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5篇

調查實習報告 閱讀(1.27W)

大家在起草研究報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條理清楚,研究報告在撰寫的時候,小夥伴們清楚有哪些肯定要當心的事項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5篇,感謝您的參閱。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5篇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1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先權應屬於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

而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大量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於此,我確立了《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

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後,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通過互批互評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2.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爲習慣,以提高寫作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內容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能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國小“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並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進行調查研究,並加以分析綜合,爲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爲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合理。

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律,來指引今後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9年10月:

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

2.醞釀製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09年10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情況,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並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11年3月)我們積極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後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於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髮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幹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10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徵 細緻描繪》

10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10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10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說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有三點評價。

1.港區國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後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

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

3.養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後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符合葉聖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於課堂,恰好符合張家港市生態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鑑賞,又是對課文鑑賞的複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註,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表明鑑賞能力越來越高。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範符號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積極中肯的發表意見。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能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爲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有鑑賞能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表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建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裏就輕鬆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大膽發現,大膽發表意見。學生的日記可以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鑑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能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它激發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了教師的知睏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睏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11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後的評價“

a.一直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爲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理想創作能力和批評鑑賞能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後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昇華和再創造。這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

b.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內容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達到了“文”“意”的自然統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

c.一直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願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讓孩子發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孩子的接受批評的能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則是教育的永恆追求。”

6.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作文教學。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則,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爲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7.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能力。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2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化學課堂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講的激情飛揚,學生聽的昏昏欲睡,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化學小課題開題報告。教學沒有豐富的教學收穫,同時,受升學考試、上級部門、社會、家長對教育的更多渴求等方方面面的壓力,以"考試"爲中心,"題海戰術"、使學生厭倦了學習,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這種不利於學生成長和創新精神培養的教學方式也困擾着校長和教師。

針對以上課堂教學中的現實問題,需要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導。爲了克服"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的被動局面,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實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探究式改革,學會並自覺地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和理論體系;積極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構築九年級化學教育優質工程。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有效教學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而提出的,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關注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開題報告《化學小課題開題報告》。所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後,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和促進了學生進步與全面發展,包括知識、智力、情感、創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每一位學生由於各自的學習狀況,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不同,體現出來的就是成績的不同。面臨九年級升學的重大壓力,希望在課堂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減少在課外使用的大量學習時間,來達到減負的目的。

(一)準備階段:6月--7月初

研討課題的研究的構架,調查本校學生多元學習方式與有效學習狀況,及其教學實施現狀7月--8月準備課題開展的一些具體工作。

(二)研究實施階段:9月--11月底

1、根據研究方案,啓動課題研究

2、根據研究方案,在化學課堂中具體實施。

3、及時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調控,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4、完成相關操作,寫好資料,經驗的總結。

(三)總結階段與結題階段:12月

1、彙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論文

2、申請結題,上交研究成果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課題論文

分析階段有調查問卷,談話記錄等。

課題展示附有展示用的課件。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3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今時代,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教法也應得到重視和改善。教師要使學生成爲閱讀課當中的主人,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目前的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看來,教師在教學時,都會不自覺地陷入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容易造成“滿堂問”的模式,表面上看起來是學生自己在讀、在解決問題,實際上就形成一支無形之手,緊緊地限制住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思維能力。傳統的閱讀教學法往往是以教師爲主導地位,重在講解,學生只是會回答問題的機器,不用去探究問題的淵源,只需要怎麼回答教師的問題就行了;這讓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容易形成被動閱讀,逐漸產生學習厭惡感,最後將事倍功半。

一、充分發揮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自主性

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是學校或班級中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爲了趕時間或省心省事,常常無視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拿着教學參考資料,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等,一路介紹下來,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閱讀作品,沒有形成讓學生自主分析的習慣。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師對作品的解讀,而不是學生對作品的自主閱讀體驗。而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讓學生髮自內心地願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國小生好動、好勝、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巧妙地創設各種情境,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筆者認爲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後三個階段下功夫和打基礎。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設置懸念,讓學生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着課題,想想會產生什麼問題,或想知道些什麼?當學生帶着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好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願望。當學生懷着某種願望或爲達到某種願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着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着閱讀興趣,閱讀成爲學生輕鬆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後,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好壞對於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後,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感悟能力

古人云:“要有所爲,有所不爲。”教師在閱讀讀指導過程中就應該講求一個“精”字,抓住課文的重難點詞句和段落進行精心指導,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效果。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理解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還要體會蘊含在語言中的感情,特別是作者不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對學生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

四、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在開展實踐活動

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活動的學習熱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多提供給學生活動的機會,可將閱讀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以小組爲單位,小組合作進行故事情節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另一方面,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閱讀教學課堂要充滿樂趣,纔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在閱讀課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思考,不讓他們死記硬背,而是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包括學習程度、學習技能方面和學習心理、學習習慣方面。每個方面有許許多多具體的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指導,結合課文進行滲透,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4

20xx年xx月,我校承擔了綜合實踐研究課題《綜合實踐活動中國小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務,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該課題的預定研究任務,現將研究工作向總課題組彙報如下。

一、對本課題研究的認識

自主性學習是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是國際社會比較認同和實踐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強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活動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產生,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進而在各科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地判斷以及更好的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德,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爲一種課程其實是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自學與指導結合起來,融開放、引趣、導思爲一爐的新型課程,它打破了以課本爲中心的單一性,打破了嚴格意義上課堂教學上的封閉性,它把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識學習和體驗放在首位,尊重個性,鼓勵創新,這一切都爲開展自主性學習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課題,嘗試在這一領域做一番積極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爲自我個體的發展獲取一個開放的生成性的動態過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體過程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全力支持課題研究

爲了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我們將課題研究列入學校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安排參加過國家綜合實踐活動遠程研修培訓的主任具體主持該課題的研究工作;接着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選拔優秀的骨幹教師擔任實驗教師,按教師個人特長進行具體分工,同時還建立完善的課題制度,如經費保障制度、人員獎懲制度等,從人員與管理上確保課題的研究質量。

(二)分析整合學校資源,搭建實踐活動平臺

20xx年xx月,課題組成員對學校資源進行了分析。我校成立於19xx年,歷史較爲悠久,連續多年均被評爲榮成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近年來學校非常重視硬件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使教學設施達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評爲“山東省教學示範校”。除了擁有豐厚的物力資源外,學校還擁有大量的優質人力資源。另外我校的環境資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學校周圍分佈着榮成市的各大商場、自來水公司、嘉盛乳業等豐富的社區資源。經調查研究,課題組的老師決定充分挖掘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與崖頭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業、市政公司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在青山公園附近建立了農田生產實驗基地,爲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開展搭建好了校外平臺。又在校內建立木工坊、綜合實踐活動室,讓綜合實踐活動課這一新課程的亮點真正亮起來。

(三)抓好教師培訓,加強教研力度。

爲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視師資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堅持內培和外培相結合的原則,不失時機地到外地學習經驗,拓寬培訓渠道。在課題研究的時間裏,採用網絡主題教研、發放學習材料、專題培訓講座等形式定期舉行專題學習,每學期都要進行課題研究情況分析會,並帶動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

我們採取了每週集體教研的方式,每學期召開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課、研討課,我們還經常請到市教研室的張春芳老師到校及時指導工作。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參加市教研中心組織的各種研討學習活動,及時研討教研中出現的問題、相互交流經驗和體會,開拓思路。還大力支持實驗教師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包》的開發工作,以求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業務水平提高了,思路開拓了,教師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四)開發管理平臺,建立課題研究網站。

爲了使課題研究實現過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學管理,我們組織骨幹教師開發了該課題的專題研究網站——“一路同行”。該網站設立了“課題概況、課題研究、在線研討”等欄目,爲課題的實效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平臺有利於教師相互交流、學習,方便教師隨時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案例的學習深入開展研究;這個平臺有利於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科學評價,我們要求實驗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必須保留研究資料,教師每做完一個步驟就可以及時上傳到自己的文檔裏,這樣課題組就隨時可以監控每位實驗教師研究到了哪個階段,同時隨時可以進行過程指導。到最後也能保證研究成果的真實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我校以抓好教科研爲先導,緊緊圍繞課題目標,採取了各種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氣開展了各項實驗研究工作,目前實驗工作實施得十分順利,並已經取得實效。

(一)培養了學生自主觀察的能力

觀察能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質。然而,觀察能力並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後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綜合活動課上,教師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了觀察能力。源於對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確實了綜合實踐課題《走進牛奶世界》。在實驗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走進嘉盛乳業有限公司,參觀了袋裝牛奶的整個製作過程,拍攝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資料,並就心中的疑惑向專業人員進行了諮詢,從中獲得了不少乳品生產知識。

(二)培養了學生自主協調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協調發展。這時的學生不是講臺下被動的看客,而是活動的主人。我們在青山公園開闢了一塊試驗田,孩子們經過辛勤勞作,收穫了一些蔬菜。收穫的蔬菜怎麼辦呢?同學們展開了討論,最後商定:一部分送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提前商定書寫祝福的對聯、準備精彩的節目、爲爺爺奶奶收拾衛生,給爺爺奶奶們帶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愛心;另一部分去市場賣掉,用賣來的錢換取春季的種子,同時去體驗一下賣菜的感覺。於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拓展性主題:感恩社會——走進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農,在孩子們的精心設計下應運而生。

(三)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的能力

綜合活動課形式靈活多樣,內容不侷限於課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進行,及時地把最新的信息傳播給學生。活動也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教育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校把勞技教室重新進行了整理、配置,整潔敞亮的教室讓人神清氣爽,高標準的木工全套工具鋥亮有序且一應俱全——這便算是有了“好馬”。

根據工作實際,木工小組由張曉娜、彭娟老師負責。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組的活動已經走上了正軌。整潔的活動室也漸漸熱鬧起來,在學生們一雙雙稚嫩的小手下,我們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製作的籃球架,有設計精巧的小木櫃,還有省力的垃圾撮……他們給試驗田製作的告示牌已經插到了地頭上,引起了大人們的駐足觀看;樹上兩個愛心鳥巢現在也住上了幾隻小鳥,成了它們溫暖的小家;送給幼兒園小班的幾個小茶几雖然製作很稚嫩,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孩子的用心、細心、耐心……

(四)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爲學生的思維提供了豐富的問題情境,而且活動內容的豐富性也有效地調節了學生的大腦功能,充分挖掘了他們的大腦潛力。學生自己操作,尋求答案,手腦並用鍛鍊了自己。最可貴的是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觀察分析,獲得了直接經驗。寒假回來,我校舉行了“走進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動。

學生蒐集了許多年文化習俗的資料,拍了過年時人們包餃子、觀花燈、蒸棗饅頭、捏面燈的圖片資料,對物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壓歲錢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知道合理計劃地使用壓歲錢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錢開支卡。“一年之計在於春”,剛開頭兒,孩子們就拿出了這麼多的作品,相信以後他們在綜合實踐的大道上腳步會越來越堅實。

(五)培養了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形式減少了不必要的紀律約束。它不受課堂40分鐘的限制,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也鼓勵學生與衆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統一答案、統一方法。學生開始變得善於主動蒐集一些資料了,除了活頁資料上的小知識卡片外,凡語文書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識,學生都會去翻閱相關資料,有的還在網上查尋。學生學會主動涉獵課本以外的科普讀物了。例如,爲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學生買了科普讀物研究周圍的花草樹木,不但知道它們的特點,還知道它們的作用,提高了他們保護花木的主動性,與以往的被動保護相比,他們是從心底裏來愛護大自然裏的一草一木的。

四、豐碩的研究成果

務實的課題研究,豐富的勞動實踐,爲我校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廣闊世界。

在榮成市首屆中國小素質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xx件製作、發明類作品參展,成爲參展數量最多的學校,其中高處蘋果採摘器榮獲xx省中國小科技發明二等獎,預防近視椅、點滴報時器等獲xx市科技發明一等獎。另有《蝸牛爬行的祕密》、《螞蟻喜歡吃什麼》等科技小論文在省市級獲獎;學生作文更是頻見報端,學生寫的《種菜小記》等7篇實踐體驗日記分別在《xx時訊》、《xx報》、《xx晚報》上發表。

劉xx、徐x等指導教師撰寫的有關課題的通訊多次被《xx時訊》、xx市廣播電臺、xx電視臺、xx衛視報道,20xx年我校的課題成果還在中央國際頻道播出;20xx年上半年,分管課題具體工作的xx主任寫的《這邊風景獨好》先後被xx教育網、xx網的綜合實踐活動專欄採用,其點擊率曾一度領先;xx老師的《標本製作活動,彰顯科技魅力》論文獲第四屆xx省科技教導員論文二等獎;xx老師的論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獲得威海市“中國小實踐與創新”重點課題優秀成果;課題總負責人張金平校長撰寫的《在“動”中體驗,在“活”中收穫》一文在《現代教育報》上發表;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成果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有兩次在市培訓中心組織的經驗交流會上做過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廣。

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從學生的成長需求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長、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20xx年xx月,xx電視臺還對我校的農田實踐活動做了專題跟蹤報道;同月,我校五年級三班學生利用校外資源“世界勤儉日”開展的系列活動先後在榮成電視臺、威海電視臺的“新聞直播”欄目播出。

20xx年x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活動8次,獲得到校人員的廣泛好評。我校共計接待xx市級以上領導的視察8次,其中省教育廳副廳長xx、省婦兒辦xx主任等領導先後來我校調研工作,對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極高評價。

五、研究工作的體會

通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們體會到要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學校的領導要重視,親自參與研究的策劃、組織與實施,保障實驗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學校要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校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學校要主動爭取專家的指導,爲教師提供理論上的支持與幫助。與有關單位結成共建關係,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爲學生的實踐活動搭建平臺;從社會中聘請校外指導教師,建立校外指導教師聯繫手冊。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繫,吸引家長參與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發現國小生自主性學習方式的研究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於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在一些具體環節中還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師生因思想觀念的限制而沒有完全“活”起來,部分活動的課題內容受到侷限,沒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層面。所以,今後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鞏固研究成果,力求比過去做得更好。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固研究網絡,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我們將繼續在課題組負責人xx校長的領導下,在分管領導xx主任和課題組骨幹的帶動下,定期活動,以活動推動課題的發展。

(二)加強科研力量,擴充課題組成員

由於學科和研究範圍的擴大,課題組人員必須擴充。要精心挑選人員,把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科研基礎好的教師吸收進課題組,使研究不斷深入。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深深體會到,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就能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就能把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掘出來,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課題研究報告格式範文5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可見,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說過:“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他還說:“改的優先權應屬於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

而現實教學中,老師們“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師最煩惱的事。耗費了大量心血,收效卻不大。學生怕寫作文,總是對作文不感興趣,更寫不好作文。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貫徹教師寫作意圖的過程,學生則變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這樣做的確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基於此,我確立了《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能力的研究》這個課題。

二、概念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有三個概念:學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應是批改和評講的主體,學生成了主體地位,他就會有興趣,就會樂學。

互批互評:作文寫好後,是學生間的互相批改,互相評講,不是老師包辦。

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選來的文章。

三、研究目標

1、通過互批互評來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

2、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評講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爲習慣,以提高寫作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四、研究內容

培養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能力

本課題系蘇州市中國小“指導學生自學”微型課題,課題編號xxxx059,組長:朱建榮。主要研究成員:施路平、鄭詠梅、蔡秀蘭、方芳等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有關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培養方面的科研文獻,獲取相關信息,並進行分析綜合,從中提煉出與本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等方法,對學生作文批改現狀以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進行調查研究,並加以分析綜合,爲課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研究法:以課題研究計劃爲目標,對各個階段的研究不斷地進行計劃、研究、總結、修正,使課題研究科學、規範、合理。

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不斷地加以總結,把獲得的經驗加以提煉總結,以期從中探索出一些教學規律,來指引今後的教學工作。

六、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年xx月:

1、學習理論,我們學習了黃大龍、朱治國合編的《生態課堂理論》,學習了《蔡明講語文》和蔡明老師的一系列有關生態課堂的文章。

2、醞釀製訂了方案,我們的方案獲得市方案評比二等獎。

第二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1月)按計劃實施,根據實際情況,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研究並小結;及時上傳到網頁。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我們積極做好研究活動,成員們每人圍繞課題開公開課。有幾人多次上了課題公開課,及時資料整理、總結,及時上傳。最後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七、研究過程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於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髮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xx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幹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xx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xx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徵細緻描繪》

xx年xx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xx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xx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說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xx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xx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說值得推廣。

20xx年xx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有三點評價:

1、港區國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後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

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

3、養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後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xx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xx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

八、研究成效

本課題研究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七至九年級學段學生作文訓練的要求。《課標》特別強調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養成修改自已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也符合葉聖陶老先生說的:“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假如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導地位了嗎?”

本課題基於課堂,恰好符合張家港市生態課堂教學的理念,讓學生互批互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爲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生本性原則、生命性原則、生成性原則、生動性原則、生活性原則、生長性原則得到充分體現。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學生互批作文,是對同學作文的鑑賞,又是對課文鑑賞的複習應用,能督促他們在閱讀課上作批註,他們的評語越來越準確,表明鑑賞能力越來越高。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學生寫得體批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運用規範符號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經過訓練,批語越寫越得體,各種修改符號都能準確運用。在評講同學作文中,能夠積極中肯的發表意見。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了學生樂學,提高了寫作能力。“學生的樂學心理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創造個性和創造思維所產生的結果能被認可和接受,其價值能被實現。”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爲重要。”讓學生評講作文,就是肯定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有鑑賞能力,是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表現,表明老師重視學生的觀點、意見、建議。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課堂的民主和諧度就高,學生心裏就輕鬆了,沒有壓抑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大膽發現,大膽發表意見。學生的日記可以證實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快樂。學生的興趣起來了,他們的作文就越寫越好了。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促進師生成長。

學生評講作文是在學生互批的基礎上的評講,既要評講作者所寫文章優劣,又要評講批者的批語是否準確。這是一個鑑賞過程,要檢查作者的寫作水平,又要檢查批改者的賞析能力,無論是批改還是評講,都要檢查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具體到評講,又要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所以,每一次的互批互評對師生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它激發了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這種成長過程包括強化自省、強化自評、強化自控。學生在自省、自評、自控中成長起來。這種課堂也激發了教師的知睏意識、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有了知睏意識就促使你去多讀多看。所以也促使了教師成長。

5、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形成了作文教學的特色。20xx年3月xx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新生代教師,青年名師梅洪建聽課後的評價:

a、一直以來,在功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爲了分數早就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朱建榮的課讓學生不是站在寫的角度來審視文章,而是站在“理想的作者”和“高明的評者”相結合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理想創作能力和批評鑑賞能力。這個過程不是對別人作品評論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自己有了相對理想的思路之後再對別人的作品的品評中進行自然的昇華和再創造。這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

b、一直以來,在很多人在闡釋性的語文中,早就剝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將課文的美點消解在對知識性記憶和內容性的再現之中,在“意”的強化中,忽略了“文”的魅力。在朱建榮的課堂中,不但達到了“文”“意”的自然統一,而且是反向的在作文評改的過程中達成了對課文中“文”的反哺。在更高的層次上鍛鍊了孩子的審美能力。

c、一直以來,孩子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願意看到別人的美,只看到別人的不足。但在朱建榮的作文評改過程中不僅僅讓孩子發現了別人的不足,更讓孩子們發現了別人的美。同時在對評語的評價環節,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再認知以及培養孩子的接受批評的能力。這種無形中的人格培養,則是教育的永恆追求。”

6、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對新課改的認識。

老師們明白了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生態作文教學。互批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性原則,學生評講作文最能顯示生命性原則,在以學生爲主體的作文評講課上,生態課堂的生動性原則、生成性原則都得到充分體現。

7、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的指導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