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7篇

教師文案 閱讀(2.01W)

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遵循可操作性準則,我們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將自己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7篇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1

教案示例

操場上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發展他們的數感.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發展他們的數感.並且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

(少)幾”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理解情境圖

(一)理解主題圖

1.出示圖片:操場上

2.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1)男生有( )人;

(2)女生有( )人;

(3)男生與女生共有( )人;

(4)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女生比男生少( )人;

……

(二)嘗試解決問題

1.出示圖片:學生與椅子

2.先拿出小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再比一比.

(1)學生列式:10-9 = 1 10-8 = 2

(2)教師提問:“1”是什麼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老師和同學的人數多1或者老師和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1.

(3)教師提問:“2”是什麼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同學的人數多2或者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2.

3.思考: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鞏固練習

(一)擺一擺,填一填.

1.出示圖片:擺一擺1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圖片:擺一擺2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出示圖片:擺一擺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個,______比______少______個,

(2)怎樣列式?

4.出示圖片:鴨子

先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再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三、實踐活動“小調查”

(一)出示圖片:小調查

1.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小組的男女人數.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3.全班彙報.

四、課外延伸

回家後,數一數,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個比較單子同學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試驗本)p1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對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顆星組成的)的星星計數。

2、按給出的數在方格紙上畫星圖。

3、聯繫生活實際,學生初步瞭解常見的星座知識。

能力目標

1、發展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2、在畫點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宇宙奧祕的.慾望。

重點難點:

按給出的數在紙上畫出星圖。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方格紙、小圓片

2、學生方面的準備:課前有關星座的知識探究、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

師:夜晚悄悄地來臨了,美麗的月亮散發着淡淡的光芒,可愛的小星星在對你調皮地閃動着大眼睛,這些星星用直線連接起來,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請學生分組交流介紹收集到的有關星座的知識。

2、個別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嗎?星座對於我們人類有什麼作用呢?

3、出示課題:美麗的星座。

二、新授實施

1、教師邊操作多媒體課件,邊介紹:天鵝座、獅子座、獵戶座,北斗七星座。

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小結:同樣是7顆星星,可是由於排列的位置不一樣,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請你用7個小圓片模仿擺出以上的四個星座,教師巡視輔導。

3、你還能用7個小圓片擺出其他的形狀,並取個合適的名字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組織評比:誰的星座最可愛、最美麗?

4、小結:奧妙無窮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長大以後去探索、去求知。

三、練習嘗試

1.我們可以把這些星星看作是一個小圓點,然後我們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出星座。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畫畫看呢?(教師選擇其中的一個星座帶領小朋友嘗試畫)

師:先畫4個圓點,將點與點用線聯繫起來,這樣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圖。

生:選擇喜歡的顏色畫4個圓點來畫出星座。

2、想一想,畫一畫:用4個圓點、5個圓點創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組內交流評比。

3、教師指導寫數:7的寫法

四、探究鞏固

1、比一比,賽一賽:我是小小天文家。讓學生展開想象自己來發明星座,並展示學生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

2、總結:今天學習了什麼本領?你還想了解什麼知識呢?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湊十法計算6加幾的題目,理解6加幾的計算過程並會口述.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遷移能力.

3.滲透函數思想,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6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6加幾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9加幾,8加幾和7加幾的題目,你們還記得怎麼算嗎?出示口算卡片: ,指名說口算過程.(想:把8湊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於10,10再加3等於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師: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9加幾、8加幾和7加幾的題目,猜一猜今天我們該學習什麼了?(6加幾)

板書課題:6加幾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1)板書: □

師:這道題該怎麼算呢?請你們試着做一做.

學生嘗試着完成.全班進行交流:

隨學生口述的過程,教師演示課件6加幾.

師:同學們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這道題,說明你們很會學習,誰願意再用湊十法說說這道題的計算過程?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問:爲什麼要把5分成4和1?

(2)板書: □

指名回答.(如果有學生很快說出結果,要問他:你怎麼算得這麼快?學生可能是由上一題 推算出來的,在此要給予鼓勵並引導學生用湊十法進行計算.如果沒有上一題的結果,怎麼算6加6等於多少?)

學生分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2.教學例2【繼續演示課件6加幾】.

板書: □, □, □

師:這幾道題你會做嗎?請你試着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可能會出現幾種做法:① ②想: ,所以 )

比較:哪種方法能很快說出得數?(用交換加數的位置, 來推算 比較簡便.)

三、鞏固練習【繼續演示課件6加幾】.

1.

指名敘述圖意:左邊的葉子上有6只七星瓢蟲,右邊的葉子上有5只七星瓢蟲,一共有多少隻七星瓢蟲?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麼計算的?

2.

學生自己敘述圖意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口算.

4.學生獨立完成下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五、遊戲:投籃【詳見探究活動】.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給出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幾個季節嗎?

學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師:那現在是哪一個季節啊?

學生:秋天。

教師:對了,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們看看這位老奶奶,家裏是不是收穫了很多東西啊?

學生:是。

教師:同學們瞧瞧,這幅圖裏面都有什麼東西呀?

學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進入新課

教師:有多少個南瓜呀?

學生:5個。

教師:有多少朵花?

學生:3朵/4朵。

教師:這樣一會兒3一會兒5又一會兒4的,老師聽着覺得很亂。我們應該按順序來,老師教大家,我們可以從小到大數。最小的數量是多少啊?

學生:1。

教師:圖中有什麼數量是1的呢?

學生:一個老奶奶/一隻小狗/一串玉米。

教師:對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數量都是1,可以用數1表示。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

學生:2。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學生:2只鴨子/2個筐/2個盤子。

教師:很對。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

學生:3。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裏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學生:3只小鳥/3盆花/3只蝴蝶。

教師:很棒,它們都是數量爲3的東西,可以用數3表示,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麼數?

學生:數4。

教師: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學生:4只小雞/4朵向日葵。

教師:很對,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2) 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

教學過程: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數數興趣

1、師:藍藍的天,綠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興啊! 看,山坡上下來一羣羊,有幾隻? 又來了一羣,幾隻?這兩羣羊共幾隻?20是幾個十?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又下來一大羣羊,成八小羣。 師,羊真多啊!有多少隻?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隻羊。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我們的估計對嗎?可以數。你會數嗎? 今天學習數100以內各數。(揭示課題)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讓你們沒人帶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數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學生自由數 彙報,你是怎麼數的?(有多種數法,可以指名進行實際操作。)

2、討論。

(1)師:剛纔,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根捆成一捆。 誰願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試着用剛纔同學們提出的辦法來數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數10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師: 一根一根地數,10個一是幾?那十根十根地數,10個十是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如果讓你十個十個地數,你能從10數到100嗎?100—10呢?

學生數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數百羊圖。一隻一隻地數,再十隻十隻地數。(同桌一個人數另一個人檢查)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後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後面是 (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師:誰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麼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繼續往下數,你能數到四十二嗎?試一下。

出示例2: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學生邊添小棒邊數。

交流:三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爲什麼是40?

學生將10個單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數到四十二。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滲透組成知識,注意是否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後面各是幾?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35是( )個十和 ( )個一組成的。

2、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3、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說組成。

4、遊戲: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 )個十( )個一七十六 ( )個十( )個??

九十四 ( )個十( )個一六十 裏面有( )個十 一百 裏面有( )個十

想一想:其實生活中用到數數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裏遇到過?自由彙報。

如果這堂課的表現是100分的話,你覺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說說你得分的理由。

五、小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六、練習活動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球,再數一數,有多少個球。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發展他們的數感。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發展他們的數感。並且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理解情境圖

(一)理解主題圖

1、出示圖片:操場上

2、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1)男生有()人;

(2)女生有()人;

(3)男生與女生共有()人;

(4)男生比女生多()人;

(5)女生比男生少()人;

……

(二)嘗試解決問題

1、出示圖片:學生與椅子

2、先拿出小圓片擺一擺,說一說,再比一比。

(1)學生列式:10-9=110-8=2

(2)教師提問:“1”是什麼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老師和同學的人數多1或者老師和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1。

(3)教師提問:“2”是什麼意思?

椅子的數量比同學的人數多2或者同學的人數比椅子的數量少2。

3、思考:根據這幅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鞏固練習

(一)擺一擺,填一填。

1、出示圖片:擺一擺1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圖片:擺一擺2

教師:看圖,填一填,先觀察圖,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出示圖片:擺一擺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個,______比______少______個,

(2)怎樣列式?

4、出示圖片:鴨子

先讓學生思考一會兒,再指名回答,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三、實踐活動“小調查”

(一)出示圖片:小調查

1、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小組的男女人數。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這些問題。

3、全班彙報。

四、課外延伸

回家後,數一數,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個比較單子同學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探究活動

找座位

遊戲目的

1、使學生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2、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遊戲準備

根據學生人數準備相應的寫有口算題目的“電影票”。

遊戲過程

1、把教室裏的椅子擺好(桌子搬出),模擬成電影院的座位。

2、然後每人發一張寫有口算題目的“電影票”。

3、每個學生只有算對加減法,纔可以找到自己準確的座位,一次找準座位的同學可以成爲“文明觀衆”,並佩戴“文明觀衆”標誌。

遊戲說明

電影票製作方法:在電影票的前面畫上一些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形象,後面註明幾排幾號,但排數和號數不直接寫明,而是由加減法算式化替,如:9-5排1+4號。

一年級數學準備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教學難點

1.通過中介物體、等量代換比較物體的輕重.

2.運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用具

彈簧秤、皮筋、簡易天平、水槽和托盤、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盒子各九個(綠的和藍的爲空盒子,綠的比藍的輕,黃和紅盒子中裝東西,輕重相近,比白藍盒子都重,四個盒子中綠的最大,藍的最小,黃的和紅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掂球遊戲”感受輕重

(一)遊戲

教師介紹遊戲:遊戲叫“看誰扔的遠”.同學們每人拿一個球在同一條線後面往前扔,如果有兩個球讓你挑,爲了扔的最遠,你會怎麼挑呢?

(二)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輕重不同的球,讓一個學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師雙手端平並同時遞給學生並給予協助,讓其他學生看到掂的'過程.

(三)小結

看來物體是有輕重的,有的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而且有時候,分辨他們的輕重,是很重要的.並且用我們的兩隻小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輕重,你們想不想都來感受感受?

二、活動二:掂自己身邊的物體,感受輕重

(一)請你從你身邊選兩樣物品,用手仔細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誰輕誰重,並把你的感受告訴給你同組的同學聽,看誰選的物品和別人不一樣.

(二)小組彙報

教師:哪個組已經掂完了,願意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三、活動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輕重

教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願意嗎?

(一)實驗??

教師:我看到想參加我們活動的同學,現在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給他.

1.發藍盒子和綠盒子

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 ,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輕,哪個比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說給大家聽一聽.

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爲什麼?(大的重)

3.到底誰輕誰重,趕快試一試!(學生動手掂.)

4.說說你的感受?還想接着玩嗎?

(二)實驗二

教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着老師呢.

1.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黃色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說給同學聽聽.

2.教師請同學說自己的猜想.

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

4.教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麼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5.這次爲什麼很多同學沒猜對呢?

6.小結:看來,並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

(三)實驗三

教師:如果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裏,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

2.怎麼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麼不發表意見了,有什麼困難嗎?

3.同學們都認爲,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麼辦?(動手掂一掂)

4.說說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

教師提問

(1)你們有同樣的感覺嗎?(學生出現分歧.)

(2)咱們的意見不一樣了,這可怎麼辦呀?

(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麼有沒有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