邊演示操作三隻羊的圖片邊用“的篤、踢託、笛度”三種走路聲音比較認識三隻羊。

“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幾位小客人,這些小客人想考考小朋友的耳朵靈不靈,能不能聽出他們是誰?”(請小朋友仔細聽)

(1)、的篤、的篤、的篤、誰來了?(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識小羊,並學一學小羊走路的聲音。)

(2)、踢託、踢託、踢託、誰來了?(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識中羊,並學一學中羊走路的聲音。)

(3)、笛度、笛度、笛度、誰來了?(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識大羊,並學一學大羊走路的聲音。)

(4)、看看來了幾隻羊?這三隻羊有什麼不一樣?

2、通過比較認識小羊、中羊和大羊。

二、感知理解童話故事。

邊看幼兒用書分段講述故事《三隻羊》,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並提問:

(1)、故事裏有誰?他們住在哪裏?他們到哪裏去吃草?小羊、中羊去吃草碰到了誰?(學學小羊、中羊害怕的樣子。)

(2)、他們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他們是怎樣跟大灰狼說話的?(請幼兒學一學三隻羊和大灰狼說的話,提醒幼兒小羊的聲音是細細的、中羊比小羊的聲音稍微大一點、大羊的聲音最響、大灰狼的聲音是粗粗的。)

(3)、小朋友爲三隻羊想個什麼辦法來戰勝大灰狼,幫幫三隻羊?

(4)、後來,三隻羊是怎樣戰勝大灰狼的?

三、操作羊和狼的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三隻羊》,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運用不同的聲調以及誇張的動作講述故事,並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講述故事中狼和羊的對話。

四、組織幼兒討論。

1、提問:三隻羊被狼吃掉了?爲什麼?

2、帶領幼兒共同小結:使幼兒明白“只有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打敗大灰狼”的道理。

五、嘗試扮演角色表演《三隻羊》。

請幼兒分別扮演小羊、中羊、大羊以及大灰狼的角色,教師念旁白,師生一同表演故事,在對話部分,教師可以用動作暗示幼兒大膽講述和表演。

六、爲故事取名字。

“三隻羊想請我們爲他們的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取好了去告訴三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