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5篇

調查實習報告 閲讀(1.17W)

調查報告包括了調查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通常用於傳達信息或做出決策,調查報告通過引用可靠的信息源,調查報告的可信度會更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5篇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篇1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着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説,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係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於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鬱悶,之後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症,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後,他終於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就回家了,因為他感覺班裏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現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為,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户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為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後,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於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瞭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鬆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於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篇2

調查內容:

國小生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目的: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勞動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但現階段涉及較多的還是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大中學生,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實際上由於社會的發展、各種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許多心理問題都表現出了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中學生存在的許多心理問題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們的國小時代。因此,對國小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非常有必要。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過程:

1、我們的調查選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編制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ntalhealthtext,簡稱miit)作為測驗材料。

2、從璜山鎮小的四和六年級八個自然班抽取被試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齡為11—13歲,基本上來自工人、一般幹部和知識分子家庭。

調查結果:

1.就璜山鎮小大多數的國小生而言,心理髮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

2.國小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一塊誤區。受中國傳統意識的影響,也受社會、學校的片面人才觀的影響,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許多家庭存在着“重養育輕教育,重生理輕心理”、“智育中心論”等錯誤的家教觀念。一方面對孩子過分溺愛,一味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對孩子過分保護,在許多事情上包辦代替,養成孩子依賴性強、任性固執等個性,使之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發展,把聰明、有知識、學習成績好作為孩子的唯一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沿用的應試教育模式則不但忽視對兒童心理素質的培養,還由於一味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學生好壞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總之,從上述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杭州市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應該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解決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是由應試教育真正向素質教育轉軌,在國小廣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

3.要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改變錯誤的家教觀念,保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4.要特別重視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篇3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 生,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調查小組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

關鍵詞:國中生 逆反心理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為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黃遵憲紀念中學的學生生源地複雜,學生都是經過重點學校篩選完後進入此校的。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可能是由於本校的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然而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為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這正是本次調查國中生心理現狀的目的。

二、調查的目的、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目的是瞭解國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以便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為其能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打基礎。調查對象是黃遵憲紀念中學七年級6個班的同學,總共235人。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發放給學生,然後將卷子回收,統計。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結果: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七年級階段的學生42%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68%,其中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55%,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93%,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59%,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86% 。

2、分析:

從心理角度説,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事物。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為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為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四、建議

1、學校教育方面:

(1)以師愛作為培養師生情感的橋樑,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功效

師愛是教師情感交流的核心,教師必須分析、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待學生一定要有真摯的愛、由衷的情,並表現出極大的關懷和期望。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而這種師生之間真摯、融洽的感情能直接轉化為學生的動力。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情感在消除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引導、耐心教育,去贏得青少年學生的信任,以真摯、友好的'情感喚醒他們內在的最大潛力來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收到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2)多給予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

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2、家庭教育方面:

(1)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為監護的方式。孩子從國小升入中學,生理髮生許多變化,心裏也發生巨大變化,表現在成人感,獨立感的增強。對父母的反覆叮嚀,包辦,代替感到厭煩。他們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把目標轉向自己。從外貌,性格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內心世界,都要自我審視。往往崇拜偶像,如電影,體育,歌壇明星。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

(3)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有尊重理解的氛圍,父母與孩子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導。

3、學生自身方面:

(1)學會理解

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囉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為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

(2)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

(3)學會適應 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的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儘自己所能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的努力!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篇4

[摘要]:由於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貧富差距拉大,人們的心理問題普遍增多。在“高校貧困生”羣體中,他們由於經濟壓力較大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也要比其他學生大得多,因此,相對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貧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學習、生活條件和身心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學業上感到困難和吃力,他們或者因四處奔波打工學習時間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壓力和生活困頓而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由此學業受損而影響其長遠發展。高校貧困生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家長揪心、學校擔心、社會憂心的不可輕視的問題,瞭解和掌握貧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發展,已經成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一、 調查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意義

貧困大學生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個家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通過研究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可以使他們理性地對待貧窮,摒棄“等、靠、要”的依賴心理,樹立起自強自立的精神,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確看待貧富和義利,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經濟貧困的現象。提高貧困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通過個別輔導和行為指導等步驟,分析學生無助、困惑、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和後果,幫助學生直面環境和壓力,進行自我接納和自我欣賞,順利地完成大學學習生活,讓貧困大學生懂得只有擺正心態,奮發圖強,德才兼備,自我完善,才能報效祖國,才能最終徹底擺脱貧困的道理,所以,調查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尤為重要,為此,我調查了長春市奮進鄉興華村、太平村、隆西村、隆北村、一間村。訪問了18—25歲的相對貧困的大學生120名。

二.調查中反映的問題及其分析

(1)自卑心理

表現為現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低,看不起自己。由於經濟的原因,他們過着節衣縮食的日子,與那些衣食無憂、大把花錢的同學相比,難免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反差。貧困生的貧困雖然並非其個人造成的,但是貧困卻常常困擾着他們,影響着他們的學習、生活與就業,有些同學大部分時間用來勤工儉學,學習時間不夠充足,參加學校各類活動也相對較少,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綜合水平弱。此外, 由於在中學時代過分注重應試能力訓練,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知識結構和實際操作技能相對較弱。以上種種不利因素直接導致貧困畢業生

在就業中處於弱勢, 一些貧困大學生由於不能正確對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總是自慚形穢、自我封閉、不相信自己。

(2)焦慮心理

主要表現為恐懼、不安、憂慮及某些生理反應。由於深知家庭經濟的困難和父母的艱辛, 知道上學機會的來之不易,因此貧困生雖然身在學校,卻始終惦記在遠方的家庭,總為家裏擔心。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每年走上社會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難問題日益顯著。面對未來,他們經常考慮自己的理想能否實現,憂慮、彷徨隨之而來。他們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來改變貧困的生活,為家裏減輕負擔,然而現實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 讀書的成本和就業的預期收入產生很大矛盾,因此他們心理上產生很大負擔。諸如此類問題,使他們容易產生對個人的生存和未來生活危機持續的焦慮心理,表現為緊張煩躁、心神不寧、萎靡不振,甚至產生對未來的恐懼感。

(3)抑鬱心理

抑鬱心理是一種消極情緒體驗, 挑戰困難與憧憬未來是貧困大學生心理成長的主線。在大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面對社會現狀,他們既有想進一步學習深造的考慮,又有對找工作不抱希望的擔憂。一方面渴望競爭,尋找到理想職業,以證明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害怕競爭,害怕競爭中的失敗,害怕選擇帶來的風險。這種壓力長期存在, 再加上在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還沒有健全的今天, 大學生各種社會關係會對他們的就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客觀上會造成各種的不平等,特別是有一部分學生在校表現並不是太好, 然而畢業之後卻能依靠父母的關係找到不錯的工作,容易使他們產生“學習無用論”的思想,從而產生抑鬱心理。

三、解決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措施: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着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有些學生不堪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而最終走上自殺之路,為了能夠幫助貧困大學生擺脱心理壓力,健康快樂的過好大學生活,本人提出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幾點措施,具體如下:

1.家庭方面

貧困大學生家庭中,家長儘量不要給貧困生過高的期望,這樣會加大他們的心理負擔。雙方要多理解寬容,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幸福不但是靠錢累積起來的,沒錢但是相互支持理解同樣可以幸福。

貧困生應該樹立自強不息的信念,通過努力實現就學和就業。貧困大學生上學期間應該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增加資本,提高自己綜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學生那樣昏昏度日。

2.學校方面

學生工作既是服務學生也是教育學生,是促進學生成材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學生工作的角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必須和系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學生成材教育聯繫起來,也必須和學生的家庭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聯繫起來。學生工作應該能夠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原因在於,做學生工作的老師是和廣大同學接觸最多的人,對學生思想狀況、心理問題的瞭解是最直接的。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心理健康教育還未有實質性進步,這是所有做學生工作的同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目前,我國高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大多不是心理學專業或臨牀心理學、心理諮詢專業畢業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缺乏專業知識,甚至有的採取輕視的態度來對待。由此,我認為學生管理工作者自身必須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培養和提高心理素質和修養,當好學生的先導和楷模,大膽創造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學生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篇5

離會考日子越來越近,九年級學生在進行緊張的複習迎考,希望自己能夠在會考中勝出,農村國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為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會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心態積極:

男生a:會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鬥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鬆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裏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願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温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隻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隻,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隻。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會考,只要儘自己的一切去考完會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後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後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麼好遺憾了。

2、 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裏,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歎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裏,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鬱悶啊,怎麼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脱,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裏或者是站在工廠裏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國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3、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隻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後的時間裏能夠複習好,我自己制定了複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裏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麼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複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於昏迷狀態。

4、 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後的時間裏,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國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裏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着什麼?不知道!

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希望老師家長注意會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