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調查實習報告 閱讀(2.75W)

調研報告應該在討論部分討論研究結果的意義和影響,關於調研報告,每個人一定要依據上級的命令,制定出切合實際的調研計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1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全面落實_、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於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我縣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專題審議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根據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們組織調查組,對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先後聽取了農辦、環保、經貿、農業、林業、工業園區管委會等部門的有關工作情況,召開發改局等相關部門座談會,走訪20個鄉鎮、街道,實地考察了部分醫化企業,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年3月,我縣提出了建設生態縣的目標:爭取到20__年,把仙居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達高效、人居環境優美、社會文明進步、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目標。x年6月,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於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並提出審議意見。近年來,按照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制訂和實施規劃,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重視環境保護和汙染整治,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縣政府把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納入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x”規劃,在建立工作機構、召開動員會議、與各相關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制訂生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並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組織編制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經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制訂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實施細則》,生態鄉鎮規劃編制已作了相應部署;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生態環保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樹立生態環保理念。

(二)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生態環境。各有關方面按照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加強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管理。一是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戰略。大力實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還林,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強化森林保護。五年來,完成封山育林75萬畝,綠化造林12萬畝。二是實施百萬畝生態公益林建設。建設生態公益林113萬畝,其中省級73萬畝,縣級40萬畝,全面實行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基金制度。三是紮實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小區4個,面積1。9萬畝。四是開展生態鄉鎮、村和綠色建立活動。建立了橫溪、白塔等2個生態鄉鎮和高遷下屋、上麻等8個市級生態示範村;建成綠色學校23所,其中省級5所、市級10所。

(三)發揮自然生態優勢,生態經濟發展初見成效。一是生態農業穩步發展。已初步形成了楊梅、三黃雞、高山蔬菜、優質米、淡水養殖等為主的種養殖業,建成各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4個,面積14萬畝,綠色食品基地和有機食品基地1萬畝,53只農產品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其中楊梅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x年產量3。5萬噸,產值3。2億元。二是培育發展生態工業。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工業產業佈局和結構,加快現代、永安等工業集聚區建設程序,初步形成“一城四園”的格局;重視引進高科技專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加強醫化等行業的技術改造,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全縣已有4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成省級綠色企業2家,市級綠色企業2家。三是生態旅遊蓬勃發展。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楊梅觀光體驗、“農家樂”等生態旅遊。已建成25個農家樂休閒旅遊村(點),x年共接待遊客35萬人次,其中楊梅果園觀光遊人數達6。5萬人次,門票收入超過60萬元。

(四)有重點地實施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一是重視醫化行業汙染整治,促進醫化行業改造提升。對上規模企業要求加快環保設施投入改造,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規模小、裝置工藝落後、難以治理的小化工企業實施關停。實行排汙申報許可制度,禁止無證排放,努力控制排汙總量。規範專案審批程式,嚴把專案審批關,相關專案實行環保前置,堅持執行“三同時”驗收制度,加強專案後續管理,控制汙染源頭。二是加強農業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優化畜禽養殖業佈局,重視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出臺了《仙居縣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有機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減輕農業面源汙染。三是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以改廁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十百”工程,完成示範村7個,整治村100個;實施“百村飲水工程”,完成了291個村514個自然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解困和改善飲水條件人口17。96萬人;開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個鄉鎮建立垃圾中轉站,295個行政村建有保潔隊伍,全縣去年清理垃圾數量達3300噸;消滅露天糞坑6022座,建造公廁195個。

(五)生態環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環境事件預防和應急體系。制定環境突發性汙染應急預案,落實環保應急措施,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理了一些環境突發事件,緩解社會恐慌,維護社會穩定。二是加強環境監察巡查。對一些環境影響大、群眾反響強烈的汙染專案進行重點監控,對市控重點汙染源實行“月巡查”,一般汙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嚴厲查處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汙染事件。針對一些“三廢銀”冶煉、非法煉油等突出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予以重點查處。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由於我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又地處靈江流域上游,加上以醫化行業為主的傳統產業佈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存在一定矛盾,生態縣建設一些經濟指標完成難度較大,環境保護壓力較重。

(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還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涉及20多個部門和所有鄉鎮、街道,但少數成員單位重視程度還不夠,配合意識還不強,面上工作進展不平衡,部門之間、城鄉之間還未有效形成整體合力;生態環保宣傳的深度廣度還不夠,有關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時貫徹落實;一些環境汙染主體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環保問題較為突出;廣大群眾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缺乏理性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不濃。

(二)環保基礎設施落後。環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汙水處理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艱難;城市環保基礎設施落後,汙水收集管網、排汙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集鎮環保設施嚴重缺乏,農村幾乎沒有環保設施;城區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區、城郊及多數集鎮沒有自來水設施,飲用水安全問題較為突出;一些涉汙企業汙染處理設施落後,“三廢銀”等廢金屬集中冶煉設施尚未建成。

(三)重點生態區域保護形勢嚴峻。一是永安溪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河道採砂點多面廣,影響了永安溪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一些攔河工程影響魚類生存繁殖環境;部分土地整理專案影響了沿溪溼地保護和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是沿溪沿線森林景觀檔次不高。森林結構不合理,林分質量不高,觀賞性不強。三是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較低,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尚未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與林農生產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環境汙染點多面廣,汙染事件時有發生。一是醫化、工藝、廢金屬回收等行業汙染面廣量大,部分醫化企業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汙投入不足、排汙設施執行不正常、超標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現象,少數限期治理企業進度緩慢,違法排汙現象時有發生,區域性汙染問題嚴重。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忽視生態環境保護而盲目引進高汙染專案的問題。以“三廢銀”為主的廢金屬回收冶煉遍及城關及周邊地區,並有向邊遠鄉村蔓延之勢,導致空氣和地下水汙染擴散。二是農業面源汙染問題較為突出,濫用農藥、化肥現象仍然存在;畜禽生產總體上還處於粗放、落後的經營狀態,汙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鎮、農村生活汙水直排,水環境汙染狀況令人擔憂,農村生活垃圾亂丟亂倒,環境髒亂差現象隨處可見。三是跨區域汙染問題呈上升趨勢,治理協調難度較大。

(五)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任務艱鉅。城南化工區被列為市重點監管區,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達標,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務,將給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大的制約。根據目前情況,城南30多家醫化企業,大部分汙染處理設施裝置落後簡陋,有的甚至沒有處理設施,各項汙染物排放指標要達市驗收控制目標,難度很大,壓力很重。

(六)生態環境支援保障和管理能力較為薄弱。生態縣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還未形成,生態補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氛圍未真正形成。生態環保管理力量不足,執法條件較差,設施裝置落後,難以適應生態環保形勢發展要求。

三、幾點建議

生態環境是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營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要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深刻認識生態縣建設的科學內涵,認真研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當前和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貫穿於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擔負起決策、指導、協調、監督等各項職能,各成員單位和鄉鎮、街道要緊密合作,主動參與,進一步明確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種媒體,採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思想認識,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加大縣城排汙管網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實現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全部入管網集中處理;重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研究處理好縣垃圾處理工程的一些實際問題,力爭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積極探索垃圾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模式。重視城區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區、城郊和集鎮的自來水設施建設,切實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改進環保治理設施,提高汙染處理能力。支援儘快建成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設施。

(三)加強重點生態區域環境保護。一是切實加強永安溪生態環境管理。對永安溪採砂,要科學安排、嚴格審批、從嚴監管,確保合理有序開採,嚴禁在魚類繁殖期採砂,防止過度濫採而影響永安溪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行洪安全;重視解決好攔河設施建設帶來的魚類生存繁殖環境破壞問題;實施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加強永安溪沿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溼地自然環境保護;妥善處理好土地整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二是加強景觀林建設。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兩側山體和風景名勝區,實施林相改造,發展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增強生態功能,改善景觀效果,提高觀賞品位。三是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縣級專項生態補償基金,落實40萬畝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並要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研究解決林農的生產生活實際問題。

(四)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優化生態環境。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迴圈經濟。以綠色農產品作為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生產,發展生態農業;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導向,積極推進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發展低消耗、低汙染、高科技、迴圈型的生態工業,要嚴防產業轉移中的高汙染專案轉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發展生態旅遊並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切實加強汙染治理。深入實施“811”環境整治行動,繼續推進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汙染整治;要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加強監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環境汙染。要重點抓好醫化行業的整治,重視解決工藝企業的汙染問題,限制廢金屬回收業的無序發展,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白銀等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程序,實行汙染集中治理,規範冶煉行為。要重視跨區域環保協作,防止跨區域環境汙染問題。三是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全面推進以村莊整理、舊村改造、下山脫貧、生態移民為主要內容的城鄉一體化程序,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加快農村改水改廁程序,減少農村生活垃圾汙染;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優化養殖業佈局,推行生態養殖模式,切實解決種、養業的汙染問題。要繼續重視研究秦州養殖場的處置問題。

(五)高度重視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工作。要按照城南化工區環境汙染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進醫化企業汙染治理工作。對重點醫化企業,要求加快完成廢水、廢氣規範化治理工作,健全企業環保管理制度,安裝線上監測監控裝置,建立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對限期治理的企業,要下達限期治理任務書,督促企業制訂汙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環保設施改造投入,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期限內不能完成治理的,要堅決予以關停;對停產治理的企業,下達停產治理任務書,汙染整治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對列入關閉的企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採取有力措施,用足各種手段,確保關閉到位。同時,要認真做好城南化工區驗收的準備工作,建立醫化企業汙染治理檔案,確保今年10月份通過市級摘帽驗收。

(六)完善保障機制,提高生態環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援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機制。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向省、市爭取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轉移支付、產業合理轉移等途徑,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三是加強生態環保管理能力建設。充實生態建設和環保管理力量,加強隊伍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重視環保執法現代化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更好地適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求。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2

目前,鎮黨委、政府在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將農村規劃佈局、村容村貌、環境整治擺在了十分重要位置,要求大力加強環境整治和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並以多種形式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部分村容村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由於經費、人員及村民素質等因素制約著多項工作的總體推進。

一、當前農村環境整治面臨的問題

(一)農村生活垃圾不斷增加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種類、數量也持續增多,大部分未經處理及垃圾分類,就隨意丟棄、傾倒,成為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及細菌、疾病的傳染源,給當地村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20xx年4月起,鎮農村垃圾清運由縣執法局統一招標的第三方公司承包,但該公司對我鎮農村垃圾沒有及時清理,導致垃圾堆放過多、異味重,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低

目前我鎮農村的生活汙水處理率約佔總戶數xx%建成無害化廁所約佔總戶數xx%,寶塘村220戶和五豐村173戶“廁所革命”正在推進,大部分村民生活汙水都是順著自制排水溝流到田裡,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造成土地汙染日趨嚴重,地下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

(三)農村環境整治設施、人員配套不齊全

農村住房大多著力於主體工程建設,而對道路、綠化、排汙、衛生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部分村級衛生隊伍不健全,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甚至部分村建立的公共衛生設施也因打掃不及時、管理不當、資金缺乏等造成設施裝置經久失修,長期未納入使用。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村民環保意識不強

農村生產技術落後,資訊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不少村民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衛知識指導,尚未養成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習慣,相關部門宣傳教育未能全面進村入戶,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導致農民參與環境整治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二)環境整治投入不夠

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及環境整治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村級衛生隊伍、環衛人員等需加強,在加上缺乏有效投融資機制和政策,導致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工作開展難度較大。

(三)環境監管力量不足

鎮村兩級分別建立了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設立相關負責人,但因農村具有範圍廣、地勢多樣、人員分散等特點,宣傳教育及監控管理等難以全面普及和隨時管控。

三、加快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環衛隊伍建設

各級黨組織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因地制宜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強鄉村環衛隊伍建設,積極發動群眾主動參與環境整治工作,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境衛生保潔執行管理的長效機制。同時,建議縣執法局加強對第三方公司的管理,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更好地服務。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海報、廣播、宣傳單、微信微博等,通過壩壩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等措施,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和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農業生產指導,抓好專案資源整合

積極向村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幫助解決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農藥等化學物質使用過多等問題,有效減輕水源汙染及土地汙染。同時,將農村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文明村鎮建設、“廁所革命”、村衛生室建設等有機結合,抓好環境整治試點示範,從而產生集聚效應。

(四)多渠道整合資金,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將農村環保和環境整治專案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年提高生產總值的比重,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可適當通過村集體和農民自籌的方式增加農村環境整治資金,設立“村衛生保潔基金”,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並公開透明資金使用方向。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3

關於縣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調研報告

近日,為紮實推進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肥西縣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在常委會分管領導的帶領下,赴縣農委和部分鄉鎮村居,採取聽取彙報、實地察看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對美麗鄉村工程建設情況及農村環境“革命”工作進行了調研,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整體規劃不夠科學。我縣美麗鄉村建設中,規劃的重點主要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停留在拆並幾個村,再造一個安置點,沒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同質化建設嚴重,特色化建設不足,有新居無新貌的現象比較突出。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短期行為多、長遠設計規劃不足,沒有形成全縣“一盤棋”思想,美麗鄉村建設多為鄉鎮各自為陣,不能形成全域帶動、協同發展的聚集效應。

(二)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調研中發現,我縣絕大多數美麗鄉村都是基礎型的硬體建設,資金投入和專案建設主要是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直接投入產業發展的資金較少,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發展後勁不足。此外,我縣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大多依賴政府財政投入,儘管重點打造一批特色農業,但因產業發展投資較大,還處於打造“盆景”階段,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相差甚遠。

(三)文化產業融入不足。儘管我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因地制宜,能夠深入挖掘鄉賢村訓、人文典故,並且大力建設中心村大舞臺、休閒廣場、農家書屋等,業以此為依託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但就全縣而言,在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佈局上還沒能形成同頻共振局面,發展結構單一,沒能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

(四)後期管理體制不完善。我縣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革命”工作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並村推進,群眾生活將更加集中,探索新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新的體制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建成後的鄉村的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維護管理。我縣目前對已改廁所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尚未建立全覆蓋式的後續管護機制。另外,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革命”工作過程中,群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群眾主體作用發揮 不明顯。

(五)資金整合不到位。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革命”工作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做保障,而現在點多面廣的操作模式,使資金使用過於分散,既形不成特色,也打造不出亮點。例如道路建設、環境衛生整治、旱廁改造、汙水管網、安全飲用水、小型水利配套、土地整治等,這些經費因為各自都有使用的規範和要求,導致基層不能將專項資金與美麗鄉村及農村環境“革命”工作建設專案有效結合起來統籌使用。

二、意見建議

(一)統籌規劃,凸顯差異化發展。在編制規劃時,要因地制宜、定位準確、主題突出,與產業發展同步建設,要綜合考慮農村地理特徵、發展現狀、人文歷史和旅遊開發等因素,結合城鄉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做到“城鄉一套圖、整體一盤棋”,將美麗鄉村建設和整村推進相結合,把值得保留的村居和現代化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避免重複建設。依據規劃,著力體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宜居則居、宜文則文”的原則將建制村分類規劃,確保村莊規劃設計科學合理。

(二)抓好銜接,打造鄉村產業新格局。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示範專案相結合,以此來扶持我縣美麗鄉村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品牌產業和生態產業的發展;制定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大農產品資源整合,增強村級“造血”功能。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旅遊度假區、景區、產業園區相結合,通過專案化實現農業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在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以專案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業觀光體驗產業,推動形成農旅複合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美麗鄉村提供發展後勁。

(三)深度挖掘,激發鄉村文化新活力。要依託產業發展,緊跟時代步伐實施“”農村文化+”發展戰略,打造旅遊節慶活動,積極探索美麗鄉村與休閒旅遊、民宿體驗相結合,不斷拓展鄉村旅遊的廣度與深度,藉助各類平臺和科技手段推廣民俗文化品牌,擴大鄉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精選特色鄉村文化示範專案打造,做大做強本地鄉村文化品牌。

(四)創新機制,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是村民,要把政府大包大攬向群眾參與轉變,探索並推廣村事民定協商民主議事會,就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密切關注的重要事項開展協商議事活動,讓村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建設中來,力求取得最大共識。完善建設後期的維護管理考評機制,將美麗村建設與農村環境“革命”工作後續管理作為鄉鎮常態化工作,強化日常性監督管理,實現美麗鄉村建成後的有效治理。

(五)整合資金,發揮資金最大效益。建議政府將美麗村建設與農村環境“革命”工作的各項資金加以整合,統籌規劃,集中投入,合理使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使各部門切實做到工作推進協調配合,專案安排無縫對接,避免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專案資金使用管理監督檢查,提升整合績效。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4

峪河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彙報峪河鎮轄33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人口5.1萬人,面積69平方公里,為典型的農業鄉鎮。今年我鎮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當作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於4月8日召開了全鎮33個行政村和所有職能站所參加的環境整治動員會,全面開展好該項工作。

一、加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開展並取得實效,我鎮成立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鎮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環境衛生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和責任分工。出臺了《關於全民動員開展“清潔峪河大行動”實施方案》、《關於加強鎮區環境整治的有關規定》等檔案,除支部書記負總責外,要求各村至少一名村民代表全面負責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

二、加強宣傳力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幹部群眾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鎮始終以轉變群眾觀念為前提,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通過全體機關幹部職工會議,村支兩委培訓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安排佈署。各村相繼召開了村民代表和黨員會議,傳達貫徹相關會議精神。

二是張貼發放《關於加強峪河鎮環境衛生管理的若干規定》1000餘份,在各村懸掛攔路標語300餘條,做到了環境衛生整治家喻戶曉;

三是鎮政府派出2輛宣傳車,宣傳相關規定和檔案。

三、狠抓工作落實,農村衛生整治初見成效

一是抓好鎮區的環境整治。鎮城管辦在其它站所配合下,主要整治鎮區的廣告牌亂掛亂放、小攤亂擺等現象,並派出灑水車噴灑鎮區主要幹道。

二是建立長效機制。每村新建了3至5個垃圾池,並配置垃圾桶,把每週五作為環境整治活動日。各村按照每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的標準負責日常村莊街道的清理,保潔人員工資暫時按照村兩委副職待遇由村委會支付。

三是20xx年以來鎮黨委組織了3次環境衛生整治大檢查活動。各村由村幹部帶領清除垃圾、清掃街道,鎮領導分兩組由書記和鎮長各帶一組到各村檢查評分,排出先進和落後村進行全鎮通報並將成績存檔作為年終考核重要依據。

截至目前,我鎮已累計配備保潔員140餘人;清理亂貼亂畫6000餘張,拆除亂搭亂建203處,新建垃圾池69個,鎮村兩級共累計投入100餘萬元,農村人居環境面貌整體得到很大改善,整治初見成效。

中共峪河鎮委員會峪河鎮人民政府

20xx年4月20日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5

通過對調研問卷的分析,發現了很多問題,公共場合,只有57%的人垃圾進桶,說明半數多一點的人注重公共環境衛生,其餘43%的人這種觀念不強,說明大家衛生習慣很不好,我建議大家都來提高自己的素質,不要亂丟垃圾。

在少用塑袋的調研中,64%的人認識到這一點,53%的人沒注意到,說明人們的頭腦中環保概念不足,我建議政府何環保組織應該加強倡導的力度,並且政府應該加大經費投入。

在家庭生活中,廢袋妥善處理的佔到43%,隨意的佔到57%,問題很嚴重,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吧廢袋處理好。

對滿地廢袋的感受習慣的佔6%,說明很多人好沒有意識到廢袋的危害性。討厭的佔22%,說明大家對環境的審美意識還是有的。無奈的佔到50%,說明多數人對廢袋很討厭,但囿於人們的自私和醜陋的習慣,無法糾正這一惡習,或者說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們單靠一兩個人無力解決。擔憂的人佔到22%,說明很多人擔心環境的汙染。我們一定要想辦法主力號廢袋。

支援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的人佔到93%,說明大家認識到尾氣排放的危害性。不瞭解的人6%,說明這些人還缺乏認識。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控制尾氣排放,大家一起來努力,環境一定會好轉的。

對包裝袋太大造成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有71%的人認識到了,這很好。對於食品分裝太小,用袋太多以至於嚴重汙染環境,有32%的人認識到。

其實最後兩個問題是很嚴重的,而政府又是最沒有注意的,我建議政府應該規定包裝的規格,避免環境惡化和資源浪費。

環境的調研報告篇6

近年來,正陽關鎮鎮政府在紮實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加強村莊規劃佈局,引導農村建設,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村容整潔擺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確要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注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村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些試點示範村、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也有不少村環境衛生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為了徹底改變全鎮的環境衛生,真正做到“三清兩化”,鎮政府特別組織力量,進行了調研,先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當前農村環境衛生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生活汙染不斷加劇。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之生活汙水和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現場觀察到,農民生活汙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隨意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汙染越來越重,區域性地區溝渠淤塞,汙水橫流。拱辰社群環城路有一個的簡易垃圾池,周邊200多戶的生活垃圾全部傾倒在河邊,大雨來時直接被大水沖走,給周邊的村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二)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

大多數村(居)只注意居民住房主體工程建設,而對新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汙、衛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汙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

(三)管理機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級衛生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衛生管理機構,環境衛生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衛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汙水)的責任沒有落實到位。

(四)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

目前村自來水水源大多為地表水,極易受到各類汙染源的侵蝕,水質差,且大部分無處理裝置;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嚴重影響農民生活用水。部分村民還未安裝自來水,問題比較突出的如北臺村、譚套、花門等75戶,要求安裝自來水,問題多次與鎮政府聯絡,但由於目前火車站的自來水壓力不夠,只能等新增自來水新管線方能解決。

二、主要原因分析

當前我鎮發展的環境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累積所致,其根源在於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

一是重視不夠。這幾年以來,環境整治的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社群,對農村環境工作重視不夠,廣大農民的生存環境權益未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工作,既無全面系統的措施,也無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基礎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支撐、監督考核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投入不足。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欠帳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務投融資機制和政策,導致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雖然每年村有元的環衛經費,但到現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裝運及其他環境整治的經費都要村委先行墊付。

三是意識不強。不少群眾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衛知識作指導,尚未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相關部門環衛宣傳教育力度不大,未能達到進村入戶、家喻戶曉,導致農民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農村的主體作用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快推進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鎮農村環境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已經成為影響全鎮發展的突出問題,應引起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此建議:

(一)將農村清潔工程列為鎮政府主要工程,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是一項縮小城鄉差距,造福百姓的基礎工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勢在必行。建議黨委、政府進一步重視抓好農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政府的主要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民人居環境。

(二)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

要科學編制鄉鎮、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建設村鎮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設施區域共建共享。要以市、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認真編制農村環保規劃和垃圾處理等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向農村覆蓋延伸。

(三)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

要積極爭取省、市、縣專案資金支援,同時,鎮政府應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於鄉(鎮)、村垃圾(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中轉補助;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由村集體(置換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體房用於衛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讓所得)和農民自籌,也可設立“村衛生保潔基金”。從長遠看,鎮政府應將農村環保和環境衛生整治專案納入財政預算,逐年提高佔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

(四)注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黨委、政府應把農村環境汙染防治納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總體安排,抓緊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將環境整治納入鎮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加強鄉村環衛隊伍建設,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境衛生保潔執行管理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