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人大評議材料關於xx縣脱貧攻堅工作情況彙報

工作報告 閲讀(2.79W)
做好理論研究工作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人大常委會以人才隊伍培養為抓手,夯實理論研究工作基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人大評議材料關於xx縣脱貧攻堅工作情況彙報》,以供參考。

人大評議材料關於xx縣脱貧攻堅工作情況彙報

  一是黨政線統領。建立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雙指揮長的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指揮部,以縣為統籌、鎮為戰區、村為陣地、組為網格、户為目標,組建15個鎮級指揮部、119個村級指揮所和駐村小分隊、963個網格,抽派36名縣級領導駐鎮指導,2812名幹部脱產駐村辦公,64名“第一書記”進駐貧困村,3000多名鎮村幹部堅守一線,發動2000餘名鄉賢寨老協助參與,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實行周調度、日研判、日督查、日通報等運行管理機制,形成上下聯動、立體高效的指揮調度和推進實施體系。
  
  二是業務線精準。始終注重精準識別,嚴格把好入口關、動態調整關和退出關,做到應進則進、應退則退,確保過程規範、羣眾認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堅持把業務主線貫穿脱貧攻堅全過程,對照打贏脱貧攻堅戰要求,結合貴州省“四場硬仗”和“1+10”扶貧政策文件,堅持因地制宜、靶向治療,按照“定人、定事、定標、定時、定責”的原則,系統制定收入達標、“兩不愁”、住房醫療教育保障、交通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飲水安全保障、電力通訊網絡設施建設、法治宣傳、資金保障、督查問責等攻堅方案300餘個,統一推進業務工作,做到全縣上下一盤棋、一個調,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常態化、高頻率開展督查,對因工作不力、作風不實、推進緩慢、效果較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格問責,督促問題整改到位。四年來,共計編髮涉及脱貧攻堅督查通報245期,通報批評121家單位641人次,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共22人次。
  
  三是幫扶線全面。搭建“三聯一會”、“4321掛幫”[[vi]]、“週二集中幫扶日”等活動載體,省市縣213家單位掛幫15個鎮(街道)、64個貧困村,11483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户,做到“不脱貧不調整、不脱貧不脱鈎”,幹部幫扶資金3694萬元,協調幫扶項目335個1.21億元;深入推進“百企聯百村”扶貧行動,引進幫扶企業281家,落實幫扶項目218個,幫扶資金1.48億元,解決貧困户就業2611人;推進71個村企結對幫扶、雙向互派,其中64個貧困村實現全覆蓋;積極對接上海市楊浦區對口幫扶工作,落實幫扶項目34個,幫扶資金2700萬元,形成了專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的聯動格局。
  
  “三產融合”,拓寬發家致富路
  
  產業是農村脱貧的支撐,農民增收的必備條件。我縣實施特色興縣、產業強縣戰略,以扶持產業、促進就業為重點,加快推進三產聯動,做大做強產業規模,成為“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
  
  一是扭住特色產業不動搖。以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方向,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產銷對接,整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8.5億元,發放“特惠貸”4325户2.23億元,發展壯大茶葉、優質稻、煙葉、果蔬等特色主導產業,貧困户通過發展生產、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基地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形成了“村村有實體經濟、户户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的產業扶貧格局。全縣已創建6個省級農業示範園區,建成茶園60萬畝、優質稻基地20萬畝、煙葉基地5萬畝、特色果蔬基地34萬畝,創響“湄潭翠芽”“遵義紅”“茅貢米”等知名品牌,打造中國茶城、黔北季皇農產品交易中心等大型專業市場,成為中國茶產業扶貧示範縣和全國茶業第二強縣。2017年,全縣茶產業綜合收入達102億元,惠及8.8萬户35.1萬人。
  
  二是鎖定綠色工業做文章。統籌推進農業、工業產業園區建設,形成完整的農業生產、加工體系,促進現代農業與綠色工業有機銜接,率先建成全省首個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現已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同步建成4個鎮級創業園。園區以茶葉、糧油、辣椒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體,實行綠色產業准入制度,入園企業259家(規模企業84家),帶動發展專業合作社504家、種養大户546户、家庭農場60家,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户”等利益聯結、抱團發展模式,增加了就業崗位,轉移就業2萬餘人。
  
  三是依託生態旅遊求突破。構建以山水田園風光和茶旅一體化為主線的全景域旅遊體系,推動茶旅、農旅、文旅、康旅、體旅融合發展,建成中華茶文化博覽園、翠芽27°4A級景區和中國茶海、茶博館、雲貴山、水湄花谷等25個精品景區景點,獲批建設國家級桃花江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成星級酒店、旅遊公路、旅遊公廁等配套設施,形成“快進慢遊”服務體系,“茶海湄潭”煥發無窮魅力,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全縣建成生態遊、文化旅遊、茶旅融合扶貧示範區共25個,帶動發展農家樂、茶莊、茶樓等830家,農民通過景區打工、銷售特產、餐飲服務、入股聯營等渠道實現增收,解決就業1萬餘人,惠及全縣8500户2.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