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六一幼兒教案通用5篇

教師文案 閱讀(2.25W)

老師在編寫教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一份有趣的教案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六一幼兒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六一幼兒教案通用5篇

六一幼兒教案篇1

活動主題:

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

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慶祝"六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得到鍛鍊,能夠大膽的表演,增強自信心,體驗節日的歡樂氣氛,度過一個幸福、難忘的"六一"兒童節。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參與節日遊戲。

活動對象:

全班幼兒及家長

活動時間:

5.3-5.27

活動地點:

小三班活動室、塑膠廣場。

活動準備及內容:

1、佈置富有節日氣氛的環境,激發幼兒體驗快樂節日氣氛 。(時間:5.3-5.6)

2、選取音樂素材,活動道具,編排幼兒體操。(時間5.9-5.13)

3、集中排練團體操,地點小三班活動室。(時間:5.16-5.20)

4、參加彩排,熟悉場地,地點塑膠廣場。(時間:5.23-5.26上午)

5、參加幼兒園體操比賽,地點塑膠廣場。(時間:5.23-5.26下午)

7、參加面向社會體操表演,地點塑膠廣場。(時間:5.27上午)

活動反思:

使幼兒充分利用小椅子,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積極快樂的表演,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兒童節。

六一幼兒教案篇2

本學期,我園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方針,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節假日安全,教育活動安全,消防安全,預防溺水事故,預防羣發性傳染疾病,預防雷擊事故,預防幼兒園暴力事件,開展校舍安全排查,進一步強化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堅持“以人爲本、規範管理,及時發現,徹底整改”的安全工作方針,齊抓共管,確保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

一、工作目標

1、通過努力,使幼兒園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仙範化、常規化,建立文明和諧,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

2、完善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

3、加強各項安全教育,提高全幼兒園師幼安全意識和防範意識,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羣傷及惡性事故發生,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努力實現零事故的目標。

二、工作措施

1、加強安全法制教育,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護意識。

本園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和教師的作用,使人人都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養成自覺的安全行爲,要進行自我防範的安全常識教育,以增強動力的安全防範意識。

2、強化安全預案制度,制定或修訂相應的安全工作預案。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各項應急工作處置有條不紊和損失能控制到最低限度。

3、加強值勤值班制度,要求每天都有人員值班,堅決杜絕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

4、加強幼兒節假日的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不去危險的地方去玩(必須大人陪同)。

5、加強消防工作

一是嚴格消防器材的配備。

二是禁止幼兒放甩炮。

三是加大老化電線整改力度,嚴格用電管理,杜絕一切違章使用電器行爲,不班後要嚴格按照要求切斷電路。

6、加強飲食衛生及防病安全管理。一是食堂從業人員要持證上崗(要收證存檔備案)。二是嚴禁食用過期食品,黴變食物,三元產品進園。幼兒園提供的飯菜要貼籤留樣48小時方可處理。三是加強飲用水的管理,發現有羣體性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初步做隔離處理。

7、加強幼兒健康教育,杜絕暴力傾向,隨時瞭解動態,及時彙報。

8、每學期對幼兒園檢查不少於5次,由幼兒園檢查均形成書面材料收存。

六一幼兒教案篇3

活動目的:

1、懂得關心、同情有困難的夥伴,願意幫助夥伴,具有初步愛的情感。

2、打破班級界限,與同伴協商、分享、合作,體驗活動的樂趣,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3、在活動中遵守規則,禮貌待人。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

1、談話活動《六一暢想》

2、給幼兒與家長的倡議書

3、遊戲活動:購物

4、認識一元硬幣

前期材料準備:

1、分班準備:比較完整乾淨(八成新)的玩具、圖書、文具……

2、申請幼兒園提供:氫汽球、普通汽球、綵帶、彩旗、燈籠、紙做的煙花。

3、年段教師共同佈置會場。

活動方式:

地點設在禮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兒擔售貨員,買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幣購買;半小時後互換。各班教師在場管理、協調幼兒活動。最後,集中小結"愛心義賣"活動。

過程:

(一)幼兒集中禮堂,園長"六一" 祝詞,拉開六一節"愛心義賣"活動。

(二)全年段幼兒"愛心義賣"活動。

(三)集中小結"愛心義賣"活動。

活動反思:

第一次組織義賣活動雖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說整個義賣活動井然有序,家長與老師通力合作,孩子們在家長和老師的帶領下都獻出了自己的愛心,這些都是義賣的收穫。另外,家長們對本次義賣活動十分支持,感興趣,增進了家園合作。孩子們樹立了關愛意識,學會了樂於助人。同時,孩子們通過義賣活動增強了社會交往技能。雖然本次活動中,我們的義賣物品價格定位有點不到位但是我們仍舊籌到了許多善款,可以幫助到一些貧困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生活,許多家長都希望幼兒園能夠多開展這類活動。

六一幼兒教案篇4

幼兒愛玩遊戲,他們每天都盼望着這一時刻的到來。如何讓幼兒愉快地參與遊戲,掌握遊戲中的遊戲規則,是我們本學期遊戲的主要目標。

二、本學期主要開展以下游戲:

娃娃家、星星舞臺(表演角)、銀行、美容美髮、

我愛讀書(閱讀區)、計算角、巧巧手(手工區)、結構區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開設:娃娃家、表演區、手工區、結構區、閱讀區、計算角

1、幫助幼兒瞭解各區域的位置及作用。

2、認識各遊戲的材料,知道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在遊戲結束後,能有序地將遊戲材料收拾整齊,並知道愛惜遊戲材料。

3、能積極地參與各遊戲活動,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4、能一頁一頁翻看圖書。

十月份:開設:娃娃家、表演區、手工區、結構區、美容美髮、

閱讀區、計算角

1、結合主題,豐富各遊戲的材料,進一步熟悉使用方法

2、認識美容美髮遊戲的材料及使用方法,有主動參與遊戲的願望。

3、遷移生活經驗,豐富娃娃家的遊戲內容。

4、能按照自己意願選擇遊戲、扮演角色、能按照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5、鞏固對數序的認識,排序1——7的數卡並匹配實物卡。

十一月份:開設:娃娃家、表演區、手工區、結構區、美容美髮、

閱讀區、計算角

1、觀摩同齡班遊戲,互相交流經驗,共同提高。

2、進一步掌握遊戲中的規則,明確各材料的正確使用方法

3、能遷移生活經驗,豐富美容美髮遊戲內容。

4、愛惜操作材料,遊戲結束能放回原處。

5、仔細觀查畫面,大膽說出畫面內容。

十二、元月份:開設:娃娃家、表演區、手工區、結構區、銀行、

計算角、閱讀區、美容美髮

1、開設銀行遊戲,瞭解規則,學習如何使用銀行卡。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大膽進行各遊戲間的交往。

3、與老師共同進行遊戲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對損壞的遊戲材料進行修補。

六一幼兒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特別挑食,所以我想改掉這種壞習慣。

我就是設計了我不挑食這活動、來讓幼兒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常見的食物,知道它們的營養價值,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幫助幼兒圍繞中心話題來講述。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這活動的重點在於讓幼兒知道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難點:營養這個詞對幼兒來說難以理解,需要老師的具體解釋和說明。

活動準備

1、常見食物圖片

2、把教師佈置成家的樣子

3、手偶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奇奇來做客爲導入,小朋友們來招待這位客人。知道客人想吃什麼,喜歡吃什麼?

遊戲

遊戲規則:

奇奇說“我愛吃抓飯”一名幼兒說:今天吃抓飯。然後該幼兒把相應的卡片放到奇奇面前,再請下位幼兒繼續遊戲。

(二)展開部分:

根據已有的經驗講一講:自己喜歡吃什麼,爲什麼?

通過幼兒的講述,簡單的介紹常見食物名稱和營養價值:(小朋友不能挑食,不然就不會長高,不健康,就不聰明瞭)利用這些方法讓幼兒知道挑食就不長高。

請幾位小朋友在集體面前講一講啊:喜歡吃那一種食物,爲什麼喜歡?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會不會煩呢?

以這種方式讓有知道,光吃一種飯是沒有營養的,所以不能挑食。

(三)結束部分:

到廚房去參觀,說一說叔叔,阿姨們在爲小朋友們做什麼飯呢?

擴展閱讀

教案可以讓小朋友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容,作一位認真的中班老師,我們要寫好完備的教案課件,這樣才能讓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提升小朋友們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如何在中班音樂教案中全面的總結課程內容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的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爲您提供參考!

活動目標:

1.瞭解歌曲內容,領會歌曲描繪的意境,體驗山東民歌歡快、詼諧的風格特點。

2.通過聲音造型《荷塘歡歌》培養幼兒即興創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重難點:

重點: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積極主動的表現歌曲。

難點:模仿花蛤蟆的聲音造型。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cd、打擊樂(雙響筒、木魚、蛙鳴筒、舞板)等。

活動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幼兒聽曲進入教室,師幼打招呼問好。

2.快樂節奏三分鐘,引導學生用青蛙的叫聲來模仿各種節奏。

二、聲音造型遊戲:荷塘歡歌

出示課件“荷花圖”:這麼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時候會有很多青蛙蛤蟆來與荷花做伴並唱歌,下面我們用青蛙的叫聲來營造“荷塘歡歌”的景象。請小朋友想好一個蛤蟆叫的節奏,師隨意點名模仿,看誰的節奏創作得最好。

請一位幼兒到前面來像老師一樣指揮,師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模仿。

三、學習歌曲《花蛤蟆》

1.老師這裏有首歌也是表現夏夜荷塘歡騰的景象的,請聽。(音樂cd)

(1)請你根據歌詞唱的內容描述花蛤蟆有趣的樣子。

(2)邊聽歌曲邊請幾名幼兒把歌詞描繪的花蛤蟆畫到黑板上。

(3)朗讀歌詞後一起欣賞與分享幼兒的作品畫。

2.這首歌有幾處花蛤蟆的叫聲?請找出來。這些模仿蛤蟆的叫聲都用了哪種裝飾音?(倚音、下滑音)

跟老師鋼琴彈奏學唱這四個樂句。

3.再聽歌曲,找出你已經聽會的樂句教大家唱一唱。

4.師幼共同探討與交流:你還有哪幾句不會唱,請大家來幫幫你。

跟鋼琴彈奏唱不熟悉的樂句。

5.歌唱前加入花蛤蟆叫聲投入演唱歌曲。

四、自由分組表演歌曲《花蛤蟆》

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重點模仿蛤蟆的蹦跳、伸腿、瞪眼等動作。

( 1)出示樂器蛙鳴筒,請幼兒聆聽蛙鳴筒的聲音,說一說像什麼動物的叫聲?學一學如何來演奏蛙鳴筒。

(2)一組幼兒跟隨歌曲表演,一組幼兒用蛙鳴筒在蛤蟆叫聲處進行伴奏。

五、小朋友一起模仿花蛤蟆去郊遊,隨音樂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牙齒的重要性。

2.初步養成刷牙的衛生習慣。

3.學唱歌曲,並根據歌曲內容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1.事先排好童話劇《小熊拔牙》。

2.準備親子手冊《主題活動·要愛護牙齒》。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觀察對方牙齒的顏色、大小、形態。討論它們的功能。

2.請幼兒數一數對方共有幾顆牙,比較老師與幼兒牙數的不同。

3.啓發幼兒仔細觀察,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蛀牙,議一議爲什麼會有蛀牙。

4.請蛀牙的幼兒說說:牙齒蛀了會怎麼樣?

5.啓發幼兒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蛀牙?

6.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要保護好牙齒,必須堅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飯後要漱口,睡前不吃東西、多喝牛奶少吃糖,定期檢查治療蛀牙等。

7.請幼兒欣賞童話劇《小熊拔牙》。

8.學習歌曲〈〈刷牙〉〉。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現歌曲中的浮點節奏。

2.藉助遊戲中的動作,進一步加深對身體各部分的認識,找出快速記憶歌詞的辦法。

3.變速唱歌時,注意傾聽伴奏及同伴的聲音,主動調整自己,儘量與集體保持一致。

4、認識頭髮、肩膀、膝蓋、腳。

活動準備:

1.幼兒會玩“指鼻子”的遊戲。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二、玩遊戲“指鼻子”。

幼兒集中注意,快速指出身體各部分。

教師任意地說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幼兒在自己的身上及時指出。

三、幼兒初步感受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

1.幼兒初步感受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2~3遍,要求幼兒指出身體的相應部位。鼓勵反應迅速的幼兒,並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如記憶法、順序法等)。

2.教師以常速範唱歌曲,要求全班幼兒正確指認身體各部位。找出多數幼兒的困難,教師可針對單句組織幼兒集體練習。

四、幼兒學唱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

鼓勵幼兒隨音樂伴奏邊做動作邊學唱歌曲。

五、教師彈琴伴奏,幼兒變換速度唱歌,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1.教師;這是一首有趣的歌,它有很多不一樣的玩法。這次我們要變化速度唱歌。變換的速度是什麼樣的?請你們注意聽前奏。

2.教師:這次我們要在唱歌的過程中變換速度,請你們注意聽琴聲。

頭髮百科:頭髮從下向上可分爲毛頭、毛囊、毛根和毛幹四個部分。頭髮的生理特徵和機能主要取決於頭皮表皮以下的毛頭、毛囊和皮脂腺等。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小廚師》。

2. 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演歌曲內容。

3. 瞭解廚師的着裝和本領。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1. 學唱歌曲《小廚師》。

2. 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演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 歌曲《小廚師》錄音磁帶、幼兒繪畫《廚師媽媽》。

2. 娃娃家裏創設家庭廚房環境,準備若干廚師帽和衣服。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廚師的着裝和本領

1. 讓兩個小朋友穿上廚師的衣服走到前面。

2. 教師:看看從娃娃家廚房裏來了誰呀?他們穿的是什麼衣服?他們有什麼本領呢?

3. 教師用歌詞進行小結,並引導幼兒有韻律地跟老師念幾遍歌詞,熟悉歌詞。

4. 教師:我們一起唱一首《小廚師》的歌,好不好?

二、 欣賞歌曲《小廚師》

1. 播放歌曲《小廚師》的錄音磁帶,幼兒欣賞。

2. 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小廚師》

三、 模仿小廚師的動作

1. 教師:小朋友想不想做小廚師呢?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做小廚師的動作,好不好?

2. 幼兒再次聽歌曲錄音,鼓勵幼兒邊聽歌曲嘗試動作表現。

3. 請幾位幼兒做動作,其他小朋友根據他們的動作猜出歌詞。

4. 教師唱歌,請幾位幼兒做動作。

四、 畫一畫:廚房裏的小廚師

幼兒操作幼兒繪畫《廚師媽媽》,爲媽媽穿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並添畫出自己知道的廚房裏的器具。

教學反思

還沒備課上課之前,自己也許就是一名廚師,可經過這一課,才瞭解到自己其實不是一名合格的廚師。

小朋友也是,開始教時,對於廚師,他們很陌生。隨着老師的講解,小朋友們對廚師有了初步的瞭解。經過對廚師的畫畫,學唱歌曲《小廚師》,小朋友對廚師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學習,小朋友對於廚師有了理解,並知道尊重、接納小廚師。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小朋友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於是我覺得這節課是必要的,成功的。

小百科:廚師,是以烹飪爲職業,以烹製菜點爲主要工作內容的人。廚師這一職業出現很早,大約在奴隸社會,就已經有了專職廚師。

活動目標:

認知:熟悉“x x |x― |”, x x x x | x― |”的節奏型。

技能:初步學會在歌唱中間插道白。

情感:對音樂節奏產生興趣。

人格:能大膽地進行節奏型的短句創編。

養成教育目標:學會非常注意地傾聽他人的悄悄話。

活動準備:

樂譜。

活動過程:

1、小青蛙律動入室。

2、練聲《青蛙青蛙在哪裏?》

3、複習歌曲《悄悄話》

①齊唱一次;分組唱。

②創編語言節奏。

啓發幼兒想象青蛙說的話,並創編出符合“x x |x― |”, x x x x | x― |”兩種節奏型的語句。

請個別能幹的幼兒獨唱,並在道白處用清楚的聲音說出他所牀邊的話語,教師引導其與幼兒模仿。

③合作演唱。

請鄰座的幼兒兩兩結伴,互相講悄悄話,要求幼兒能非常認真地講和傾聽悄悄話。

在道白中,第一句由甲唱給已聽,第二句由已唱給甲聽。

4、複習歌曲《聽》

5、舞蹈《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反思:

能夠學會非常注意地傾聽他人的悄悄話。

能夠熟悉“x x |x― |”, x x x x | x― |”的節奏型。

初步學會了在歌唱中間插道白。

對音樂節奏產生興趣。

能大膽地進行節奏型的短句創編。

目標:

1、讓幼兒感受古詩的韻律。

2、在說唱兒歌的過程中體會節奏的變化,感受空拍子。

3、讓幼兒學會運用動作來表現音樂。

4、利用空間來進行故事的表演活動。

準備:

海鼓、音樂磁帶、綵帶、報紙

過程:

1、歡迎歌:get to gether

2、坐地蹦跳:i can see me

3、樂器練習:傳遞海鼓,讓幼兒通過介紹自己名字來認識海鼓這種樂器,並初步掌握使用方法。

4、身體部分:兒歌“小手跳舞”

讓幼兒在說兒歌的過程中以2/4拍的節奏型來進行兒歌的說唱,感受拍子的強弱變化。

5、嗓音練習:用捲起的綵帶來讓幼兒進行嗓音練習。當教師打開彩帶時幼兒發出“啊”的音,當打??

綵帶的動作停止時,幼兒發音停止。然後練習繼續進行。

6、唱歌遊戲:she is my friend

7、歌曲:爲了媽媽

讓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時抒發熱愛媽媽的情感體驗。

8、古詩:早發白帝城

第一節讓幼兒有節奏的說古詩;第二節加入歌曲的形式讓幼兒唱出古詩;第三節請幼兒進行卡農的嘗試練習,藉以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中國傳統的文化。

9、音樂欣賞:啤酒桶波爾卡

教師首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瞭解音樂所要表現的內容,然後讓幼兒欣賞音樂;最後當幼兒瞭解音樂後,請幼兒進行表演音樂。以達到了解樂曲的目的,同時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第二節讓幼兒用報紙來當道具,可以聽到音樂有不同樂段變化時把報紙撕成有規則的條形。

10、圓圈活動:誰是小熊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遊戲活動:一個小朋友當小熊,其他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圍城圓圈坐好,當聽到兒歌說到“小熊小熊在哪裏”時,馬上幫助小熊找到他的好朋友,然後遊戲繼續進行。

11、結束:good-bay to you

以歌曲“good-bay to you "這首歌曲爲結束曲子,讓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結束這節音樂活動,穩定幼兒情緒,爲下一次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能用小兔“跳、蹦”的基本動作跳出“前、後、前前前”的方位動作。

2、大膽探索創編玩偶兔娃娃的動作,並能合着音樂節奏做動作。

3、享受遊戲情景所帶來的快樂,發展空間協調能力和結伴交往遊戲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一個,玩偶兔娃娃。

2、錄音機,兔子舞音樂。

活動過程:

聽音樂《走路》進場,圍半圓坐。

1、幼兒坐成半圓形欣賞音樂,感受快樂情緒。

幼兒欣賞音樂,並自由做節奏動作,如拍手、拍腿等。

2、講述玩偶兔娃娃的故事,探索創編玩偶兔娃娃的動作。

師:“這音樂說了一個玩偶兔娃娃開音樂會的故事。夜幕降臨的時候,森林裏一片安靜,玩偶兔娃娃們聚在草地上,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當有魔力的音樂傳來,奇蹟出現了,玩偶兔娃娃全身活動起來,跳起了快樂的兔子舞。”

師:“讓我們一起變成兔娃娃,起來跳舞吧。”

幼兒創編玩偶兔娃娃的舞蹈動作,全體幼兒表演玩偶兔子舞。

3、學習小兔跳、蹦兩個基本動作。

學習第一個基本動作:兔跳。

師:“學會了玩偶兔娃娃的舞蹈,你們想不想去參加小兔音樂會啊?兔娃娃告訴我說,要想參加小兔音樂會還要學會小兔跳,你們會不會啊?”請幼兒上來學兔子跳。

師:“對了,兔子跳是用腳尖輕輕地跳,低低地跳,像我這樣。還要有節奏地跳,瞧這樣。”教師示範,幼兒伴樂自由練習。

學習第二個基本動作:兔子蹦。

師:“兔娃娃們跳得真不錯,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來的動作就更好看了,瞧我這樣。”教師示範,幼兒伴樂自由練習。

4、組合兔子跳和蹦兩個基本動作。

師戴上頭飾:“現在,讓我這個兔姐姐帶你們去參加兔子音樂會吧。!”

幼兒用基本動作組合成韻律動作前行。

5、組織幼兒跳舞出場。

師:“瞧,這裏就是開音樂晚會的大草地。咦?怎麼沒人?”

老師看錶皺眉說“哎呀,今天我們練兔子舞遲到了,小兔音樂會結束了,要明天才有了。讓我們回去休息休息,養足精神,明天再來吧,小兔子回家咯!”幼兒跳舞出場。

中班韻律活動《捉螃蟹》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讓幼兒知道音樂變化的時候,教師的體態是在提示他們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提醒幼兒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幼兒園中班韻律活動:幸福拍手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弱起的歌曲。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並歌唱。

2、發現“順序”在記憶中的作用。

3、在根據歌詞拍打自己身體部位的過程中感受韻律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會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兒會唱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

活動過程:

1、音樂律動《頭髮肩膀膝蓋腳》。

(1)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的節奏,邊唱邊摸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

(2)改變音樂的速度,幼兒用緩慢、正常、快速三種速度,表演唱《頭髮肩膀膝蓋腳》

2、幼兒學唱歌曲《快來拍拍》。

(1)教師範唱歌曲一遍。

教師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做動作,以避免動作干擾幼兒傾聽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

教師:我唱的歌中,拍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3)教師再次示範唱歌曲,引導幼兒找出歌詞排列的規律。(從頭到腳)

(4)教師引導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教師用點頭的動作提前暗示幼兒歌曲即將開始。

3、教師嘗試用與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體動作。

(1)引導幼兒隨鋼琴彈的不同速度邊做動作邊唱歌一遍。

(2)教師引導幼兒解決“跟不上”的困難。

教師:這次,我們不僅要把歌曲出來,還要跟着鋼琴的速度做動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麼辦呢?(教師引導他們聽前奏並看教師動作的暗示)

4、教師與幼兒將歌詞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遊戲。

(1)教師指導幼兒以較慢的速度玩歌唱遊戲。

教師:這個歌曲還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們來試試吧。當唱到“腳”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來代替。

(2)教師與幼兒嘗試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遊戲。

教師:我們的伴奏音樂要快一點,大家試一試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樂表演《幸福拍手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的情趣;

2、能隨着歌曲的內容,跟着音樂節奏做出相應的動作表現;

3、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豆芽指偶,鋼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初步學唱歌曲

1、提供整體的音樂印象,引導幼兒傾聽歌曲。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

師:我是吳老師,我今天來到了你們班,還有一個小客人也和我一起來了。

師:(出示小豆芽指偶)我是小豆芽(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豆芽最喜歡幹什麼嗎?(幼兒自由猜想)

師:小豆芽還喜歡幹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採用從音樂的框架中提煉的動作幫助幼兒學唱歌曲

師:小豆芽喜歡幹嘛呢?

師:它怎麼鑽的呀?

師:鑽出來地面之後,小豆芽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小豆芽們,我們要和泥土玩遊戲啦

二、在自由空間狀態下,幼兒自主選擇同伴遊戲

1、教師與一名幼兒做互動示範嘗試

2、幼兒自由結伴嘗試

師:剛剛我們是自己和自己玩遊戲的,那你想不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遊戲呢?

1、和同伴互換角色遊戲

2、交換同伴玩遊戲,再重新找一個好朋友玩一玩

三、教師和全體幼兒分角色做互動遊戲

1、師:現在呀,我就是小豆芽,你們就是泥土。

2、有沒有小朋友願意來做小豆芽呀?

結束活動:小豆芽鑽泥土的遊戲可真好玩,去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一玩吧。

活動設計

本次活動先進行發聲練習,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問候中,使幼兒感受“高音、低音”,再通過小動物之間的活動讓幼兒欣賞、感受音樂並能區分這首音樂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其次,以幼兒瞭解果樹的生長過程爲主線,創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爲本次活動的載體,使幼兒瞭解水果也是來之不易的,是果農們辛苦種出來的,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在幼兒表演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音的高、低變化。

活動目標

1、認知:培養幼兒樂於參與藝術活動,並積極地投入到藝術活動當中。

2、情意:瞭解果樹的生長過程,體會果農的辛苦。

3、技能: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不同的旋律。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

活動難點:利用肢體語言來表現音樂的旋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果園觀看果農們摘梨的情景。

活動準備:課件磁帶動物手偶綵帶揹筐和毛巾若干情境創設—果園。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教師與幼兒問好(利用高音、低音)。

2、拍手、拍腿等動作感受高、低。

二、欣賞音樂:

1、利用小鳥和大象的動作表演,讓幼兒邊聽音樂邊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2、利用小白兔和烏龜的情景表演來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三、瞭解果樹的生長過程。

1、觀看課件,回答問題。

2、討論:果樹的生長過程中有哪些步奏(剪枝——刮樹皮、噴藥——剪枝、摘蘋果——撿蘋果、慶豐收)

3、創編動作——利用肢體語言表現果樹的生長過程。

4、邊聽音樂邊用肢體語言表現果樹的生長步奏。

四、情景表演:“我是小果農”

教師分配角色後,帶領幼兒邊欣賞音樂邊進行表演。

五、:叔叔、阿姨們種植水果辛不辛苦,我們小朋友以後吃水果時要注意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你們能做到嗎?

延伸活動:請幼兒隨樂曲創編遊戲,充分感受音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

1、認知:培養幼兒樂於參與藝術活動,並積極地投入到藝術活動當中。

2、情意:瞭解果樹的生長過程,體會果農的辛苦。

3、技能:能聽辨高低旋律的變化,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不同的旋律。

活動首先進行發聲練習,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問候中,使幼兒感受“高音、低音”,再通過小動物之間的活動讓幼兒欣賞、感受音樂並能區分這首音樂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其次,以幼兒瞭解果樹的生長過程爲主線,創設一個活動情景作爲本次活動的載體,使幼兒瞭解水果也是來之不易的,是果農們辛苦種出來的,不能遇到不愛吃的水果,咬一口就扔到,在幼兒表演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音的高、低變化。本次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觀看課件部分過長,導致幼兒的欣賞時間不夠。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2、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1、學唱歌曲第一段。

教師:秋天裏,小樹葉飄下來了,那麼到了冬天,誰會從天上飄下來呢?到底是不是呀?我們來聽一聽。(教師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是誰來了呀?原來,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兒飄下來了,那小雪花飄到了哪裏?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呢?

教師:小雪花敲着窗戶沙沙沙沙沙。(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揭示圖譜"窗戶""沙沙沙")教師:(教師揭示圖譜"問號")咦?這是什麼?它表示什麼意思?有誰聽到歌曲裏是怎麼提問的?(幼兒回答後,教師指着圖譜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師: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問題唱出來吧!

教師:那小雪花是怎麼回答的呢?它飄下又是要告訴我們什麼的呢?這些答案也藏在了這些白紙後面的圖畫裏,請你們再仔細聽一聽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說對了,就能把這些小圖片叫出來了。(教師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師:聽清楚了嗎?小雪花是怎麼回答的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邊唱第一段第二句邊揭示圖譜"雪花")教師:現在我們也來當一次小雪花吧,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教師:你們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訴我你是從哪裏飄下來的?(教師在幼兒回答好後揭示圖譜"↓")教師:你能唱出來嗎?那聽黃老師這片大雪花來唱一唱吧。(教師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詞)教師:小雪花們,你們聽到了嗎?我是怎麼唱的?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教師:小雪花告訴我們冬天來到了,"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教師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詞,並揭示圖譜"冬天")幼兒看圖譜,嘗試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2、幼兒嘗試在第一段的基礎上填編第二段部分歌詞,學唱第二段。

教師:其實這首歌曲還有第二段呢,鄭老師也把它們畫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圖片,請你們看看他們與第一段的小圖片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找出不同之處。幼兒每找出一處不同,就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後半句。

教師總結:原來第二段中是小雨滴來了,到了春天,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天上會下小雨來,"沙沙沙沙沙"變成了"嘀嘀嘀滴嗒","飄下來"變成"落下來","冬天來到了"變成了"春天來到了"。

3、幼兒嘗試跟音樂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師:剛纔我們在唱第一段的時候配上了好聽的音樂,這一次,我們把第二段也配上音樂來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聽。

活動延伸:

在幼兒已經熟悉歌曲以後,鼓勵幼兒創編表現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動作。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進行表演。

2、瞭解交通警察的一些簡單手勢。

3、懂得一些簡單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司機》

1、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變成了小司機,現在就請你聽交通警察的指揮開車吧!

2、 幼兒隨音樂進行律動表演。

二、師幼談話。

1、 你看見誰在指揮交通?

2、 你看見了哪些有趣的動作?

3、 幼兒自由地做一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幼兒欣賞歌曲。

你剛纔聽到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範唱)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紅綠燈,念歌詞。

2、節奏練習:根據歌詞念節奏。

3、幼兒學唱。

五、遊戲。

歌表演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能學會簡單的手勢後進行表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和節奏的變化。

2、大膽創想各種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3、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4、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蝴蝶的演變過程)、紗巾一人一條、彩條襪子一人一隻。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形式導入活動,老師講述《毛毛蟲變蝴蝶》:森林裏的小動物要舉行選美大賽,毛毛蟲也想去參加,可是蜘蛛卻說他:“你長的太醜啦,怎麼能去參加選美大賽呢?”毛毛蟲聽了非常難受,於是它悄然離去。

老師講完故事後做適當提問,讓幼兒體會傷心時的表情,請幾位幼兒說一說什時候會傷心?

二、聽音樂,讓幼兒體驗音樂的節奏、速度及感情。

播放第一段音樂,讓幼兒傾聽

1、提問:音樂好聽嗎?剛纔老師講的故事裏有誰?他在幹什麼?

2、播放前一段課件,讓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提問:毛毛蟲長什麼樣子?怎樣爬?喜歡在那裏爬?

3、肢體律動遊戲:請幼兒用身體來表演毛毛蟲。

師引導幼兒用手指、胳膊、腿、腳、身體等來學習毛毛蟲慢慢爬,

4、襪子游戲。

1)出示襪子,讓幼兒摸一摸、拉一拉、探索襪子的材質(綿綿的、軟軟的、有彈性)

2)請幼兒把襪子套在胳膊上,像不像毛毛蟲現在請毛毛蟲選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去爬一爬。看一看毛毛蟲在爬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播放第一段音樂)

5、觀看第二段課件,毛毛蟲變蝴蝶。

師:哦毛毛蟲現在不吃也不喝,掛在樹上不動啦!可是奇蹟發生啦,毛毛蟲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6、播放最後一段音樂讓幼兒傾聽。

提問:小蝴蝶在幹什麼?

三、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中毛毛蟲變蝴蝶的艱辛過程。

1)師:小朋友剛纔用眼睛看了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那我們現在用耳朵聽一聽毛毛蟲是怎樣變蝴蝶(幼兒完整傾聽一次音樂)

2)用肢體律動來體驗毛毛蟲的變化(在完整播放音樂一次)

四、理解音樂

師:剛纔我們用耳朵聽,用身體表現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奇妙過程,請問音樂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速度一樣嗎節奏呢?

第一段(毛毛蟲在慢慢爬,不能參加選美,心裏難過,所以音樂是慢慢的,憂傷的。)

第二段(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又可以去參加選美大賽,心情非常高興,所以音樂是歡快的,)

五、紗巾遊戲。讓幼兒體驗音樂中速度變化、情感變化。

1、讓每個幼兒取一塊紗巾,摸一摸紗巾的材質,像什麼?

2、老師現在給小朋友變魔術,老師先示範給幼兒看:紗巾變毛毛蟲爬又變蝴蝶飛。

3小朋友開始操作,師一旁指導。最後隨音樂爬一爬,跳一跳。

六、結束;小蝴蝶喜歡花兒,它要把花兒戴在頭上去參加選美大賽,那我們去幫蝴蝶去花園裏採一朵花兒吧。(師帶小朋友手舞紗巾飛出活動室)

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傾聽、觀看、表演瞭解了蝴蝶的演變過程,感受音樂的變化。整個活動動靜交替,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展,尤其是在毛毛蟲演變過程中,讓幼兒用身體來表現時,孩子的情緒很高,都積極表現,有幾個孩子趴在地上學習毛毛蟲一伸一縮的爬,非常形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和老師互動起來,只有幾個平時膽小的幼兒不太積極,但是在老師的鼓勵和小朋友的感染下,在最後的環節也都參與進來啦。整個活動過程比較流暢,只是在讓幼兒取放襪子和紗巾兩個環節時,我是讓幼兒坐着由老師去發放,沒有讓幼兒自己去取,有的孩子說:“我想要紅色的,我想要……”看到這個現象時,我後悔爲什麼不讓他們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呢?我怕課堂秩序亂了,沒有尊重幼兒的意願。如果孩子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我想他們的情緒會更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引以爲戒,尊重每一位幼兒,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遊戲中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郊遊》,感受歌曲的aba結構,初步學習用跳躍和連貫兩種唱的方式來表現歌曲。

2.遷移以往的歌唱經驗,嘗試做跳躍和連貫的動作來幫助理解和表現歌詞內容。

3.通過演唱《郊遊》使學生喜愛秋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2.幼兒用書:《郊遊》(活動前指導幼兒看畫面,引起有關郊遊的回憶)。

3.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關於“郊遊”的美好回憶。

教師:小班的時候老師、爸爸媽媽帶你們去粱豐生態園玩了你們還記得嗎?玩了些什麼?

教師:在生態園裏你都看到了什麼?你玩的開心嗎?

二、創設情境——導入歌曲。

教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美麗的野外去做什麼呢?你們聽!

教師:我們要去做什麼呀?(學生回答去郊遊,揭示了歌曲題目。)

教師:你們想去郊遊嗎?

教師:要去郊遊了,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學生回答高興、興奮等。)

三、幼兒學習歌曲《郊遊》。

1.出示歌片掛圖,幼兒用好聽的詞語讚美、誇耀秋天的變化。

2.教師範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跟琴歌唱,並引導幼兒理解b段歌詞。

教師:歌裏唱到白雲和陽光怎麼樣?青山和綠水怎麼樣?你們還想去郊遊嗎?那我們一起出發吧!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歌曲中間部分和前後部分兩種不同的演唱風格。

教師:你們發現我唱的時候中間和前後重複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嗎?

5.教師當導遊,創設遊戲的情境,帶領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教師:剛纔我們郊遊是去××地方了,現在你們還想去哪裏郊遊?各位遊客,下面我將帶大家去××地方遊玩,請做好準備。

6.教師啓發幼兒創編彩雲飄的動作,教師帶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根據幼兒創編情況決定唱2~3遍。

教師:誰能做和別人不同的彩雲飄動作?(個別幼兒示範動作,教師提升並反饋幼兒動作,再帶領大家集體練習。)

四、選擇打擊樂器,配伴奏類型。

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表現歌曲呢?

教師:第二大樂句優美、柔和,應用什麼打擊樂器伴奏,請把你選擇的打擊樂器舉起來,互相看看誰的樂器不適合爲這一大樂句伴奏?

教師:讓我們邊唱邊用自制地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吧!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在音樂角提供《郊遊》音樂供幼兒唱歌表演,也可進行樂器演奏活動。在美工角設立“郊遊”主題作品區,張貼幼兒關於郊遊或旅遊主題的作品。

2.領域滲透:在本次活動中變化郊遊地點,滲透了科學、社會領域方面的內容,這樣既開闊幼兒視野,也使幼兒興趣始終保持在適宜狀態。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是一個歌唱活動。《郊遊》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它是aba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活潑歡快,中間第二段比較柔和,唱了郊遊的風景。活動開始我以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說說郊遊地的風景,根據幼兒的回答我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從而引出第二段歌詞。接着我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詞。歌詞理解後,讓幼兒通過聽教師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後再用鋼琴伴奏,一句句學習歌唱。等唱了兩到三遍後請幼兒編動作,邊表演邊唱,這樣比較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雖然大多數幼兒能大概將歌曲唱出來,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覺得興趣缺缺;而且後面邊表演邊唱,孩子們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輕,應該在幼兒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再加動作比較好。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

我通過觀察發現,班級幼兒對於音樂旋律的特點、音樂節奏的變化比較敏感, 且感興趣。將音樂教學遊戲化,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由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我設計了這個以情境創設、角色扮演爲線索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一、通過分段欣賞音樂,能區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二、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三、通過“變身小皮球”進行音樂遊戲,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區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難點: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文件、多媒體設備、圖譜一張、皮球。 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去欣賞一些對比性較強的旋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出音樂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朋友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朋友請上車。”

教師:“小朋友們坐着火車,我們來到了音樂王國,這裏正在演奏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結合皮球,熟悉音樂

教師:“在音樂王國有位小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呀?哎!是一個皮球,小皮球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我們一起看看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吧。”

(一)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玩球

(a 段:左右手來回滾球; b 段:拍接球)

教師提問:“剛纔老師是怎麼玩球的?那剛剛除了眼睛看到老師玩球,耳朵還聽到了什麼呀?”(引出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再跟着這音樂來表演玩球,請你們聽聽看老師滾球時音樂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柔柔的、連貫的。”

教師:“拍接球時音樂又是怎麼樣的?”教師小結:“有力的、跳躍的。”

三、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一)手指在地圖的旅行

教師:“小皮球還給大家帶來了音樂王國的音樂地圖,鐺鐺鐺~”(出示圖譜)教師:“你們在這音樂地圖上看到了些什麼呀?”

(根據幼兒回答引出圓滑線和斷點符號,引出圓滑線出表現的`是滾球,而斷點符號表現的就是拍接球)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這段音樂邊看看這張音樂地圖,看的時候注意老師的小手要開始在音樂地圖上旅行咯,仔細看看老師的手指會跟隨着音樂在地圖上做什麼動作。”

教師提問:“剛剛老師的手指在這地圖上做了些什麼動作呀?”(引導幼兒邊說邊做)教師小結:“這圓滑線時手指是劃、搖來表現皮球滾動的,在斷點符號時食指是點來表現皮球的跳躍的。”

(二)身體動一動

教師提問:“那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肢體部位,那還可以用什麼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呢?”(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分別表現)

引出跟着音樂選擇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正式開始前可請個別幼兒演示一下要表現的相應肢體動作)。

幼兒跟着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可換一下肢體部位再次表現) 四、皮球遊戲

(一)介紹遊戲玩法

教師:“小皮球朋友說你們可真厲害,我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仔細聽清楚規則哦,這樣我們才能挑戰成功!等下請小朋友們來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師先做拍皮球的人,聽音樂在前面兩段圓滑線處也就是表現皮球滾動的地方請慢慢的左右搖動身 體,等到音樂斷奏處也就是拍接球時老師會拍某一個小朋友,那個幼兒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二)幼兒遊戲

可進行兩次,第二次可請幼兒來當拍皮球的人,教師也扮演成皮球,與幼兒一起玩。遊戲過程中,根據幼兒對遊戲規則掌握的程度,適當增加難度及趣味性,如: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結束部分——小皮球火車旅行

教師:“小朋友們很厲害挑戰成功了!在挑戰中,我們也變身成爲了小皮球,那現在我們的新朋友也該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回去吧。”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皮球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皮球們請上車。”

教師:“小皮球乘坐着火車回到了自己的音樂王國,小朋友們想小皮球的時候,可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根據音樂節奏畫出屬於自己的音樂地圖。我們可以寄給小皮球邀請它又來我們的音樂王國玩。”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以音樂王國的旅行爲主題,以“小皮球”爲線索。由充滿趣味的“坐火車”音樂遊戲導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導出主題,引出音樂。活動環節由結合皮球分段聽音樂感受音樂節奏,到聽音樂看樂譜,小手跟畫樂譜來強化對節奏的區分,再到用身體其他部位表現樂譜節奏的拓展,再到最後以“變身皮球”聽音樂, 身體表現旋律節奏。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都以情境代入。

活動開始由開火車導入,結束由開火車結束,首尾呼應。最後還通過讓幼兒給

“小皮球”寄出音樂地圖進行拓展,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不同的旋律、節奏的感知與表達。

活動目標:

1、在會唱歌曲《春雨》的基礎上,嘗試表現簡單的複合節奏。

2、體驗春雨的美麗意境及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知經驗:瞭解春天的特徵。技能經驗:分別會唱兩段歌曲,會簡單操作樂器。

2、材料準備:圖譜、樂器(小鈴和沙球),ppt等

活動過程:

一、節奏火車《我們找到的春天》

師:美麗的春天到了,請小朋友開着音樂火車去找找春天的變化。(幼兒開節奏火車)

幼兒用:春天 xx | xx x | 或 春天的 xx | xx x |的句式跟隨音樂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如:

春天 青蛙| 睡醒 了 | 或 春天的 迎春花 | 開放 了 |

最後合起來說一句:

春天 春天 | 真美 麗 | 我們 大家 | 歡迎 你|

二、看小指揮,複習歌曲《春雨》

1、春天這麼美,春雨姑娘也唱起了歌,聽聽她是怎麼唱歌的。(幼兒集體複習歌曲)小結:我從你們的微笑中,好聽的歌聲裏感受到了美麗的春天。

2、春雨唱着快快和慢慢的節奏和春姑娘打招呼。 (幼兒分組演唱,分別嘗試兩段不同節奏的指揮)

三、做遊戲,學唱複合節奏

1、春雨有的地方下得快,有的地方下得慢,他們一起唱歌會是什麼樣的?(教師與幼兒共同示範複合節奏)

2、“快快的雨和慢慢的雨是怎麼唱歌的?” (師出示複合節奏卡並分析)(根據幼兒回答,加以肯定後鼓勵幼兒嘗試: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3、幼兒嘗試探索演唱複合節奏

(1)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唱慢慢的雨(其餘唱快快的雨)

根據幼兒具體表現,引導幼兒注意聲音的輕響程度及速度快慢等

(2)幼兒互換角色分組練習

可請幼兒做指揮,看清指揮的提示唱準節奏;並肯定鼓勵幼兒進一步嘗試

四、律動:《蝴蝶找花》

“你們好聽的歌聲把誰也引來了,讓我們跟着蝴蝶一起到草地上去和春姑娘做遊戲吧!”

【活動目標】

1、學唱《頑皮的猴子》,體驗並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詼諧和幽默。

2、在傾聽和動作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牀上亂跳。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猴子頭飾三個,創口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熟悉歌詞。

(1)出示圖片①,通過觀察瞭解圖片內容。

(2)教師邊示範教具,邊範唱歌曲前三段內容,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二、學唱歌曲:

(1)邊玩手指遊戲邊唱歌。

(2)運用聲勢教學鼓勵幼兒積極投入活動。

(3)請三名幼兒扮演猴子表演遊戲,全體幼兒伴唱。

(4)全體幼兒玩“三隻猴子”遊戲。

(5)出示圖片②,教師演唱歌曲第四段,並提問,他們怎麼了?爲什麼會這樣?(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三、教師

小結:在牀上跳很危險,我們幼兒園的蹦蹦牀又大又漂亮,那裏比較安全……在自然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一、設計意圖:

?理髮師》是一首適合幼兒角色遊戲的情景性歌曲,歌詞中表達的是理髮店裏的叔叔阿姨用剪刀、刷子等工具爲顧客理髮的情景。其中,“哎,就快剪好了”這一句表達的是理髮師對顧客的對話狀態,用肢體和眼神就可以很好地來進行角色表演。而中班幼兒是非常喜歡扮演角色的,本次活動將音樂和角色遊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極大地引起幼兒興趣,不僅能夠學會歌曲《理髮師》,還能進行角色扮演,體驗表演的樂趣,樂於參加音樂活動。中班幼兒在教師起音的條件下,能集體與單獨歌唱,但是對於稍難的節奏可能還把握不好,因此,本活動運用圖譜,幫助幼兒突破難點,學會xx|x

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二、活動目標:

1.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學習xx|x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3.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歌唱活動,嘗試與同伴合作扮演理髮師和小顧客的角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重點目標: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難點目標:學習xx|x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參觀過理髮店。

(2)物質準備:音樂《理髮師》、圖譜一張、配班老師進行鋼琴伴奏、兩個半圓的座位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理解歌詞,並突破難點節奏。

1.師:理髮店裏有誰啊?

2.師:理髮師都用哪些理髮工具呢?剪刀是怎麼唱歌的?幼兒邊做動作邊有節奏地念“咔嚓、咔嚓”。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習xx|x的節奏。

4.把歌詞內容念一遍。

(二)感受旋律,學唱歌曲。

1.我們去理髮店玩一玩。教師完整清唱一遍。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演唱一句,幼兒學習一句。

2.理髮師邀請一名幼兒扮演顧客,教師邊唱邊表演動作一遍。

3.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兩遍。每次唱完後,教師就對幼兒演唱情況給予反饋和評價。教師自然退位,幼兒用歡樂的情緒演唱歌曲。

(三)角色遊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1.請兩名幼兒示範表演理髮師和顧客,然後全體幼兒演唱。

2.前排幼兒扮演顧客,後排幼兒扮演理髮師做一遍遊戲。

3.交換角色後再做一遍遊戲。

(四)活動延伸:

1.在音樂表演區投放材料:音樂《理髮師》、玩具剪刀、刷子,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

2.投放玩具吹風機、梳子等工具,鼓勵幼兒對歌曲進行仿編,並進行表演。

附:

歌曲《理髮師》

理髮店的叔叔阿姨咔嚓咔嚓,手裏拿着一把剪刀咔嚓咔嚓。

哎,就快剪好了,拿起刷子刷刷刷刷刷刷。

說課稿

各位老師好,我本次說課的內容是小班音樂活動《合攏放開》。我將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流程等幾方面進行我本次的說課。

一、設計意圖

?理髮師》是一首適合幼兒角色遊戲的情景性歌曲,歌詞中表達的是理髮店裏的叔叔阿姨用剪刀、刷子等工具爲顧客理髮的情景。其中,“哎,就快剪好了”這一句表達的是理髮師對顧客的對話狀態,用肢體和眼神就可以很好地來進行角色表演。而中班幼兒是非常喜歡扮演角色的,本次活動將音樂和角色遊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極大地引起幼兒興趣,不僅能夠學會歌曲《理髮師》,還能進行角色扮演,體驗表演的樂趣,樂於參加音樂活動。中班幼兒在教師起音的條件下,能集體與單獨歌唱,但是對於稍難的節奏可能還把握不好,因此,本活動運用圖譜,幫助幼兒突破難點,學會xx|x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二、活動目標

基於以上設計意圖,我從幼兒的認知、能力及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三條目標:

1.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學習xx|x

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3.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歌唱活動,嘗試與同伴合作扮演理髮師和小顧客的角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根據我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經驗等的分析,本活動的重難點如下:

1.活動的重點是: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活動的難點是:學習xx|x的節奏類型並能用動作表現。

三、活動準備:

爲了達到我的活動目標,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參觀過理髮店。

2.物質準備:音樂《理髮師》、圖譜一張、配班老師進行鋼琴伴奏、兩個半圓的座位

如上的經驗與材料準備都是基於本次活動目標與小班兒童的認知與動作發展的特點展開的。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主要分成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談話引出,理解歌詞,並突破難點節奏;第二環節,感受旋律,學唱歌曲;第三環節,角色遊戲,體驗愉快的情緒;第四環節,活動延伸。下面我來詳細的說明一下各個環節設計的目標、達成目標的策略以及理由。

(一)談話引出,理解歌詞,並突破難點節奏

在這個環節的目標是引出活動內容,誘發活動興趣,集中注意力以及知道歌詞內容並將難點前置,爲下一個環節學唱歌曲做鋪墊。本環節採用的基本活動策略是談話法和直觀教學法,通過談話法,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爲學唱歌曲做鋪墊。通過直觀教學法,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突破難點節奏,爲學唱歌曲做鋪墊。設計緣由是基於中班兒童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運用圖譜,幫助幼兒突破難點節奏,運用談話法,讓幼兒在輕鬆地氛圍中對歌詞有所瞭解。

(二)感受旋律,學唱歌曲

在這個環節引導幼兒感受旋律,學唱歌曲。本環節採用示範模仿法、提問法和表演法開展活動。設計緣由是基於中班幼兒好模仿、好表演的特點,通過示範模仿法幫助幼兒學唱歌曲《理髮師》,並結合提問法,讓幼兒分句練習歌曲,並創設表演情境,讓幼兒更好地學唱歌曲並能用動作表現。

(三)角色遊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這個環節主要目標是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歌唱活動,嘗試與同伴合作扮演理髮師和小顧客的角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主要的活動策略是表演法。教師通過讓幼兒進行表演,

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鞏固已學的內容。設計緣由是基於中班幼兒喜歡角色遊戲的這一特點,創設表演情境,讓幼兒能夠體驗與同伴合作邊緣的樂趣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四)活動延伸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將音樂《理髮師》投放到音樂表演區,並投放了玩具剪刀和刷子,使表演的情境性更強,讓幼兒能夠在自主活動時鞏固已學的內容。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提升,投放了吹風機、梳子材料,引導幼兒根據已有材料仿編歌曲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合作進行表演,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五、結語(簡要說下方法)

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的是示範模仿法、直觀教學法和表演法,通過教師的示範,幼兒的模仿,幫助幼兒感受歌曲旋律,學唱歌曲《理髮師》並能夠運用動作來表現,結合直觀教學法突破本次活動的節奏難點。同時,通過表演法,在潛移默化中鞏固已學的內容並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樂於參加音樂活動,使得整個活動在輕鬆氛圍下進行。

通過我層層遞進的活動設計,我的教學活動設計能夠達到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老師!

設計意圖

?鐵匠波爾卡》是奧地利流傳最廣的一首波爾卡樂曲,它活潑歡快的曲風非常適合小朋友們欣賞。中班年齡段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喜歡探究周圍的事物。通過跟着音樂節奏創編動作,可以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樂曲的歡快,體驗韻律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跟着節奏創造表現。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樂曲特點。

難點:運用肢體動作跟着節奏創造表現。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機。2、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工具,引發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麼,小朋友們見過嗎?它們可以用來做什麼?

(二)完整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歡快,體驗隨着音樂蓋房子的樂趣。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風格。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關於蓋房子的音樂,小朋友們聽一聽,聽完後有什麼感覺?

2、幼兒跟着音樂,一起來蓋房子。

1)跟着音樂自由想象做動作。

2)師小結幼兒的動作,大家一起來學學。

3、教師完整示範樂曲前半段。

師小結:剛纔老師是怎樣蓋房子的,做了哪幾件事情?(擡木頭、鋸木頭、釘釘子、刷刷牆,還擦了擦汗)。

4、大家一起跟着音樂蓋房子。

(三)創編房子蓋好後要做的事情,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1、房子蓋好後,裏面是空空的,我們還需要做什麼?(搬傢俱)

師:搬傢俱的動作是什麼樣的?

2、傢俱搬好了,我們還需要做什麼呢?(打掃衛生)

師:拖地是什麼樣的?

3、創編動作表現高興的心情。

師:小朋友們都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心情怎麼樣?我們開心的時候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

(四)師幼跟着音樂一起完成小木匠蓋房子的過程。

(五)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子蓋好了,還剩一些木頭,我們一起搬到外面吧。

活動反思

一、反思選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藝術教育應在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中班幼兒正處在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富有情趣的事物,而樂曲歡快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本次活動的音樂選自奧地利的《鐵匠波爾卡》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樂曲,非常適合小朋友欣賞。中班幼兒的想象力與合作能力正在發展,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感受樂曲的歡快,並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美、創造美,活動既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反思目標:

1、中班幼兒正處在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富有情趣的事物,而樂曲歡快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我制定了第一條目標: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在兒童心理髮展中,動作本身不是經驗,但動作有助於兒童知識經驗的獲得,動作也不是心理,但動作能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動作之中蘊含了重要的教育因素,是幼兒自發的和自然狀態下的主要表現形式,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制定了第二條目標: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跟着節奏創造表現。

3、目標中我雖然沒有專門制定情感方面的目標,但在活動中我始終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充分讓幼兒在歡快的旋律、鮮明的節奏、誇張有趣的動作、師幼間的交流、互動中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三、反思準備:

1、幼兒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能掌握實物的概念,而不易掌握抽象概念,實物可引導幼兒直觀的進行觀察,雖然刷子、錘、鋸子對幼兒並不陌生,但鋸子的正確使用方法幼兒不太瞭解,所以我提供實物:刷子、錘、鋸子,讓幼兒直觀、具體的觀察、瞭解其工具的`使用方法。

2、音樂是幼兒表達和交流情緒與感受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得到激發、挖掘和發展的能力。所以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錄音機。

3、圖片若干。幼兒思維主要是依賴事務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來進行的。中班幼兒能逐漸認識事物,開始根據事物本質特徵進行思維。圖片在活動中起到提示的作用,以逐一出示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理解音樂,爲幼兒的有序學習動作做鋪墊。

四、反思過程:

(一)談話導趣。

出示實物工具,通過簡短談話使幼兒輕鬆愉快的進入角色爲活動導入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律動引趣:

首先我讓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歡快,體驗隨着音樂蓋房子的樂趣。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在學習律動之前我讓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歡快,其次,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想象做動作,增進了幼兒對音樂的瞭解,增強對音樂的表現力。幼兒對樂曲也較感興趣,一邊聽音樂一邊自由做動作表達樂曲的歡快、活潑。

(三)表演激趣:幼兒天性好動、好模仿,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在自由,輕鬆的氣氛中用身體、手勢、表情自我表演,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自編蓋房子時的動作,教師對於幼兒自由表現的鋸鋸子、釘釘子、刷牆等的動作進行評價,並請個別幼兒示範,鼓勵大家一起學一學;接着向幼兒提出要求,請幼兒欣賞教師的表演後說說教師表演蓋房子都做了哪些動作?先做了什麼、再做了什麼?最後做了什麼?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利用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音樂,爲幼兒的有序學習動作做鋪墊),當幼兒熟悉、理解了樂曲的旋律、節奏、動作後,教師鼓勵幼兒把模仿蓋房子的動作與節奏結合起來,在歡快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模有樣的進行表演;在本次活動中我一開始出示了工具(錘、刷子、鋸子)有的幼兒生活經驗較豐富就知道這些工具的用途,當我給幼兒在欣賞第一遍音樂,就有幼兒開始用這些工具表現蓋房子的樣子,再第二遍聽音樂自由想象動作時幼兒就更大膽的表象蓋房子做動作只是不到位,節奏沒有跟上,當老師小結完幼兒自創動作,出示圖片時,幼兒們慢慢的開始跟上了節奏動作也基本到位,還是有個別幼兒在鋸木頭、釘釘子、刷牆、的動作不到位,當經過老師及時提煉幼兒們的動作,也慢慢的做到位了。

(四)創編促趣:當孩子們表演還意猶未盡之時,我鼓勵孩子們繼續創編了律動的後半部分動作,當我的問題一拋出來:房子蓋好了,家裏空空的怎門辦?孩子們大膽用語言表達、大膽想象、大膽用動作表現搬傢俱、拖地等動作。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既使幼兒情緒歡欣飽滿,又培養了孩子們即興的創造能力。

(五)師幼跟着音樂一起完成小木匠蓋房子的過程。

當幼兒掌握了兩個部分(蓋房子、裝飾房子)的整套動作後,我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表演,大部分幼兒生動形象的進行了表演,但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只讓幼兒完整的表演了一遍,沒有再次提煉個別幼兒的動作。老師應該讓幼兒完整的表演兩遍,提煉個別幼兒的動作。

五、本次活動的亮點有:

1、教師在活動中的角色是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管理者、開發者:實施以人爲本,以幼兒爲主,把學習的主角還給幼兒本身:激發幼兒自發、自主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創編動作,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雖然我在課前預設了一套完整的動作,但在活動中充分給幼兒自由發揮的機會。教師只是對幼兒創編出來的動作做了梳理和提煉。對於沒有加入活動的幼兒,我用遊戲口吻邀請幼兒加入我們的活動中來。

2、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願望,但由於各人表現能力的差異,一些幼兒會感到膽怯、害怕,不敢當衆表現。作爲教師,在練習中我採用全體散點位的方式,向需要模仿的幼兒提供榜樣,向需要借鑑的幼兒提供思路,向需要夥伴的幼兒提供幫助,向膽怯或不夠興奮的幼兒提供鼓勵和暗示,向發生矛盾或因其他緣故遊離於活動之外的幼兒提供返回活動、享受活動的引導在。

3、教師比較有親和力、有激情,與幼兒的互動較好。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精神飽滿,對於情境中的各種表情動作做的比較到位,帶動了幼兒的表演慾望。

4、本次活動層次清楚,從聽音樂進場,出示工具,引發幼兒興趣,讓幼兒欣賞音樂,感受風格,到聽音樂想象蓋房子應做什麼事情,再到幼兒創編,然後獨自表演到合作表演,一步步都是循序漸進,之前的環節爲之後的環節做好鋪墊,後一個環節是前一個環節的提升,並注重對活動每個環節的小結。

六、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

1、由於教學經驗不足,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雖然有意識地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於幼兒,讓幼兒去自發的學習、創造,但在處理幼兒自主表現和教師適時小結之間的關係時,有點急進。

2、課前得知在我前面上課的老師超時了,我提醒自己在上課時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在讓幼兒自主表現使用工具造房子的環節,我用了許多提示語言引導孩子做動作,這一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因爲擔心會超時,所以在創編環節沒有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創編動作,導致只要有一個孩子創編出來,我就馬上採納,給其他孩子的創編機會不足

3、在活動中,我雖然在每個環節都有意識地做出了小結,但在難點即節奏把握、力度表現上,我雖然用語言強調了,但強調得不夠。除了語言強調外,沒有讓大家一起集體討論怎樣把動作做得更好看,導致動作是做出來了,孩子們也很開心,但在“表現美”方面與預期的目標有差距;

4、在活動中我只注意突出強調節奏,但哼唱的部分略顯不足。如果在集體一起做動作的時候加入教師的哼唱,既可幫助孩子進一步熟悉旋律、掌握節奏,又能提高教學效果。

七、改進策略及方法

1、通過這次的活動,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加強對《指南》《綱要》《新規程》等的學習,努力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並將其運用貫徹到幼兒的日常活動中。多在日常活動中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請教、觀摩總結經驗;提升教師的問題處理機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有計劃的開展教學活動,豐富教學內容,謹遵教師在幼兒活動中扮演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管理者、開發者的角色,以幼兒爲本、以幼兒爲主,讓幼兒自主的學習,認真落實以幼兒爲本的主導地位,讓每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激發幼兒的內在潛質,提高教學質量。

3、韻律活動最重要的目的是能讓幼兒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肢體表演表現,從中增強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因此,我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提升教學技能,更好地爲教學服務。

活動目標:

1、初步感應樂句短短長,並能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在通過觸感遊戲和情景遊戲中初步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學具:枕頭、紗巾。

2、音樂:不同曲風的搖籃曲,《小枕頭》vcd音樂碟。

3、圖片:《搗蛋精靈的動動鼓》故事圖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入場。

二、故事引導: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搗蛋精靈的動動鼓》

三、肢體感應樂句

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和枕頭玩一個遊戲,請你們哄枕頭寶寶睡覺,記得哄枕頭寶寶睡覺的時候要拍拍它們,親一親它們!(播放兩遍音樂做哄枕頭寶寶睡覺樣)誰的枕頭寶寶睡了呢?一起去看看吧!走到別人的枕頭寶寶面前的時候要輕輕地蹲下來看,不要把別人的枕頭寶寶吵醒了!(播放音樂)我們的枕頭寶寶都睡了,請你們輕輕的把它放在我們的小登子上睡吧!

四、觸感遊戲

師:剛剛你們摸到的枕頭都是怎麼樣的呢?(軟軟的)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幾種不一樣的枕頭,現在要請你們來摸一摸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出示不同材質的枕頭請幼兒摸,並說出軟、舒服......各種形容詞)那你們喜歡睡怎麼樣的枕頭呢?

五、情景遊戲

師:小朋友們都累了吧?現在老師來當媽媽,你們來當寶寶,寶寶每個人拿一條紗巾當被子蓋在肩膀上,閉着眼睛像睡着的樣子,媽媽來唱搖籃曲給你們聽,看看哪位寶寶睡得最好、最香,等會纔有精神跟媽媽去外面玩遊戲哦!(教師唱歌曲“小枕頭”哄寶寶睡覺)

六、結束部分

師:寶寶們起牀了,你們睡得好嗎?那想不想跟媽媽到外面玩遊戲呢?(想)那我們一起學小鳥飛出去玩遊戲吧!(播放“小枕頭”音樂出場)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理解歌曲的內容。

2、 知道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小朋友。

重點:做個講衛生小朋友。

難點:理解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歌曲錄音《做一個愛乾淨的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聽賞歌曲,瞭解歌名:

1、教師彈唱歌曲兩遍。——“聽一聽,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麼?歌曲裏唱了些什麼內容?”

1、幼兒回答問題,教師用節奏語言複述幼兒回答的內容。

二、瞭解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用節奏語言的方式教幼兒學念歌詞,並指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知道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小朋友。

2、 幼兒分句學唱歌曲,重點練習四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要注意停頓。

三、完整的演唱歌曲:

1、 集體完整演唱,教師根據幼兒演唱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

2、幼兒分小組兩個聲部練習演唱。google_protectandrun("ads_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地表現鄉下老鼠進城的忐忑不安、快樂、緊張、安靜的情緒。

2. 會“躲閃、定住”,感受樂曲中表現出來的緊張氣氛。

3.體驗聽音樂做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隨音樂表現老鼠進城的忐忑不安、快樂、緊張的情緒。

活動難點:

會躲閃、定住,感受樂曲中的緊張氣氛。

活動準備:

音樂《忐忑》和故事

老貓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還記得《老鼠進城》的故事嗎?

師:城市裏面有哪些好吃的啊?

二、傾聽音樂,學習保護自己的本領。

1.欣賞a音樂,並隨音樂大膽用動作表現。

師:想不想進城吃好吃的東西啊!

師:孩子們,看看媽媽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師:這段進城音樂,你聽了之後心情如何?

小結:這一路走來,我的心情忐忑不安,怕一不小心被車撞了,被人類踩到。

師:我們進城的時候要左看看有沒有人,右瞧瞧有沒有車,最後在走7步,1、2、3、4、5、6、7;停下來,再左看看,右瞧瞧,,沒有車沒

有人,走7步……

2.欣賞b音樂。

(1)師:好不容易進了城,“咕嚕咕嚕嚕”什麼聲音?

師:肚子餓了,看見吃的東西你會怎麼表現?

(2)引導幼兒感受並表現音樂中老鼠看見吃的興奮情緒。

3.感受c段音樂,玩“躲閃、定住”遊戲。

(1)師:聽,誰來了?

師:老貓來了,怎麼辦?

小結:老貓往左撲的時候,我們就往右躲,與貓的方向想反,這樣老貓就捉不到了。

(2)玩“木頭人”

師:老貓在捉不到我們的時候,會說一句“畫個圈圈定住你”,這個時候老鼠們,千萬不能動,就像木頭人一樣,動一下就會被老貓吃

掉!

師:現在我是老貓,我們來試試看!

(4)完整的跟着音樂做相應的動作。

師:孩子們,保護自己的本領也學得差不多了,我們進城去闖闖吧!

三、結束部分。

師:城市裏雖然有好吃的,但是太危險,你們覺的呢!還是我們自己的家好,走,我們吧!

設計意圖:

現今社會不管是哪個場所都會有一樣東西——鏡子。鏡子是當代社會所有人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對鏡子認識的基礎上,配上范曉萱的健康歌由此引伸了《魔鏡》這一堂音樂遊戲課。

活動目標:

1、當別人在發言時會尊重他人。

2、會遵守遊戲規則。

3、凡事能踊躍參與。

活動過程:

團體討論:哪些場所會有鏡子?爲什麼要照鏡子?

主要活動:鏡子游戲

當鏡子的人必須模仿照鏡子的人所做出的動作。

(1)、老師先和全體幼兒玩,每個幼兒先當鏡子,由老師當照鏡子的人。

(2)、靜態到動態的動作,如跳躍、彎腰、舉腳……

(3)、2人分爲一組,其中一人當人,另一人當鏡子,玩一遍後再互換角色。

綜合活動:律動—全身運動(健康歌)

(1)、播放范曉萱的歌: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2)、隨着音樂全身扭動,當音樂停下來,每個幼兒必須停下來擺一個動作,當音樂再繼續,則開始動,等音樂停,再擺個姿勢(可強調:每次不同,和別人不同)。

(3)、接着變化玩法,當歌詞唱到“左三圈”時,“三圈”不唱出歌詞改換成拍手,“右三圈”的“三圈”改成拍手。脖子扭扭,“扭扭”改成不動漸進,變化玩法規則。

活動延伸:

1、科學角加入迷宮圖配合主要活動中加入的鏡子,玩“看鏡子走迷宮”的遊戲。

2、“健康歌”錄音帶放在音樂角,供小朋友角落時間自由使用。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跟隨音樂進行打擊樂演奏。

2。引導幼兒在原有的隨樂動作表演的基礎上,自己將隨樂動作的節奏型用拍手的方式表達出來,並根據已有的節奏型爲歌曲設計出打擊樂器方案。

3。讓幼兒進一步看指揮進行演奏,並能控制樂器的音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能夠比較熟悉地隨音樂作集體表演動作

2。鈴鼓碰鈴圓舞板大鼓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在複習中創編創編出的隨樂動作

2、幼兒一邊觀看教師做的隨樂動作,一邊用拍手的方式將隨樂動作的整套節奏型表達出來

3、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轉換成“身體動作總譜”

4、指導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總譜”

(1)幼兒看圖譜及教師的提示,隨音樂集體練習

(2)教師放慢演唱歌曲的速度,同時面向不同小組幼兒做不同的動作練習。要求幼兒學習迅速準確的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作出節奏動作反應。

(3)引導幼兒學習根據教師的指揮動作,迅速準確的作出節奏動作反應。

5、幼兒在教師的知道下,探索歌曲的打擊樂配器方案。

6、幼兒分聲部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1)在教師的指揮下,幼兒集體演奏。

(2)在教師的幫助下,請個別幼兒指揮集體演奏。

7、發展的練習,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活動反思:

要讓幼兒真正喜歡音樂,就必須做到貼近他們的生活興趣和欣賞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溝通,讓他們真正走進音樂的實踐中去,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作能力,親身體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歡樂。這樣,音樂活動纔會受到幼兒的歡迎和喜愛。

音樂遊戲內容:

鄉下老鼠進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壯着膽子,穿過田野,來到了城市,這裏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她感到很陌生,也有點害怕,於是小心翼翼地沿着牆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終於來到城市老鼠的家,哇!這裏的食品真多呀!各種蔬菜、水果、麪包、香腸、奶酪、黃油……讓人看得口水都流出來了。鄉下老鼠和城裏老鼠不客氣地吃起來。突然“喵一了二聲,貓來了,老貓往這邊撲,老鼠往那邊躲,最後老貓用語言“畫個圈圈定住你”將他們變成了木頭老鼠。

教學活動建議:【活動目標】

1、會玩“躲閃、定住”遊戲,感受樂曲中表現出來的緊張氣氛。

2、隨音樂嘗試合拍地表現鄉下老鼠進城的忐忑不安、快樂、緊張、安靜的情緒。

3、體驗聽音樂做遊戲的快樂。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聽過音樂《忐忑》和故事《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

材料準備:剪輯好的《忐忑》音樂、老貓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還記得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嗎?城市老鼠告訴鄉下老鼠城市裏有什麼呢?

2、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和結構,學習將音樂與故事匹配。

師:這首歌曲反映了鄉下老鼠進城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城市是不是像城裏老鼠說的那樣鄉下老鼠進城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3、熟悉a段音樂,並隨音樂大膽用動作表現。

(1)感受音樂中鄉下老鼠進城時的忐忑心情。

師:你們知道鄉下老鼠進城時怎麼走的嗎?誰能用動作告訴我。

(2)引導幼兒感受並表現音樂中鄉下老鼠進城的狂歡。

4、感受b段音樂,玩“躲閃、定住”遊戲。

(1)感受音樂,討論如何躲避老貓的抓捕。

(2)明確遊戲規則。

(3)聽音樂玩“躲閃、定住”遊戲。

5、聽完整音樂玩遊戲,自然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節奏與速度的變化。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大膽地模仿、表現老爺爺與小弟弟的音樂形象。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受旋律節奏與速度的變化

活動難點:

幼兒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相應的形象。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鼓,老爺爺小弟弟的圖片,音樂《老爺爺與小弟弟走路》,相機

經驗準備:幼兒對快慢節奏的音樂有過欣賞經驗,幼兒對老爺爺、小弟弟走路形象有所觀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遊戲”。

1、手指變變變:“小朋友,伸出你的兩根小手指,變變變,變成一隻小兔子。”

2、“小兔跳舞”:

——出示小鼓,師:“小兔子要和小鼓一起跳舞咯,小鼓敲地慢,小兔就跳地慢,小鼓敲地快,小兔就跳地快。”

——老師敲小鼓,幼兒手指表示小兔跳的快慢。

(此環節的重點是幫助孩子初步建立對節奏快慢變化的感知,同時手指動作的表現方式一方面能激發孩子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給了孩子表達節奏感受的空間。)

二、感知音樂:瞭解音樂旋律節奏、速度的變化。

1、播放音樂(a段、b段),幼兒欣賞:

——師:“小兔子跳舞跳得可好看啦,把老爺爺和小弟弟都吸引過來了,接下來老師放兩段音樂,請你聽聽哪一段音樂是老爺爺走來了,哪一段音樂是小弟弟走來了?”

(此環節的重點是利用人物形象幫助孩子初步感知音樂的變化和特點。)

2、幼兒交流感受:

——“爲什麼a段是老爺爺在走路?”(音樂a段比較深沉、緩慢,就像老爺爺走路一樣慢慢地、緩緩地。)

——“爲什麼b段是小弟弟在走路?”(音樂b段比較輕快、活潑,就像小弟弟走路一樣蹦蹦跳跳的。)

——師根據孩子的回答,隨機播放音樂,驗證孩子的感受。

(此環節的重點通過討論、驗證的方法,再次把握音樂的性質。)

3、分段欣賞,感受a、b兩段音樂的節奏、速度特點。

——師:“請你再仔細聽聽,是不是像老爺爺(小弟弟)走路那樣慢慢地(蹦蹦跳跳的)”

——師小結:“a段音樂的節奏、速度很重,很慢;b段音樂的節奏、速度很輕快。”

4、再次整段欣賞a、b段。

——師:“我們再來完整聽一遍,想一想老爺爺和小弟弟是怎樣走路的?”

(此環節的重點是通過a、b兩段音樂的對比,讓孩子感受旋律節奏、速度的變化,同時通過形象的人物角色,加深孩子對音樂性質的把握,將抽象的音樂感知變得豐富、生動,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在傾聽、對比、驗證、人物形象匹配等教學策略中,教師幫助孩子理解、分辨音樂。)

三、表現音樂:根據音樂性質,模仿表現音樂形象。

1、動作表現音樂變化

——“老爺爺老了,他走路時慢慢地,小弟弟很可愛,走路快快的,我們在座

位上學一下。”(教師引導孩子用上肢動作表現音樂的變化)

——師放音樂,幼兒在座位上表現音樂的變化。

(此環節的重點是通過動作來表現對音樂變化的理解,這也是爲下面的分辨、模仿活動做準備。)

2、模仿音樂形象:

——出示角色圖:老爺爺

“老爺爺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來做做看,誰表演地最像。”

——(播放音樂a段)幼兒自由模仿,教師用相機記錄幼兒的不同動作。

——利用相片,抽取精彩的動作,集體學習(拄着柺杖走;邊摸鬍子邊走路;邊敲背邊走路;一搖一擺地走路等等)

(b段音樂,小弟弟的形象模仿同上,小弟弟走路:一蹦一跳的走;跨着步走;單腳走;邊拍皮球邊走等等。)

(此環節的重點是模仿人物的形象,這也是音樂遊戲的另一個難點,通過自由模仿、照片記錄、集體學習等策略,教師幫助孩子豐富對人物走路形象的認識和模仿經驗。)

3、遊戲:“誰來了?”

——師:“老師放音樂,請你聽聽誰來了,我們就變成誰。”

——師放音樂,幼兒根據音樂變化進行模仿。(根據孩子興趣和表現重複幾次)

(此環節通過多次的遊戲,幫助孩子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四、音樂遊戲:看演出

遊戲規則:師放《老爺爺與小弟弟》的音樂,幼兒根據音樂模仿,師敲小鼓,“老爺爺”與“小弟弟”就在座位上坐好。

(此環節通過鼓點的提示,將聽信號的遊戲融入到模仿遊戲中,這就增強了遊戲的趣味性,降低了孩子對音樂感知的惰性。)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遊戲是小朋友的基本活動,他們的年齡特點、認知發展都需要通過遊戲這一方式來實現。本次活動的內容是兩段對比明顯的音樂,但是當我爲音樂配以了豐富的人物形象,並讓活動圍繞一個有趣的情景故事展開後,孩子們的注意力、感知力、模仿力就被調動了起來。活動中我採取了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先聽辨、後模仿,並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空間,同時利用相機整理、分享孩子的創意,這讓每個孩子都有了盡情表現的機會。最後以小鼓爲信號,不僅和開頭起了呼應的作用,而且也增強了音樂遊戲的趣味性,讓活動達到了新的**。

當然,本次活動我也存在着一些疑惑:老師在音樂欣賞前,就提出了兩個音樂形象,這是否會限制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侷限了孩子的音樂遐想空間,倘若給孩子一個傾聽、自由發表的空間後,再提出音樂形象,孩子對音樂的感知是否會更具有自我理解和,這也是尊重孩子想象、感受的一個表現吧,在以後的活動開展中我也將對此進行新的嘗試。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中2種不同的形象,合拍的模仿熊走,運用神態及動作自由表現小熊喝蜜時的滿足感以及躲避蜜蜂的恐懼感。

2、根據遊戲情景,藉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時,小熊應躲避不動。

3、樂於參與遊戲,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體驗遊戲的快樂。

4、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海瓊斯小夜曲》

2、課件、圖譜

3、紅包、狗熊媽媽胸飾,蜜蜂胸飾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二、演示課件,瞭解遊戲的故事情節。

1、出示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誰呀?(熊)這個呢?(蜜蜂)

小熊和蜜蜂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課件演示

師:熊和蜜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三、完整欣賞樂曲,進一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節奏,理解每段音樂所表現的不同情節

1、師:這件有趣的事藏在一段音樂裏,我們一起來聽聽,哪裏是熊出來了?哪裏是小熊喝蜂蜜,哪裏蜜蜂飛來了?哪裏小熊跑回家?

2、完整欣賞樂曲

3、師:開始的時候是誰來了?什麼地方你聽出來了?

四、分段感知樂曲,創編角色遊戲動作與圖譜。

1、師: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餓的時候是怎麼走路的?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走一走?

(幼兒自由行走)

師:讓我來看看小熊是怎麼走的?剛剛有幾個熊寶寶走的很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他是怎麼走的?有這樣走的,嗯,還有那樣走的,肚子很餓,能不能走的快?

師:我們一起跟這個小熊學一學。

師: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們跟着音樂,看着圖譜,一起來做一做

師:熊寶寶,我們去找一找吃的

2、師: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寶寶,你們怎麼喝的?還會怎麼喝?

師:啊!小熊喝了蜂蜜,感覺怎麼樣?)

師:我們回憶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動作?

師:我們跟着音樂來做一做。

3、師:哎呀!不好了!蜜蜂來了!小熊該怎麼辦?

師:只能蹲在那兒不動,但是蜜蜂飛來飛去,(他心裏會怎麼樣?(很害怕)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熊寶寶怎麼表示害怕的?

師:熊寶寶們~你們聽……

4、師:熊寶寶們,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逃回家?

聽好,(蜜蜂打哈欠啦)~讓我們一起逃回家吧!

5、回憶4個遊戲環節,完整做2遍動作

1)師:剛剛老師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畫了一張圖譜。我們聽好音樂,看着圖譜,在座位上做一做吧!

2)師:這一次不看圖譜能不能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如果你不記得動作了,可以看看(圖譜)

五、分角色表演完整地跟隨音樂做遊戲

師:這是個好玩的遊戲“熊與蜜蜂”,小熊在玩的時候,如果最後被蜜蜂蟄到了,就要去做小蜜蜂。明白了嗎?

1、師:嗯,坐了半天,肚子好餓,寶寶們,快跟熊媽媽找東西吃吧!(完整遊戲第一遍)

2、師:哎呀~這個熊寶寶身上怎麼多出一個大包?(被蜜蜂蟄了)哎,我可憐的孩子。

3、師:其餘熊寶寶要注意了啊!好像沒吃飽,我們再去找點吃的吧!(完整遊戲第二遍)

4、師:真難過,又有一些小熊被蟄了,這次出去找蜂蜜可千萬要保護好自己啊!(完整遊戲第三遍)

5、師:今天被蜜蜂追了那麼多次,這個小熊都氣喘吁吁的了,讓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休息會吧。活動中利用圖譜幫助幼兒合拍表現熊走以及創編記憶幾種表達喝蜂蜜滿足感的動作。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之後,我認真進行了反思,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圖譜、胸飾等手段加入本身趣味性就很強的音樂遊戲活動,但是確顯得熱鬧有餘,有效不足。

在分段傾聽音樂時,幼兒基本能將故事情境和音樂相匹配,在做熊走路等動作。,除個別幼兒能用動作恰當地表現出啤酒桶的緩慢、笨重以外,大部分幼兒都是千篇一律,本來充分發揮想象和表現力的環節變成了幼兒重複動作的機械錶現。

我想我在事先沒有對幼兒的已有經驗、能力做恰當的認識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尋求適合的教育指導策略。雖然孩子都知道小熊走路時會緩慢,但是具體是什麼樣的緩慢,在活動之間熟悉幼兒的時候,我沒有豐富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而且在活動中,也沒有及時將幼兒的一些動作更誇張的反饋給他們,導致小熊走路時千篇一律,且動作表現力不夠。

如果我採取適當的指導策略,如“想想小熊他肚子餓了走路會是什麼樣子?”激發幼兒對已有經驗的回憶,從而遷移到本次活動中,同時教師用自身誇張、大膽的肢體語言對孩子稍做提示,效果可能會更好。

教案可以讓小朋友能夠在教學期間跟着互動起來,作爲一名優秀的中班老師,我們都需要提前準備好教案課件,才能充分實現教學意圖,更好的幫助小朋友們更好的理解。作爲一名中班老師該怎麼寫好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工作總結之家編輯爲大家整理的“美術領域活動中班幼兒園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