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總結>

穩就業工作總結5篇

工作總結 閱讀(9.76K)

工作總結可以為個人職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作用,展示個人在工作中的貢獻和價值,工作總結有助於建立適應性和靈活性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穩就業工作總結5篇,感謝您的參閱。

穩就業工作總結5篇

穩就業工作總結篇1

從本縣實際出發,圍繞全年目標任務,認真紮實開展就業培訓工作。

一、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1-5月新增就業1965人,佔全年任務49%,上半年預計完成2325人,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1324人,佔全年任務53%,再就業培訓1125人,佔全年任務56%,組織職業技能鑑定21次,組織鑑定人數1561人,佔全年任務113%,發證1196 人,佔全年任務99.7%,,新審批培訓機構1個,完成資訊報道2篇,另外還完成局機關財務工作、08年兩項補貼報審撥付、制定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落實辦法。

二、工作中主要做法

1.制定培訓年實施方案,統籌安排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培訓工作,並把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經濟主管部門和鄉鎮,做到經常督查。

2、抓培訓機構規範化建設,對新申成立的民辦培訓機構,按上級有關檔案規定稽核評估,條件具備的按程式審批;先後召開兩次全縣培訓機構會議,並按省勞動保障廳要求,組織對縣內各類培訓機構進行資質認定。

3、紮實做好職業技能鑑定工作。凡隸屬管理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每期班結束後都做到及時與市局培訓處聯絡,組織考核鑑定,考核鑑定率百分之百,合格發證率為98%;對具有熟練技能人員申請鑑定職業資格的,在積極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嚴格理論實踐考核,認定時側重實踐操作技能,達不到要求的不放過。

4、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一是大力宣傳相關政策,參加局統一組織的宣傳日(周)活動三次,業務工作中接受諮詢千餘人次;二是建好相關臺帳,嚴格按規定核審再就業補助資金;三是認真學習上級檔案,深入調查研究縣情,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貫徹落實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的操作辦法,並主動與財政、扶貧、農業等部門的`聯絡與協調,盡最大努力做好“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的各項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技能人才培養困難較大,已經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

2、就業崗位開發和培訓市場規範化管理工作與上級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1、大力推進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者明瞭培訓補貼,社保補貼等扶持就業的優惠政策,調動他們自主就業的積極性。

2、深入企業、各類培訓機構,調查研究解決就業培訓中的有關問題,強化基礎工作,有針對性的走出去,吸取外地好的經驗,形成新的方法,開創工作新局面。

3、強化目標責任意識,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克難攻堅精神。

4、主動與局內部股室處隊配合,加強與有關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切實把就業和培訓工作做得更好。

穩就業工作總結篇2

20xx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樂亭總體目標,從切實維護下崗失業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出發,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充分合理使用促再就業資金,大力實施再就業援助工程,加快推進人才勞動力市場建設,做強做大勞務經濟,使就業再就業各項工作得到突破性進展。

20xx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450人,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01%;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3024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227人,其中“4050”大齡困難就業物件實現再就業316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39%、102%和158%;為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職工辦理小額擔保貸款72人,發放貸款金額117萬元,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60%;完成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18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下,低於市達4.0%任務指標;實現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12320人,其中勞務輸出4803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10%和137%;完成農村勞動力引導性培訓9000人,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00%;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500人,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00%;完成農村勞動力創業培訓150人,完成全年任務指標的100%;舉辦市場交流會40場次,介紹安置求職人員2200人,成功率24%;為3525名下崗失業人員代收代繳養老保險費1041萬元;為14200名下崗失業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進行了人事檔案保管或人事代理等。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落實優惠政策,拓寬就業渠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實現突破性進展。

1、推出了《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實施辦法》,為紮實做好再就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20xx年,我們在建立健全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度,進一步落實就業再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出臺了《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實施辦法》(樂字32號),提出了“以逐步落實各類企業減免稅費優惠政策,全面落實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加強再就業培訓提高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技能為重點,以確保全縣近250名特困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幫扶上崗、550名困難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儘早上崗為突破口,全面啟動再就業援助工程”的整體工作思路,為進一步做好再就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深入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為廣大下崗失業人員早日走上工作崗位創造有利條件。我們通過加強培訓宣傳力度,增加技能培訓專案,嚴格把好培訓質量關,培訓和再就業相結合等一系列措施,使我縣再就業培訓工作得到實質性開展。全年共舉辦再就業培訓班11期,培訓3024人,為全年任務指標的139%,其中學習市場營銷的1032人,微機988人,家政服務946人,電氣焊和摩托修理222人,汽車駕駛16人。通過培訓,實現再就業1227人,其中“4050”大齡困難就業物件實現再就業316人。另外,完成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180人,為全年任務指標的100%。

3、進一步加強《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使用和管理,確保廣大下崗職工的切身利益。一是加快了優惠證發放速度,對待發證人員全部發證完畢;二是加強了同工商、稅務、市場服務中心等部門相互配合,進一步提高發證的準確性;三是通過優惠證的發放與年審,進一步掌握了持證人員再就業去向,為做好再就業統計和決策打下了堅實基礎。

4、突出重點,開展了“4050”人員以及“特困家庭、困難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幫扶工作。

我們緊緊圍繞上級有關部門及縣委檔案精神,全面啟動特困(困難)家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幫扶工作。經過個人申報、原單位原主管部門以及各鄉鎮服務站和街道辦事處初審、再就業辦公室稽核、對特困職工入戶調查、公示等程式共確定重點幫扶特困家庭238戶、困難家庭545戶。對重點援助幫扶人員通過開發以機關工勤、街道社群服務、綠化美化等公益崗位安置的辦法已經基本上全部幫扶上崗就業;對其餘困難家庭人員通過以民營企業吸納、勞務輸出和自謀職業、組織起來就業為主要內容的市場就業辦法已經有近200人實現再就業。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為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實際困難、維護我縣社會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5、認真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積極為各類用人單位招用下崗失業人員創造良好條件。一是為20xx年底和20xx年初開發公益性崗位幫扶上崗的189名下崗失業人員支付社保補貼29.07萬元,支付崗位補貼20.14萬元;二是為招用484名下崗失業人員的44家服務型和商貿企業支付社保補貼38.41萬元,支付崗位補貼26.78萬元。通過社保和崗位補貼的發放,進一步增強各類用人單位招用下崗失業人員的積極性,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

6、積極召開下崗失業人員專場洽談會,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渠道,努力實現下崗失業人員的思想轉變及再就業。今年以來,我們抓住社保、崗位兩項補貼促就業的有利契機,從加強下崗失業人員瞭解政策、思想轉變入手,共舉辦三次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專場洽談會,兩次民營企業招聘專場洽談會,有力地促進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二)加強崗前培訓,完善服務措施,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工作取得突出成績。

1、以先培訓後轉移就業為原則,積極開展全方位、多渠道的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一是開展宣傳發動、組織培訓、跟蹤服務“三到位”的創業培訓。全年完成創業培訓150人。二是採取訂單培訓、品牌培訓等方式,認真開展崗前技能培訓。為大東方、中海石油、大唐化工、百貨大樓、唐港鐵路等單位定向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677人,並全部轉移就業。舉辦了培訓微機、財會、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品牌培訓,共培訓728人。三是結合技能培訓、職校畢業生就業前訓練、勞務輸出等工作,認真開展引導性培訓。全年完成引導性培訓9000人。

2、以服務專案建設為切入點,紮實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勞務輸出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京唐港和我縣新上建設專案的有利時機,服務於專案建設,為專案建設提供人才勞動力保障,爭取港口和我縣新建企業從我縣用工,充分解決我縣農村勞動力就業難問題。二是通過加大勞務資訊採集等措施,進一步增加勞務輸出人員數量。三是要充分發揮鄉鎮服務站的輻射作用,利用服務站廣泛在農村宣傳勞務用工資訊,積極組織農村力轉移輸出工作。全年累計實現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12320人,其中勞務輸出4803人,實現勞務派遣1525人。

3、做好勞務工的跟蹤服務,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一是在外出勞務工的手續上,實行集中辦理,實行“一條龍”服務。二是加快駐外辦事處建設。我們在塘沽建立了辦事處,現正在策劃在京唐港、曹妃店建立辦事處。三是在勞務輸出上,實施勞務派遣,形成了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公司-農民工“三位一體”的穩定的勞務輸出新模式。四是在解決矛盾糾紛上,建立和完善了務工人員的法律服務體系。每輸出一個人員都與勞務派遣公司及用工單位簽定勞動合同,出現糾紛,三方依法解決。五是實現了養老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有機結合,確保了農民工的切身利益。

(三)充分發揮人才勞動力市場這一交流平臺,人才勞動力市場促進就業作用明顯加強。

一是堅持剛性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先後與各技術部門和民營企業等單位合作,採取舉辦專場招聘會、參加市人才技術交流大會、赴外地招聘、深入高校洽談和網上招聘等多種形式引進人才智力。全年累計共引進各類人才139人,其中高階人才2人;柔性引進高階人才8人;培養緊缺專業人才32人。二是建立了《河北省勞動力資源資訊管理系統》,對《就業失業登記證》進行統一管理。20xx年累計對11260人進行了微機化管理,建立配套臺帳11260冊。三是實施對求職者免費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促進和擴大就業。四是通過“逢八”市場日、日常招聘和專場招聘活動,為非公有制單位輸送人才和勞動力。全年組織“逢八”市場交流日33場,參會單位520個,485個單位招聘成功;參加招聘洽人員談達9000人次,2950人次達成初步意向,1450人洽談成功;日常求職登記860人,求職成功750人。

穩就業工作總結篇3

自20xx年6月至今,我一直在北京動漫學院全權負責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年終就業工作總結。回顧這三年多的就業經歷。真的是感慨萬千!剛要踏入教育行業做就業老師之前,我暗想就業老師的工作還是很好做的。不就是給學員在網上發發簡歷和講就業指導課嘛。但是當我做就業老師一職的那一刻起,我的思想完全的轉變了。那時每天都拜訪十幾家用人單位,接待我的企業代表對我的來訪態度非常冷漠,甚至吃閉門羹。幾天過去,我深深感受到就業工作的苦衷,體會到我們的學生自己去找工作時面臨的困難和心裡壓力。在這三年多的就業工作中,我一直努力的確保完成校區就業率達到90%以上。例如,今年的就業率比往年有明顯的提升。平均就業率達到了98.2%.這個數字我還是比較欣慰的。接下來說下我這幾年的就業工作流程、要點及心得。

一、當好學生和企業之間的橋樑

"繃緊弦,找機會"

對現在就業市場非常嚴峻的形式下,領導反覆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自己逐漸認識到如果抓不好學生的就業問題,將直接影響我校的辦學和未來的發展。在提高認識後,我時刻繃緊就業指導這根弦,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機會和專業資源來推薦學生就業。08年,我得知一位校友在完美時空公司做人力資源工作,於是我就給他發了一份電子郵件,介紹了我校的畢業生,沒想到,連續3年,北京比較大的遊戲公司在我校接收了幾十名畢業生。"繃緊弦,找機會",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真關愛,找對策"

放下教師的架子,像對待朋友那樣對待自己的學生。現代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充分代表這個時代的個性,他們經常表現得非常獨立,卻特別需要他人的朋友式的關心,他們經常表現得很有主見,而在關鍵時刻又格外需要外來的幫助。所以去和他們交朋友,儘量在平時就和他們形成親密平等的師生關係,取得他們的信任,這樣才好幫助他們分析自我,分析機遇,把握髮展與未來,工作總結《年終就業工作總結》。對待學生應當是朋友式的,建議式的而不是說教命令式的,更不能是麻木不仁完成任務式的。

我特別關注企業招聘時的面試題,有專業方面的和能力方面的,把每次同學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留下來,傳授給下幾屆的學生們。有一次央視動畫企業來招聘,經過面試後,有近半數的同學簽約了,但是,我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班級成績排名前10名的學生都落選了。難道央視企業不要好學生嗎?後來我瞭解到,央企招聘面試題是德國總部委託香港諮詢公司出的題,非常專業。其中有一道3人動手組裝小汽車的能力和團隊精神測試題,把我們所謂的好學生全部給淘汰了。這也說明企業對人員的要求不緊緊是技能達標。更重要的是個人綜合素質。我上課一直和學員說的一段話:"任創意天馬行空,以智慧展現技術。靠團隊銳意進取,用作品詮釋經典。人不可以沒有技術,但它並不是成功之本。而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品德,責任,理想,精神。我把這次失敗教訓講給下幾屆的學生們,避免這樣的事再次發生。有的企業拿張紙有500道算數題,五分鐘內看誰算得快?還有更多是專業方面的測試。"真關愛,找對策",把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都傳下來。

"靠團隊,創佳績"

學生的就業不僅是學生和有關就業指導教師的事,也是我們全體教師的事。專業教師是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者,對學生就業起到"領航和護航"作用。專業教師對本行業現狀有深入的瞭解,通過掌握學生就業崗位的動態變化,來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學生儘可能縮短崗位適應期。

二、個人心得

對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已經成年,但由於沒有什麼生活閱歷,對於很多工作中的問題和矛盾不能正確去把握。這就可能使我們的學生失去更多的發展機會甚至面臨"失業",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老師的最大的驕傲是看見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對於學校而言,自己的學生在工作單位茁壯成長既是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肯定,也會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可以說就業工作在告訴學校"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指明方向。這就是我最大的體會。

總之我會一直努力為學員就業和用人單位搭建綠色通道,架起學員和社會之間的橋樑。以服務學員,服務中心,服務用人企業為宗旨,體現到就業工作就是幫助每個匯眾學員做到學以致用、人盡其才。讓我們來共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穩就業工作總結篇4

近日,經過筆試、面試、政審、體檢等環節層層選拔,一名重度殘疾大學生被濟南市某事業單位錄用。

十多年前,一次意外的高壓電擊致使小李嚴重燒傷,截除部分壞死的肢體後,被當地殘聯評定為肢體殘疾二級。

不幸發生後,堅強的他並沒有被災難擊垮,而是選擇接受現實、樂觀面對,並通過努力成功考取了一所重點本科院校。

今年七月份,小李在濟南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考考試中筆試合格進入面試範圍。

在得知這一訊息後,為積極推動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山東省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答題技巧、面試禮儀等個性化輔導,鼓勵其消除焦慮、增強自信,幫助小李順利通過面試,獲得理想的工作崗位。

據瞭解,今年以來,山東省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多措並舉,積極推動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

通過資料比對、資訊共享,全面摸清每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培訓需求,建立“一人一策”檔案,實施“一對一”幫扶,為未就業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推薦不少於三個市場崗位和一個公益性崗位,提高幫扶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著力打造山東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網路招聘品牌,先後聯合省直相關部門開展“20xx年山東省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特聘行動”“全國助殘日山東省線上招聘活動”“山東省20xx年民營企業招聘月直播帶崗活動”等,累計開發崗位1萬餘個。

組織訪企拓崗、走訪調研10餘次,宣傳助殘就業政策法規及現代文明社會殘疾人觀等內容;梳理形成就業創業政策包,利用網路平臺等進行宣傳推送,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注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

積極開發公益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大學生;在《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等政策出臺後,協助省殘聯權教部制定我省配套政策,主動對接省直相關部門,明確“十四五”期間各單位安置計劃,努力做好政策出臺的“後半篇”文章。截至目前,全省1698名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率100%,“一人一策”服務檔案建檔率100%,就業率84.04%,高於去年同期。

下一步,山東省殘疾人就業指導中心將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方法,圍繞“20xx殘疾人就業宣傳年”活動主題,大力宣傳殘疾人就業法規政策、殘疾人就業先進典型、扶殘就業先進事蹟等,著力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繼續積極參與“特聘行動”、“暖心活動”等專項活動,因人施策提供就業崗位。鼓勵引導人力資源機構參與離校未就業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服務,發揮專業化機構優勢,助推我省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穩就業工作總結篇5

20xx年,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及全體畢業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種種困難,各有關工作順利進行,達到了預期目標。現將我校20xx年就業工作簡述如下:

一、我校就業工作的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20xx年我校共有畢業生4500餘人,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新疆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研究生100多人人,本科畢業生近3000人,專科畢業生1500多人。學校所設專業涵蓋土木、建築及其他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各大門科學類,各專業各具特色、各有優勢。

(二)畢業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

為了幫助畢業生更快、更好地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後的新形勢,正確地認識和解決畢業生就業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我們及時開展大量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我們多次邀請到市有關領導及心理專家學者通過舉辦就業專題講座,及其他就業指導課、網上就業指導、就業指導諮詢等多種形式,在畢業生中進行就業形勢、政策和程式的指導,同時加強了在需求資訊、就業技巧和就業觀念等方面的指導;我們通過印發《就業手冊》、編制《成才指導》、建立就業專欄、不斷更新就業網站等,幫助畢業生及時瞭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積極做好就業前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

(三)、需求資訊收集工作,舉辦畢業生供需見面會

一方面,為了提供更多的“雙向選擇”機會,我們重視各方面資訊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開展畢業生市場調查,收集需求資訊,積極拓寬就業市場。另一方面,我們經常性的有組織有保障的舉辦各種供需見面會,主動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供全方位服務,做好橋樑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學校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辦的20xx年青島三高校畢業生及華東地區研究生供需洽談會在山東路人才市場和海爾路人才市場成功召開。本次招聘會創造了幾個新的特點:

1、形式創新

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聯合地方舉辦的供需見面會,我校與青島市人事局、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聯手人才市場舉辦就業供需見面會,是完善就業工作執行機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擴大了我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的影響力,為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內涵豐富,學歷層次提高

本次招聘會應聘人員專業覆蓋面廣、學歷層次較高。華東地區六省一市研究生1080餘人,我校和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涉及理學、工學、農(水產)學、文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本專科畢業生1。2萬餘人。共有28000餘人入場參加此次招聘會,創下了近年來青島市人才交流大會參會人數新高。

3、招聘單位層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談會共發放5000餘份邀請函,其中參加的單位包括,海爾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建設集團、青島鋼鐵集團、青島熱電集團、青島特種汽車集團、青島鹼業股份公司、海信房地產公司、中建八局、戴爾等全國各地的許多大型企業參會。

4、新聞、實際效應加大

由於本次招聘會涉及面廣,參會人員層次高,組織合理。山東電視臺、青島日報、青島晚報、青島早報等各大媒體都有相應的報道,給我校帶來了較高的社會聲譽,給畢業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宣傳機會,為今年的就業工作奏響了號角。

(四)、制度建設和創新工作

我校就業指導中心在統籌安排就業中心整體工作、完善有關規章制度的同時,實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工作先進經驗的學習調研;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對畢業生跟蹤調查、走訪用人單位、邀請用人單位為人才培養獻計獻策;三分之一的時間、精力用於為畢業生和其他在校學生提供就業測評、就業指導、諮詢服務和校內就業市場建設。三年來,就業指導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幾乎走遍了省內、外各大用人單位,對近千名畢業生進行了走訪調查、蒐集了上萬條用人需求資訊,保持了我校連續幾年的高就業率,同時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專業調整和招生事業計劃的編制提出了幾十條合理化的建議。

(五)、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輔導工作

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以科學的理論和人才測評技術作指導,以專業隊伍作支撐,以系統的輔導為途徑,分階段、分層次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形成了“一個目標、四個階段、四個體系”的“一四四”輔導系統。即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目標,按年級分別制定了適應與定位、學習與準備、行動與實踐、評估與檢驗四個階段的生涯規劃與輔導方案,通過專業課程和理論教學體系、行為訓練和實踐活動體系、個體諮詢和團體輔導體系、心理測評和就業測評體系,幫助學生從大一開始正確認識、瞭解自己,培養正確的成才意識,明確成才方向,在專業教師的輔導下,針對自己的個性特徵和職業能力傾向,通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就業競爭力。同時,是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能夠做到揚長避短,減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業選擇更加符合個人和社會實際。

(六),拓展就業基地,建立就業“綠色通道”

早在幾年前我校就實施了拓寬就業渠道的“105工程”,即每年與50家較大規模的企事業單位建立穩固的教學科研、實習、就業基地,通過10年的努力與500家用人單位保持長期密切合作的用人關係,最終每年為我校提供5000個穩定的就業崗位。通過“105工程”的實施,建立起一個以大型和特大型企業為示範,大中型企業為依託,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就業基地網路。在這一網路中,人才的進入壁壘和流動性限制降到最低,為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和有效擇業開闢了“綠色通道”。

(七),搭建資訊服務平臺,完善就業資訊網路化主渠道建設

我校充分利用網路這一現代化的資訊手段,不斷完善就業資訊網路化的主渠道建設,搭建了“三大”特色資訊平臺,一是以職業能力、職業傾向、職業適應性和心理個性特徵測量為主要內容的網上就業測評服務,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鍵入自己的身份證號進行測評,實現了就業測評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網上就業簡訊群fa服務功能,畢業生只要將其手機在我校資訊管理中心登記入庫,就業中心就會將最新的需求資訊,通過就業資訊網及時傳送到畢業生的手機上;三是畢業生檔案網上查詢系統,畢業生離校後其檔案轉遞情況全部錄入上網。畢業生或用人單位只要輸入所查畢業生在校期的年級、專業、姓名,即可以從網上查出其檔案轉寄地址及轉出時間。

二、明年我校就業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強我校就業工作與市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業工作,離不開市有關部門的指導教育。希望有關領導在對我校就業工作肯定的同時,給我們以指導,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完善就業體制,進一步突出服務職能,以樹立品牌意識,提高就業層次,努力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為方向,全面推進我校就業工作實現新的突破!

(二)、加強對學生服務意識的教育,讓學生立足青島,服務社會

當前我市正處於全方位高速發展時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紮根青島,立足青島,服務社會,為當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鼓勵學生到基層和艱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儘管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畢業生的就業期望仍然比較高。一方面是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單位要不到畢業生,“有業不就”現象比較普遍。轉變畢業生的擇業觀念是當務之急。這就要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畢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教育,擺脫傳統就業觀念影響。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國家建設的需要,也是個人鍛鍊成長的需要。要採取多種形式,通過生動、紮實、細緻的工作,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創業觀念、靈活就業觀念、競爭就業觀念等,幫助學生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四)、實施創業教育,加強創業指導,開闢就業新渠道

大學生不僅是現有崗位的佔有者,而且應該成為就業崗位的創造者。儘管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數量還不多、規模還不大,但其意義重大。因此,我們應該不斷改革傳統的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以填補現有的、顯見的就業崗位為價值取向的就業教育,實施以創造性就業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為目的的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事業心、進取心,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使自主創業成為今後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之一,讓更多的畢業生以自主創業的形式邁向社會。

三、對我市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建議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更加優惠的條件;

2、多組織宣講團到高校宣傳青島的發展和環境,從社會角度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禮儀培訓等;

3、對志願服務西部的提供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