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工作經歷>

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材料三篇

工作經歷 閱讀(1.14W)

  不小心踏入了歷史的漩渦,一路顛簸,敲擊紀實的電波,脫貧攻堅是一面旗幟在飄揚,迷途士兵不再走錯方向,給我們的感受就是充實和累。爲了方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歡迎閱讀!

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材料三篇

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1

  “我從黨員的投票中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更從村民的眼神中感到了期盼和壓力,在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時刻,我一定要帶領羣衆脫貧致富,不讓一戶貧困戶掉隊,徹底摘掉貧困村帽子。”2018年4月,__再次當選爲城山村支部書記時,滿懷信心地說道。

  __,2006年成爲__縣__鎮城山村的“當家人”,2015年被該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6年被縣委授予“黨員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他不僅是一位好黨員,更是一位帶頭致富的好支書!

  主動擔責貧困村發展難題

  改善基礎設施。近年來,因爲黨的好政策和政府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城山村基礎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均農田少、資源匱乏等因素仍然制約着村子的發展。面對這些難題,__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多方奔走,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爲本村爭取項目,對下協調羣衆,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經過他的多方努力,2017年,村裏97畝壩地進行了覆土、修排水渠,恢復780畝水毀農田和300畝撂荒果園,維修了村部黨員活動陣地。目前,全村耕地面積達到了2421畝,人均2.4畝。

  籌措扶貧資金。成立互助資金協會,__任理事長,每戶入股500元作爲會費,可以貸款3000至5000元用於發展產業,優先貧困戶貸款發展產業。開始的時候,大家對協會不認可,不願意入股,__帶頭入了股,並說服自己的親戚全部入了股。發放了第一筆貸款後,村民才相信了這個組織。現在全村互助資金已達21.8萬元,會員發展到了436戶,全村累計發放貸款10萬元,爲6戶貧困戶發放扶貧資金15萬,使貧困戶發展產業有了資金保障。

  返鄉青年創業。__愛才也惜才,吸引衆多在外能人回鄉創業,且把他們都發展成黨員,作爲村上的後備發展力量。在他的感召下,這幾年在外幹得風生水起的楊佔金回到村裏,流轉了15畝閒置土地,加上自家5畝土地,新建了20畝蘋果園。畜牧防疫專業的__大學畢業後,回村養了50頭豬20頭肉牛,閒暇時給周邊多個縣區的牲畜看病,僅這一項淨收入就多達十餘萬元。__說:“家鄉和政府部門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創業環境好。而且回來創業實現自己致富夢的同時,還能爲家鄉作點貢獻。”

  主動服務貧困戶增收難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城山村有精準扶貧戶9戶27人,張召花、劉世勇、王海麗等3戶最困難的貧困戶也是他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爲了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他組織村“三委”班子多次走訪調研,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爲每戶制定了脫貧辦法和幫扶計劃,幫助貧困戶建成了長效發展產業,確保逐步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改善人居環境。面對扶貧工作,__先從人居環境入手,爭取人居環境改造項目,爲9戶貧困戶進行了室內、圍牆、雙甕式漏斗廁所粉刷、房屋置頂、配備了窗簾、沙發等。爲張召花、劉世勇兩戶還配備了米麪櫃、衣服櫃、洗衣機等。張召花、劉世勇兩戶屬於兜底戶,家人都帶有弱智,這兒的人管叫愣漢,家裏原來髒亂不堪,經過人居環境整治後,家裏有了大的改觀,市縣主要領導也多次來訪調研。貧困戶胡有桂沒有安全住房,__多方籌措資金爭取危房改造項目,親自監督建造房屋,現在已經住進了新房。胡有桂總對人說:“沒有李支書,我哪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發展蘋果產業。按照縣上政策,__選定了蘋果產業作爲全村的的主導產業,現在全村已實現戶戶有果樹,每戶至少有1人懂果樹管理技術。村上成立了果樹技術服務隊,來回督導培訓,按時組織參加縣鎮果樹技術培訓會。張召花家有3口人,張召花和三兒劉世巖智殘,劉世勇家有5口人,兒媳腿殘,兩戶家所有人幾乎都帶有弱智傾向。爲了發展長效產業,防止返貧,2017年__幫助張召花家和劉世勇家以每畝300元的價格分別流轉了5.1畝、9畝土地,種植5年生初掛果果樹。考慮到這兩家勞力少,__帶領村果樹技術服務隊幫忙套袋、打藥、摘袋。何平貴今年80多歲,獨居老人,家中4畝果園無人管理,__先是幫助代管,又上門做女兒的工作,現在由女兒和村上共同幫助管理。何平貴常唸叨:“共產黨好,村支部好,沒有他們我也活不到今天,每年給我米麪油,房子漏水給免費置頂,還領上免費看病,代管果園,就跟自己的親兒子一樣。”

  扶志與扶智。__每週都要到貧困戶家中和他們拉家常,開導心智,幫他們樹立致富信心。他還提倡貧困戶每家必須有1人學會果樹管理技術,村果樹服務隊手把手教,直至學會爲止。

  拓展增收渠道。在發展蘋果產業的同時,爲了保障收入,增加增收渠道,__又爲張召花家和劉世勇家各申請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在本村公路沿線打掃衛生,每人一段300米距離,每月工資600元。他還僱傭貧困戶給村集體幹活,在逢年過節時給予提供米麪油和時令衣服,保證了他們日常生活所需。

  發展特色養殖。富漢崾峴村王海麗家有6口人,由於男人犯法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留下5個娃,其中最大的才六歲,還有一對雙胞胎,2個已上幼兒園,3個還在家裏,光娃娃都讓王海麗一人忙不過來了,收入無從談起。面對這種情況,2017年,__協調信用社給王海麗貸款扶貧資金5萬元,幫助她養起了8頭牛,並說服王海麗老人幫忙代管8頭牛和3畝蘋果,縣上又給補助5000元產業發展資金,現在已發展到了20頭了,每頭牛至少能產肉350斤,按市場價每斤35元算,每頭牛收入可以過萬元,拋過本,每頭牛也可掙大幾千元,脫貧不成問題。爲了幫助張召花和劉世勇兩戶貧困戶脫貧,__加大投入力度,自己出資爲兩戶每戶各買3頭豬,幫助發展養殖業。

  主動出擊村集體經濟空白難題

  爲了壯大村集體經濟,2016年,__代表村集體以每畝2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3畝被荒廢的耕地,流轉期限爲25年。目前,已經栽上了蘋果樹苗198畝,其餘的正在覆土增肥。

  2017年7月,城山村還成立了__清潤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集體經濟的各項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__算了筆賬:前3年,通過在果園裏套種黃豆,每畝基本能賺300元,把流轉費穩穩就包住了。等蘋果見利特別是進入豐產期後,每畝至少能賣1萬元,刨除給村民30%的分紅和其他各項投入開支,村裏至少還能落下五六千元。現在村集體還有740畝林地,集體拆遷徵地款21萬元,全部用於發展蘋果產業。

  有這樣一個當家人、引路人,城山村連續兩年被__鎮黨委、政府評爲綜合發展先進村、脫貧攻堅先進村,2017年又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__說:“當村幹部不能敷衍,說幹什麼就幹,不幹就放下讓別人幹,不要把位佔住,一味的嫌麻煩,你幹上十年麻煩十年,最後什麼都給老百姓幹不下,你還佔着位,所以,咱幹一天像一天,要幹成個樣子!”

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2

  “每一個貧困戶就好比一輛正在上陡坡的手扶拖拉機。沒油了、輪子沒氣了、發動機壞了,政府幫你們加油、維修、打氣,還有幫扶幹部在後面使勁地推。但最終要攻上這個陡坡,度過難關,還是需要拖拉機自己能發動起來。”這是__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黨委書記__在每一個村開展“扶貧感恩教育”時都會講的一段話,在臺下聆聽的貧困戶和村民代表頻頻點頭。據統計,近年來,那樓鎮深入各村開展“感恩教育”30餘場次,參加人員3000餘人次。當地貧困戶的思想觀念和感恩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改變,激發了貧困戶的脫貧內生動力。

  最精準的示範書記講給書記聽

  爲引導貧困戶摒棄“等靠要”及非貧困戶“眼紅病”的思想,鼓勵貧困戶提高自身發展能力,找準出路,爭取早日脫貧。那樓鎮先後召開班子成員、全體鎮、村幹部、扶貧隊員幹部會議,決定每個鄉領導蹲點一個村,利用鄉村大課堂爲載體,面對全體村民、貧困戶開展精神扶貧:即思想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增強貧困戶自強、自立、感恩意識。

  __率先垂範,結合開展貧困戶集中遍訪活動,親自向所遍訪的1250戶貧困戶開展感恩教育,不僅僅面向農戶,更是要求所有村的村黨支部書記、貧困村的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到場聆聽。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傳國家惠農助農政策,鼓勵貧困戶克服困難,激發貧困戶內生髮展動力,通過自身努力奔小康,過上幸福生活。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深切幫扶,感恩黨在扶貧路上一個不落,讓他們在思想上走出“深山”,消除極少數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教育引導他們學會感恩,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自強不息,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創收致富。目前,那樓鎮組織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已覆蓋所有行政村(社區)。

  最樸實的語言羣衆講給羣衆聽

  在那樓鎮那盆村的“感恩教育”宣講活動中,因爲前來聽講的村民人數太多,原先預計在村委會議室召開的宣講會改在村委會樓前的小廣場舉行。脫貧戶楊澤登在聽完書記的宣講後自告奮勇的拿起來話筒,分享他生活的美好變化。他說:“之前我家裏真的很窮,前幾年好不容易取上了老婆,生下了兩個兒子,小兒子纔剛滿兩歲,前妻因爲嫌我太窮就走了,我一個人帶着兩個兒子……”這時,在座的幾位年紀稍大的婦女,眼眶已經溼潤。“精準扶貧來了,黨和政府不僅幫助我發展產業,幫扶幹部介紹我到鎮上的龍頭企業去打工,教育資助解決了我小孩上幼兒園的問題。通過產業幫扶資金髮展魚養殖,種植甘蔗、水稻、板栗南瓜,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收益,每月打工有2000多元。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又娶上老婆啦!”此時,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貧困戶用他們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語言,講述着自己的故事。

  “漏雨的房子住了大半輩子,感謝我的幫扶幹部,爲了危房改造的事情幫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讓我現在住上了新房子。”“我要感謝政府,有了教育幫扶資金,解決了我小孩上學問題,現在也畢業找到工作了。”道路通了、住房好了、產業多了、輟學少了,羣衆感受到身邊實實在在的變化。吃水不忘挖井人。憶往昔比今朝,一句句樸實的“感謝”發自肺腑,溢於言表。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有力的帶動羣衆帶着羣衆幹

  同樣在那盆村,脫貧戶周其包演繹着一個不僅自己脫貧致富,更要帶動鄉親脫貧致富的精彩故事。周其包的兩個兒子都在上大學,僅靠種地供他們上學讓周其包的負擔十分沉重。2016年初,政策的幫扶給了他希望。扶貧教育資助解決了兩個孩子上大學的問題,讓他放下心來發展產業。2016年,他第一次領到了5000元的產業幫扶資金,他全部用於購買西瓜種苗、地膜、化肥等農資,種上了10畝西瓜。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周其包當年的收入就有近5萬元。因爲種西瓜,第二年他就建起了新房。不僅如此,附近的村民都看到了他種西瓜賺了錢,在他的帶動下紛紛加入西瓜種植大軍。目前,周其包帶動了12戶農戶一起種植,其中有一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兩年,這12戶都陸續新建、加建了房子,大家都親切地將這些房子稱爲“西瓜樓”。

  那樓鎮黨委宣傳委員李煥鱗說:“周其包對於政府的幫扶非常珍惜,他沒有等靠,而是用自己努力發展生產,脫貧致富。他還不忘反哺鄉親,帶領了一批村民一起走上了產業致富的道路。”2019年,周其包的家裏又傳來了好消息,他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在深圳的一家高新企業找到了工作,每月的工資有1萬多元,他們家也真正走上了小康之路。

  貧困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感恩,更學會了珍惜。黨委、政府宣傳黨的扶貧政策,鼓勵貧困戶克服困難,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潤物細無聲,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消除了,“想脫貧”的幹勁更足了,“會脫貧”的能力增強了,“爭脫貧”的氛圍更濃了,那樓鎮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初的14.9%降至2019年底的0.15%。

扶貧致富個人典型事蹟3

  __是__市委政策研究室派駐鐵山港區南康鎮__村駐村工作隊員。駐村以來,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脫貧、推動鄉村建設、爲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五大職責,大力推動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促進貧困人口增收致富,紮實開展駐村扶貧各項工作,推動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__村脫貧46戶18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24.45%下降至2019年底的0.87%。

  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

  駐村以來,__不斷通過查閱資料、訪談、實地查看、入戶調查等方式摸清村情,遍訪全村所有貧困戶掌握民意。對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致貧原因、子女上學情況、務工情況了熟於心,主動協調精準解決貧困戶面臨的實際困難。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分片管理原則,__與村委文書一起對管片的缸瓦窯村、海路村、廣和村、倉面垌村等4個自然村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綜合管理,多次遍訪該片區所有貧困戶,對每一戶貧困戶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做到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撰寫《關於__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__村多措並舉力啃“硬骨頭”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快創建“三員新九有”示範村打贏__高質量脫貧攻堅戰對策研究》等多篇調研報告;參與撰寫了《2019年南康鎮__村開展“三員九有”創建活動實施方案》、《__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發展規劃(2018-2020)》、《__村2019年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規劃》、《南康鎮__村委關於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總結》等文稿,爲謀劃推動__村整村脫貧提供參考。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認真履職盡責

  __村是__市唯一的深度貧困村,__深知__村基礎設施落後、“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短板。一是積極協調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投資50萬元修建手巾衝村村中道路910米,投資19.8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36盞,分別投資71.5萬元、42.68萬元修建深衝村機耕道路1.3公里和手巾衝村機耕道路776米。2019年投資62.27萬元修建戴屋村道路0.958公里,投資65.52萬元何屋村道路1.008公里。二是大力推動精準脫貧。聚焦突出問題,補齊工作短板,較好地完成年度脫貧摘帽目標任務。2018年實現34戶161人脫貧,2019年實現46戶181人脫貧。三是着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集中發力,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工作機制,跟蹤落實全村176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上學情況,確保全村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輟學。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全村基本醫保參保率98.22%。其中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100%。組織全村150多名疑似患慢性病貧困對象到醫院進行慢病篩查鑑定,共認定貧困人口門診特殊慢性病93人併發放了慢病卡。落實住房保障政策,對全村貧困戶房屋情況進行摸底排查,並主動協調住建部門予以解決相關問題。2017-2018年全村落實48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並通過驗收,2019年落實10戶貧困戶實施危改。2019年,__和駐村工作組完成220戶貧困戶的以獎代補項目驗收工作,每戶貧困戶獲得以獎代補資金900-1300元。

  多方籌措資金,真情爲民服務

  2018年,__向後盾單位市委政策研究室爭取資金1.2萬元支持__村委亮化工程建設,爲__村委購置太陽能路燈2盞;2019年,協調後盾單位市委政策研究室出資約2萬元修繕__村委缸瓦窯村和瓦窯衝村兩段破損嚴重的道路,排除安全隱患,方便羣衆出行。此外,__還聯繫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等幫扶單位,協調解決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困難。同時,__積極通過“農事網通”“陽光紅頁”等平臺爲民辦事服務,認真把讓“信息跑路”代替“羣衆跑腿”落實到位,提升了辦事效率,得到了羣衆認可。

  策動產業發展,推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__一直心繫產業發展,一是落實“以獎代補”政策推進特色產業脫貧。2019年,和駐村工作組完成220戶貧困戶的“以獎代補”項目驗收工作,每戶貧困戶獲得“以獎代補”資金900-1300元。二是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村集體經濟主要有分佈式光伏電站、肉牛養殖、農貿市場、夢想創業孵化基地(大棚種植)等項目。截止2019年11月,__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86萬元,同比增長16.2%。首先,共有217戶貧困戶獲得光伏發電項目分紅總計9.07萬元,平均每戶400多元,村委投入光伏項目股金10萬元,每年獲得股金分紅約6000元。其次,肉牛養殖場通過場地出租、入股合作經營方式獲得股金分紅3萬元;此外,__村委利用自治區財政投入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建設佔地5畝的村級農貿市場,共有鋪面6間,2019年通過鋪面出租獲得收入0.9萬元。此外,__村夢想創業孵化基地於2019年11月份啓動,基地建設總投資534萬元,建設有面積爲200畝的果蔬大棚,可帶動60多戶貧困戶創業,直接帶動就業150人。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創業孵化基地+金融+貧困戶”模式運轉,入駐的貧困戶每戶可獲得3畝的大棚使用權,享受兩年的國家創業補助資金,還可以學到科學的大棚種植技術,帶動年純收入提高3萬元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__和駐村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__村的產業不斷髮展壯大,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和增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