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三篇

教師文案 閱讀(2.44W)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三篇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呢?(個、十)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那麼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17?”(指名回答,並上來撥珠子)。以下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三篇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一

一、活動導入:

談話:考一考大家四根同樣長短的小棒可以拼成什麼樣的數學平面圖形?三根小棒呢?如果兩根小棒呢?(學生準備)你能拼出不同形狀的角嗎?

今天我們就先一起來認識這樣的角?誰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今天我們先認識直角(板書:認識直角)

二、教學新課

1、認一認:

談話: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的直角,瞧:這是手帕和一本數學書,你能在它們的面上找出直角嗎?請學生指一指

提問: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什麼地方也藏着直角?

(注意引導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提問:三角板上有直角。請學生比畫出來

小結:直角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2、畫一畫

提問:怎樣畫一個標準的直角呢?

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

(這樣的直角兩邊張開的大小隻能憑感覺,不一定是個標準的直角?有更好的辦法嗎?)

提問:三角板上一共有三個角,爲什麼用這個角來畫直角呢

談話: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嗎?誰來說說方法?

講述方法:把三角板按在紙上,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確定一個頂點,

然後沿着尺畫出兩條邊。

提問:轉動三角板可以畫不同方向的直角嗎?請學生說一說:準備怎樣畫?

其他小朋友想自己動手試一試嗎?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1題畫一個直角。

小結:瞧老師選了幾個小朋友畫的,他們方向不同但都是直角。

爲了和其他角區分開,人們還給了直角一個特殊的符號?教師示範,我們把他叫作“直角符號”。

學生動手給自己畫的直角標上符號。

3、折一折

談話:我們開動腦筋畫了一個直角,現在考考大家這裏有一張不規則的紙你能折兩折創造一個直角嗎?

動手試一試。

提問:交流怎樣折呢?討論一下。

請同學上臺演示自己的折法。

提問:同桌兩人把折出的直角比一比。再拿摺好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通過兩次比較,你有什麼重大發現?(發現直角的大小都一樣)

4、辨一辯

(1)小朋友真厲害,那想問問大家如果給你一些角(掛小黑板),你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它是不是直角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象這三個角形狀特別不同可以用眼睛直接判斷,但有一些角形狀比較接近用眼睛判斷可不行了怎麼辦?)

小結:如果要正確的驗證直角可以用一個工具:三角板。現在我們跟着電腦博士一起來學一學

學生說方法: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齊,看另一

條邊,重合是直角。

學生說一說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方法(教師貼出方法)

(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其他兩個角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學生比時教師板畫出銳角,鈍角)

學生交流。

指出: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這個角呢?

學生口答比較情況。

像這樣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通過比一比我們認識了怎樣的角是銳角呢?那怎樣的是鈍角呢?

(板書:銳角鈍角)

猜一猜:教師出示活動角,學生看角快速回答是什麼角?

談話:小朋友真厲害,不僅認識了三種角,還學會了正確的判斷方法。

現在請小朋友完成練習紙第2題用三角板比一比看他們分別是什麼角?

三、角的實際應用

(1)談話:直角,銳角,鈍角到底誰最能幹呢?這樣吧,讓他們比一比,好嗎?

1號樓和地面成直角,2號樓和地面成銳角。你願意住哪幢房子?爲什麼呢?

師:那這輪比賽是誰獲勝了呢?

(2)進入第二輪比賽:圖釘的釘尖分別是銳角和鈍角。你願意用哪一個?如圖:師:這場比賽銳角又勝出了

(3)第三場比賽開始了,這兩把椅子,你會坐哪一把呢?說說你的理由?

師:這回鈍角贏了。比賽結束了,你們說說誰的本領大呢?

談話:是啊,它們在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爲銳角、直角和鈍角各有所長,才創造出這樣美妙的世界!

四、拓展活動:

用兩個不同形狀的三角板拼一個直角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板書設計

認識直角銳角鈍角

直角銳角鈍角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個位和十位的計數單位,知道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2)能力目標:正確讀、寫100以內的數,能正確說出每個數的數位和數位上的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2)教學難點:能正確說出每個數的數位和數位上的數。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學會了100以內數的組成,現在我想考考大家,聽仔細呦

1、(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4個十和2個一組成()

(4)3十和5個一組成()

(5)75裏面有()個十和()個一。

2、從51數到100

3、這節課,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呀?(出示計數器)

複習數位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呢?(個、十)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那麼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17?”(指名回答,並上來撥珠子)

“對!因爲17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撥7,在個位上撥1。”(並指名回答這樣寫和讀17這個數,可指名上來板書)

4、導入:

“剛纔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1這樣用計數器表示?”(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21由2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一,寫作:21讀作:二十一)

“其實20以上數的讀寫和20以內數的讀寫是一樣的。”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100以內數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新課起航

老師買了一些鉛筆作爲獎品,要獎會動腦筋的愛舉手的小朋友,大家能幫老師一起來數數嗎?

1、教學例4。

出示2捆鉛筆(每捆10支)和4支鉛筆。

問:①我手上拿了幾支鉛筆?爲什麼?《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②怎樣在計數器上表示?說說你撥珠的理由。《啓發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

③讀一讀計數器上的數(指導讀)

④寫一寫這個數(指導寫)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麼寫?學生回答後,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佔位,如30、40、50……個位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爲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及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例6。

(1)讓學生在計數器上一個一個地撥,在個位上撥9顆後提問:“再撥一顆是幾顆?10個一是多少?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學生邊撥邊回答。(10個一是十,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一顆。)

(2)在十位上一個一個的撥,撥9顆後提問:“這9顆算珠表示多少?再撥一顆表示幾個十?10個十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

同桌討論、交流後回答。(10個十是一百,在計數器的百位上撥一顆。)

(3)一名學生板演,其餘在練習本上試着寫出這個數,並讀一讀。

寫作:100讀作:一百

比一比誰寫得整潔、美觀。

(4)對着計數器上的數位表,同桌互相說一說,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分別表示什麼。

回答後打開書35頁,填在書上。全班齊讀兩遍。

教師小結並板書: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的十進制計數法的基本原理及數位順序表。)

課堂練習

1、(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並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2、練習:第35頁做一做第3題。

作業安排

課本第36頁第4題。

國小優秀教學案例借鑑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

教學目標:

1、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2、前、後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夥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後”來準確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