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2.92W)

不管寫什麼學科的教案,我們都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在書寫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強調文字表述規範,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8篇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1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用符號c表示比熱容。

2、比熱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3、比熱容的物理意義

(1)比熱容是通過比較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用來表示各種物質的不同性質。

(2)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j。

4、比熱容

(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

(2)從比熱表中還可以看出,各物質中,水的比熱容。這就意味着,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要小些。水的這個特徵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在受太陽照射條件相同時,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溫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區溫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地區溫度變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冷。

(3)水比熱容大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也經常利用。如汽車發動機、發電機等機器,在工作時要發熱,通常要用循環流動的水來冷卻。冬季也常用熱水取暖。

5、說明

(1)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種物質的比熱不會因爲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而改變,也不會因爲質量的多少或溫度變化的多少而改變。

(2)同種物質在同一狀態下,比熱是一個不變的定值。

(3)物質的狀態改變了,比熱容隨之改變。如水變成冰。

(4)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

6、熱量的計算:q=cmΔt。式中,Δt叫做溫度的變化量。它等於熱傳遞過程中末溫度與初溫度之差。

注意:①物體溫度升高到(或降低到)與溫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義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溫度從lo℃升高到30℃,溫度的變化量是Δt==30℃-lo℃=2o℃,物體溫度升高了20℃,溫度的變化量Δt=20℃。②熱量q不能理解爲物體在末溫度時的熱量與初溫度時的熱量之差。因爲計算物體在某一溫度下所具有的熱量是沒有意義的。正確的理解是熱量q是末溫度時的物體的內能與初溫度時物體的內能之差。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2

國中物理說課稿-《力和運動》說課教案

我說課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物理教材》第一冊,第九章“力和運動”中第一節牛頓第一定律。

教學設計理念

克服以教師爲中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來,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精神,獲得新知識的能力,與交流合作的能力,實現師生,生生積極互動,使學生在質疑,調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養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一、教材分析:環節一,地位與作用。

地位: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中的基礎。如果我們把所有力學現象看作一座大廈,那麼牛頓三大定律則是這個大廈的奠基石,牛頓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頓第一定律定義的慣性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牛頓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頓第一定律基礎上。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礎的基礎,是否領會這一物理規律,不僅影響學生對這一章的學習,而且會影響整個物理課程中力學部分的學習。

作用: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運動,又知道力學一些簡單知識,牛頓第一定律正是基於此基礎上將運動和力聯繫起來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樑,是進一步分析和處理直線運動和力學問題的基礎,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本冊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本節、本章的重點。環節一:學習狀況分析:牛頓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實驗結果,部分外推假設、部分定義所構成的一個複合體,就其定義本身的表述學生不難記住,但八年級學生由於接觸物理時間比較短,學生平均年齡比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及認知結構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頓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形成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及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認識由直觀的感覺上升到科學理性認識則是本節的難點。

環節二、目標、重點、難點確定: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教材和大綱。

本節重點:牛頓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確定本節教學目標、難點:瞭解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律方法。

目標:1、知識目標。2、能力德育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而是在大量經驗事實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概括,推理總結出的一條規律。

(2)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瞭解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律的方法。

牛頓第一定律是一節物理規律教學課。

2、德:培養學生以事實爲基礎,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學習方法,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

3、情感目標:注意師生間溝通,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知識目標上針對本節特點對學生提出,瞭解、理解、知道三個層次,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清脈絡,把握重點部分。以往教學實踐中證明,物理規律是物理基礎知識部分比較難學的部分,學生往往只注意背定義、記公式、做習題而忽視了對物理概念及規律的理解,以至於豐富的物理含義被形形色色的數學符號所淹沒。面對這一現象在這一節教學中突破重點上我主要採取瞭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題上創設情境,以毛主席詩詞“坐地是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爲開端,引導學生從宏觀上覆習運動現象,故而知新,提供新舊知識聯繫的支點,使學生感到新知識並不陌生,便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識結構中,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有利於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2)通過物理實驗進行啓發誘導/

a:做課本中小車演示實驗,讓學生對此實驗進行認真、仔細觀察以獲得足夠的感性材料。

每次實驗前向學生交代清楚實驗的條件和做法,使學生找出實驗中哪些條件不變,變化的是什麼條件,不變:同一小車、同一斜面、讓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變化:三種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針對實驗結果,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滲透比較,分析綜合等研究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引導起變化的原因,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動腦筋思考問題,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越遠”爲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過上面的演示實驗,簡單介紹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結論。突出他的理想化實驗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實驗雖然不能實現,但都有可靠的事實基礎,因而推理是合理的。c:在此基礎指出牛頓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以事實爲依據總結出一條經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一條真理,牛頓第一定律。

3:在教學突出重點中,對定律中關鍵詞語進行說明,各種易犯的錯誤進行分析,糾正學生頭腦中原有的錯誤生活觀念以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由於牛頓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實驗和觀察基礎上大膽而合理的確良外推,它只是一種基礎假設,由於不存在絕對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因此這條定律無法直接用實驗來證明,它的正確性在於它推得結果與客觀事實相吻合,形成對比知道知識的發展過程由錯誤正確完善學生一目瞭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點和關鍵。投影牛頓第一定律

一、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就要靜止下來(錯誤)

二、運動物體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正確)

三、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完善)環節五:難點突破

牛頓第一定律雖已建立,但學生對其建立過程仍比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對牛頓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徹,形成難點針對此現象採取了,實驗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使直觀實驗與抽象受力分析相結合的起來,這樣做到了使其難點先簡後繁,先定性,後定量;先具體後抽象;先特殊後一般的解決方法,使其難點被逐步得以解決,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這樣有利於培養其思維能力和理想實驗推得物理規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節課在程序安排上針對學生特點主要採取瞭如下程安排:

1、引題,創新情境,複習提問導入新課。形成新舊知識互相聯繫、互相滲透。

2、重視物理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猜想,推導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3、重視各種變成恰當的應用,對其定律中學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關鍵詞語進行解釋,使牛頓第一定律得以鞏固,理解定義、特定的含義。

4、在此引導說明,對其進行加深,從而形成深刻印象,通過不同層次聯繫,加強基礎與習題的配備,能夠及時反饋學生認知情況,從而調整教學加經改進,體現以學生爲主、教師爲主導的作用。

5、歸納總結。由學生回憶本節學到了什麼爲主線,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更加清晰,明確、系統,從知識結構上把握新內容,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經過這一回顧,讓學生會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問題,從而進一步發展了思維能力設計。

6、定量作用:讓學有餘力的同學進一步提高,學習困難的同學加深對本節特點及基礎知識理解認識,爲之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行如下設計。

(1)明確目標,激發動機(在複習運動和力基礎上)

(2)新舊聯繫,指引注意。

(3)創設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實物、小車實驗)

(4)討論分析形成結論。如果物體不受摩擦力作用,那麼物體運動情況又會怎樣呢?讓學生思考,講座得出結論,從而養成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

(5)反饋強化,通過對定律本身說明及習題配備,使定律得以鞏固和深化。確定教學目標

導入課題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饋強化

鞏固應用

小結綜合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3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內能可以轉化爲機械能。

2、知道熱機中能量的轉化。理解四衝程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汽油機模型和汽油機活動掛圖的演示理解汽油機的工作過程,能夠簡單描述汽油 機的四個衝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觀察汽油機模型和汽油機活動掛圖的演示培養學生觀察理解問題的能力。

2、通過學習熱機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將科學知識應用於人類社會的意 識。

?教學重點】 理解內能可以轉 化爲機械能。

?教學難點】 汽油機四個衝程的理解。

◆ 課前準備 ◆ 1.多媒體課件。

2.實驗器材:試管、水、橡皮塞、 酒精燈、火柴、汽油機模型、汽油機活動掛圖。

一、引入新課 1、複習提問:請舉例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爲內能。 學生舉例:打氣時氣筒會發熱 用鋸子鋸木料時鋸條會發熱 2、剛纔的

事例都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爲內能,那麼反過來想內能會轉化爲機械能嗎?

二、進行新課:

1、利用內能做功

(1)演示實驗:水蒸氣衝開橡皮塞 1

現象:在水沸騰一段時間後,橡皮塞被水蒸氣衝開。

思考: 這個實驗現象說明了什麼? 引導回答:說明了水蒸氣的內能會轉化爲橡皮塞的機械能。 師述:剛纔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水加熱,由於燃料在試管外燃燒,熱量損失較大,內能 會轉化爲機械能的效率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內部去燃燒,來獲得更大的機械能?

(2)介紹書中的實驗:酒精燃氣衝開蓋子 學生看書中的內容,瞭解這個實驗的做法及實驗現象。 理解:這個實驗說明了酒精燃氣的內能快速轉化爲蓋子的機械能。 理解:這個實驗說明了把燃料移到容器的內部去燃燒,可以獲得更大的機械能。

2、蒸汽機 蒸汽機是最早的熱機。

(1)熱機的原理:將燃料燃燒時放出的內能轉化爲機械能的機器。

(2)熱機是熱力發動機的簡稱。

(3)閱讀:物理在線,瞭解熱機的發展史 蒸汽機――內燃機――噴氣發動機――火箭發動機 3、形形色色的熱機—汽油機 的工作過程

(1)今天我們來學習熱機中的內燃機的代表:汽油機。 內燃機:燃料在氣缸內燃燒的熱機。汽油機是最常見的內燃機,以汽油爲燃料。

(2)構造(觀看活動掛圖,邊指示邊講解) 。

進氣門,排氣門,火花塞,汽缸,活塞,連桿,曲軸。

(介紹名稱的同時,介紹各部分的功能) 。

(3)衝程:活塞從氣缸一端運動到另一端叫 做一個衝程。

(4)工作原理。 (結合活動掛圖的演示) (講解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活塞的運動方向、氣門的開閉、連桿、曲軸的運動情況) 內燃機的工作過程以一個循環爲一個單元,一個循環又分爲四個衝程。 開始工作前,活塞位於氣缸上端,進、排氣門均關閉。工作時,活塞由上向下運動,進 氣門打開,排氣門仍關閉。由於缸內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空氣和汽油的混合氣體被吸入氣 缸。這是第一個衝程,吸氣衝程。 活塞運動到最下端,就開始轉爲向上運動。這時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混合氣體被強 行壓縮,使氣體的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此時 是機械能轉化爲內能。這是第二個衝程,壓 縮衝程。 壓縮結束時雖然溫度較高,但未能達到燃料的燃點。在壓縮衝程結束的瞬間,火花塞產 生電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氣體,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由上向下運動,通 過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實現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這是第三個衝程,做功衝 程。 2 做功衝程結束,活塞繼續由下向上運動,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燃燒後的廢氣被活 塞推出缸外。這是最後一個衝程,排氣衝程。 此後,活塞又由上向下運動,從此進入下一輪循環。

(5)重點強調能的轉化。 在壓縮衝程中活塞向上運動壓縮汽缸中汽油和空氣的混合 氣,機械能轉化爲內能。 在做功衝程燃氣對活塞做功,內能轉化爲機械能。 其餘三個衝程靠消耗飛輪的慣性來完成。

(6)熱機的啓動 熱機不能自行啓動。開始 運轉時,要靠外力使飛輪和曲軸轉動起來,由曲軸通過連桿 帶動活塞運動,以後內燃機才能自己工作。

(7)熱機的應用 汽油機比較輕巧,常用在汽車、飛機和小型農業機械上面。柴油比較便宜,但柴油機比 較笨重,主要用在載重汽車、拖拉機、坦克上面。

4、教師介紹

(1)噴氣發動機

(2)火箭發動機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瞭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瞭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律。

瞭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後變形了?是什麼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脣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後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後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能做圖。

折射現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範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5

§4—5光的色散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瞭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和方法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掌握光的三原色、顏料的三原色

2、知道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爲什麼可以看見物體?……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3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4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現象?

進行新課:

1、光的色散現象:彩虹現象

實驗:三棱鏡分解太陽光

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

2、光譜中紅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

3、物體的顏色:

(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麼問題?

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後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2)、顏色之迷:不透明物體: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

透明物體:由透過的色光決定。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6

一、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高中前兩年已經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學內容,高三年級將進入全面的總複習階段,爲了配合高三的總複習,學校統一訂購了由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紀金榜高中物理新課標全程複習方略》作爲高三複習教材,該書以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大學聯考考試大綱爲指導,以《20--年浙江省普通大學聯考考試說明》爲依據編寫,作爲本學年參考用,本學期擬定完成本書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輪複習。

(二)學情分析:

1、課堂情況:由於是高三年級,即將面臨着大學聯考的選拔考試,大多數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求知-比較強烈。所以課堂紀律比較好,都比較認真地聽課,自覺地與老師互動,完成教學任務。

2、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高三(10)爲理科重點班,相對來說物理基礎較好些。高三(9)班是理科普通班,學習能力有着較大的差異,根據前段時間的觀察和摸底,大多數的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各章各節的知識點尚處於分立狀態,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識解決相應的基本問題,所以對知識的瞭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題技能:利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綜合問題的能力很差,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還有待提高。

二、教學目標與任務

加強和利用知識點的複習,儘快幫助學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識點建立成爲網狀的狀態,掌握物理思想的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具體地說:

1、知識方面,應達到熟練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要求,即看到一個題目以後,題中包含了哪些知識點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並且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也要清楚,

2、技能方面,主要是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到常規思維、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相結合,同時,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

3、情感與價值觀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與措施

1、面向全體,分類指導。從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基本點出發,根據各層次學生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滿腔熱情地使每一位學生在高三階段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2、抓好基礎,培養能力。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與大學聯考大綱,研究大學聯考理綜能力測試中物理部分的試題難度和特點,使自複習教學更具有計對性,在教學中應強調理解。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形成物理情景或建立物理模型,獨立分析物理過程、獨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3、研究教法、改進教學、教學相長。認真研究學生學習過程,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主要障礙,在此基礎上制訂教學方案,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儘可能把學生應該自己完成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精心設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四、教學時間安排

1~2周:物理必修(一)(必考模塊)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3~4周:物理必修(一)(必考模塊)第二章《相互作用》

5~6周:物理必修(一)(必考模塊)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

7~8周:物理必修(二)(必考模塊)第四章《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與航天》

9~10周:物理必修(二)(必考模塊)第五章《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

11~12周:選修3-1(必考模塊)第六章《靜電場》

13~14周:選修3-1(必考模塊)第七章《恆定電流》

15~16周:選修3-1(必考模塊)第八章《磁場》

17~18周:選修3-2(必考模塊)第九章《電磁感應》

19~20周:選修3-2(必考模塊)第十章《交變電流 傳感器》

21~22周:選修3-4(選考模塊)第十一章《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五、階段教學要求:

1、 處理好課時較少與內容較多的矛盾

(1)優化教學過程

(2)優化教學方法

(3)合理安排時間,計劃安排時間

(4)不減進度,把握難度

2、 通過這一階段的教學,應使以選修課爲中心的內容,達到過去大學聯考第一輪複習的水平。

(1)應重視對大學聯考大綱所要求的有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深化

(2)認識基本概念,對聯繫緊密、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正確區分

(3)對基本規律,明確成立條件和應用範圍,力爭解決大學聯考物理所涉及到的常見問題

3、 在選修課教學中,一定將必修課的內容結合和聯繫起來必修教材、選修教材內容的劃分與確定,決定了這樣做是應該的要學好物理,必須要形成知識結構

常採用的方法有:

(1)複習必修知識,而引入選修課題

(2)學習過程中加強知識間的聯繫

(3)章節學習之後,全面歸納建立物理知識系統

4、爲適應近幾年大學聯考改革的趨勢和命題特點及理科教學的發展趨勢,應採取的措施

(1)加強基礎,提高能力

基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的物理思想。

能力(理科綜合考試目標)——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設計完成實驗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命題指導思想——以能力測試爲主導,考查考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聯繫實際,擴大學生視野

切實落實“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拓展物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習題教學要更多地連續實際。

(3)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的六大功能:豐富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突破重點難點,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圖象,認識物理過程;啓發學生思維,增強探索精神;培養觀察能力,掌握實驗技能;養成良好習慣,學會科學方法。

(4)適當做一些信息題(提高審題能力和建模能力)

(5)適當做一些綜合題(以小綜合題爲主,以學科內綜合爲主)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7

電流

1、電流過大的危害:燒保險絲、甚至引起火災。

2、電流過大的原因:1)、短路;2)、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3、保險絲:保險絲是用鉛銻合金製作的,電阻比較大,熔點比較低(材料特點)。當電流過大時,它的'溫度升高而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4、空氣開關:當電流過大時,開關中的電磁鐵起作用,開關斷開,切斷電路。注意:1)、不能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2)、當電路中的保險裝置切斷時,不要急於更換保險絲或使空氣開關復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後再恢復供電。

生活用電常識

1、家庭電路的組成: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保險絲或空氣開關)插座、用電器、開關等。

2、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

3、電能表:計量用戶消耗電能的多少;單位是千瓦時(kwh),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消耗電能的多少。

4、總開關:爲檢修更換電路的安全。(空氣開關還能起到保險作用)

5、保險裝置:保險絲(盒)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空氣開關電流過大時跳閘,切斷電路。三線插頭(座):一線接火線(l),一線接零線(n),另一線(e)接用電器的外殼(大地);爲安全用電。注: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都是並聯(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電器和開關是串聯的。

6、零線。試電筆:作用辨別火線使用手指按住筆卡,用筆尖接觸被測得導線,發光的是火線。觸電:1、單線觸電:站在地上的人接觸到火線。2、雙線觸電:人同時接觸到火線和零線。觸電的急救:首先切斷電源;再救觸電的人。

7、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滬科九年級物理上冊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時內容爲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二章《光》第二節內容,在國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繼光的反射後的又一個新的光現象。本節知識是光學中的重點知識、是理解透鏡作用原因的基礎,同時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光的折射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繫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讓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立志獻身科學。本節教材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現象和初步規律,爲以後透鏡及探究透鏡成像規律學習活動進行充分準備。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知識之一。

2、教學目標

本節內容我們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爲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光的折射規律;能從衆多光的現象中辨別出屬於折射的現象,能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

2.瞭解光的折射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有關光的折射現象的觀察、猜測、檢驗、聯想等的活動,使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交流、團結和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實驗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樂於合作,滲透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基本理念。

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1)讓學生認識光的折射規律;(2)讓學生會作光折射的光路圖。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整體上採用對比、猜想、提問設疑、設計實驗探究的模式,教學流程上採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觀察光的折射現象,讓學生對照光的反射定義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義。學生對定義總結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過後面的觀察實驗和分析來逐步引導學生修正定義,讓學生明白爲何要用“斜射入、一般”這些詞。

第二步:觀察光的折射現象,對照光的反射定律,讓學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規律,然後按照猜想設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當然整個實驗主要是我來操作完成。在此我補說一點,因爲在探討光折射時光路是否可逆時,由於沒有演示光從水射入空氣中的器材,所以我採用的是用半圓形玻璃磚來做這個實驗,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學生練習畫光的折射光路圖,爲下一部分學習透鏡的作用做好鋪墊。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光的折射現象。在這一步我採用讓學生做硬幣“上浮”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光的折射帶來的錯覺,引起學生思考硬幣爲什麼會“自動上浮”,啓發學生畫光路圖來解釋原因。同時也說出了盛水的碗變淺、放入水中的筷子變彎等現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過多媒體演示“海市蜃樓”現象。聯繫生活實際,解釋“潭清疑水淺”、“叉不到水中魚的原因”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