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紅樓夢讀後感左右4篇 "紅樓夢觸動靈魂"

其他文案 閱讀(1.99W)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文學的頂峰”。讀完《紅樓夢》後,無論是文學鑑賞能力還是人生經驗,都會有所收穫。本文將從讀者的角度,探討《紅樓夢》對我們的影響和啟示。

紅樓夢讀後感左右4篇

第1篇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的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戀。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方,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裡,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裡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她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之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的插入了讀者的心裡。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個如花美眷,在埋葬花的同時,也埋葬了自己。而她來到這裡只為一個目的,只為一件事,一個人。她比任何人都要純粹。神瑛侍者,才是她一直的牽掛。在她越來越少的眼淚中,隱射著她越來越短的生命。在她幾近乾涸的眼眸裡,是痛恨,抑或是欣慰。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般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戀,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般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左右4篇

第2篇

風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戰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遊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著一種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敗。讀紅樓,令人嘆為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流事,種種風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也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為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劇。封建包辦婚姻不僅沒能為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著“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悲劇。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巨集偉?元宵眾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悅?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雲煙。煙消雲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於過去。

張曉風曾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裡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人心底的溫情。“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

輾轉紅樓,忘不了伊細泣獨憐,忘不了伊焚稿斷痴情,忘不了紅樓一瞬卻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第3篇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特別愛讀書,特別是名著,讀《三國演義》,我領略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讀《西遊記》,我感受到了孫悟空的桀驁不馴;讀《紅樓夢》,我則體會到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我覺得《紅樓夢》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初讀《紅樓夢》,覺得人物繁多,情節複雜,語言生澀難懂,合上書本,靜心梳理情節,也能理出個大概來。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金玉緣》這個書名,因為《紅樓夢》主要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愛情糾葛。寶玉和寶釵被人稱為“金玉良緣”,但寶玉卻稱自己與林黛玉為“木石姻緣”,最後黛玉含恨離世,寶玉削髮為僧,寶釵孑然一身。所謂“金玉良緣”也不過如此。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歷程為暗線。其中,賈府最為興盛,卻又衰落得最快。雖然賈府上有賈元春在宮為妃,她為賈府換來了繁榮,使得賈府後臺強硬;下有無數家業,家底雄厚,但是賈府上下揮霍無度,賈府後輩個個紈絝子弟,好吃懶做,軟弱無能,家產被一點點腐蝕。再加上後來頂樑柱元春的病逝,賈府大廈轟然倒塌。雖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衰落不可避免,但若是府中發奮圖強,人才輩出,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再讀《紅樓夢》,林黛玉離家入榮國府,黛玉葬花,寶玉成親,黛玉離世......一個個故事引人入勝。人物形象也鮮活起來,哭哭啼啼的林黛玉,見風使舵的王熙鳳,審時度勢的薛寶釵......從中領略到林黛玉的才華,感受到薛寶釵的大氣,體會到王熙鳳的潑辣......

賈寶玉嬌聲嬌氣,更似個女子。這樣的性情,也是因為成長環境所導致的,榮國府裡到處是女子,男子屈指可數。不過,我覺得寶玉也是個君子,在身不由己的封建社會裡,他有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封建束縛的追求。最終卻因為黛玉之死放下一切,削髮為僧,可悲可嘆。

林黛玉才華出眾,奪菊花詩,廬雪爭聯,即景賦詩,與湘雲月下吟詩......

可她又是一個一手拿藥罐子,一手捧醋罈子的弱女子,不如寶釵的行事大方,不如熙鳳的精明能幹,更是因為她性格孤僻,人緣不好所導致原本疼愛她的賈母漸漸疏遠她,最終因為王熙鳳的一出"偷樑換柱"痛失所愛。但是,她又是個可憐人,從小體弱多病,多愁善感,寄人籬下,愛而不得,最後喊著寶玉的名字香消玉殞。

我曾為這書中悲慘的愛情故事唏噓,也曾怨作者為何不給這故事安排一個好的結局,讓人猜摸不透。不過在這封建社會末期,註定不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吧。

讀完《紅樓夢》,我瞭解到封建社會的繁榮與衰落,感悟到封建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感受到寶黛愛情的忠貞與無奈。《紅樓夢》不愧是反映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

第4篇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隨著寶玉了卻塵緣,紅樓一夢終於歸結。也許是由於閱歷過淺,在這一部綿長細膩的經典面前,我竟有些啞言,如同涓涓溪流無意間初入大海,《紅樓夢》那高不可攀的藝術性與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學作品中,也理應首屈一指。

若是把《紅樓夢》單純地當作愛情悲劇來讀,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內涵。寶黛的愛情悲劇,固然反映了封建時代的專制和那時有情人難成眷屬的無奈、痛苦,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曹雪芹對封建制度的抨擊。而賈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時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賈府的興衰史,是否又可來影射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興盛與衰亡?當然,這都是一些巨集觀的角度。就個人而言,賈府的命運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運?他思想的先進,又未嘗不是隱含著對功名未就的抱怨?

這些的確是讀過《紅樓夢》之後應有的共識,但從那些華美傳神的文字背後,我讀出的則大多是曹雪芹對後人的諄諄教誨。

每每讀到賈府豐裕的家產,諸如黃金幾千兩,白銀幾千兩,綢緞多少匹,總會隱隱擔心,如此富貴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續下去,畢竟“富不過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賈府中鮮見勤奮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斷,鼓樂不休,結果難逃敗落凋敝的命運。這不免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另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曾經活躍於歷史風煙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們多是皇親國戚的後代,大富大貴,衣食無憂,不必考慮學業,不必操勞生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他們變得百無聊賴。為了打發難以消磨的時光,他們互相攀比,互相炫富,為非作歹,花天酒地,結果如何?終被世人遺棄,被歷史遺忘。現今中國人常懷著一種暴富的心態,各式各樣的奢侈品難以滿足其欲千金散盡的胸懷,更為可怕的是,這種風氣正逐漸蔓延至年輕一代的學生身上,並且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不難想象,這種無節制的享受最終將演變成國民性,讓整個中華民族都失去前進的慾望,更難以完成復興的使命。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巴西的一隻蝴蝶揮動翅膀尚能引發美國一場龍捲風,一代一代的“耳濡目染”又何嘗不會釀成不堪的悲劇!我不願再進行痛斥,柏楊先生早已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我唯願獨修其身,卻又不忍責任的折磨。整個社會的大風氣,早已不是你我能夠左右的了,保持住內心的一方淨土,是周國平先生、餘秋雨先生、王蒙先生等,以及所有有良知的讀書人的心願。我願做這樣的踐行者,踐行著心中永遠簡樸安靜的生活,踐行著美好的祈願。想必曹雪芹先生也是這個意思,字裡行間,他彷彿在對我們說,一切繁華都是紅樓一夢,何苦為兒女情長苦苦糾纏,何苦為人情世故操勞奔波,何苦為瑣屑小事爭喋不休,何苦為追求金錢嘔心瀝血,何苦徒增無盡煩惱。心安即是歸處。

雖然《紅樓夢》只是一部文學作品,但它真是把“人”寫絕了:人的美好,人的智慧,人的劣性,人的悲哀。讀這樣的作品,我們便懂得了自己,懂得了我們的家庭,懂得了我們的民族國家。向曹雪芹先生致敬,正因有了他,榮辱興衰、人性冷暖盡收眼底。向那些努力修行品德的志士致敬,英雄造時勢,唯願不再是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