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6篇

教師文案 閱讀(7.23K)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深入瞭解所教授的主題和學科,教案的不斷改進和更新是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小班活動教案反思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6篇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1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於小班,又低於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遊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於樂,寓教於遊戲之中,通過情景遊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又能快樂的遊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併攏朝一定方向做立定跳,發展幼兒的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和平衡能力。

2、能遵守遊戲規則,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3、體驗模仿小蟋蟀的樂趣。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蟋蟀頭飾,指定一地方爲"家"。

2、活動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引入)

1、教師向幼兒出示蟋蟀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定位。師:"我是誰呀?"幼:"蟋蟀媽媽"。爲幼兒分發頭飾。

2、"今天天氣真不錯,小蟋蟀們,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進行隊形隊列練習,由大圓走成小圓等。

二、基礎部分

1、"真舒服呀,以後媽媽要經常帶你們去鍛鍊身體。咱們蟋蟀可是昆蟲裏的跳躍能手哦!小蟋蟀們,你們長大了,現在你們也來學一學、練一練跳躍吧。"教師帶領幼兒自由練習跳躍。

2、請個別幼兒示範自己的跳躍方法。"哇!我發現這隻蟋蟀寶寶跳的可能好,你來噹噹小老師,爲大家做個示範好嗎?"

3、教師總結幼兒的跳躍方法,強調並示範雙腳併攏跳的規範動作。"咱們蟋蟀跳的時候是向前跳的。我們只有跳得遠遠的,連續跳得快快的,這樣才能當最棒的蟋蟀哦。"(動作要領:雙腳併攏,腳稍弓,腳後跟擡起,腳掌用力蹬地,然後向前連續跳,注意腳落地時要輕)。

4、鼓勵幼兒嘗試按照蟋蟀媽媽的方法學一學立定跳。教師巡視,並糾正幼兒不規範的地方。

5、"我的小蟋蟀們真能幹,大家都學會了跳躍的本領,現在來跟媽媽一起跳起來吧!"幼兒跟着老師練習正確的連續跳。

三、結束部分

1、遊戲:蟋蟀找家。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開展遊戲:能夠朝一定的方向跳得遠遠的、快快的。"現在媽媽分房子啦,房子在場地的各個方向,當我發出口令說"出發"的時候,你們就找準一個"家",然後用剛纔所學到的方法跳過去,好嗎?"比一比誰跳的又快又好。教師在遊戲過程中繼續糾正幼兒的錯誤動作。

2、整理放鬆部分。"蟋蟀們今天真能幹,表現得都很棒,大家現在一定都累了吧,來,都到媽媽這兒,我們來抖抖大腿,拍拍臂,放鬆一下。"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於小班,又低於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遊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於樂,寓教於遊戲之中,通過情景遊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又能快樂的遊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立定跳的動作,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幼兒的動作有些不到位,應該請幼兒多演示幾次,教師還應着重講解。給幼兒多次練習的機會,讓幼兒熟練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遊戲"蟋蟀找家"的這兩個環節中,教師同樣應多提醒幼兒做好準備動作,以防幼兒肌肉拉傷。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學習用橡皮泥製作不同形狀的棒棒糖。

2、學習按照棒棒糖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圓形和扁的棒棒糖實物,紅、綠兩種顏色的橡皮泥,糖紙,小棒;幼兒已有團圓橡皮泥的基礎。

超市貨架的擺放,貨架上有表示棒棒糖形狀和顏色的圖形標誌,並配以文字說明:

紅色圓形棒棒糖。

紅色扁的棒棒糖。

綠色圓形棒棒糖。

綠色扁的棒棒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請來小二班的朱老師,朱老師對幼兒說:聽說小一班有個小超市,我想買一些棒棒糖給小二班的小朋友,行嗎?

師:你想買什麼樣的棒棒糖?

朱老師:你看,我帶來了兩種。我就要這樣的。

師:真不好意思,我們班沒有這樣的棒棒糖,不過我們可以照這個樣子給你們做一些。請你們等一會來拿好嗎?

2、嘗試操作

師:我答應給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棒棒糖了,現在我們就開始做好嗎?

(1)請幼兒觀察兩種棒棒糖,說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圓的和扁的)

(2)想想圓的棒棒糖是怎麼做的?扁的呢?(讓幼兒自己說說用什麼辦法制作)

(3)爲什麼棒棒糖的外面有一層糖紙?有什麼好處?

(4)請幼兒開始製作。提醒幼兒不要把小棒對着自己的面部和別人,並學着給棒棒糖包上糖紙。

(5)教師巡迴指導。

3、給棒棒糖分類

(1)師:你們做了這麼多漂亮的棒棒糖,現在我們把棒棒糖放到我們的小超市,等一會朱老師會來拿,我們不能亂放,要根據棒棒糖的顏色和形狀放好。請小朋友看清楚貨架上的標誌,根據標誌放好。

(2)請幼兒根據棒棒糖的形狀和顏色對應貨架上的標誌分類放好。

活動結束,教師評價。

活動反思:

美術教學實踐,我認爲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和創造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2.通過遊戲加深幼兒對圖形的理解,體現同伴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圓形、方形、三角形魚圖片個一張,三角形魚圖片十個,圓形魚圖片十個,方形魚圖片十個,活動場地上畫好的大三角形,大圓形和大正方形,小魚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課前律動。

師:小手拍一拍,小手放一放,小手拍,小手放,小手放在大腿上。

2.複習鞏固圓形,方形和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呀?(出示圓形魚圖片)

師:這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小魚呢?(圓形)

師:是由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拼成的,我們叫它圓形魚寶寶(貼)

師:小朋友們再來看一看(出示方形魚圖片)

師: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呢?(方形)由一個大的方形和一個小的方形拼成的,我們叫它方形魚寶寶(貼)

師:圓形魚寶寶和方形魚寶寶在水裏遊了一會,就遇到了它們的好夥伴了,你們瞧!(出示三角形魚圖片)這又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呢?(三角形)由一個大的三角形和一個小的三角形拼成的,我們叫它三角形魚寶寶。

3.幼兒認識自己的魚寶寶。

師:現在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都藏了一個小魚寶寶,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把它拿出來,掛在自己的脖子上面(指導)

師:現在再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的小魚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什麼魚寶寶,可以跟自己旁邊的好朋友輕聲的說一說(指導)

師:現在是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什麼圖形的什麼魚寶寶了,老師要來考一考大家了(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4.認識地面上大圖形。

師: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做“小魚遊”,小朋友們想玩嗎?先跟老師來認識一下小魚們的家吧。老師這裏有三個大大的圖形(帶領幼兒一起認識)三角池塘,是三角形魚寶寶的家,圓形池塘是圓形魚寶寶的家,方形池塘是方形魚寶寶的家,現在跟老師一起去魚寶寶的家裏參觀一下吧!(放音樂)

5.遊戲“小魚遊”

師:現在跟老師一起來做遊戲吧!你們準備好了嗎?(師念兒歌后,找出錯誤的幼兒給小朋友們看一看)

師:剛剛小朋友們找自己家的時候太慢了,小魚們不高興了,我們再玩一次,這一次,小朋友們找快一點好嗎?

6.活動結束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游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特點,在經歷了看看、說說、之後再進行玩玩,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再次興奮起來。遊戲“小魚遊”的創設,既與主題相符,又調節了幼兒的注意,同時,在小魚回家(看圖形找家)的過程中,幼兒再次鞏固了對三個基本圖形的知識,讓幼兒知道要按照自己身上的標記找到正確的家,整個活動顯得比較愉快、輕鬆。在剛開始的導入環節中,幼兒的回答並不在我的預想之內,我對幼兒的回答給於了否定,是反應能力不足導致的,而在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小魚寶寶的過程中,並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幼兒,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也儘可能的避免了在小魚找家環節中出現錯誤的機率。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信號燈、斑馬線、天橋等交通設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在交通設施的幫助下安全通行。

2、能在遊戲中鞏固基本的交通規則。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信號燈、斑馬線、天橋圖卡。

2、在教室裏佈置道路場景,包括若干輛小汽車、用紙畫出的斑馬線、信號燈、用平衡木充當過街天橋。

3、相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喚起幼兒已有經驗,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這是什麼?你在哪裏看見過這些東西?

(2)這些都是在馬路上經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可以幫助和保護人們安全通行,叫做交通設施。

二、使用道具佈置道路場景,引導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瞭解常見交通設施的功能。

爸爸送丫丫去幼兒園,他們一路上會經過哪些交通設施呢?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瞭解信號燈和斑馬線的作用。

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邊,他們想過馬路。馬路對面有個信號燈,這個信號燈是幫助我們過馬路的,他會告訴我們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綠燈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麼?好多白線好像斑馬身上的花紋一樣。這就是斑馬線。“條條斑馬線,連着路兩邊,過街線內走,大家才安全。是保護我們安全通行的,我們一起走斑馬線過馬路吧。”

(3)沒有斑馬線怎麼過馬路呢?你看,這是天橋,它使行人從車輛的上面通行,避開了車輛,避免了被車撞到的危險,所以天橋也是保護我們安全的交通設施。“空中一座大橋,橫跨馬路架牢,行人橋上走過,汽車橋下奔跑。”

三、邀請幼兒扮演行人在情境中游戲,參與表演。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就有了不少新發現,他們指出馬路上的車子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開的快,有的開的慢;汽車在馬路上開時是一邊一個方向的,要不然很危險等等。瞭解信號燈,斑馬線,天橋,對與我們小班孩子來說完成的真的很不錯。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多項玩圈活動,願意與同伴合作玩。

2.喜歡嘗試多種玩法,懂得注意活動中的安全。

3.增強基本動作的協調性,發展身體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大小輪胎、嵌在路邊呈同等大小半圓形的輪胎、各類大小不同且材質各異的圈圈(呼啦圈、小圈、繩圈等)、畫在地上,由大小不同的圓形、半圓形等組成可供幼兒跳躍的圖案。

2.場地準備

活動場地較爲平整、無影響幼兒活動的障礙物。

活動區域及玩法

1.車輪滾滾

玩法:幼兒排成五路縱隊,每隊第一名幼兒在起點線站立雙手扶握輪胎,教師或一名幼兒發出指令後,五名幼兒一齊推着輪胎直線向前,先到達終點線的獲勝。幼兒將輪胎滾回起點,交給第二名幼兒,遊戲繼續進行。

2.獨輪小路

玩法:幼兒排成一路縱隊,一個接一個走上“獨輪小路”,中途從“小路”上掉下的幼兒必須走到隊尾接着走上“小路”。

3.呼啦圈轉轉

玩法(1):幼兒四人一組,一名幼兒當裁判,其餘三名幼兒各手持一個圈。遊戲開始,三名幼兒將圈套在手腕上順時針轉動,圈最後掉下的幼兒獲勝。

玩法(2):幼兒四人一組,一名幼兒當裁判,其餘三名幼兒將圈套在腰部。遊戲開始,三名幼兒在腰部轉動圈圈,圈最後掉下的幼兒獲勝。

4.跳“花屋”

玩法:幼兒三人一組,猜拳確定先後順序,每次一人蔘加遊戲。遊戲者站在“屋” 前手持一圓形積木,將積木扔進標有數字“1”的格子,然後單腳(或雙腳)跳進格子(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單腳或雙腳跳,但前後須一致),邊跳邊將積木按數字升序逐一踢進相應格子(如從1到10的順序)。將積木踢到“屋”外,或踢進其它格子,遊戲即停止,換下一人玩。第二次玩時則將積木扔進此次遊戲已經到達的格子,雙腳按序逐一跳到此格繼續玩,誰先將積木扔進標有“10”的格子游戲並將積木踢出“屋”外,誰贏。

5.奇妙的“圈圈屋”

玩法(1):將由六隻小圈組合拼裝成的“圈圈屋”放置在墊子上,幼兒排隊依次從“圈圈屋”鑽爬而出。

玩法(2):幼兒三人一組,猜拳選出一人當裁判。兩名幼兒各“住”一間由六隻大圈組合拼裝的“圈圈屋”,站在起點線後,裁判發令後,兩人同時用手將“圈圈屋”向前滾動,雙腳同時在“屋”內向前跳躍,先到終點線的獲勝。

6.看誰接的多

玩法:幼兒五人一組,協商選出拋圈的人或由教師擔任。拋圈的人將多個彩色繩圈用力向空中拋撒,其餘幼兒奔跑去接,比比誰接住的最多。

活動分析:

1.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在沿着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體育區域活動的設置本身就體現了讓幼兒自願選擇符合自己活動水平的活動方式,多個玩法的呈現以及幼兒可自主選擇活動方式等都充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幼兒的活動能力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展現。此外,中班幼兒年齡尚小,與同伴協商、合作的能力有限,多個區域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通過“猜拳”確定先後順序或選出裁判,這樣既提升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又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幼兒樂在其中。

2.有效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注重觀察,適時調整區域活動材料數量、玩具結構和活動方式,長時間以來,幼兒對玩圈活動始終保持着濃厚興趣,不少幼兒還自發創新玩法,走、跑、跳、投、平衡、鑽爬等基本動作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得到顯著發展,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日益增進。

3.充分體現家園合作精神

?綱要》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班區域活動材料的蒐集製作由教師、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材料資源。幼兒全程參與蒐集製作過程,擴大了眼界,培養了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有效增進親子情感,充分體現了家園合作的精神。

活動反思:

1.由於班級幼兒人數衆多,各區域幼兒人數也相對較多,區域活動時間較短,常常不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此外,幼兒園活動場地狹小、分散,區域設置地點不集中,不利於教師管理和指導。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本班的體育區域活動充分體現了遊戲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關注到幼兒語言、數學、社會等領域目標的融合,但缺少幼兒藝術領域目標的滲透。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加以改進。

小班活動教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助跑跨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2、培養幼兒的彈跳力和玩球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塑料長繩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集合幼兒:幼兒自帶球入場,迅速站成四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自由分散玩皮球,如玩拍皮球、拋球、運球、滾球、追球等,看誰玩得花樣多。

(2)學習助跑跨跳。高度2個球高。

動作要領:跑,跑,跑,一隻腳用力蹬地,另一隻腳跳起跨過障礙物,繼續向前跑。

教師示範,讓幼兒跟教師做動作,再自找空地分散練習,提醒幼兒不要相互碰撞。

(3)比賽“看哪隊先勝利”。

幼兒聽信號站成四隊,教師交代遊戲名稱和規則後,先示範一次,再請每隊的一個幼兒進行示範,然後再進行比賽。

3、結束部分。

(1)小結:教師簡單小結比賽情況,表揚遵守紀律和奪得勝利的小組。

(2)做放鬆整理動作。

教後感:平時晨間鍛鍊的時候幼兒自己玩過,所以對此幼兒幼兒很感興趣,讓幼兒學習了助跑跨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成效與反思:

本次活動我充分利用自然物——木樁作爲體育器械開展教學,讓孩子們感到新奇又好玩,孩子在整個活動中的情緒一直表現積極,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這個活動的技能目標是學會雙腳併攏在木樁上跳上跳下,由於木樁高度不同,面積也較小,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尤其是最後的連續跳木樁接力賽,技能和體能鍛鍊是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木樁一定還有很多有趣的玩法,如果讓孩子們在得到鍛鍊並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挖掘出更有創意、更有挑戰性的動作和玩法,那會使整個活動更加有效、更加具有趣味性。

在最後的放鬆活動中,雖然音樂很輕柔,動作也很優美,但是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腿腳已經有了很大強度的運動,而芭蕾舞立起腳尖的動作根本不能讓孩子的腿部得到休息。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儘量考慮周全,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