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1.58W)

教案是很考驗一個老師的個人技能的材料,教案在擬訂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8篇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1

一、教學設計理念:

以學生髮展爲本,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發現過程和對新知識的體驗與探索,將認知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中引導學生懂得合作、討論與交流,實踐與探究,查閱資料等多種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以此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二、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是讓學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結構信息的引導下,讓學生髮現它們的異同點,然後導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現兩組原子結構信息,讓學生練習,並鞏固元素的定義;接着自學地殼中、生物細胞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認識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認識觀;通過閱讀元素符號的表格,歸納元素的簡單分類;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最後,通過字母組合遊戲、元素與健康、物質中的元素組成練習來加深本節課知識的學習。

三、教學設計策略:

1、從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從學生存在的問題出發設計化學教學

2、從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設計化學教學

課題2元素(第一課時)

導學案設計

一、教與學目標導航

1、教學重點: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記憶與書寫,元素符號的意義。

2、教學難點:元素概念的理解

3、會考考點:元素的概念,常見元素符號記憶與書寫,元素符號的意義。

二、預習案

⑴什麼是元素?找出元素定義中的關鍵詞,並在書上圈劃。

⑵質子數爲26、中子數爲27的原子和質子數爲26、中子數爲26的原子是同種元素嗎?

⑶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結構中的()部分,與中子數有無關係?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不同。

⑷讀課本73頁圖4—4,瞭解不同元素在地殼中的分佈情況。在地殼中含量佔前四位的元素(),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殼中含量少,作物生長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三、教學案

(一)自學質疑

1、o2、o3、h2o、h2o2等物質中都含有相同的什麼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這些氧原子中什麼是相同的?我們把質子數爲8的一類原子統稱爲什麼元素?

3、h2、h2o、h2o2等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氫原子,這些氫原子中什麼是相同的?我們把質子數爲1的一類原子統稱爲什麼元素?

4、什麼是元素?原子的什麼決定了元素種類?

5、到目前爲止,已經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有100多種,地殼中含量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較高的元素分別是哪些?

6、圖4—5中外國人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想到了什麼?

7、書寫元素符號的方法是什麼?

8、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有哪些?

9、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

2、地殼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鋁、鐵

3、國際上需要用統一的符號來表示各種元素————————元素符號

4、元素符號書寫方法

5、元素符號的意義

7、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繫

(三)互動探究

1、對比觀察化學反應前後,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原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2、元素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四)精講點撥

1、化學變化中(分子會發生分 裂),分子種類改變

2、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發生分 裂),原子種類不變

3、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元素種類不變

4、元素是宏觀概念,用於描述物質的組成,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是微觀概念,用於描述物質或分子的構成,即講種類又講個數。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樹立爲民族振興、爲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

2.認識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激發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3.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

4.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聯繫的思維方式。

5.認識化學的兩面性,初步樹立綠色化學觀。

重點、難點:

1.認識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2.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

3.初步樹立爲民族振興、爲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在我們正式學習化學課前,請同學們談談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與化學有關的知識和經驗。

[學生活動]交流生活中對化學的感知。

一、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提出問題]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學生學習]天然材料和人工製造材料。

[學生活動]設想來到與世隔絕的荒島,沒有了化學制品,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二、觀察化學變化

[閱讀分析]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定義。

[活動天地]觀察化學變化的現象。

引導觀察現象,認識儀器,準確地記錄並記憶實驗現象。部分環節由學生參與完成,活躍課堂氣氛。

總結以下幾點:

1.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2.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別。

3.開展化學研究的基本目的。

4.認識化學的兩面性,瞭解綠色化學觀。

三、化學變化的奧祕

閱讀想象水的構成,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聯繫的思維方式。明確以下幾點: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構成的。

2.每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4.化學變化的本質就是生成了與原來物質組成或結構不同的新物質。

5.通過原子種類、元素種類、物質種類的數量比較,體驗物質構成的豐富多彩。

[課堂小結]

本節重點是認識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初步樹立爲民族振興、爲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

[課後作業]

1.記憶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定義。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記憶有關實驗現象。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3

教學分析

本課題是在學習原子結構和元素概念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的過程。本課題難點比較集中,有微觀表徵:電子的分層排布、離子的形成;有化學用語: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也有把宏觀與微觀架起橋樑的知識:元素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係。這些內容是引領學生把學習注意力由宏觀世界轉到微觀研究的重要過渡,爲學生探求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祕打開了一個微觀領域的窗口,是引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和嚮往,是培養學生對微觀世界學習興趣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難點)

2.瞭解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重點)

3.瞭解原子結構示意圖涵義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想象、猜想探索證明歸納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2.觀察l~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歸納小結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關係。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過程,瞭解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對微觀世界學習的興趣。

2.喚起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嚮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富有感情地朗讀學生作品──科普小論文《漫遊原子世界》,鞏固原子結構的知識。

附文:我是一個小小的電子,我在原子裏圍繞着原子核不停地轉動,雖然空間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總想掙脫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這個小老頭很有能耐,雖然只佔原子的一丁點空間,裏面卻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正好把我身上的負電深深吸引。

2.設問:原子核外電子是如何運動的呢?它們能否掙脫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導探究核外電子的排布

1學生猜想:核外電子是如何運動的?

2.學生交流:向你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中核外電子如何運動?

3.探究證明假設:閱讀課本圖文。(把圖4-9“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 製作成掛圖,藉此引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理解電子分層排布)

4.歸納結論: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5.教師啓發:科學家在探索原子核外電子運動時,也經歷了假設、猜想的階段,然後通過科學的手段、藉助先進的儀器進行實驗測定、檢驗而得到真理的。那麼電子爲什麼有的排在第一層?有的排在第二層?各電子層上電子數目有什麼規律?(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後,進一步啓發學生對電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學生到高中後還會有更深入的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自己查閱有關資料)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4

一、指導思想及總體工作思路

指導思想:以學校的“以生爲本,科學自主”的教育教學改革爲工作思想,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總體工作思路:堅持“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作爲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學情分析

今年大約有600名理科生,國中和高一的化學學習主要是無機物質的性質及相互間的轉化,而本學期的學習是以有機物質的性質爲主,這對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因爲學習的方法、化學式的書寫、反應的類型、物質的性質、反應條件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動。學生很難一下子轉變過來,多數同學就會覺得有機物很難學,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而且學生書寫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的習慣也可能不好,如特定基團寫錯或原子與原子的連接位置錯誤等。

三、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要求分析

教學目的任務:本學期理科班完成《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第一專題、會考,文科班完成《化學與生活》、會考。既要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也要在市統考中取得好成績。

教學要求分析:《有機化學基礎》涉及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醛、酸、酯、氨基酸、蛋白質、糖類等物質的結構、性質,有機知識的考查在大學聯考中大概有20%的比例。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要求學生基本掌握典型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建立有機物官能團決定物質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抓住有機物碳四價的核心內容,能根據官能團分析新物質的性質、反應條件,能熟練書寫反應方程式。能根據官能團的相互轉化合成簡單的有機物質;能有效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爲高三有機複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常規落實策略分析

堅持集體備課,定內容、定時間、定主講人,根據教學指導意見及近幾年大學聯考的趨勢,保質保量完成自編作業和教學內容難度的定位,使年紀教學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作業以自編作業爲主,對學有餘力的同學建議再買一本稍有難度的參考資料,以拓展視野提升能力。在章節練習或節假日練習中以以前的錯題爲主,通過改編等方式滾動考查。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5

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

一、教材分析:

可採用對比的方法,說明化學方程式與熱化學方程式的聯繫與區別,使學生理解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爲什麼要註明物質的聚集狀態、△h的“+”與“-”以及爲什麼各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可以用分數等,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重視對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以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技能的訓練,注意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的規範化。

二、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並能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分析、對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嚴謹求學、勤于思考的態度,樹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四、學情分析:

熱化學方程式是學習熱化學的重要工具,教材從化學方程式只能表明反應物分子轉化爲生成物分子時原子重新組合的情況,而不能表明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這個侷限入手,說明介紹熱化學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熱化學方程式的定義,重點介紹了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化學方程式與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化學鍵知識聯繫緊密,通過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能。

五、教學方法: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上相關的知識,完成課前預習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實物投影儀,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瞭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是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回顧△h計算的三種表達式:(學生回答)

導入:我們已經認識了反應熱,那麼如何在化學方程式中正確反映其熱量的變化?展示本節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學生對比熱化學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區別並填寫表格。

h2(g)+1/2 o2(g)= h2o(i) ?△h= - 285、8kj/ mol

點燃

h2+1/2 o2====== h2o

學生回答:1、化學方程的右邊必須寫上△h,並用“空格”隔開,

2熱化學方程式物質後需標聚集狀態(s、l、g、aq),化學方程式不用。

再次讓學生對比以下熱化學方程式

200℃

h2(g)+i2(g)======2hi(g) △h=-14、9kj/mol ①

101kpa

h2(g)+ 1/2 o2(g)==h2o(g) △h=-241、8kj/mol ②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③

學生討論總結:3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可爲整數或分數。

普通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宏觀上表示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微觀上表示原子分子數目,只能爲整數,不能爲分數。

4熱化學方程式需註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如不註明條件,即指: 25℃ 1、01×105pa;普通化學方程式中註明條件。

5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係數加倍,則在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數值也加倍;

讓學生自己總結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

1、化學方程的'右邊必須寫上△h,並用“空格”隔開, △h:吸熱用“+”,放熱用:“-”,單位是kj/mol或j/mol

2、需註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如不註明條件,即指: 25℃ 1、01×105pa;

3、物質後需標聚集狀態(s、l、g、aq)

4、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僅表示物質的量並不能表示物質的分子數或原子數,因此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5、根據焓的性質,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係數加倍,則△h的數值也加倍;若反應逆向進行,則△h改變符號,但絕對值不變

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燃燒熱和能源,課後同學們預習這部分內容,着重分析燃燒熱、中和熱概念及其熱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並完成本節練習。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在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的基礎上,研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通過討論,掌握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反應原理;

通過實驗探究,學會設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裝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

通過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培養學生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的設計思路;

通過篩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發展觀察能力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在探究中,使學生體驗合作、發現的樂趣;

在設計實驗裝置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引導學生複習到目前爲止學生已經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的方法,逐一篩選出適合實驗室製備二氧化碳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選擇,學會判斷,從中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實驗學生的主動學習。

方法二:從實驗室制氣的要求入手,講清楚原則,讓學生自己總結,思考到底實驗室中用什麼方法來製備二氧化碳。

方法三:單刀直入先講實驗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讓學生思考,實驗室選擇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什麼?通過對比突出該方法的優越性,總結出實驗室制氣的原則。

知識講解指導

注意講解時的條理性,使學生明白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檢驗方法;讓部分學生清楚選擇該方法的原因和實驗室制氣方法選擇的依據。

注意理論與實驗的結合,避免過於枯燥或過於淺顯,缺乏理論高度。

聯繫實際,講二氧化碳滅火器的原理,適用範圍,必要時也可講解常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全書乃至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所佔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製取某種氣體時,藥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節課對學生今後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本節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學習元素化合物的基礎上經過討論便可解決。本節學習的重點是能力訓練。學生在前面學習的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技術也已經具備,此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正是時機。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方案、表達交流、實施方案、總結表達等環節完成整個探究。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學建議

爲了完成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設計2課時完成此節教學;

本節是典型的探究學習模式。其中有兩個探究:製備藥品的探究(快、易)、製取裝置的探究(重點、慢)。

講授過程指導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可結合實驗六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進行邊講邊實驗。

注意運用討論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可適當與氧氣、氮氣的實驗室製法進行對比;結合裝置講解制二氧化碳裝置與制氫裝置的區別與聯繫(均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制氣);結合二氧化碳氣的性質,講解二氧化碳氣的檢驗和驗滿方法。

課程結束指導

複習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裝置及驗滿方法。

佈置學生進行家庭實驗,用醋酸和雞蛋殼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佈置作業,注意計算和裝置圖兩方面的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廣泛用途的氣體,實驗室中如何製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爲止,你知道多少種能夠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學生討論,並列舉學過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師在黑板上逐一記錄)

1.鹼式碳酸銅熱分解

2.蠟燭燃燒

3.木炭燃燒

4.石墨等碳單質在氧氣中燃燒

5.木炭還原氧化銅

6.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

7.碳酸受熱分解

8.人或動物的呼吸

9.高溫煅燒石灰石……

引導學生討論作爲實驗室製法的條件是:

1.製取應簡便迅速;

2.所製得的氣體純度高,符合演示實驗的需要;

3.操作簡單、安全,易於實現。

學生評價每一種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爲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2.知道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係密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渴望瞭解化學的情感。

2.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二、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培養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渴望瞭解化學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四、教學準備

教學設備:投影儀,計算機,教學課件。

實驗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寫好“化學”字樣並晾乾的濾紙,事先用酚酞溶液畫好“小笑臉”並晾乾的濾紙,稀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濃氨水。

國中人教版化學教案篇8

一、教學方式方法

1、針對本班的具體情況,由於本班化學成績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礎較差,學生反應慢,作業大部分相互抄襲。針對這種情況,本人採取了“低起點,低難度,注重基礎”的教學方針,對學生的問題儘量作到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反覆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爲止。

2、對學生的作業作到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集體評講,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個別問題,單獨找個別學生輔導,對學生中出現的不交作業現象和抄襲現象堅決制止,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屢教不改的給予適當的處罰。

3、課前反覆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對考綱中的重點考點反覆講解,反覆練習,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熟練。

4、對學生複習中的重點、難點反覆練習,特別是實驗題,學生尤其頭疼,對實驗原理、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的誤差等不清楚,更談不上將實驗原理進行轉換,進行實驗的設計。針對這些問題,除了仔細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等,還讓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反覆訓練,反覆體會,讓學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礙,掌握實驗題的基本解法。

5、針對當前大學聯考的特點。在注重基礎考查的同時,特別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注重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

二、教學方案

1、堅持精心設計和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仔細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點,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加強學科內綜合的意識。

2、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授課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新知識的引入

(2)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活動教學的觀念。

(3)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4)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

(5)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造精神。

4、作業佈置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適量性

(2)層次性

(3)針對性

(4)實踐性

(5)探索性

(6)試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