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教父》讀後感精選三篇

心得體會 閲讀(2.15W)
當品讀完《教父》這部作品之後,心裏難免會產生一些新的感悟,不如寫一篇讀後感將內心所想記錄下來,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教父》讀後感精選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教父》讀後感精選三篇

《教父》讀後感精選1

集權制存在自然有其道理。亞里士多德説:君主制在道義上成立的唯一前提是,王和王族的美德超過了其他民眾美德的總和。我同意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按照這句話,只要民眾的美德之和小於某一個家族,那麼,讓這個家族掌管國家就是符合道義的。在這種情況下,集權制的存在就符合道理。

或許,第一個集權者並不擔心自己,他擔心的是他的子孫是否能夠像他自己那樣具有足夠的能量和影響力。柯里昂應該已經注意到家族的興衰關鍵在於是否後繼有人,因此,在臨死之前他還在培養孫子的膽量。孩提時期是最重要的,老教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在意自己的那張可怖的臉孔是否會把孫子嚇得哭,他在意的是孫子面對恐懼是否能鎮定自若。老教父沒有意識到也是不可能意識到的是,他的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説法之間有所不同。亞里士多德説過,“集權的前提是美德而不是膽識。”

權力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不可能通過血緣關係傳遞,也不可能專屬於某一家。權力只可能屬於那些理解其含義並能準確使用它的人,而那些人就是具有美德的人。權力這個存在之物,從它誕生那天起,就已經定義了它的擁有者,這個擁有者並不是任何具體的個人而是神的化身。人可以竊取權力,可以搶奪權力,但是,當那些非法者把權力之劍握在手中的一霎那,當他們的屁股粘上權力寶座的同時,權力之劍已經失去了光芒,權力的寶座也立刻黯淡無光。這,就是神的法則。

值得慶幸的是,我是一個男人,而且是讀過《教父》的男人。

《教父》讀後感精選2

花三天時間看完了《教父》,如果不是去年暑假拉着老爸一起看了電影,也許會讓我更着迷。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經典的東西值得花更多時間。

的確,不應該帶着某種“偏見”看待這部小説,正如“長期仇視和崇拜一個民族,其在心理上就是奴隸之邦”。但的的確確有很多值得長時間並不止一次地去感悟和品味的道理,忠誠,智慧,勇敢。任何一個品質的具備都足以讓人發光;家庭,友誼,理性。無論擁有哪個都可以獲得休養生息的力量從而堅持一種韌的戰鬥。

封面上寫着:《教父》是男人的聖經。以前聽説《簡·愛》是女性的聖經,我明白這都是很高的評價,遺憾是卻不能很好理解它,因為從來沒看過《聖經》,缺少一種對比感。拋開電影拍案叫絕的演技和驚世駭俗的登場等等先入為主的佔據而言,個人理解,《教父》裏有一種道,顯然這是已經超越了諸如“真誠即道”的一種道,後者只是一條路。

印象很深的一個細節,大蕭條的時期,人們為了生計或找工作徒勞無功或領救濟放下尊嚴,而唐的手下昂首闊步上街,口袋塞滿銀幣和紙鈔,不擔心會丟掉工作。説唐沒有“認識並引領時代”又何嘗是平心之論呢?當然,誠如饒毅老師説的那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所以才在第一頁單獨寫着:財富背後,總有犯罪吧。

也許是由於“脈脈不得語”,亦或感慨太多不知從何開口,它或許就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這並不是説它給了讀者點金的魔棒和功利的捷徑之類,教父的偉大成就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在那個斑駁陸離的初年。而他那自定義的人生或許也有着不可抗拒的一面,拋下面紗,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毋庸置疑的是,他突圍路上所展現並獲得的那些卓越品質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變得不再適用眼下這個時代,只會更加照耀我們前進,值得永遠學習和借鑑,回味並談及。

一直以來,生活是要高於作品的,有哪部作品不是源於生活的呢?或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教父”,而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人類。

《教父》讀後感精選3

“這書你也敢看?”同伴驚呼。讓我疑惑,怎麼就不敢看了……

“裏面什麼都敢寫……”這讓我明白了。

這裏面有什麼不適合我看的呢,或者説有什麼不適合讓我同齡這一代人知道的呢?是什麼讓譯者還要在書序這樣一個嚴肅理性的地方片面否認這書的思想?抵制資本主義毒瘤?防止生活腐化?摒棄個人英雄主義?隔離成人世界的險惡無奈?

還是在手忙腳亂的掩飾美麗背後的齷齪不堪?

書中的主角是一羣地下社會分子。他們利用光明社會但卻對其沒有尊重,這些地下領導層利用各種可乘之機幹着一些奇妙的事情,從私人復仇到演藝界評獎等一切的事項,都會按照精妙途徑迂迴進探然後達到所需結果,一切看起來不可思議而這不可思議也只不過是認知慣性帶來的。世界並不是本來如此,問題也並不是只有一種解決方式,教父用事實告訴人們:我們維持着的世界比上面那個更光明,更有利可圖,我們解決問題比上面那些組織更賣力,更快捷且無後顧之憂,所以,把信任交給我們,而不要依賴上面那個不為你考慮的偽善笑面。

永遠的利益,永遠的利益,教父抓住這條放之四海皆準的準繩,遊刃有餘地翻雲覆雨。

這種翻雲覆雨的能力足可以對社會造成極大威脅,但教父的沒有,可喜的是,教父自己也有一條堅韌的道德準繩,善惡分明(把這當作理想的善惡吧)。所以,除了非法(但顯然是否非法也不能説明是否正義)之外,教父勢力的存在沒有任何不妥。甚至,作為地下社會中的領導層,他能巧妙的實現自身價值,能顧及到光明社會的死角,並且修理它。暫不論教父的修理行為有幾分功利,這種行為已經是在造福。因此,向水管工緻敬!

而光明社會中的人們都在幹些什麼。形成社會、維護秩序、傳承文明……由於缺失可供對比的同類,人類一直以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自居,於是,看着社會不斷髮展,人們欣慰地自大起來:看,我們創造出個完美世界,至少,是個美麗的世界——書上如是説(當然不是這本書)。涉世不深的我們學着書上的文藝腔調自我安慰或互相安慰,無意間被矇蔽,全然沒有看到完美世界身下脆弱的下水道——大機器在這裏無法容身也便沒了耀武揚威的能力,於是這裏就成了囤積光明社會體制漏洞的地方,而我們被保護着,不會看到光環下的齷齪。社會善意的矇蔽了我們,於是大多數人有充足的安全感,也許部分因為這一點社會才相對安定。

《教父》透過脆弱的地表,呈現給我們一個完全在地下的世界,它的魅力部分來自於新鮮感,更多的,還來自於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