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5篇

調查實習報告 閱讀(3.08W)

記錄調查報告是爲了讓我們更好的對調查工作進行分析,不少人在結束調查任務後,都是會認真寫調查報告的,以下是丫丫文章網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5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5篇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篇1

摘要:

校園文明,在於點點滴滴,在於一舉一動,在於每個人的一言一行,我們的調查活動,旨在瞭解大家對校園文明的認識與看法,更進一步地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氛圍,讓同學提高大學生文明素養,享受一個良好的文明校園氛圍。

關鍵字:

湛江師範學院,大學生,文明素養,氛圍

前言:

?如今,大學生文明素質已成爲一個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無數燦爛的優秀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而我們大學又被是看作了文明的象徵,因此身處大學的我們責無旁貸的成爲文明素質的先行者和傳播者。爲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文明素質狀況,我們特意在我們學校範圍內做了此次調查。

本次調查採用網上問卷,現象觀察,參考資料方式結合進行。網上問卷發放對象爲湛江師範學院在校學生,網上問卷克服了其地域和隨機性上的不足,由網民隨機參與,所以也符合隨機性。本次網絡問卷共回收到71份,被調查學生男女比例達3:4,範圍闊及全校,因此在問卷發放和回收方面也基本上達到調研的要求。以本次調查收集的數據爲基礎,我們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最終形成此份調查報告。

正文:

大學生文明素質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文明素質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文明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個文明健康的生活環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質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三)良好的文明素質,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文明意識,養成文明行爲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有力推進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文明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然而,當代大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在大學校園存在許多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的現象。爲此我們以湛江師範學院爲例做了這份關於“當代大學生文明素質”的調查報告,以下是我們從調查數據分析中得出的一些結果。

大學生文明素質的狀況

我們的調查主要是圍繞湛江師範學院大學生活中的各細節展開,涉及學校生活的各個地點,如教室、宿舍、飯堂、圖書館、街道等不同生活場所,對這些場所的文明和不文明的現象進行統計和調查。通過問卷分析與現場觀察我們發現,多數大學生在社會公德心、對不文明行爲的態度等方面表現比較好,但是在利他行爲等方面則相對欠缺。

(一)社會責任感

以問卷第12題爲代表,表現出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狀學生爲救人而喪生,扶助摔倒老人反被索賠的事件,你認爲大學生見到別人有難該不該及時出手相助?

從圖形中我們可看出大部分人還是缺乏社會責任感,利他行爲意識不強。

而對於一些不文明行爲,如校園“課桌文化”、“廁所文化”、“風景區隨意刻畫”、“食堂插隊”等現象的態度方面,多數同學是反感的,所以我們不僅在態度上更要在行動上避免不文明行爲。有必要的。所以希望大學生對類似行爲盡力換位思考,促進校園和諧。

(二)節儉習慣與節約意識在我們調查中,有88、73%的同學會主動關水龍頭、電風扇、電燈,僅11、27%的人表示偶爾關一下,而對此視而不見的同學爲0位,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學校的同學節約習慣相對較好。

(三)文明的自律意識

自律行爲,是指不做社會不提倡的事,規範自身的行爲習慣。當代大學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儘快擺脫社會和成人對他們的監護,但其實他們自我控制力較差。

對於曠課、遲到、早退的現象,49、3%同學持反對意見,認爲不去上課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26、76%的人選擇偶爾不去,藉此可以放鬆一下,有些課去不去都一樣;18、31%的人認爲無所謂,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5、63%受訪者表示認同,覺得去了沒多大收穫,不如自學。總的來說,相對持同意意見者佔半數。大學環境相對鬆散,大學生自律意識不強造成了這樣的狀況。

(四)誠信問題

我們的調查以考試誠信爲例,結果令人汗顏,覺得學習壓力大,不得已而爲之的受訪者竟然高達40、85%,甚至有7、04%同學認同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等行爲,還有15、49%的人不負責任地表示自己不做就行,別人做不做與我無關。但讓我們稍微安慰的是,依然有36、62%同學認爲這是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應該抵制。

(五)基本禮儀問題當問及看到老師時是否會主動打招呼,30、99%同學表示不會。調查最後,我們也來深思一下自己的文明程度。調查顯示91、55%的同學對自己的不文明行爲注意過並努力改正,5、63%的人表示自己多次注意但是很難改正,認爲自己相當文明的佔2、82%,從沒注意過這方面的問題的佔0。

結果與分析

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大學生素質的低下表現爲:個人素質較低,不注重個人衛生,比較懶散,不愛學習,平時比較自負,以自我爲中心,搞個人主義等等。這些特徵是大多90後的共性。在步入大學之前,他們忙着準備大學聯考,無暇顧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使得素質教育成爲一紙空文。其次,90後大多是家裏的獨生子,沒有姐妹兄弟,很容易受到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溺愛。這就導致他們形成以自我爲中心。

再者,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社會風氣日漸浮躁,許多人漸漸趨於功利化而忘了自身素質修養,大學生也不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在大多數大學生的心中缺乏一個正確的行爲準則與精神信仰。就好像上面的40、85%受訪者覺得學習壓力大,不得已而作弊。作弊就是不對的,沒有理由可找。這些同學就是沒有自己的原則或者是可以爲了利益而放棄原則的人。

更有甚者,一些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冷眼看世界,與已無關的選擇忽略。這主要歸咎於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方面可能是家長疏於對孩子的責任與品德教育;一方面可能是學校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還不夠重視。或許這兩方面都有。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新鮮血液。但如果僅有淵博的學識,而沒有作爲一名大學生該有的文明修養。那麼他也僅僅算是一名擁有知識的野蠻人,在這個以德才兼備爲衡量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標準的21世紀是無法獲得認可的。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文明修養是當務之急。

對大學生文明素質的建議

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來增強大學生的文明素質:

1、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對人生歷程起着導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爲的定向器。理想信念可以引導大學生塑造和成就自身。

2、努力提高基礎文明禮儀,多閱讀書籍,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

3、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堅忍不拔、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進行文明修養。

4、通過反省檢驗以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與行爲中的不良傾向,不良念頭,並加以及時抑制和克服,同時要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堅守自己的信念。

5、自覺向文明模範學習,將文明模範人物作爲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長道路上的良師、追求全面發展的榜樣。

6、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自於我們認真嚴肅地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節約用水用電和糧食是對後代子孫的責任;不破壞環境是對自己更是對他人的責任。

結語:

提高大學生文明素質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斷提高文明素質,樹立良好精神面貌,是每一位同學都應該且必須做到的。大學生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肩負着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復興的重任。因此,先從自身做起,發揚優點、正視缺點、改正缺點,講文明、講正氣,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篇2

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班級:20xx級一班

姓名:

肖玉芳

調查目的:

瞭解校園中的不文明現象的表現及原因並提出解決措施

調查時間:

20xx年6月3日至6月5日

調查地點:

西北師範大學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被調查的學生爲我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校園不文明現象調查問卷”,通過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92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來自各個專業,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

從調查的數據看出,大學校園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現象主要表現在學習及日常生活中。通過統計分析這些不文明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社會環境、學校教育及制度、家庭教育、個人素質這幾個主要因素造成。最後被調查對象針對校園不文明現象提出自己的意見及建議,大多數同學的意見主要體現在本篇調查報告的最後提出的解決校園不文明現象的解決措施中。

學校是一個教育人的地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習慣,在學校我們提倡優雅言行,建設優美環境,營造優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質,但是在這個貌似很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卻也存在這那樣或這樣的不文明行爲。

1、亂丟亂扔:在校園中,很多同學亂扔垃圾、飲料瓶塑、料袋、紙屑,甚至很多同學把一些垃圾帶到校園的操場、花園等一些綠化帶地區,嚴重的污染了學校的環境,損害了學校的形象。

2、隨地吐痰,吐口香糖,洗手間用完不衝:在很多校園裏的地板上,總會發現很多口香糖等髒東西。

3、男女親密,不分場合:在我調查的一些大學生當中,到處可以看到他們親密的身影,甚至有的同學在操場等地做一些親密動作。

4、食堂浪費糧食:在學校的食堂,到處可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浪費糧食是可恥的行爲,但是還是不斷的有學生去浪費,節約意識非常的薄弱。

5、沉迷於網絡,寢室氛圍不和諧:在學校,很多同學沉迷與網絡世界,上了癮,着了魔,他們神情恍惚,夜不歸宿,無心讀書。

6、逃課:在學校,許多頑固分子經常與社會混混聯繫,經常逃課、上網、喝酒等活動,對於一個學生而言,這不僅僅是自己品質的好壞,而且還嚴重危害到了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

7、上課時的手機:在一些規定要保持安靜的公共場所不關手機鈴聲。在手機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不足炫耀的今天,有上課玩手機的,手機鈴聲此起彼伏的。

8、“順手牽羊”:校園竊賊不時在校園盜竊自行車,某些人在課室、圖書館趁機主離開座位時盜竊錢包、隨身聽、手機、MD等貴重物品。

9、“姍姍來遲”:習慣性的遲到現象,特別是早上1、2節以及下午1、2節課。

10、“隨身所欲”:穿拖鞋,女生穿吊帶、超短裙(褲),男生穿背心進入課室、會議室等正式場所。

大學校園不文明現象產生的原因:

第一,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目前我們整個社會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社會生活多樣化。而相對於處於生理心理還不完全成熟的大學生來說,校園已不是一片淨土,學生會耳濡目染,將家庭和社會中不文明行爲在學校中模仿。調查中我瞭解到,有部分大學生把影視作品中主人公的不文明行爲如說髒話、打鬥視爲有個性的表現,視爲“時尚”。還有同齡羣體的影響,同齡羣體由於年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接近,互相攀比模仿,使部分不文明觀念、行爲更易在高校互相滲透和影響,這是導致某些不文明現象在校園內流行的重要因素。

第二,大學生忽視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社會上功利誘惑的增多增強,使一些大學生在思想上急功近利。大學被當作了實現功利的敲門磚,他們認爲來到學校只是爲了接受專業知識,其他一概不重要。第三,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將孩子視爲“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無形中使孩子產生以自我爲中心的錯誤思想,不懂得尊重他人、關心他人,不能吃苦,缺乏合作意識。

第四,學校教育的疏忽。在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文明養成教育,使本應在中國小就養成的文明行爲習慣未形成,造成教育斷層。而在大學階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往往圍繞培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這一核心任務開展,基點放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行爲的關注。

第五,紀律渙散——在渴望自由解放中放縱自己。

解決校園不文明行爲的措施:

一、學校方面:

第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轉變大學生的認知錯誤。從根本上抓好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爲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一基本道德規範爲基礎,深入進行公民的道德教育,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爲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

第二,強化校規校紀,做到全方位育人。校規校紀教育既是紀律教育的具體化,又是約束大學生言行、提高大學生文明素質的重要環節。加強校規校紀教育,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的紀律意識,使大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創造條件。

二、學生自身方面:

第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自身素質。只有以較高的素質才能更好地成長成才,縱觀古今中外成功有名之士,無不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他們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嚴於律已,爲他人、爲集體、爲社會、爲自然做出應做的事。

第二,要有較強的紀律性和原則性。我們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時刻提醒自己作爲一名大學生的身份,大丈夫做大事情,但也要拘小節。“無規矩不成方圓”,“玉不雕不成器”,我們要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理解學校的管理制度,不能讓自我過於膨脹,對學校紀律視而不見。

第三,發揮學校社團作用。社團應該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

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主動開展公益性社會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會起到示範作用。

對於校園不文明現象,需要廣大同學、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做一些努力,只有各方面做好自己工作、協調一致,才能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篇3

一、 踐踏草坪

作爲現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是一個高素質的人,但是有些大學生不嚴格要求自己,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爲了貪圖方便隨意踐踏草坪,在一些綠化帶的地方都會標有“嚴禁踐踏草坪”的字樣。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從這足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有多差了,從調查的結果看,對於他們的這種不文明的行爲確實令人擔憂。對於踐踏草坪的現象頻繁發生在我們身邊而從道德上對他們的譴責是無法制止這種現象的而法律上又沒有明文規定,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必須靠我們的自覺性來實現只有我們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從根源解決這種不文明的現象。

二、給別人起綽號

通過調查在“對叫別人的綽號”的看法上有 33% 的人表示贊成 60% 的人持反對意見,還有 7% 的人表示無所謂,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給別人起綽號的現象普遍存在。當問到爲什麼要給別人起綽號時,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圖一時的口爽,有些是惡意攻擊別人,我們都知道給別人起綽號是一種極不文明的事情,這不僅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歸根究底還是同學們的素質不夠高當然也還包括受不良因素影響的

三、乘坐公交車時,是否會主動讓位

在乘坐公交車是否給老弱病殘、孕婦讓座的問題上調查發現,我校有 60% 的人選擇不會, 25% 的人選擇看情況,只有 15% 的人選擇看到老弱病殘等有困難的人乘車後會主動讓出自己的座位。“敬老愛幼”“扶弱救苦”是中華民族優良歷史傳統美德,也是 15% 選擇會給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讓座的人的個人道德修養和讓座理由。而 60% 的人選擇不會讓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從我校乘坐公共汽車到市中心,公交線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搶佔到了一個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讓給他人,由於路程遠,站着有點吃不消。而剩餘 25% 看情況讓座的人普遍的觀點是、自己身體不舒服或勞累的時候,自己本身也是個有特殊情況的人,所以這個時候選擇不會讓座給他人;而一般情況下自己也會主動讓位給有特別需要的人羣的。另外,通過調查還發現,在讓座意向上男女生還存在一定的比例差異。在問卷調查中,談到讓座問題,女生一般選擇會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的人羣,男生另當別論。分析認爲,女生溫蓄,富有愛心、同情心,看到有困難的人會產生憐憫之心,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有些男生有大男人主義,覺得讓位很沒面子,覺得害羞尷尬。

四、不關水龍頭

我校雖然是一所國家名牌大學,與民辦大學相比,在各方面確實存在着一定的差異,但作爲 21 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但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多參加些素質提升的活動,讓我們多接受些道德修養的思想灌輸。在水資源日趨緊張,喝水成了我國不少缺水地區的老大難問題是時候,通過調查,目前存在我校的用水後不關水龍頭的問題,有 91% 的人是反對這種浪費水行爲的,僅有很少一部分人持其他意見、贊成的 2% ,無所謂的 7% 。由此看出,在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意識上,我校學生還是比較自覺珍惜水資源。

五、隨地亂丟垃圾、吐痰

隨地亂丟垃圾、吐痰。原因主要有是有些大學生文明素質低,無視學校的一些告示。比如、“學校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嚴禁隨地吐痰”等等。首先有些學生衛生意識差。很多疾病往往是通過痰液傳播的。而有些大學生不注意這些方面的習慣素養。其次是高中與大學管理方式不同,教育方式不同。高中生的行爲總是有章可循的,學習總是他們唯一的任務高中時期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階段,而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會影響他們的前途,因此他們的種種行爲都是爲了應付老師的檢查,而進入大學立馬脫離了老師的監管,因此有些不文明的行爲就暴露出來了。

六、閱覽室大聲喧譁

在閱覽室大聲喧譁的現象究根問底就是某些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懂得尊重他人。在中學時期中學生的學習時間都是老師安排好的,一天的課程一般總是滿滿的每節課都有老師到班裏去看着,其次還有來自家人的壓力“孩子你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纔有出息,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勸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不學習。而到了大學就擺脫了父母的監管,也已達成上大學的夢想,因此很多大學生就沒有了目標和動力這時家長也不會有過多的壓力給他們,自然不能很好的積極的學習所以會出現閱覽室喧譁的現象。再者是大學生的學習不明確,大學的生活是輕鬆的、是自由的,課程有沒有中學時安排得那麼滿在大學時期有很多空閒時間因此學生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人一懶也就沒有了目標,所以就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自然會有在學習時間大聲喧譁,而且有些同學不懂尊重他人,而在閱覽室裏大聲喧譁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七、公共場合抽菸

我校校園文明有待加強,學生對校園都有比較高的關注。從回答“對很多大學生在校園公共場合抽菸,你的看法是什麼?”的問題時就有 89% 的同學選擇“很厭惡”這一項。還有 6% 的同學選擇 b 選項,他們都決得這些都無所謂。但也有很少的 5% 的同學選了“贊成”這一選項。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校文明之風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需要加強我校園的文明建設力度。其中這些是有原因的。從教育原因來說隨着大學的括招,學校的錄取界線的下降,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一部分文明意識低的學生,影響了學校整體的不文明氛圍。致使一些約束力不強的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爲所欲爲。從中這些可以通過抓校風,努力搞好各系的學風建設,先從一個班開始,再從一個系,最後從整個學校落實學風建設。在其中,要號召老師、學生幹部做好帶頭作用與之改進並進行落實。

八、會場上交頭接耳,打鬧

當提到關於大學生自身素養時。本校的某些大學生素質就有些低下了。在回答“在開重要會議的時候,你有過在下面討論過無關的其它事物嗎?”這個問題時,就有多達 70% 的同學選折了“經常”這一選項,還有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折“偶爾“會講一些小話。僅有很少 5% 的同學能做到不講小話。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校大學生自身素質要想得到提高,就要加大力度去改善。其中這些原因有學校管理的原因,由於學校教育管理的缺位,學校對相關制度和規定不夠完善,落實不到位,對一些不文明行爲的監督不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全面,這些都間接導致學生的文明意識不夠高,校園文明氛圍不強。此外,學校沒有獎懲分明,表彰文明行爲的制度和氛圍也是校園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也可以通過加大建設文明校園的宣傳力度,通過全校開展有意義的文明教育活動。如舉行爲期一週的黑板報比賽、以“建設文明”爲專題的演講比賽、開班會等活動來宣傳,並制定獎懲分明的文明監督制度,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

九、教室吃早餐、玩手機、打飯插隊

從以上的結果所佔的比例得知、同學們存在的問題有不太注意小問題和自己的行爲,在教室裏吃早餐,還把剩下的垃圾扔到課桌裏面去,這些現象較爲普遍,跟同學們生活情況有關;上課時玩手機、看小說的同學也大有人在,原因在於不思學習,紀律散漫,放縱自己造成的思想上不重視學習,總是想着玩;小部分同學在課桌上亂塗亂畫,造成公共財物的破壞,原因在於同學們不珍惜公共財物,故意搞破壞,不是自己的東西就要破壞;少數的同學爲了方便和趕時間故意在打飯時插隊,易造成秩序的混亂,原因在於方便自己,傷害別人;從這些情況來看,我的想法和建議有、同學們平時要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否有不好的地方,在學習上,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堅決不在課堂上玩手機、看小說;在思想上,堅持學習好的優良的傳統,不隨便在教室裏吃早餐,不隨便在食堂打飯時插隊。作爲一個大學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習慣,我們要做好學生,我們要遵守上課紀律,遵守食堂的公共秩序,作到人人講文明,人人作文明人,你謙我讓,纔是我們大學生的高尚情操。

十、調查總結

通過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情況看,在我們的校園裏不文明的現象到處可見,例如、會場上串頭接耳,打鬧。公共場合抽菸,閱覽室大聲喧譁等等。這就充分說明了現代大學生裏還有一大部分人文明意識淡薄、道德素養低下。我們作爲大學生應該是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高素質人才,可是每天都有不文明的行爲發生在我們身邊。高等學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 ,是我們樹立良好形象的基地。可在這片神聖的土地裏卻有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其實大家都知道做這些事情是不對的。但由於他們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道德的約束力越來越小,所以導致這種不文明的行爲頻頻出現,這也從側面上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風氣,近些年來,各種思想文化的衝擊,人們傳統的文化道德思想的認同受到衝擊,同時又沒有新的公認的道德體系出現爲大衆接受,法律對於這些行爲又是鞭長莫及,所以纔會屢禁不止。 長期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思想根深蒂固,要想改變這種思想,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不可否認,我校絕大多數學生的素質是高的,能夠做到“文明行事”,但不文明行爲仍然存在。這是因爲大家反對這種不文明現象的態度還不是很堅決,雖然認識到這種行爲的危害,但沒有從行動上去杜絕這種現象,有的甚至“兩耳不聞窗外事”,持聽之任之的態度。大部分同學都認爲不文明行爲是素質低的表現,應加強教育,但實際生活中大家沒有用行動來反對不文明行爲,沒有盡力阻止它們的發生,在客觀上默認了它們的現實性,滋長了各種歪風邪氣。文明監督成爲現實的要求和呼喚。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篇4

一、調查目的

瞭解目前校園裏存在的不文明現象以及當代大學生對不文明現象的看法。對目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做出分析,使我們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從而促進學校文明素質的提高,形成校園文明的氛圍,創建文明校園。

二、調查過程

此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參與此次調查的人員有臨牀1106班全體人員。此次調查過程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收集校園內存在的不文明現象,製作“關於校園內十大不文明現象的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爲第二階段工作準備200份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在圖書館內分發準備好的200份問卷,待被調查人員填完調查問卷後,共回收了186份調查問卷。

第三階段:統計各項不文明現象的票數,選出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分析調查結果,總結整個調查。

三、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選出的校園裏十大不文明現象爲

1、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裏接聽電話(121票)。

2、在食堂裏就餐不排隊(120票)。

3、將垃圾留在教室(117票)。

4、在食堂就餐後不清理桌面(113票)。

5、在教室裏用書包、課本、水杯佔座位(109票)。

6、在校園裏亂扔垃圾,隨地吐痰(105票)。

7、在校園公共場合情侶過於親密(105票)。

8、在宿舍裏熄燈後弄出較大響聲打擾正在休息的同學(102票)。

9、在水槽裏倒剩飯、茶葉等堵塞排水孔(102票)。

10、在校園裏踐踏草坪,損壞樹木,採折花朵(101票)。

雖未入十強,但票數很高的不文明現象有

1、在校園裏隨處亂貼廣告(94票)。

2、損壞圖書館內的圖書,圖書久假不歸(89票)。

3、在宿舍裏從樓上往下倒水(85票)。

4、在教室裏上課玩手機(83票)。

5、帶食物進教室吃(76票)。

6、“課桌文化”、“牆壁文化”盛行(76票)。

7、考試作弊,抄襲作業(76票)。

8、騎快車橫衝直撞,車隨處亂停(101票)。

四、調查結果分析

剛得到調查結果時,我對獲得第一名的“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裏接聽電話表示懷疑,覺得它不該在第一名的位置,聯想到調查地點,我頓時明白了,我們的這個問卷調查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調查地點只有學校圖書館,而未在教室、宿舍以及食堂進行調查。調查範圍的不全面導致排名第一位的“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裏接聽電話”缺乏說服力,但再看一看其它的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其它地方(如食堂、宿舍等)的不文明現象也有名次,而且票數也很高,以及這次問卷調查93%的回收率,就覺得這次的問卷調查雖然在調查地點上有些失誤,但在總體上還是基本合理的。

校園裏存在的十大不文明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識。

“在電子閱覽室裏接聽電話”這很明顯就是不尊重那些還在認真查閱資料的同學,這些接電話的同學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只顧方便自己而去打擾他人,缺乏對人的尊重意識。

2、缺乏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識。

“就餐後不清理桌面”、“將垃圾留在教室裏”以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這些都是對食堂教室和校園這些公共場所的衛生的傷害。愛護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是公共道德的一部分,這些不文明現象表現出了我們公共道德意識的薄弱。

3、缺乏守紀意識。

“就餐不排隊”很好地表現了這一點,排隊吃飯是食堂的紀律,不排隊正好說明了守紀意識不強。

造成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的原因:

1、大學生沒有把文明禮貌的認識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當成一種被迫的要求,並沒有形成一種文明的理念認識到一種道德的高度。

2、大學生的自控能力差,現在有的學生從小就養成了不文明的習慣,並且習以爲常,甚至影響到周圍人的習慣。現在,校園裏並沒有完善的文明約束機制,導致不文明現象的日趨增多

五、關於改善校園文明的建議

針對現在校園內存在的不文明現象,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學校來說)開展關於校園文明的主題教育,指出校園內存在的不文明行爲,讓同學們瞭解校園文明所存在的問題。完善文明約束機制,評選校園文明模範。

2、(對班級來說)組織以“校園文明”爲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同學們在班級這個大集體下感受“文明校園”的風采。鼓勵做的好的同學,對做得不好的同學提出批評。

3、(對個人來說)積極響應學校、班級對“文明校園”的號召,主動投身到活動中。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遵守校園紀律,做一個文明模範、標兵。在自己文明的同時,還要關注他人文明,積極、委婉地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爲,勸其改正。

大學生文明調查報告篇5

一、表現形式

請看下面幾組鏡頭:對面走過來幾位西裝革履、推着撒氣自行車的大學生,來到修車師傅面前,張口就說:“哎,用用打氣筒”伸手便拿;剛纔還在一塊輕鬆聊天,一會兒就因話不投機“該出手時就出手”而打鬥在一起;課外活動時間,校園的休息椅上女生坐在男生腿上、摟着男生的脖子,做着與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舉動,無視身邊散步的人羣;幾個一身靚裝打扮的女學生捧着瓜子,隨走隨丟瓜子皮;還有爲發泄個人的情緒而損壞公物的;“瀟灑”地隨處隨口吐痰的,在校園裏亂丟紙屑、果皮、飲料罐、食品袋的;上課遲到早退也不向老師報告,泰然如入無人之境的;與老師同車而不讓座的;學校潔白的牆壁上留下一串串黑黑腳印的;在課桌椅上、廁所裏亂劃濫寫的,有的甚至是些污七八糟的內容;言語中很少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玩的是出口成“髒”,奉行的是“有理不讓人,無理佔三分”;在與他人關係上,只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種種現象,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基本文明行爲的欠缺,令人觸目驚心。

二、原因分析

1、社會環境的影響。⑴經濟生活的影響。由於我國轉入市場經濟體制時間較短,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只有在健全的法治社會大背景下才可能有良性的運作。這種新舊體制的轉變,在客觀上削弱、動搖了一些人的文明行爲觀念,造成不管文明不文明,只要對自己有利有益就去“行”,只要能宣泄自己的情感(哪怕是不好的情感)就去“爲”的現象。從而,輻射和影響大學生行爲。⑵傳播媒體的誤導。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國內外傳播媒體傳播一些不正確不文明的東西,對大學生產生感染、暗示等影響,誤導了學生,使其產生偏離文明行爲要求的思想與行動;一些缺乏社會責任與道德良知的低格調的音像製品,西方的物質文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及一些腐朽思想,都對大學生產了強烈的衝擊,使一些學生文明觀念混亂,降低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審美情趣向低層次滑坡。

2、學校教育自身不足。

⑴學校較少將文明行爲教育置於社會大系統加以考察。教育未能結合現實的社會需要注入新的內容,又存在重說理、輕實踐,要求高但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因而使學校文明行爲教育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文明行爲引導和約束的意義。

⑵學校教育未系統地教給學生全面的文明行爲知識。我們國家作爲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蘊含着極其豐厚的道德精神。然而,長期以來,傳統文化連同它的精髓被置於批判的地位,人文教育不被重視,加之應試教育、功利化教育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人文知識相當匱乏。即使偶有這方面的教育,也只是作爲知識教育、規範教育,而不是作爲文化教育。如此這般之後,學生並沒有受到精神的陶冶,也就很難具有必要的修養和情操。實際上,缺乏文化內涵和氛圍的道德教育是一種有“形”無“神”的教育,這樣的教育很難獲得強健的生命力。

⑶學生工作中教育、管理相脫節,管理不嚴。教育和管理應是緊密相聯、互爲條件的。教育解決思想問題,管理約束學生行爲。教育要入心,管理應嚴格。當前,高校學生工作中,普遍存在教育入耳、入腦率不高,管理軟弱無力的現象。對部分學生的違紀行爲採取姑息態度,獎懲不明,從一定程度上縱容、助長了不文明行爲習慣的滋生、蔓延。

3、家庭影響及自身文明意識的缺失

⑴學生自身出現某種“意義障礙”。所謂“意義障礙”即學生頭腦中所存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礙他們對文明行爲的要求、意義的真正理解,從而不能把這些要求轉化爲自己的需要。

⑵家庭文明修身教育的缺失。當代大學生多數爲獨生子女,多數家長採用“小太陽”式教育方法,基本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子女想要什麼就買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長期處於家庭的百般呵護之下。部分生活條件優裕的家長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只要子女學習好,其他都不重要。這些在嬌縱中長大的大學生,加之缺乏文明修養的實踐鍛鍊,他們常常以自我爲中心,缺乏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缺乏公共衛生意識和基本常識,缺乏文明意識和行爲自律。

⑶學生生源素質偏低,缺乏禮儀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據統計,目前高校大學生有30%的學生來自貧困地區,有70%左右的學生來自於農村家庭,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缺乏禮儀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導致文明意識的下降〕。

四、解決辦法

文明、道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齊抓共管,但是當今的在校大學生,已不可能再到中學裏去“回爐”,也不可能一夜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大環境,所以任何抱怨、指責都是消極的,我們應在大學校園中創造一個文明良好的校園小環境,盡一切努力幫助大學生重塑文明形象。

進行理想成才教育和艱苦奮鬥教育,要教育大學生們襟懷祖國、胸有大志、端正學風、發奮成才。可以請知名學者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等與大學生談人生、談理想,激發大學生成才的強烈願望和刻苦學習的熱情。學風端正了,歪風就會下降。總之,要在整個校園中倡導文明風氣,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去做,一件一件地落實,要幫助大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持之以恆,必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