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工作經歷>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8篇

工作經歷 閱讀(1.3W)

一篇成功的事蹟材料能夠凸顯宣傳典型,評選先進的作用,大家在撰寫事蹟材料的時候需要注意用詞恰當,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8篇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1

她,是一名敬業奉獻的人民教師,是一位心繫羣衆的教育扶貧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她就是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原本擁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運的打擊,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後,她用柔弱的雙肩扛起生活的重擔,此時,她面臨着工作崗位的抉擇,她沒有選擇到條件優越的學校任教,而是毅然隻身前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條件艱苦的華坪縣投身教育扶貧。雖然疾病纏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難言,她也沒有停下教書育人的腳步,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熱愛的講臺上。

一枚黨徽,她始終都把黨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現共產黨員的風采,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徽在閃爍。

一面旗幟,她埋頭苦幹、灑播大愛,是黨員幹部心中一面先鋒模範的旗幟,哪裏有艱苦哪裏就有旗幟在飄揚。

一個榜樣,她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各行各業奮鬥者爭相看齊的榜樣,哪裏挫折有哪裏就有榜樣的力量。

情繫學生,小喇叭聲音更響亮。平日裏,華坪女子高中校園內隨處可見張桂梅老師手持小喇叭督促學生跑步、早讀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學生心裏都很踏實。她始終把學生當做親人,當遇到學生生病,她帶着他們徹夜奔波到醫院,一直守護在學生身旁。她心裏始終記掛着羣衆,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蹟踐行着共產黨人的頑強拼搏。

三尺講臺折射溫暖,華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爲校長的張桂梅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籌集建校資金困難、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對教育扶貧的堅持和對講臺的熱愛支撐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張桂梅同志的頑強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中,面對急難險重等困難時,部分人會出現躲避推脫、敷衍塞責的情況,這不利於任務的完成,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不僅要會“做事”,還要能“扛事”,面對“硬骨頭”,不繞彎、不敷衍,用理論完善決斷力,用實踐強化行動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無私奉獻,一盞明燈照亮前方。張桂梅老師雖飽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堅持爲教育事業奉獻所有的光和熱,她無私奉獻,爲校園建設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她如細雨般潤物細無聲,不計功名,告誡學生要時刻銘記黨和國家的栽培,她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因爲教學以外的任務而犧牲個人的時間,或由於一些特殊情況被學生家長誤解,此時,我們更要沉下心來做實事,不抱怨、不消極,學習張桂梅同志“舍小我、顧大家”的精神,用優秀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事不計回報,功成不必在我,把家長們的認可當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標尺,時刻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時代的新徵程中腳踏實地、奮勇向前,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2

有人記得。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就是這樣一個會被永遠記得的人。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峯值。陳陸帶領大隊消防指戰員輾轉5個鄉鎮,奮戰96小時,成功轉移和救出羣衆2665人,他自己卻永遠留在了抗洪一線。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7月27日,陳陸同志被應急管理部評定爲烈士,追記一等功。7月28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黨委追授陳陸同志爲“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7月30日,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7月30日上午9時,陳陸烈士遺體告別儀式上,親友、戰友、社會各界人士和羣衆近千人懷着沉重的心情,送別陳陸最後一程。悲痛難抑,唯願書信能將那些眼淚無法表達的悲痛和思念,靜默訴說……

親愛的兄弟:

你我從此陰陽相隔兩重天,若有願,夢相托!家裏的事兒,你別擔心,我們兄弟必定記在心頭!

聽到你落水的噩耗,我連夜趕了過來,跟你的戰友一起在水面上尋找你,多希望能在某一處的樹岔上、電線杆旁或是洪水中的房頂上看到你衝我揮手。直到24日下午,終於找到你了,卻不想,你已離我們而去。

那一刻,我呆住了。我不知該怎樣面對你的離開,也不知該怎麼跟你的至親們開口。

當我再次走進你的辦公室,裏面空空蕩蕩,桌上還有一堆治療皮膚傷痛的藥,你走得匆忙,還沒來得及收拾,正如你的離開,也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從7月18日到22日,你在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天,你也真是傻,那水裏有化肥、糞便、動物屍體等有害物,有嚴重腐蝕性,你還一次次蹚着水,接送被困羣衆,結果自己的膝蓋又紅又腫,幾乎不能正常彎曲和行走,連溼透的褲子都只能請隊友幫忙脫下。當時,他們都不讓你再出去了,可是當接到電話聽說有人被困,你又咬着牙,衝了出去。

你說這片水域情況你熟悉,你的水性好,讓別人去,你放心不下!是呀,你在市裏拿過游泳比賽的名次,當時又剛往返一趟解救了幾位被困村民,對路況熟悉,救援艇增加至5條,需要有人帶頭,所以當你提出要再去一趟時,大家雖心疼你的身體,還是讓你去了。

萬萬沒想到,此去,竟是永別!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3

鮑峯,是馬鞍山師專的一名思政課教師,同時也是和縣人。在他的同學當中,有幾位是葉連平老師門下畢業的學生,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從同學處聽說過關於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幾年前,有一次學校請葉老來校給青年教師作報告,鮑峯也第一次當面聆聽了葉連平老師的講述,知道了他更多的生平故事,爲之感動。

鮑峯認爲,葉老既是他的鄉中先賢,也是他的同行前輩。學習葉老敬業樂業和奉獻精神,自是應有之義。“葉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葉老是我們和縣人的驕傲,也是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鮑峯表示,葉老關心留守兒童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自費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們聚攏起來,無償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幾瓣花,組織學生出外學習參觀,擴大視野,甚至自費發放獎學金,鼓勵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傾其所有,以個人之力,先後培養輔導千餘學生。

“沒有仁愛精神,是難以做到這樣的傾情付出,更別說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鮑峯說。

作爲一名思政課教師,鮑峯認爲,他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愛精神不可或缺,放下身段接觸學生,瞭解學生,關注他們學習生活情感需要,如此才能贏得學生家長的信任,教學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鮑峯還認爲,葉老的精神還表現在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教師不僅僅是個職業,更是學生靈魂的引路人。”鮑峯說,“作爲一名思政課教師,爲學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釦子’,指引他們走好人生的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在有葉老爲我們做了榜樣。”

提及對自身的未來規劃,鮑峯表示,他將以葉老的精神爲指引,補精神之“鈣”,不斷武裝頭腦,強素質、提本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查找不足,強化學習,提振精神,不斷加強看家本領,耕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和責任田,向葉老看齊,爭當先進模範,立足崗位做貢獻。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4

張桂梅

2000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

2007年,張桂梅成爲黨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衆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餘種疾病。張桂梅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爲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在頒獎現場,因爲關節痛,張桂梅的手上貼滿膏藥;早上要吃十多種藥,中午吃五種藥……主持人白巖鬆說:“大姐這是在拼命啊”。張桂梅說:“拼就拼一點吧,現在是當媽的感覺……”

【頒獎詞】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5

蘇炳添,真正意義上第一位打破10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在北京田徑世錦賽男子4×100米決賽中,代表中國隊以38秒01勇奪亞軍,創造了亞洲田徑的歷史。

男子100米,9秒99,亞洲本土選手首次進入世錦賽決賽。

男子4x100米接力,37秒92,決賽獲得銀牌。20__年8月,在北京鳥巢舉辦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上,以往在世界大賽上默默無聞的中國男子短跑選手迎來爆發時刻,連續創造歷史。作爲歷史創造者的主角,蘇炳添成爲繼劉翔之後中國田徑的又一個標誌性人物。

田徑,一向被稱爲“體育運動之母”。而在田徑的各個項目中,男子100米的地位堪稱第一,因其代表着人類在速度上的最高極限,被稱爲“競技體育皇冠上的寶石”。儘管中國田徑在女子中長跑和競走等項目達到過世界領先水平,劉翔在男子110米欄項目上的一度稱霸更是成爲國人驕傲。但是,代表絕對速度的男子短跑一直無法進入世界前列。由於人種的差異,這項運動幾乎成爲黑人選手的天下,黃色人種之前在世界大賽上尚未進入過男子100米的決賽。因此,蘇炳添在鳥巢的突破,意義堪稱重大。其從預賽到決賽的比賽錄像也被媒體反覆播放。

8月23日晚9點15分,蘇炳添站在男子100米決賽的第二道,作爲東道主選手,唯一一個黃色人種的他收穫了最多的掌聲和歡呼。因爲體力下降,蘇炳添以10秒06的成績獲得第9,但對亞洲田徑而言,歷史已經翻到了新的篇章。

男子100米跑獲得驚喜之後,蘇炳添和隊友們迎來了賽前寄予更大希望的男子4.100米接力上來。在預賽中,蘇炳添跑第三棒的中國隊以37秒92創造亞洲紀錄獲得小組第三,進入決賽。此前,中國隊進入決賽還是28年前的1987年羅馬世錦賽,那一次,中國隊獲得第七名。基於蘇炳添之前的神奇表現,人們有理由對接力的結果心存期待。

8月29日夜晚的鳥巢,中國觀衆的歡呼聲響徹北京夜空,由莫有雪、謝震業、蘇炳添和張培萌四個小夥子組成的中國中國男子接力隊創造第九道奇蹟,第三個衝過終點。由於美國隊犯規被取消名次,中國隊摘得銀牌,再次創造亞洲田徑歷史。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6

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爲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着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着的面孔,緊盯着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歎,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於結果,雖然喊了那麼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衝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鬥志,感受到了他爲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後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創造新的紀錄,本身這個過程已經十分精彩絕倫,給人驚喜,至於結果,問心無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這樣說:“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結果和成績不重要。”可是,來到真正接受現實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麼說,心裏還是萬分看重那個結果。

是啊,我們要言行一致,才能給孩子們做好榜樣,既然這麼說了,就要這麼做。蘇炳添的經歷,就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認真和艱辛地付出過,享受過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結果不如期許,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哪些東西該大力宣揚,哪些東西該遠離唾棄,每個成熟的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杆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帶着兒子看了蘇炳添半決賽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傢伙激動得上躥下跳,像個欣喜若狂的猴子,馬上催促我趕緊吃完飯,回家去看決賽。在車上的時候,我給他講了近期發生的事件,有某個明星,剛剛被刑拘了,還沒講完,他已經知道我要說什麼,對我笑了起來。我說,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些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我們的心裏,要十分清楚;每一個人,必定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於社會;必定要憑自己的實力和問心無愧的付出,才能贏得別人真心的尊重。聽完我一席話,兒子點點頭。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獲得第六名。

蘇炳添,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榜樣。健康自律,訓練刻苦,堅忍不拔,胸懷國家榮譽……當前,我們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會蹦蹦跳跳,靠臉蛋、靠流量去贏得燈光和打賞的小鮮肉們,我們的孩子,需要更堅實更勇敢的榜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時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堅韌意志與人生歷練。所謂“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正是這個用意與要求!

再次,蘇炳添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奇蹟總會降臨,逆襲遲早發生!一直以來,因爲體質和肌肉構成等原因,黃種人都被認爲無法在田徑100米短跑上跑贏那些黑人和白人,而蘇炳添做到了!通過系統而科學的訓練,長年的艱苦付出和不斷突破,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襲!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希望,人人皆可通過卓越努力,達到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此外,從蘇炳添成功的人生經歷中,除了他個人艱苦的付出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體育人才系統的培養,也可以佐證,基礎性、系統性的體育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與培養,從小抓起,抓出實效,無論硬件還有軟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現在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孩子們從繁重的作業和培訓之中解放出來,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魄!

只有這樣,才能讓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們,站上自己或者國家的榮譽臺,爲自己的人生或我們的國家增添絢爛的光彩!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7

曾經盛開的紫荊花,顯得特殊平凡,但因爲樹枝的呵護,而變得頗有姿色。

山感恩地,方知其高峻;海感恩天,方知其博大。人生就像一場旅途,一路上,我們會遇見絆腳石,阻擋我們前進。

這時,就會出現一些人爲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鴉能反哺,羊知跪乳。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使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優秀,讓我們懂得了寬容、自信……有人說,父母是最宏大、最無私的人,的確如此,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大,只希望我們成爲國家棟梁之才,即使辜負了他們的期望,他們也毫無怨言。

有一次,母親過生日,我問她:“媽媽,您要我送什麼禮物給你?”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摸着我的頭,說:“乖女兒,你有這份心願就好了,我不要你送什麼禮物,你只要好好學習,就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我會的”我一本正經地說。

父母如此的無私,我們真應當好好的感謝他們,哪怕是爲他們洗一次腳,做一頓飯都是好的。當然,我們更應當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他們。摯友,是在你考試失利時,第一個勸慰你的人;是你受到委屈時,一個好的傾訴對象;是在你獲得勝利時,賜予你讚許的人;是除父母之外,你最信任的人。有了摯友,你的生活將充溢了情趣、色調。我們要感恩摯友,在她們最無助時,賜予她們勸慰……

很多文章中這樣寫道: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澆着可愛的花骨朵。老師就像一個指路人,在學習道路上,爲我們指引方向,老師把他腦海裏的學問傳授給他的學生,只爲了讓學生成爲有用之才,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這是對老師最大的感恩。

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的人遠遠不止這些,我們應學會感恩,學會去感恩,將冰冷的世界變得暖和,變得豐富多彩。

孝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篇8

4月8日,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愛心捐贈儀式在崑山當代昆明劇院舉行。獲得20xx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錢七虎院士向金輝慈善基金捐贈了800萬元獎金。崑山市向錢七虎院士頒發了榮譽證書。

向科學家致敬,弘揚科研精神。它們就像大樹,我們永遠愛着它們。從彎腰到坐在輪椅上的于敏院士頒發獎勵證書,再到邀請劉永坦院士和錢七虎院士到主席臺就座,“禮貌”代表着我們對科學家的崇高敬意。他們抽新芽,結香果,讓我們分享科技進步的紅利。從創建防護工程學科,引領防護工程技術創新到集成寬帶光發射器件和模塊,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他們努力紮根,把精神偉力傳遞給我們。錢七虎院士說:“如果一個人追求個人名利,關注的焦點總是在個人幸福的方向上;如果一個人建立了一個基於國家價值觀的國家、國家和人民。“這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值得我們一代一代地品味和繼承。

致力於家鄉建設,紮紮實實地爲桑梓的鄉根做出了貢獻。

枝繁葉茂,歸根結底,感情永遠是每個中國孩子最難放棄的。無論遊子走多遠,家鄉都不能忘記,家鄉的建設也不能少於我們的努力。在獲得20xx年國家最高科技獎不到一週的時間裏,錢七虎院士決定捐贈全部800萬元獎金。他不僅爲家鄉投入了物質支持,還投入了精神激勵和行動指導。4月8日下午,錢七虎院士回到家鄉崑山,圍繞綠色發展和地下空間利用主題作報告。他連續8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錢七虎院士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建議家鄉發展。這種家鄉的深厚感情值得學習。也許我們達不到他的高度,但我們可以踐行他的精神力量,捧起一堆黃土,培育綠樹成蔭的鮮花,成爲家鄉的建設者和建設者。

忠於祖國發展,牢牢紮根國家富強的夢想。

錢七虎在炮火硝煙中度過了童年,“成爲工程師,報黨報國!這是他心中堅定的誓言。1965年,錢七虎學成回國。“國家選擇我出國學習保護項目,就是信任我,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沉重的責任”,彷彿在和年輕的自己履行誓言,但也莊嚴地向國家承諾,爲國家鑄造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經過6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解決了若干關鍵的.工程防護技術問題。這羣永不朽的愛國鬥爭熱火,是激勵人心的溫暖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夢想體現在每個中國人的國家夢中。我們向錢七虎、王金纔等一批愛國鬥爭的先鋒學習,一點一點地澆築國家繁榮昌盛的夢想,永遠深愛着這片土地。

全心全意爲人民福祉服務,爲美好未來紮根。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努力謀求人民幸福離不開每一箇中國孩子的雙手。“哪些事情對國家和人民有益,科技工作者的興趣愛好應該集中在哪裏,這是科學家應該有的感情和責任。錢七虎院士經常這樣對學生說。多年來,他一直積極關注國家大事和民生問題。錢七虎作爲多個國家重大項目的專家組成員,參與了南水北調、西氣東輸、港珠澳大橋等重大項目的戰略諮詢,多次前往現場解決關鍵問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僅要滿足於個人自我的幸福,更要努力實現全體人類的共同幸福。要不斷劃大人民幸福的同心圓,實現更大範圍的同頻共振。

一個人做一件事並不難,但一輩子專注於它並不容易。錢七虎院士做到了。他是一棵樹,一棵不必要的時空限制仍然牢牢把握着家鄉的樹;一棵讓風雨飄搖,依然堅定不移紮根黃土的樹;一棵連人民情懷都不忘的樹,在新時代,我們要向錢七虎院士學習,在他的啓發下成長,打造美麗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