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黨建文案>

關於扶貧工作心得精選範文兩篇

黨建文案 閱讀(1.18W)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1

加了縣扶貧辦組織的外出xx縣、xx縣xx村、xx市等地學習考察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深受感觸,受益非淺。

關於扶貧工作心得精選範文兩篇

一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親身感受到了全國各地你追我趕,奮勇爭先,致力於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不由得激發了自身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作爲一名黨的基層領導幹部,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盡己之職盡己之能去帶領導和幫助羣衆發展經濟,脫貧致富。

二是通過深入學習考察,座談交流,走看聽問相結合,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也吸取了一些經驗教訓。對我們今後的工作開展幫助多多,借鑑多多。對我個人而言,主要得到了以下啓悟:

1、要搞好扶貧開發,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農業產業化經營其基本內容就是以資源爲基礎,以市場爲導向,以產品爲龍頭,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爲依託,以“公司+基地+農戶”爲主要形式,實行生產佈局規模化,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一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產值,創造就業崗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能把廣大分散的農戶緊密聯繫起來,通過龍頭企業帶領導農民闖市場,使農產品有了更穩定的銷售渠道,有效的降低了農民市場風險。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能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帶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和區域化佈局,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換,不斷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此次學習考察所到的湖北京山縣、陝西昭陵縣、延安市等地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都做出了了成效顯著的工作,如京山縣用十年時間培育發展香菇等食用菌產業;昭陵縣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延安着重發展紅棗產業,這些產業都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有力的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而新化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上顯然已落後於這些兄弟縣市,還需進一步努力。

2、不搞農業產業化沒有出路,農業產業化搞得不得法同樣沒出路,甚至可能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因此,一是在進行一個農業產業的培育發展決策之初,一定要慎重,要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不能想當然,認爲別人能賺錢,我們肯定也行,否則很容易好心辦壞事。像2004年全縣轟轟烈烈推廣的黃姜產業,就是一起典型的沒有因時制宜的事例,結果種植後市場行情一落千丈,讓種植戶血本無歸;我的家鄉幾年前從福建引種種植了上百畝沙田柚,結果去年一場特大冰凍,凍死了大半的柚樹,雖說這裏有天災的因素,但也是未能因地制宜的必然結果。京山縣的食用菌產業能迅速做大,就在於他們有漫山遍野的雜木資源做基礎,並充分進行了開發利用。二是一個產業要做大做強,關鍵在於龍頭企業。農民種出東西來,最擔心的就怕賣不掉,你叫他自己找市場,他找不到,再怎麼宣傳發動,他也不動心。相反,有了龍頭企業的存在,也就是告訴了他市場就在那裏,他的種植積極性自然出來了。隨着龍頭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這個產業也就被帶活了。陝西大片大片的蘋果林,不只是生長在厚厚的黃土地上,更是生長在像匯源果汁那樣大大小小的加工企業基礎上的。

3、農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快捷的交通運輸。此次外出,無論是在湖北,還是在陝西,我都感受到了國家道路交通建設的飛速發展,寬闊的高速公路無盡的延伸着,通向四面八方。便利快捷的交通運輸加速了貨物的流通,京山鄉村早摘的鮮菇中午就能到達武漢人的餐桌上;陝西省的蘋果、狗頭棗一天內可發送到全國各地。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就談不上農業產業開發。早幾年,我縣維山鄉的一戶農民,種了一些草莓,採摘後運到縣城來賣,結果在從鄉到縣短短二十多公里坑坑窪窪的道路上,草莓在車上被搖成了草莓醬,讓農戶血本無歸。這幾年,我縣的公路建設得到大力發展,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仍需繼續努力,加快建設步伐,特別是村到鄉路網建設和出縣高速公路建設。

4、農業產業開發應和旅遊開發有效結合。我縣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xx梯田、xxx宮、xx河漂流、xx森林公園都大有潛力可挖,在旅遊開發中,要注重把當地特色產品推出去,讓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以旅遊開發帶動農業產業開發,以產業開發豐富旅遊開發。如延安狗頭棗系列產品的開發推銷方式就很值得借鑑。

5、要充分發揚延安精神,促進農業產業開發的開展。延安精神是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精神,我們要努力破除“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敢闖敢幹,不斷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觀點、新舉措去開創農業產業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2

爲政之道,以厚民爲本;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生問題事關廣大羣衆切身利益,更關乎國家穩定和改革發展大局。毛澤東曾在《關心羣衆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解決羣衆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生問題,婚姻問題,總之,一切羣衆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羣衆的需要,我們就真正成了羣衆生活的組織者,羣衆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毛主席把解決民生問題上升到保障革命取得成功的政治高度,指導着戰爭年代的革命先驅團結羣衆、依靠羣衆爲奪取全面勝利而艱苦奮鬥,更指引着新一代共產黨人爲讓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而奮勇前行。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繫羣衆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山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中央和上級力量關心支持,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鬥。於是,推進好扶貧工作,最需走羣衆路線,最應持之以恆踐行“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扶貧部署尊重羣衆、扶貧舉措問計羣衆、扶貧實施依靠羣衆、扶貧成果惠及羣衆,充分汲取山區羣衆的不竭智慧,凝聚山區羣衆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讓“政策、機遇”這股春風,吹綠貧困山區的致富樹,借“產業、科技”這塊新磚,鋪通貧困山區的小康路。

規劃部署要尊重羣衆意願。“凡涉及人民羣衆生活的事情,應當和羣衆商量,不能憑主觀願望辦事”。越俎代庖、削足適履只會事與願違、適得其反。扶貧開發始終是貧困地區羣衆自己的事業,貧困羣衆的所需所盼,羣衆自己最清楚。在確定項目前,重心下移接地氣,深入擬安排項目村組,經過充分調研、論證、篩選,積極徵求羣衆發展願望,發現、總結羣衆在艱苦環境中長期生產勞作積累的致富經驗和創新成果,結合村情民意,科學合理地爲羣衆選出最急需、最實用、最可行的項目,羣衆纔會把黨員幹部當作自家人,“掏心窩子”同想問題、共謀對策,探索出經濟發展、產業建設的新法子、新路徑。

措施決策要順應羣衆期盼。不能一味聽從行政命令怎麼幹,怎麼發展還得由羣衆說了算。在扶貧開發過程中,堅持讓羣衆參與,推動科學民主決策,將“參與”和“轉變”理念貫穿於始終。政府“賦權於民”,由過去的管理型轉向服務型,從操作者轉變爲輔助者,幫助貧困羣衆克服知識水平、操作技能、經驗閱歷和視角層次等方面的不足,引導羣衆全面參與、自主決定發展項目並主動參與到實施扶貧項目中來。通過自下而上的決策方式,才能增強羣衆“主人翁”意識,最終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發展”的轉變,爲扶貧開發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廣泛的羣衆基礎。

項目實施要發揮羣衆力量。“羣衆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會齊心來做。羣衆齊心了,一切事情就好辦了。”實施好扶貧項目,要始終把貧困羣衆作爲扶貧開發的主體力量,幹部撲下身子“幫扶不包辦”,羣衆跟上步子“肯幹又能幹”。通過政策引領、制度完善、目標制定、知識傳授等方式,提升貧困羣衆認知境界,堅定羣衆自力更生脫貧致富信念,教育貧困羣衆掌握科學技術發展扶貧產業項目,引導羣衆積極主動參與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過程,最終凝聚起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推進扶貧向前發展。

共享成果要接受羣衆監督。一切爲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是黨的羣衆路線的出發點和歸宿,扶貧開發亦然。讓貧困羣衆充分享受到扶貧開發的成果,扶貧開發纔有效績可言。同時,好的大政方針必須以謙虛謹慎的憂患意識爲思想前提,用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作保障。扶貧開發是國家的重點惠民政策,關聯部門多、資金大、人員雜,只有強化責任意識和“爲民、務實、清廉”的羣衆觀念,以完善的項目公示公開、督查檢查等機制,讓羣衆進行監督,請羣衆參與管理,提高扶貧開發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才能把扶貧這臺實事辦實、好事辦好,羣衆真正受實惠。

實踐證明,在扶貧工作中,我們只有把對黨負責和爲民盡責統一起來,把堅持大政方針和通達村情民意統一起來,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羣衆心聲統一起來,竭力珍惜民力,有效保障民生,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扶貧開發才能真正成爲爲民、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