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愛國主義觀後感精選7篇

觀後感 閲讀(3.26W)

觀後感的過程中,需要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寫觀後感之前一定要對影片的內容做好相關的回顧,以下是大學生範文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愛國主義觀後感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愛國主義觀後感精選7篇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1

七個故事,七位導演,陳凱歌、管虎、張一白、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高口碑的背後是電影的高品質和對細節的把握。再現那些蕩氣迴腸、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他們選擇從不為人知的細微之處着手。

新中國旗杆的設計師,為了找尋製作旗杆的合適材料而跑遍整個京城。

參與原子彈研發的工作者,直到原子彈爆炸那天才在街頭和多年失去聯繫的女友相遇。

為了維護新中國的尊嚴,中國外交部和英方爭奪五星紅旗升起來的第一秒。

這些故事的成功催人淚下,離不開選角的精準和演員的演技。

故事的演員陣容實力強。從惠英紅、黃渤、任達華、張嘉譯,到朱一龍、劉濤,再到張子楓、劉昊然、歐豪、周冬雨,可謂是老中青三代演員匯聚一堂。羣戲的調度有別於以往獻禮片中明星的快閃,而是以故事為主導,讓故事來挑選適合的演員。每個角色都不是可有可無的,他們或成為故事背景中的小亮點,或調用年齡優勢成就角色。正如管虎在選角時所説:“並不是看誰的名氣大、流量多就請誰,標準只有一個——合適。”

在《相遇》篇中,張譯飾演的高遠是參與原子彈研發的無名科學家。當時與原子彈相關的人和信息都是國家最高機密。高遠已與戀人方敏三年不曾相見,且因原子彈研發身患重病。導演張一白將畫面定格在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那天,戀人久別重逢的短短几小時裏,也是最有戲劇張力的時間點。通過愛情去講述歷史,用“平凡”愛情中的波瀾表達“不平凡”時代人物的波折,導演知道怎麼樣最打動人心。而要把高遠對將死的絕望、對戀人思念的壓抑和原子彈成功的欣喜,在短短20分裏演得充滿層次感,演員的演技必須具有説服力。

為了更好地接近角色狀態,張譯閉關十多天減重15斤,而且幾乎全程戴着口罩,台詞不多,所有的表演都只能通過肢體動作和眼神傳達。張譯的“適合”不僅在於外形的貼近,還在於他對於角色心理的把握。當愛人認出他時,他眼睛不住地躲閃,身體向外傾,完全是拒絕的姿態。但是他又不能大步地離開,三年的思念使他忍不住總拿眼角瞥着愛人。愛人向他講述他們相遇的故事,他側轉向她,是傾聽的姿勢,眼神裏是一片哀傷和柔情。

最後在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的歡樂人潮中,他似喘氣般爆發出的笑聲。

這既是一個看到多年心血一朝成功的隱忍科學家,也是一個虛弱的重病患者。他的表演已與角色融為一體,再難區分。

在《北京你好》裏,導演甯浩將“一張奧運會門票”作為這個故事的切入點。

一張薄薄的電影票展示了北京奧運會在中國人眼中的分量,引發了後來一系列的鬧劇。而故事的主人公又必須是性格跳脱張揚的,足以把一場鬧劇變成一場喜劇。這部作品中葛優大爺交出了這幾年最令人滿意的卷子,那種又蔫又痞的腔調和幽趣的京腔又把我們帶回了葛優時代。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張北京意外得到一張奧運會門票,葛優把這個人物的嘚瑟勁兒表現得令人又愛又恨。把門票塞在上衣口袋裏,露出一大截兒,恨不得滿世界宣告他得了門票。隨口蹦出的“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啊”的北京式英語,開個出租車就忍不住和乘客顯擺一番,將門票送給兒子時虛張聲勢的一番做作,丟失門票時鬧得雞飛狗跳的操作,無不清清楚楚彰顯這個小人物的可笑。

但那可笑背後帶着的酸楚,又帶出了奧運會期間,普通國人的在意和驕傲。

其他演員們的表演同樣可圈可點。在《前夜》篇中,主演黃渤很好地壓住了場子,嚴謹的外表下掩不住的韌性和痞氣,活脱脱的高知分子形象。就算是年輕演員飾演的高材生小號手也毫不出戲,那種挺拔而清傲的青年姿態被很好地融合進時代背景裏。王洛勇的外交官、劉昊然的大小夥子、惠英紅的港警等,都調用了他們最為擅長的戲路。只見角色,不見演員,表演上渾然天生,毫無凝滯之感。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以小見大,用小人物去表現浩蕩的歷史。聚焦面對歷史鉅變時個體小人物的生命體驗,我們隨着演員們的精彩演繹,去無限貼近他們,繼而無限貼近那些歷史。如同經緯交織的畫布,那些小人物才是時代的底色,是歷史質感的所在。

故事的角色既是他們,也是我們。我們見證了,參與了大時代的發展。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別人的回憶,也不是書本上枯燥的知識點,而是切切實實地親身參與其中。

我們見證了香港的迴歸,第一次被父母允許熬夜看電視,看鏡頭裏中國國旗時隔百年飄揚在香港上空,那種洗雪恥辱的複雜感受只有中國人才能體會。

北京奧運、汶川地震、火炬被阻,從來沒有那樣一刻能讓我們覺得彼此血脈相連,脣齒相依。

我們的喜怒哀樂和整個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看完點映,我覺得太值了!

這樣好的電影,值得所有人去電影院支持!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2

?集結號》這部電影從8月開始我就想看了,一直等呀等呀,終於等到12月,終於有幸讓我一睹馮氏戰爭片。——震撼!

有人説《集結號》可以給出這樣一個概括性的公式,類似:《太極旗飄揚》+《拯救大兵》+《兄弟連》+《激情燃燒的歲月》+《藝術人生》。也有人早就宣傳稱這是一部中國的“拯救大兵瑞恩”。無論人家説什麼,自己眼見為實——在戰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説到戰爭片,讓我噁心的就是中國戰爭片,連長頂着炸藥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這裏有我頂着!”……(吐了)好假!在這部馮氏戰爭片裏,雖然許多地方採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錶,寬溝找到手錶後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上半身垂直於水平面)!這不是自告奮勇地當活靶子嘛!不過從中也許還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老實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己置身戰場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現。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於非戰鬥性減員。

可見《集結號》並不是傳統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爭怎麼怎麼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階級、宗教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非常佩服導演敢這麼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不記得是《兄弟連》裏寫到過還是《戰神》裏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場上的,這樣的人註定了之後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在烈士陵園,劉澤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結號沒有吹響,知道了大部隊早就撤走留下他們牽制敵人,其實這種舍小為大的事情戰場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後就是發怒了——“你們怕大部隊被咬死,就不怕我們被咬死?我們真的都被咬死了!”這個時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為要知道,傳統戰爭片裏的中國軍人是不可以“自私”的,傳統戰爭片裏的中國軍人是恨不得犧牲一人拯救全軍的。自私的老谷,難道就不是一個可愛的人嗎?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幾個弟兄都當成親兄弟對待——記得《父輩的旗幟》裏,mike説“我要和我的兄弟們在一起。我答應過他們的媽媽把他們平安的帶回去,我已經對他們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這樣的嗎?他要他的那些兄弟們死也不能落在敵人手裏。誰敢對這樣一個“自私”的軍人做正面宣傳?誰敢?誰敢對一個“畏敵”(老谷讓大夥喘口氣,指導員罵他畏敵)的連長做正面刻畫?誰敢?那些傳統戰爭片的導演都不敢,他們都不敢,唯有馮小剛!“一個烈士等於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剛敢在賀歲大片裏那麼拍!”他説:“我不過是把一個人的經歷給拍下來。”哪來什麼教條?哪來什麼英雄主義?有的只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來了。”

之前給了這部電影四顆星,現在又後悔,給了五顆星星。給四星,是因為坐進電影院裏看這部電影,總感覺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有點不值票價和造價。可是,正如人家説的,看電影都帶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的話,那就沒幾部好電影了。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3

一顆赤心肝膽照,為國捐軀又何妨。愛國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該擁有的特質,一個人如果不愛國,就算他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值得人們尊敬。相反,就算他是一個無名小卒也值得人們永遠記住他。

因此,愛國的意識從小就應該擁有,像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樑更應該有一顆愛國的心。寒假裏,閒來無事便看了幾部電影,沒想到的是,影片內容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電影《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主人公馬小跳就有一顆懲惡揚善﹑愛國的心,並且有着遠大的志向。電影情節中,馬小跳看似調皮,其內容卻有着正義善良的故事情節。人物在進步成長,也正在不斷的磨鍊之中。我們也應這樣,從小定下為祖國做貢獻的志向,不斷努力最終實現願望。

做到擁有一顆愛國的心並不難,難的是擁有愛國的精神。電影中有無數擁有愛國之心以及愛國精神的人。電影《閃閃紅星之紅星小勇士》以及《小兵張嘎》中的兩位小英雄,小小年紀便有了為國而戰的決心和勇氣,這是我們當中許多人都難以做到。而電影《背起爸爸上學》中的主人公更是有着堅強的意志,感動至深的場景讓我幾度潸然淚下,他們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愛國,心中永恆的話題。我們身上肩負着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樣,做一個愛國、保衞家園的好孩子!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4

青春,是一朵嬌豔的花,永不凋謝;青春,是熾熱的驕陽,永掛天邊;青春,是一首壯烈的讚歌,永遠迴旋於心房。《青春之歌》透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來反映了一場歷史大風暴,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青年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我們作為熱血青年,更加就應把握青春,學會成長。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的,任何人都回避不了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長起來的,它需要我們的勇氣。()此刻的青年學生,不少人害怕長大,不想長大。只是一味地玩世不恭,遇到什麼事情都找父母,求朋友,而自我就根本什麼都不去想怕辛苦,怕麻煩,怕失敗,怕承擔,怕勞累,怕職責……他們習慣了讓別人安排好一切,走被別人設計的人生,迷迷糊糊,並自以為順理成章、盲目地一路走下去。

林道靜雖然有着悲慘的命運,但他卻一向與命運作鬥爭,無論是多大的困難,都沒有將林道靜擊倒。應對後母對她的刻薄;官僚特務一次次的苦苦相逼;餘敬唐的欺詐;愛人餘永澤的懦弱、自私、迂腐和專制,他並沒有委曲求全,為保生命過安逸、舒適的生活。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氣,她的剛毅和那一顆勇於應對生活中不幸的心。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5

在眾多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閃閃的紅星》。而“想要勝利不能靠等,要去鬥。”是《閃閃的紅星》裏最讓我刻骨銘心的話。

?閃閃的紅星》給我們講述了潘冬子的爸爸去執行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臨走前他給潘冬子一棵閃閃的紅星當紀念,後來,冬子的媽媽為了保護解放軍被地主胡漢三活活的燒死在了一間茅草屋裏,於是要為媽媽報仇就當上了紅軍,在與敵人戰鬥時,冬子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在大叔和宋大爹的幫助下潘冬子終於殺死了地主胡漢三,又在第二年的春天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看完了這部電影后,我感觸很深,有兩點:一是感動於潘冬子的智慧。勇敢。不怕犧牲的信念。他敢於和敵人作鬥爭,在敵人的強力威脅下,他沒有退縮,敢於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來爭取革命的勝利,當胡漢三為了阻止紅軍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鹽,封鎖了上山的路冬子竟把鹽粘在衣服裏,帶上了山,如果被敵人發現他將有丟掉生命的可能,這麼做他簡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二是感動於吳大叔的那一句話:“要想勝利不能靠等,要去鬥”,是啊,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喝,我們卻不懂得好好珍惜一下,這愉快的生活都是那些老革命家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呀,如果之前你等。我等。他也等,只靠運氣,不去努力,那我們的祖國何時才能強大呢?

雖然我們的生活比以前明顯的好了,科技也發達了,但是我們的希望還是需要我們來努力奮鬥的。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6

?南京!南京!》讀這個片名,像是讀一份加急電報:捧着電報的雙手在不住顫抖,心跳激烈加速,濃濃的不詳兆預感在撞擊心鼓。當然,史實要這個譬喻殘忍無數倍、緊急無數倍、恐怖無數倍,絕望無數倍,悲痛無數倍。那種兵臨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種家破人亡的深杯具痛,那種辱妻殺子的莫大污恥,那種朝不保夕的極度憂惴,那種茫無涯際的杳渺切盼……是今人盡最大所能仍無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靜靜坐在影院裏重温記憶,勞勞記住以往的腥風血雨,時時鞭策己身以國難家仇……

果真,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膠片、劇烈抖動的鏡頭,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你安靜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裏,陰鬱的氛圍立刻席捲全身,將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慘絕人寰的爭戰裏頭,然後你開始了觀影之旅,因為身臨其境的錯覺,你隨着片中的`人物(中國百姓們)一齊緊促呼吸、心驚膽戰、悲痛哀悽。日軍應對古城牆驚呼時,尚有一絲民族自豪感,可是眨眼間,隨着震天動地的炮響,完美的感覺飛灰湮滅,轉而為死亡逼近的驚恐不安佔據。這是影片帶給觀眾的,其實更是慘痛的歷史留下的不滅印記。

所以,真正為《南京!南京》贏得驚人票房的,不是導演陸川,不是宏大的演員陣容,不是獨特的視角,也不是高水準的製作,而是南京大屠殺題材本身。

架設在如此嚴肅、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銘心史的基礎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難,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愛國主義觀後感篇7

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后,我受益匪淺。我被電影中的主人公張嘎不屈不撓,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精神深深感動。

這個電影的故事內容大約是:在1934年,有個名叫嘎子的小朋友,親眼看見自己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日本鬼子殺害,他懷着為奶奶報仇的願望,跟游擊隊一起生活,一起戰鬥,配合游擊隊打敗敵人。

嘎子小時生活很苦,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帶來了快樂,多次完艱鉅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上去,聰明的小腦袋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當時我不僅很佩服嘎子,他人小膽大。還有一次,為了打探敵情,嘎子和羅金保叔叔裝扮成賣西瓜的小販,捉了胖翻譯,並繳了他的槍,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然把它藏到了鳥窩裏,因而受到了批評並關了禁閉,經過隊長的教育,終於認識了錯誤。在一次戰鬥中,嘎子受了傷在老鄉家裏休養,可他知道有任務,就偷偷地跑回參戰,不幸被捕了,可他面對敵人,剛強不屈,並配合部隊,是戰鬥取得了勝利,終於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

我要多多學習張嘎不怕敵人、熱愛祖國的精神。將來,如果我們國家發生了戰爭,我也要向張嘎一樣,與敵人奮勇鬥爭,將敵人趕出我們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