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推薦8篇

教師文案 閱讀(1.87W)

很多人通過教案的寫作是可以讓自己提高教學質量的,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肯定要考慮聯繫實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推薦8篇,感謝您的參閱。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推薦8篇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1

【教學重點】

學習重點應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園”。即作家抓住特點寫景和寫景中確切使用形容詞、動詞這一部分。只有深刻體味到在“百草園”這個自由廣闊的天地裏能夠享受到無窮樂趣這一點,才能進一步理解“三味書屋”單調、沉悶、枯燥的生活是怎樣束縛和摧殘着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的。

【教學難點】

1、弄懂插敘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敘後的一段議論的含義。

2、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度。

3、理解結尾的話。

4、理解行文中敘述口吻的變化。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情感、和主題。

2、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3、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學習方法】

朗讀法、感悟、品味、交流。

【課前準備】

1、讀準“讀一讀”中的字音。

2、自看並理解註釋中的詞語。

3、閱讀課文,質疑。

4、思考:探究與練習。

【課堂類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學生已學過回憶魯迅的作品《一面》,可以用提問回憶的方法回顧已學過的有關魯迅的知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爲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百草園,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後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裏讀書。

2、導語:

作者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充滿着生機和活力,裏面滲透着作者強烈的感情,閱讀時要細心品味;文章寫景狀物、敘事寫人真切具體,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的。

三、學習文章結構

1、提問:本文題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討論並歸納:文題出現兩處地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學習的場所。作者用“從……到……”的詞語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從此,可以發現,課文大致分爲兩個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耍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2、提問: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各是哪裏?哪一段是中間的過渡段?

討論並歸納:

⑴百草園:從開頭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⑵三味書屋:從“出門向東”到完。

⑶過渡段:第9自然段。

3、提問: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麼?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討論並歸納:第一段是總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麼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後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四、學習景物描寫

1、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並歸納:(老師提示引導並歸納)

⑴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⑵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

(讓學生分別找出相關內容)

形:肥胖、高大、臃腫、小球。

聲:長吟、彈琴。

色:碧綠、紫紅、菜花和蜂的“黃”。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鳴蟬。

秋景:蟋蟀的叫。

⑶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再由高到地寫動物;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到植物。

(4)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有聲、有色、有趣、有味,確是兒童的樂園。

2、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體會寫景的妙處。

五、學習民間故事和冬天的百草園

1、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後,又寫的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讓學生簡要複述和評論這個故事。

2、問:文章爲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討論並歸納: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爲兒童樂園的情趣。

3、下面一段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冬天的百草園。

4、冬天的百草園最有趣的是什麼事?

5、捕鳥。

6、文章是怎樣描寫捕鳥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爲什麼要寫捕鳥?

討論並歸納: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後寫捕鳥的收穫、經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六、小結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着一個“樂”字──樂於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於聽美女蛇的故事,樂於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七、佈置作業

1、背誦第二段。

2、“百草園”裏,作者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是“學校生活”。“三味書屋”直接寫了“學校生活”。試預習“三味書屋”部分,分別找出兩部分中“學習的環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容”,並加以對比,結合完成文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寫百草園,始終圍繞着一個“樂”字──樂於觀察百草園的景物,樂於聽美女蛇的故事,樂於捕鳥活動,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二、閱讀課文過渡段和三味書屋部分

1、學生齊讀過渡段。

2、問:“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討論並歸納: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儘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3、問:“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心理?

討論並歸納: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4、問:這一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起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5、問:第二部分一開始作者對先生是怎樣評價的?

討論並歸納:先生很“和藹”。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5、問:怎麼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這蟲的問題?

討論並歸納: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於這種態度是否正確,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學生沒提出也可不討論。)

6、問:“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說明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討論並歸納: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後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7、問:你認爲在三味書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寫得有趣味?

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合理就行。主要讓學生理解把握課文內容。

8、問:從作者的記敘和描寫中,你覺得作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有理就行。

9、請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

(讓學生討論“研討與練習”:一題的3小題)

三、小結

全文主要內容由兩部分構成──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表現了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生活。

四、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2、自主檢測。

第三課時

一、讓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討論課文中的問題

二、訂正作業

三、自主檢測上的課外練習

要求:當堂練習,集體評講。

四、積累

魯迅先生刻“早”字的故事。

五、作業

你知道魯迅先生的經歷嗎,請同學們查找課外資料,寫一篇介紹魯迅先生的練筆,下節課上課時給大家介紹。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2

設計說明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的。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了許多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是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啓發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基於讀的重要性,在本課的中力求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爲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讓學生根據經驗,把語文和其他學科聯繫起來,拓展思路,體會文字中蘊含的情感。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製作棉花姑娘的圖片、生字詞卡片和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鳥、七星瓢蟲的頭飾;查找資料瞭解七星瓢蟲及人類的其他朋友——益蟲。(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中提到的小動物的特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做好鋪墊

1.同學們,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誰呀?(出示圖片)你們瞧,棉花姑娘長得多漂亮啊!誰來誇一誇她?是呀,棉花姑娘長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綠裙子,多麼美麗呀!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書題目:棉花姑娘)

2.識記“棉”和“娘”,你們在哪兒見過這兩個字?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用談話的方式,以圖片導入新課,形象直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行“誇一誇”棉花姑娘的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美麗,爲下面寫棉花姑娘生病、治病做好鋪墊。

二、激趣學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請看這兩幅圖,說說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出示棉花姑娘傷心的圖片和開心的圖片。)

2.是呀,第一幅圖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很傷心。第二幅圖棉花姑娘開心地笑了。棉花姑娘從傷心到開心,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到課文裏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麼?

隨機出示詞卡:治病、燕子、別人、樹幹、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吐出、笑啦。

(1)學生認讀。

(2)同桌你指我讀合作學習生字“治、燕、別、幹、然、奇、顆、瓢、碧、吐、啦”,自主發現最合適的識字方法。

4.自由讀課文。

設計意圖:閱讀理解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本節課從圖片和問題入手,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重點部分。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讓學生交流聽老師範讀後的所得,並相機認讀生字新詞,把字、詞、句的理解與閱讀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要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我們應該怎麼辦?(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請教他人,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頓……)

2.剛纔你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碰到什麼困難?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大家能讀好嗎?

第二句:認讀詞語“治病”,識記“治”。

齊讀第1自然段。

(2)還有難讀的句子嗎?

“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指名讀,齊讀)

3.課文中還有許多重點的句子,你們會讀嗎?

出示句子:

(1)“請你幫我捉害蟲吧!”

(2)“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指名讀)

4.你們真了不起,難讀的句子都會讀了,重點的句子也會讀了,把課文連起來讀有問題嗎?現在就讀一讀吧,老師相信這一次你們會讀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就是融“整體把握文本、朗讀指導”於一體,學生通過把課文讀通讀順,大致明白了課文講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將生字詞的學習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融合在朗讀感悟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1.識記“燕”和“瓢”。

(1)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生字中有兩個字特別難,(燕、瓢)誰有好辦法幫幫大家,說說怎樣記住它們?

12334下一頁(2)學生小組內分析。

2.生字娃娃看見大家都認識它們了,心裏特別高興,就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詞語蹺蹺板”的遊戲:蹺蹺板,在這裏,一邊高來一邊低……

詞語: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別人、樹幹、忽然、驚奇、七顆、瓢蟲、碧綠碧綠、吐出、笑啦。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的特點是: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五、仔細觀察,認真寫字

1.今天我們還要學會寫七個生字:病、醫、別、幹、奇、星、七。

2.請同學們看看,注意每個字的佔格位置。

3.下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師範寫、強調“病”的筆順。

5.請同學們描一個,寫一個。

6.展示學生作品,及時評價鼓勵。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複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棉花姑娘》這篇課文。今天棉花姑娘又來看望大家了,讓我們親切地叫一聲“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還帶來了很多棉花寶寶呢!(出示帶有棉花圖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誰能把生字認出來,我就把這個棉花寶寶獎給他。(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讀,並組詞。)

2.指名認讀生詞,選擇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是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可行的好辦法,可以使學生及時進行知識反饋,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學開始,我安排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複習,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活動,鞏固學生對生字的掌握,通過獎勵棉花寶寶,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爲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你們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這麼能幹的同學們可高興了。大家看,(出示笑臉棉花圖片。)棉花姑娘笑得多開心啊!

2.可是,過了幾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圖片。)這時的棉花姑娘怎麼了?棉花姑娘變成這樣是誰弄的?(蚜蟲)別看蚜蟲又圓又小,其實蚜蟲是許多農作物的敵人,它專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憐的棉花姑娘,現在許多蚜蟲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說什麼?

3.你能用“生病、可惡、蚜蟲、盼望、治病”這些詞語來說一說嗎?能用幾個就用幾個。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說出來了。(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學生讀課文)

設計意圖: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教學環節通過學生用所給的詞語練習說話的方式,展開豐富的想象,設身處地地把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說的話說出來,激起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慾望。

三、以讀爲本,理解感悟

(一)問題入手,整體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圖:多可憐的棉花姑娘啊!

同學們,你們平時也生過病吧,大家聯繫自己生病的經歷,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長了許多的蚜蟲,她的感覺會如何?有一個詞最能體現棉花姑娘現在的心情,它是哪個詞語?(盼望)誰能讀出棉花姑娘此時的心情?(學生讀)

她最企盼的是什麼?最希望的是什麼?最渴望的是什麼?對,她多麼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她現在最希望看見的是誰呢?

1.指導讀描寫棉花姑娘心理的話。

2.在句意不變的情況下,你能把“盼望”換成另一個詞語嗎?

3.你們也有過最盼望的事吧,誰能用“盼望”說一句話呢?

(二)圖文結合,角色朗讀。

這麼難受的棉花姑娘,多麼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還真來了幾位動物界的名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棉花姑娘請了哪幾位醫生幫忙治病,最後又是誰幫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醫生來給棉花姑娘治病了?讀一讀課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語言訓練:試着用一句話說說“棉花姑娘請誰幫助自己捉蚜蟲”?(課件出示,引導學生用“棉花姑娘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給她治病”的句式練習說話。)

2.通過圖片簡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及其對人類的貢獻。

3.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對話。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青蛙的對話。

5.教師情景導讀。

導讀: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終於等來了燕子醫生,她真高興,心裏想:終於有醫生來給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禮貌地對燕子醫生說……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話。)

燕子醫生不好意思地飛走了。棉花姑娘很難過:好不容易等來了一個醫生,卻沒有辦法治我的病,難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嗎?哦,那邊,啄木鳥醫生來了。也許他有辦法治我的病,我去問問他吧……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啄木鳥的話。)

啄木鳥醫生也走了,這下可怎麼辦啊?我的身子越來越疼了,可惡的蚜蟲還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覺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醫生跳來了,哦,也許他是我的希望,我高興極了,連忙叫住他……

(指兩名學生分別讀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話。)

燕子走了,啄木鳥走了,青蛙也走了。來了這麼多醫生

上一頁1234下一頁,都治不好我的病,看來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導朗讀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的對話。

7.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閱讀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難度,本環節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根據所給的詞語,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運用不同的語氣,幫助學生理解棉花姑娘得病後急於治病的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的不同心理。做到以讀促講、以讀代講,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四、課堂總結,合作表演

1.以小組爲單位推選朗讀好的同學,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2.小結: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益蟲益鳥,它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地愛護它們!

設計意圖:輕鬆、有趣、靈動的表演讓學習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而且通過表演,促進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鞏固。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雖然本篇課文的篇幅較長,但第2~4自然段的結構和內容比較相似,我就多次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第一次思考都有哪些醫生給棉花姑娘看病了。第二次思考燕子、啄木鳥、青蛙爲什麼不能給棉花姑娘治病。第三次是有感情地讀。通過幾次有目的的讀,學生自然理解了課文內容,節省了講課的時間。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寫“山”“水”二字。

2、初步理解要團結合作才能做好事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會和他人合作。

3、有順序的仔細看圖,能理解圖畫內容,連貫的講出圖中的故事。觀禪字形佔好格寫好“山”“水”二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理解圖畫內容,連貫的講出圖中的故事。寫“山”“水”二字。

難點:理解要團結合作才能做好事的道理。

活動準備

“三個和尚”歌曲。事先組織一次拔河比賽。一副扁擔、兩隻水桶。山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肩挑一擔水,唱着“三個和尚”歌曲進教室。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三個和尚”的故事。

二、打開書按順序仔細看圖講故事

1、畫的是什麼地方?有幾個人?在做什麼?說什麼?(給三個和尚安個名字)

2、講你喜歡的那副圖。

3、連貫講述。(先同桌講,再讓講的好的幼兒講。講出心理活動和人物間的對話。)

4、問:和尚多了爲什麼反而喝不上水?

幼兒1:他們都想偷懶,不去挑水。

幼兒2:他們誰都不想多幹活。

幼兒3:他們不會分工。

幼兒4:他們總是吵架浪費時間。

幼兒5:他們沒有好好的合作。

幼兒6:他們不團結……

老師:和尚多了反而喝不上水是因爲他們不懂的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5、你給他們出出主意怎樣做纔有水喝?

幼兒:他們輪流去挑水。

幼兒2:也可以輪流兩人去擡水。

幼兒3:三個人一起去挑,每人一副扁擔兩隻水桶。誰都不吃虧。

老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好。接着我們來識字寫字。

三、教幼兒認寫“山”“水”二字。

1、出示山水的圖片。幼兒觀察圖後回答(圖上有山有水)

2、在山上貼“山”字,在水裏貼“水”字讓幼兒記字形。

3、看老師在田字格里寫“山”“水”二字注意每筆的佔格。幼兒跟老師書空。

4、在練習冊上臨寫後自主寫一排。(老師巡視指導書寫)

5、同桌互評後展示優秀幼兒的書寫。

四、抽表演技能好的三個幼兒表演“三個和尚”結束活動。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誦並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三)、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川秀美(背景圖),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時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師就帶來了兩首古詩,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題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

二、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你知道這兩首古詩是寫哪兒嗎?來,同學們,看着手中的書,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1.指導學生讀《題西林壁》題目,解題:題寫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

2.學生讀《遊山西村》

正音

渾 豚 重

三、學習《題西林壁》一、二句:

1.讓我們隨着蘇軾來遊覽一下美麗的廬山吧!(配樂課件)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2.詩人從哪幾個角度來觀察廬山,請大家在書上圈圈畫畫。

3.“橫看”是怎麼看?(課件,橫:①使物體成橫向。②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跟“豎”、“直”、“縱”相對。③縱橫雜亂。④漢字由左到右的筆形。)讓學生判斷選擇。

4.從正面看,你看見了什麼?“嶺”是怎樣的呢?你能畫一畫嗎?這是怎樣的山嶺?(課件顯示連綿起伏的山嶺)指導讀“橫看成嶺”。

5.從側面看,你看見了什麼?(課件)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峯?(陡峭)指導讀第一句。

6.那麼,從遠處看廬山是怎樣的?(課件顯示遠近高低的圖片)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是危崖險巖,從高處向低處俯瞰是幽谷深澗,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所以說是“遠近高低各不同”。

7.(課件顯示六張廬山圖片)從不同的角度看,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看看你能把廬山的美讀出來嗎?(個別讀,集體讀,配樂讀)真是百看不厭,越看越美呀!

四、學習《題西林壁》三、四句:

1.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究竟看清楚了廬山的真面目嗎?他找到原因了嗎?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爲_____,視野受到侷限。咱們還可以換個說法,因爲__,所以__。

3.是呀,作者爲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而嘆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點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後兩句詩。有的同學已經背出來了,誰來適一適?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應了那句老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五、學習《遊山西村》一、二句:

1.學了《題西林壁》,我們既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書:賞景明理)下面我們隨着詩人陸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麼道理呢?

2.詩人陸游因爲被朝廷罷官迴歸故里,途經山西村,他此時非常沮喪,非常鬱悶,鄉親們又是怎樣招待這位從遠方歸來的遊子呢?請讀讀一、二句。

3、讀着讀着,你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又彷彿聽見鄉親們說了些什麼?指導朗讀。

六、學習《遊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鄉親們熱情款待的陸游心情豁然開朗。他騎上毛驢,流連於山水之間。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懷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麼?(課件顯示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眼前柳綠花紅,又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陸游此時的心境相吻合嗎?被罷官的陸游本以爲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樸實的鄉親們卻給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這份欣喜之情,你能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3.在學習中,生活中,你有過和詩人相同的感受嗎?當你做一道應用題百思不得其解,正爲此懊惱時,______。當你和小夥伴下棋,感覺無路可走,打算放棄時。

七、配樂朗誦,感悟情境

同樣的觸景生情,同樣的耐人尋味,讓我們隨着詩文再次來賞景明理。

八、課外鏈接,拓展延伸

其實,還有很多詩像這樣於寫景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在課後把它找來,讀一讀,背一背。

登飛來峯

宋·王安石

飛來峯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着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教學難點: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並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爲什麼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曹 操

劉 備 聯 合 孫 權

師:曹操剛打敗劉備,又要進攻孫權。因此,孫劉兩家聯手要抗擊曹兵。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奉命來東吳幫助作戰,遇到大將周瑜。周瑜對諸葛亮是什麼態度呢?誰知道?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麼諸葛亮找誰借箭?怎麼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瞭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爲什麼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幹。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滿口答應,並立下軍令狀。)

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爲什麼很高興?

(他以爲他的陰謀已得逞了。)

師:這部分寫商議軍事,接受任務幾乎全寫的是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除了一處寫周瑜很高興外,沒有再對他倆的神態、語氣作任何細緻的描寫,該怎樣讀纔好呢?

(先請生自由讀,發表意見,再指名分角色讀。)

小結:1、2自然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箭十萬支”陷害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細讀第3——5自然段。

師: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後,周瑜、諸葛亮各自是怎麼做的?(生默讀思考找到答案,並回答。)

師:你從中看出什麼?

生:我看出周瑜是個奸詐、陰險的人。

生:我看出諸葛亮胸有成竹。

師:回答得很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生:從他們的語言和做法看出來的。

(指名分角爭讀3、4自然段,注意讀出感情)

3、默讀6—9自然段,用“——”劃出出發時間,草船借箭的有關語句。

師:諸葛亮爲什麼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行動的目標是什麼?經過怎樣?結果怎樣?

請看老師給同學們放“電影”。(師出示電腦動畫,配合錄音範讀,讓學生觀看諸葛亮是怎樣在大霧漫天的環境中成功地和曹操借箭的經過)

師:借箭成功了嗎?讀出書上有關語句。(生讀出“船兩邊的草把上都插滿了箭”等語句)師:諸葛亮借箭成功主要依靠江面上的大霧,而他選擇這一天行動恰好江面上有大霧,這是巧合嗎?

(生聯繫上下文討論出:這一切都是諸葛亮預料到的)

師:從中你對諸葛亮有什麼認識?

生:諸葛亮的才智過人,我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曉天文、懂地理,我應向他學習。……

4、齊讀第10自然段。

師:諸葛亮一共借了多少支箭?

生:十萬多支。

師:這一天恰好是周瑜給他任務期限的第幾天?

生:第3天。

師:周瑜看到諸葛亮完成了任務,他的陰謀失敗,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小結: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借箭十萬,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四、佈置作業: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2、準備複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附:板書設計

曹 操

劉 備 聯 合 孫 權

(諸葛亮) (周 瑜)

才 幹 妒 忌

因:十天造箭十萬

果:三天借箭十萬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感受課文的敘述層次,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感悟課文各部分內容。

2、在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讀中,感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具體內涵。

3、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分類蒐集成語:

(1)形容注意力集中、專心的成語:

(2)形容技藝水平高的成語:

(3)形容勤奮刻苦的成語:

(4)形容持之以恆的成語: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品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內涵。

過程預設:

一、複習導入

映滴水穿石的圖片,引導:

1、這是太極洞裏的什麼景點?看到圖片上的石頭你想到了哪些詞語?這些詞語所描述的情景就是滴水穿石的現象。

2、聽到什麼聲音?聽到這樣的滴水的聲音,你想到了哪些詞語?課文用這些詞語講述了滴水穿石這個現象形成的原因。

3、看到這樣的現象,聽着這樣的滴水聲,你想到了什麼?引導並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作者在想到這些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

二、品讀事例

1、過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之後,接下來他又是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呢?

2、課文介紹了哪些人的事例?映示李時珍的事例。

3、映示自讀練習題

(1)、從這些詞語可以感受到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他努力的結果是:。

(2)、你認爲怎樣才能讀好這一段話?

4、學生自讀事例,完成練習。

5、討論交流

(1)從哪些詞語可以感受到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

隨機指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詞語不懈努力:哪個詞最能體現不懈努力?他二十幾年一直幹什麼?

(2)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結果是什麼?

(3)你認爲應該怎樣來讀這一段話?

要點:讀好剛纔找到的能體現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精神的詞語。

(4)指名練讀:

師生評議,通過讀後評議指導讀好翻山越嶺等詞語,先讀好詞語再讀好句子。

同時提醒學生讀好其他要重讀的詞語

如果學生朗讀不能很好地處理輕重,則教師範讀,範讀後,提問:你們聽出來老師特別強調了哪些詞語?你知道老師爲什麼要強調這些詞嗎?

隨機介紹《本草綱目》,指導讀好本草綱目和鉅著。

(5)自由練讀

(6)齊讀

6、過渡:從李時珍的事例中,我們感受到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做成想做的事情。愛迪生和齊白石又是怎樣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呢?映示愛迪生、齊白石的事例。請大家用剛纔學習李時珍事例的方法來學習愛迪生和齊白石的事例。

(1)映示自讀要求:

輕聲朗讀兩個事例,找出你認爲的最能體現愛迪生和齊白石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精神的詞語,再試着用你的朗讀表現出愛迪生和齊白石是如何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準備朗讀給大家聽。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3)映示愛迪生的事例。

指名朗讀課文,讀後學生說強調了哪些詞語,爲什麼強調這些詞語?

對於學生的理解和朗讀的個性特點給予充分地肯定。

隨機抓住學生提到的詞語中的關鍵詞語品讀。

抓住迷戀、孜孜不倦想象並描述愛迪生做電學實驗研究時的情景。

由自謀生計引出故事,感受愛迪生的非凡成果,適時指導朗讀1093項。點撥:愛迪生在挫折面前仍能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隨機指導學生讀好並列詞語的節奏。

(5)自由練讀,齊讀。

(6)映示齊白石的事例。

引導:讀了齊白石的事例後,齊白石的哪一點或者事例中的哪一句話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請你把留給你印象最深的這句話讀給大家聽聽。

引導朗讀學生交流這句話爲什麼會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句話中哪幾個詞應該要讀好。

隨機引導學生理解、品味關鍵詞語:堅持不懈等,練讀一句話,欣賞齊白石爐火純青的藝術作品。

點撥:齊白石在成就面前是仍能繼續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8)指名朗讀完整事例。

(9)齊讀

7、引出省略號:能說明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做成想做的事情的事例還有嗎?從哪看出來的?課後查找事例,組織一個故事交流會,比一比誰的故事講的好。

8、如果要是用一兩句簡短的話,對課文所介紹的三個事例進行一個概括,應該怎樣說呢?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映示第三自然段最後一段話。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有個性地朗讀這段話。

點撥:你爲什麼要強調這幾個詞語。理解頑石和滴穿

點撥:古今中外這四個字分別對應的文中事例是哪一個。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他們遇到的頑石分別是什麼?有什麼不一樣?

9、打開課本,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現在我們知道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做成所有的事,實現自己的理想。如果要是不這樣去做,那又會怎樣呢?課文用雨水作了一個對比。

2、映示第四自然段

雨水是怎麼做的呢?課文說得非常具體,你能用上因爲所以這個關聯詞,把它說得簡單一些嗎?

四、品讀啓示

1、小結:課文三四自然段分別用正反兩個方面的事例,說明了只要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是沒有什麼事做不成的這個觀點。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滴水穿石的啓示。

2、那麼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啓示是什麼呢?

映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3、在這句話裏,有兩對反義詞,你能發現嗎?這兩對反義詞是用什麼詞連起來的?

4、像這樣一種說法,把一對反義詞用而不連起來,你還能舉出例子嗎?勤奮而不懶惰,驕傲而不謙虛

爲什麼要把他們連在一起說?對比是爲了突出其中的一個,這裏是爲了突出什麼?還有一種辦法能證明這句話確實是爲了突出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恆,映示兩句話讀,先讀沒有對比的句子,再讀有對比的句子,體會句子的意思有沒有什麼變化。

5、指名練讀,齊讀。

6、討論:作者還用了一個關聯詞語把這個啓示講得非常清楚,這是個什麼關聯詞?

7、讀了這個啓示,你想到了什麼?你能不能用上只要就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6和7機動處理)

五、佈置作業

討論:上完了這節課,課後你想幹什麼?

作業超市:

1、查找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的事例,舉辦故事會。

2、選擇一個人,把《滴水穿石的啓示》的內容較爲具體地複述給他聽。先想一想:講給誰聽?爲什麼要講給他聽?

3、仔細觀察你身邊的某種自然現象,再弄清它的形成過程,然後想想能給我們什麼啓示。模仿課文的結構,把你的發現講給爸爸媽媽聽。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拂曉、瓦礫、地窖、鞠躬、顫巍巍”等詞語,把握其讀音、詞義。

2.瞭解作者及故事發生的背景。

3.瞭解戰地通訊的特點。

4.整體把握故事內容,理解作品戰爭的主題。

能力目標:

1.把握記敘的要素,瞭解通訊的文體特徵,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記敘文的能力。

2.把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動描寫,深層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語言,着重品味關鍵性語句的豐富意蘊及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

瞭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在躍動的燭火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人類光明的未來。學習本文,應激發學生追求和平,消除戰爭的正義情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把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探究這篇通訊感人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

●教學方法:

朗讀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爲題。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地窖鞠躬顫巍巍? 舀水腋窩揣

2.作者及文體簡介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創作以戰爭題材爲主。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長篇小說《日日夜夜》,詩集《友與敵》。這些作品均獲斯大林獎金。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最後的夏天》),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

通訊是記敘文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也是報紙常用的文章樣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通訊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於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質意義。通訊運用的表現手法是敘事,也常用描寫、抒情、議論,以使人物更加鮮明,事件更加生動。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速讀課文,複述課文,然後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內容,然後交流並討論。

(教師提示學生複述時應抓住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一位飽受法西斯侵略戰爭之苦的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後,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2.目的尋讀:爲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覆交代和描寫。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分別找出並討論其作用)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描寫(3次“爬”、3次“跪”)

提示: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爲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覆描寫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的象徵。

“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勞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

四、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貓教案設計優秀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肖像描寫刻畫人物的手法

2、瞭解對比手法

3、體會通過人物描寫表現中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國小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少年閏土》,它是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二、示標

三、新授:

1、在故鄉,“我”見到了許多人,其中着重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又以寫誰爲主?

2、課文中幾次寫到閏土?

3、對於少年閏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的?(肖像、語言)

討論:

①少年閏土的外貌是怎樣的?

②少年閏土的動作語態是怎樣的?

③少年閏土對“我”的態度是怎樣的?

④少年閏土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

⑤少年閏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4、對於中年閏土,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的?(肖像、語言、神情)

討論:

①閏土的外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②閏土的動作語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③閏土對“我”的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④閏土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⑤中年閏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5、什麼原因使閏土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從“小英雄”變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楊二嫂又是怎麼描寫的?

討論:

①對於二十多年前的楊二嫂,採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肖像)

②對於今天的楊二嫂,採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語言、肖像、動作)

7、楊二嫂的變化的說明了什麼?

小市民階層的日益貧困。

8、“我”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樣變化的?

9、作品對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前後的變化,揭示了什麼問題?

這就充分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是使舊中國農村經濟日趨破產,廣大農民生活日趨貧困的總根源。這就是魯迅描寫閏土、楊二嫂形象變化所揭示出來的深刻社會意義。

10、作品對閏土、楊二嫂的描寫在寫作上對我們有什麼啓示呢?

人物描寫,特別是肖像描寫,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徵,給人以深刻印象,並能爲表現主題思想服務。

三、作文片斷訓練:肖像描寫

四、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