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工作經歷>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蹟材料兩篇

工作經歷 閱讀(2.32W)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蹟材料一

朱亞敏,女,漢族,系乾縣陽峪新店國小教師。該同志於2017年9月到我校工作以來多次被上級和學校表彰,她堅守教育一線,無怨無悔,悉心培育着每一個她心愛的小寶貝。在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用心教書,做一個負責任的教師;用愛育人,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在常人眼裏,她是那麼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卻讓人不由得感動。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蹟材料兩篇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朱亞敏同志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摸實貧困戶資料,得到羣衆,同事的一致肯定。

張玥同學是朱亞敏同志的幫扶對象之一,孩子家庭貧困,父親出外打零工,長期不回家,祖父母長期患病,服藥不斷,母親一人在家照顧老小,很是勞累。俗話說“人窮志短”,這樣的貧困戶家庭成員心理極爲脆弱,甚至於接近崩潰的邊緣,爲此朱亞敏同志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她們的心理疏導,採取精神扶貧,在每次調查走訪中都深切關注她們全家的生活,與其談心,鼓勵她們堅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張玥母親每次見到她都親切地叫她“姐姐”,告訴她家裏遇到的困難以及現在家庭的改善情況,她深知朱亞敏同志對她家的竭力幫助和巨大作用。

在學校,每天中午飯後都能看到朱亞敏同志給精準扶貧戶子女張玥,張敏,張敬豪等個別輔導的身影。張玥性格內向,反應遲鈍,記憶力差,學習方法不正確,成績很不理想,朱老師抓住她書寫認真規範,遵守紀律等優點鼓勵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切,每天取得小進步,逐步提升她自己。孩子親其師,信其道,進步很大,令人欣慰。張敏同學從小沒有母親,父親平時大多出門做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歲的祖母相依爲命,其父親和祖母均爲文盲,在孩子學習上都力不從心,孩子家教不嚴,經常不做家庭作業,甚至多次將老師批閱的評語時間用透明膠帶提掉以應付充數,師生髮現了她還死不承認,見於這種情況,朱亞敏老師決心用愛感化她,經常與之談心,給她梳頭洗腳,輔導作業……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個“小頑固”終於被感動得一塌糊塗,整天一見朱老師就大老遠笑着打招呼,聽話懂事得像變了個人似的。貧困生張敬豪長得特別好看,使人一見就好喜歡,可學習差得沒法說,雖然是從城裏轉學回來的,但學習各方面都在班裏屬中下游,寫字極潦草,朱老師從書寫抓起,每天在飯後及課外活動時間抽空教他練字,給他講題,看到張敬豪久違的笑容,師生都爲之點贊。

作爲一名基層扶貧一線教師,朱亞敏同志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的工作態度,突出的工作業績,贏得了上級的讚賞,贏得了全校教職工的一致好評。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蹟材料二

她,黃家灣九年制學校的一名老師,於2015年9月參加工作,並且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掛在臉上的那兩個深深的酒窩就是她最明顯的標誌,她就是姜蕾老師

黃家灣九年制學校的留守兒童較多,貧困家庭的學生也多。姜蕾老師所帶的九(1)班共23人,貧困生9人,其中還有一名特殊的學生王連山,因爲有着先天性語言障礙而無法到校接受教育。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她和各位參與教育扶貧的老師一起,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摸實貧困戶資料,得到領導、同事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然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連山同學了,本着“讓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教育”的理念,她多次參與送教上門活動。

爲了更好的幫助王連山同學,姜老師必須經常送教上門,只要忙完了她的教學工作就去,有時甚至調課去進行送教。王連山住在月河鎮菩薩殿村六組,通往他家的道路曲折險陡,雨雪天氣,汽車就根本沒法到,只能步行數個小時。姜老師雖是90後年輕一代,但一點也不嬌氣,時常坐着路人的摩托車,頂着風雨,往返於王連山家和學校。這一來一往,便過了幾個春夏秋冬。

王連山的父母是大山裏極其普通的農民,一天既要在地裏勞作,還要去山上養蜂,加上今年母親生了小弟弟,家裏的事務更加繁忙了。姜老師擔心家裏的事情耽誤小山的學習,便更加頻繁地送教。有時候給他教古詩詞,有時候手把手教他畫畫,但更多的是爲他講解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會將學校裏發生的趣事記錄下來播放給他看。

好的教育就像是春雨,無聲無息地浸潤着孩子的心。今年秋天的一次送教,姜老師剛走到他家門口,小山趕忙跑出來迎接,用着含糊不清的言語講着自己在家幫忙帶弟弟的事情。聽着從小山嘴裏蹦出來的一字一句,姜老師感動得落下來了眼淚。因爲像今天這樣的情景,姜老師幻想過無數次。這一年多的艱辛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殘疾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羣體,關愛他們要百倍千倍的付出,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

送教上門是老師們爲殘疾兒童提供的一種特殊教育服務,但願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姜老師真摯無私的愛將陪伴着王連山的成長,願這朵堅強之花能如期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