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勵志>勵志人物>

獻給爸爸的回憶

勵志人物 閱讀(1.03W)

爸爸一生工作勤勉、認真,從不向黨組織討價還價,他就像一顆萬能的螺絲釘,擰在哪裏,哪裏發光。

50年代,爸爸任鄉村國小教師。孩提的我,對爸爸這段經歷親身感受甚少。從媽媽絮絮叨叨抱怨中,我知道,爸爸那些年,因鄉村交通不方便缺師少教,自然調動頻繁,甚至二、三年搬一次家。先後在下窨子村、孤榆樹村、石頭河子、鏡泊湖水產養殖場等國小當老師。從媽媽嘮叨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1955年爸爸在水產養殖場當老師。一天,狂風大作,突然把學校的鐵皮房蓋掀起一角。爸爸爲了國家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房採取措施壓住房蓋。媽媽在房下嚇得變聲地喊:“你不要命了,快下來”。爸爸全然不理會,直到把掀起的房蓋壓好爲止。這事,我常聽媽媽嘮叨,媽媽說爸爸傻,幹工作連命都不要了。我想象得出,湖邊那七、八級大風,把人從斜滑的房蓋上刮下來,不就像秋風掃落葉嘛。

獻給爸爸的回憶

60年代,爸爸調縣稅務局工作,一干10年。開始在市場收管理稅。當時自己根本不知爸爸這工作是幹什麼的。一次我和二弟上市場去玩,見到爸爸管小商小販,我小哥倆很高興,央求爸爸向小商小販要點瓜籽,爸爸不同意直趕我們走。旁邊一位年長小販見狀,忙從筐裏給我和二弟一人一捧鬆籽。爸爸急了,拿出二角錢給了那小販,他倆還撕巴半天。晚上我哥倆自然遭到一頓訓斥,再也不敢去市場了。

爸爸好幾年工作在離縣城很遠的鎮稅務所,往返靠自行車代步。爲了安心農村,紮根農村,星期禮拜很少回家照顧我們。媽媽十分堅強,爲支持爸爸的工作從不扯後腿。一年初春,爸爸小住幾天又回鎮所。剛離家個把小時,又回來了,我一看,爸爸成了“落湯雞”,一問才知,爸爸爲了趕路,從冰面上行走,不慎掉進江裏。爸爸換換衣服,二話沒說又走了。我着實爲爸爸這種敬業精神感動。事後我以此爲題材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因真實感人,受到老師表揚,還得了高分。

如果50年代我家用東搬西走形容,那麼60年代我家定居縣城後,爸爸工作特點就是顛沛流離了。我的印象是爸爸很少在家。媽媽常說:“你爸爸在單位什麼好事都落不下。”當時我不理解怎麼回事,後來我明白了。三年困難時期縣直機關在江富村成立農場,爸爸被抽出來種地,後來讓他趕牛車,人送外號“邱老闆”。我也曾見爸爸趕着牛車進城,但我不知道他幹什麼。從媽媽口中得知,爸爸是爲農場送公糧。

那時我家生活十分困難,不是誇張地說,當年我不知道什麼叫吃飽。姥姥來了,媽媽給她貼了一個純苞米麪鍋貼兒,當時把我羨慕得直流口水,幻想什麼時候能享受此待遇。我家常年苞米麪摻代食品,因吃不飽,我哥們常在家偷着燒土豆、燒大蔥、燒大蒜,到野外挖老鼠洞取黃豆炒着吃、揀煤核、上山打柴禾……媽媽常說,你爸工作叫真,家這麼困難,你爸整天送公糧,家裏卻沒見着一粒糧食,哪怕抖麻袋底也夠我家吃一頓飽飯的。

社教時期,爸爸常年蹲點、包隊,卻從沒見從農村拿回什麼農副產品;文化大革命,爸爸常年從單位抽出要麼上水庫,要麼參加修國防公路,要麼參加農村工作隊……他像一顆萬能的螺絲釘,更像一頭老黃牛,執著而默默無聞地耕耘着。

70年代機關精簡,爸爸又攤上“好事”,他又無怨無悔地服從精簡,調到企業縣物資公司。那年代盛產“以工代幹”,而爸爸則是“以幹代工”,當了保管員,但總算結束了20年常年在外,家中有他不覺多,沒他不覺少的生活。而爸爸那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仍然是一如既往。

當年爸爸管的庫是建工材料,因物資匱乏,買一箱玻璃得計委下達計劃。爲了變廢爲寶,他發現一些壞玻璃扔了可惜,就學會了割玻璃。一些家庭或單位需要十塊八塊,他就割出來,單位也有小小的收益。一次,爸爸的老同事、老朋友財政局長董叔到爸爸單位割了幾塊玻璃,董叔也挺有意思,交了款,便將玻璃夾在自行車後架上,騎上便走,不慎玻璃全部掉地打碎。董叔回頭找爸爸又割了幾塊,董叔說就這麼幾塊玻璃別要錢了,爸爸執意沒有同意,爲這小事爸爸把董叔都“得罪”了。

爸爸平平淡淡地走了,長眠於平頂山。每年清明或七月十五,我們都會到墳前憑弔,寄託我們的哀思,追思爸爸那平凡的往事,汲取那份豐富的精神遺產,提醒我們像爸爸那樣做人、做事,無愧於自己有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