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五篇合集

發言稿 閲讀(6.7K)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五篇合集

成功的領導者選擇與使用正確的管理風格,持續不斷地提高下屬的職業技能,使自己與團隊一同成長,並取得良好的組織績效與個人績效。本站小編在這裏給大家帶來領導發言稿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五篇合集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上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__村兩千多村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_x_以前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貧困村,雖然村民愛村守法,但由於沒有一個帶頭致富的領頭羊、始終沒能找到一條富民富村的路。二零零八年通過羣眾公選,產生了我們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羣眾終於找到了能帶領他們奔小康的貼心人。我們這一班子人在這三年時間裏給羣眾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羣眾播種自己的責任田走的是羊腸小道,一些農機根本就到不了地頭,不利於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們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在上級領導的幫助下拓寬了道路,新修了水渠,讓羣眾心情舒暢的種好自己的責任田。

二、籌辦起了__村幼兒園。現在,村裏每家的精壯勞力都出外打工,老人和孩子就留守在村裏,我們村委一班人首先想到的`是__村幼兒的教育問題,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我們就着手籌辦艾村村幼兒園,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努力,一所設施齊全的幼兒園按時開園了。

三、新修了__村的大門。一個村子的發展首先得樹立自己的形象,__村村民自發捐款、捐物,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一座氣派的村門終於矗立在了__村。從此,__村就有了一個“脊樑”,在致富路上更加高歌猛進。

四、解決兩千多村民的吃水難問題。以前的__村十户之中就有九户存在着吃水難的問題,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村民肩挑車拉着水桶,到水源地取水的現象,為了能吃上乾淨衞生的水羣眾可是絞盡了腦汁。今年在上級領導的大力幫助下,自來水管子正在向羣眾家中延伸,很快就能吃上達標的放心水。

五、學習科學髮長觀,鞏固了村級陣地建設。以前的__村的村委辦公地低矮狹小,召開一次村民大會經常是人擠人、一部分村民站在大門外旁聽,黨的富民政策難以在廣大人民羣眾中得到宣傳,今年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下撥專款新修了__村辦公大樓,甘谷縣政協、甘谷縣人事局、甘谷縣土地局、祁連山水泥廠為辦公大樓添置了各種一流的辦公設備,從更本上改變了__村的面貌。

六、歡送大學生,重視人才的培養。從二零零八年開始到今年,我們已經連續三年、成功地將四十名大學生送進了校園,通過這種卓有成效的活動,適時的引導羣眾尊師重教,正了村風,惠在千秋。

總之,__村村委一班人在這三年裏始終如一的按照上級領導的指示、幹着羣眾拍手稱道的實事。現在擺在我們__村面前的主要問題是羣眾的行路難問題,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__村村民很快就會走上自己的致富路,一條平坦的村級公路將會延伸到__村。晚上,村民出門將不再拿着手電筒,白天滿載農資的車輛將順利的奔馳在寬闊的馬路上。到那時,歡迎大家再來__村,共話好時代!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學們:

你們好!

我叫__,是__村新一任村委主任。今天是我們__區新一屆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培訓班的結業典禮儀式,我代表__街道及全體學員對區委區政府組織的這次培訓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緊張而充實的五天學習培訓生活中,讓我受益匪淺,以前老想着咱們沒辦法同南方先進村比,可是通過參觀咱們自己的示範村,使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目標,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看到了作為__村委主任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下面結合我村實際,談談我對__村今後發展的幾點設想。

一、抓團結。如果沒有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我們村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更進一步來講,村兩委如果不團結還會走老路,我已經和書記達成了共識,就是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們要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按照培訓要求,按照羣眾要求,村兩委擰成一股繩,把團結協作的優勢發揮到最佳效果。

二、促發展。首先,我們要抓住當前發展的大好機遇,在不影響村民的生活環境,不違背政策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地理優勢,積極引進大型項目。二是支持好村內現有的企業,做好羣眾工作,不強買強賣,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信基物流、調味品市場為依託,帶動我村租賃、倉儲、運輸、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切實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

三、建機制。民主管理是盞燈,“一會、兩評議、三公開”是面鏡。村兩委幹部的言行有人盯、有人管,我們要是做得不好,不要説上級不滿意,就是老百姓都不願意。__村新一屆村兩委一定會繼承老班子的優良傳統,要求羣眾不做的,我們村兩委帶頭不做,要求羣眾做到的,村兩委一定會帶頭做好。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看到了與先進村的差距,也讓我增強了在農村大幹一番的決心和動力。我相信憑藉__村優越的地理位置,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有政府的優惠政策做後盾,幹羣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為村民創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三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甘肅蘭州組織召開地方政府債券(以下簡稱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座談會,主要是總結近年地方債券發行工作情況,部署2018年地方債券發行工作,研究討論下一階段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有關事宜。

一、 充分認識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深化完善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是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是攻堅戰的重要領域,實行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是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一項重要措施。自2015年全面推行改革以來,逐步完成了以銀行貸款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節約債務利息支出約1.2萬億元,大幅降低了地方政府融資成本,大大減輕了地方財政負擔,有效防範了地方政府償債資金鍊斷裂風險;實現了地方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管理,規範性、透明度顯著提高。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進一步落實好黨中央確立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決策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推進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監管、市場約束,合理確定地方債券規模,依法合規發行地方債券,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深化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做出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戰略部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支持。在我國推出一系列減税降税措施、降低實體經濟負擔的新形勢下,財政增收面臨較大壓力,彌補財政收支缺口任務艱鉅。新《預算法》賦予了地方債券承擔地方政府融資的職責,這就要求進一步深化推進地方債券發行機制改革,完善地方債券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地方債券發行管理水平,實現地方政府長期以合理成本籌資,保障精準脱貧、污染防治等國家重大戰略順利完成,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深化完善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是建設大國政府債券市場的內在要求。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在快速向前發展,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繫日益緊密,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也日益增大。政府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基石,在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需要建設與我國大國經濟體地位相適應的政府債券市場。目前,地方債券發行量超過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第一大品種,這就要求進一步深化地方債券制度改革,加強地方債券市場建設,豐富地方債券品種,健全地方債券市場運行機制,建立功能完備、運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地方債券市場,充分發揮地方債券管理在金融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二、近年地方債券發行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和明顯成效

按照《預算法》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有關規定, 2015年起,地方債券全部由各省份自發自還。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財政部借鑑國債發行管理經驗做法,結合地方債券特點,建立健全制度框架,積極指導地方開展發債工作,着力加強地方債券市場建設。在地方財政部門的不懈努力下,地方債券發行工作平穩有序開展。2015-2017年,36個省份共發行地方債券14.24萬億元, 2017年底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47萬億元,其中地方債券餘額14.74萬億元,佔比近90%,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基本建立。目前,地方債券餘額、年度發行量佔整個債券市場的比重均超過20%,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第一大品種,地方債券市場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制度體系逐步健全。

針對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專項債券不同特點,分別制定相應發行管理辦法,對承銷團組建、信息披露、信用評級、債券發行組織等做出總體規定,形成地方債券發行管理總體制度基礎。為滿足地方債券定向承銷、發行現場管理以及續發行業務試點等專項工作需要,制定操作性專項管理辦法,指導各地規範開展相關工作。為做好地方債券年度發行工作,結合當年的實際情況,對地方債券發行各環節工作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為地方債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發行機制不斷完善。

參照記賬式國債發行做法,地方債券發行主要採用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公開發行方式;為提高置換債券發行效率,減少大規模地方債券公開發行對債券市場可能造成的衝擊,財政部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研究在置換債券發行中引入了定向承銷方式。不斷加強信用評級工作,要求地方財政部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化原則,依法競爭擇優選擇信用評級機構,合理設定評級費用標準,避免信用評級機構採用壓低評級費用等方式進行惡性競爭,嚴格履行信用評級協議約定,防止以任何形式干預評級機構的公正評級;優化地方債券信用評級等級設定,引導信用評級機構適當增加評級結果區分度。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不斷細化地方債券發行前、發行後、存續期及重大事項、還本付息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統一相關信息披露格式,包括經濟、財政、債務相關數據和債券發行結果、還本付息公告等,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滿足地方債券投資者需求。

(三)發行管理市場化程度穩步提高。

加強地方債券發行計劃管理,積極指導各地密切關注經濟金融形勢,根據資金需求、市場狀況、庫款情況等因素,按照均衡原則科學安排債券發行,指導地方積極應對月末、季末等時點可能出現的流動性趨緊、發行利率偏高等情況,避開上述時點發債,防範未足額發行風險。督促各地強化市場化意識,遵循市場化原則,認真做好承銷團組建、信用評級、信息披露、債券發行組織等工作,防止以非市場化方式干擾地方債券發行。目前,地方債券發行利率總體已步入合理區間,2017年地方債券公開發行利率比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平均高35個基點,同比擴大20個基點,2018年一季度地方債券公開發行利率與國債利差進一步提高到39個基點,地區間差異也逐步顯現,不同地區地方債券與國債的利差進一步分化,基本符合債券市場實際供求關係,市場化定價機制對地方債券發行利率走勢的作用不斷增強。

(四)地方債券市場得到較快發展。

一是地方債券投資主體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在繼續發揮銀行間市場發行主渠道作用基礎上,推進在交易所發行地方債券,指導交易所做好向個人投資者的分銷工作,較好發揮了交易所對證券公司類金融機構的動員作用和對個人投資者的輻射作用。在地方債券餘額中,商業銀行持有比例持續下降,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基金、保險公司持有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推進自貿區發行地方債券工作,2016年指導上海市財政局首次在上海自貿區成功發行30億元地方債,匯豐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等3家外資法人銀行中標1.8億元,首次實現外資銀行參與我國地方債券承銷。

二是地方債券質押功能不斷拓寬。推進地方債券在交易場所開展回購交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將地方債券納入國庫現金管理、人民銀行部分貨幣政策操作、商業銀行質押貸款的質押品範圍,並積極推動地方財政部門在地方國庫現金管理中更多接受地方債券作為質押品。

三是地方債券“碎片化”程度有所改善。建立地方債券續發行制度框架,從續發行時點和券種選擇、技術參數設置、賬務處理等重點環節着手,指導雲南、廣東、四川、廣西、河南5個省份開展地方債券續發行業務試點,合計發行116.64億元,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地方債券只數,降低了地方債券“碎片化”程度,改善了地方債券流動性。

四是地方債券品種進一步豐富。為滿足投資者對地方債的多樣化需求,財政部積極研究豐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2017年推出了土地儲備等項目收益自求平衡專項債券,全年28個省份發行土地儲備專項債券2406.98億元,12個省份發行收費公路專項債券440.04億元,深圳市試點發行了軌道交通專項債券20億元。

三、下一步地方債券發行管理重點工作

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地方財政經濟實際情況看,發債籌資已成為地方財政運行的重要內容,地方債券發行管理也將成為地方財政部門的一項長期工作。近年地方債券發行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發行定價、信用評級、品種設計、發行兑付機制、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應當更加系統地採取措施,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提高地方債券發行的科學性、規範性,為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進一步完善發行定價機制。

隨着地方債券發行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地方財政部門的市場化意識逐步增強,地方債券平均發行利率逐步反映市場供求關係。但是,少數地區在發債中仍存在行政干預,個別省份甚至提前指導主要承銷機構確定投標利率,受此影響,部分地區債券發行利率仍然與市場預期有一定差距。這種狀況對地方債券發行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導致應債需求減少,證券公司、基金、個人等投資者參與投資的積極性不高;二是影響交易需求,地方債券發行利率低於市場估值對應的收益率,一旦賣出就會虧損,導致承銷機構傾向於持有地方債券至到期,降低了流動性。

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提高地方債券發行定價市場化程度,促進市場發揮定價決定性作用。一是研究建立監督機制,加強與承銷機構的信息交換,防範各地在發行中出現“指導投標”、“商定利率”等行政干預行為;研究建立對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工作的評價機制,對其發債市場化程度等方面進行量化考評,強化地方財政部門市場化意識。二是研究試編中國地方債券收益率曲線,探索逐步將地方債券收益率曲線作為地方債券發行、交易定價參考基準。

(二)進一步豐富地方債券期限品種。

從發行實踐和市場機構反映的情況看,目前地方債券期限結構總體較為合理,與商業銀行類金融機構的投資需求大體相符,但仍有部分機構的期限偏好尚未得到充分滿足。股份性商業銀行、基金公司等機構出於流動性管理需要,對短期限地方債券有一定需求。目前地方債券期限範圍為1-10年,但在實際執行中,各地偏好發行5、7、10年期債券,1年期發行量很少,2年期至今尚未發行。此外,保險公司對超長期限債券也有一定需求,但目前地方債券缺乏超長期限品種。上述狀況不利於充分挖掘地方債券投資需求,也不利於地方債券市場的長遠發展。

下一步,財政部將研究適當增加地方債券期限品種,完善地方債券期限安排。一是豐富期限品種。在繼續保持3-10年中期債券為主力品種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超長期限(15年、20年期)品種,吸引保險公司等偏好超長期債券品種的機構參與地方債券投資。二是優化期限結構。鼓勵各地增加2年期以下地方債券發行規模,探索研究建立各地一般債券超長期限與短期限平衡機制,保持地方債券平均期限基本穩定。

(三)進一步完善信用評級機制。

目前,地方債券信用評級結果全部為AAA,難以準確反映各地經濟、財政、債務等方面的差異,也未充分發揮信用評級在債券定價參考等方面的應有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大型金融機構只能依靠自身實力進行內部評級,而中小型金融機構由於實力相對較弱,未建立內部信用評估體系,難以識別地方債券風險,導致其投資意願大大降低。

下一步,財政部將系統性地深入研究,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信用評級制度。重點是研究制定地方債券信用評級自律規範,強化信用評級行業自律管理;積極配合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信用評級行業管理辦法,促進信用評級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研究建立地方債券信用評級業務評價體系,通過市場約束促進評級機構提高信用評級質量。

(四)進一步提高單隻地方債券規模。

目前,地方債券發行只數多、單隻債券發行規模小,特別是部分期次項目收益專項債單隻債券發行規模甚至不足2000萬,相對於債券市場上交易活躍的債券,“碎片化”程度較高,降低了地方債券流動性,也增加了承銷機構投標工作量和操作風險,影響了其認購積極性。從地方債券屬性特徵來看,“碎片化”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對地方債券工作確有不利影響。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完善相關制度機制,適當減少地方債券只數。一是繼續推進一般債券續發行工作。一般債券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與國債有相近之處,各地要更多采用續發行方式發行一般債券,減少債券只數,增加單隻債券規模。二是適度集合發行專項債券。針對專項債券嚴格對應項目的特徵,進一步明晰部門職責,嚴格落實項目管理責任。在此基礎上,各地財政部門要加強與項目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適當加大項目收益專項債券集合發行力度,減少專項債券只數,提升地方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

(五)進一步完善地方債券發行兑付機制。

經過多年的實踐,地方債券發行兑付安排逐步完善,保障了地方債券發行工作的順利開展。但隨着地方債券發行規模的逐步增加和地方債券市場的逐步發展,也出了一些新情況:一是現行公開招標方式主要適用於大規模發債情況,隨着專項債券改革推進,部分專項債券單期發行規模較小,需要研究新的發行方式;二是當前債券市場波動較大,地方財政部門難以準確掌握市場需求,現行固定發行額的管理模式,存在未足額發行風險;三是目前地方債券都是到期還本,實際工作中,部分地方債券項目資金回收情況好於預期,償債資金提前繳入國庫閒置,造成庫款餘額短期高企,影響資金效益,等等。

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完善地方債券發行兑付機制。一是豐富公開發行方式。對於單隻債券募集額不足5億元的債券,地方財政部門可以積極研究採用公開承銷方式發行,提高發行效率。二是完善招標安排。允許地方財政部門結合市場情況和自身需要,採用彈性招標方式發行地方債券,合理設置發行規模區間,保障地方債券穩定發行。三是完善兑付安排。指導地方財政部門合理設計發行與兑付的安排,並做好債券到期償還、提前償還等與庫款銜接管理。

(六)進一步完善項目收益專項債券管理。

2017年項目收益專項債券發行順利啟動,為深化完善專項債券管理改革做出了積極探索。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地區制定的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方案不夠科學精細,影響了投資者對項目風險的準確判斷,降低了其投資意願。

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完善專項債券管理機制。一是科學制定專項債券發行實施方案。各地要合理確定專項債券對應的項目概況、項目預期收益和融資平衡方案、分年度融資計劃等事項;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地方財政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在專項債券發行中的職責,明確市縣管理責任。二是加強專項債券風險防控。各地要研究專項債券風險評估、發債空間等問題,保障專項債券合理適度增長。

四、幾點要求

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已成為地方政府的一項常態化工作。在財政支出漸成剛性、財政收入增幅趨緩的情況下,財政收支缺口將更多地依賴政府債券籌資,地方債券發行規模將長期維持高位,同時,隨着以前年度發行的地方債券陸續到期,地方債券借新還舊任務也將加重。為保障地方債券發行工作順利開展,各地要着眼於全局和長遠,在提高地方債券發行管理水平、加強地方債券市場建設上多下功夫,實現地方政府長期以合理成本完成籌資任務。

(一)科學制定發債安排。

據瞭解,在今年債券市場流動性維持緊平衡狀態、金融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地方債券主要承銷機構的債券承銷總規模將有所下降,其中,地方債券承銷預期明顯下降。為應對複雜嚴峻的發債形勢,各地務必要密切跟蹤、認真分析債券市場運行狀況,加強與承銷機構的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債券規模、品種、期限、節奏等,並研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保障發債工作順利開展。今年是置換債券工作的收官之年,各地在置換債券發行中要嚴格按照各項規定加強與存量債權人的溝通協商,規範開展置換工作,力爭圓滿完成置換債券發行工作。

(二)進一步提高地方債券發行市場化意識。

市場化是保障地方債券發行工作長期可持續開展的關鍵所在。多年來,財政部在各種場合反覆向大家強調市場化的重要性,從實際執行看,地方財政部門的市場化意識總體逐步增強,對債券市場規律的認識逐步加深,但個別地區仍存在“指導投標”、“商定利率”等行政干預行為。大家要記住,發行利率高低不是衡量地方債券發行成功與否的標準,利率是否市場化、是否滿足籌資需求才是最需要考慮的因素。各地一定要轉變觀念,牢固樹立長期可持續意識,強化市場理念,堅決杜絕地方債券發行工作中的行政干預行為,不斷提高發行市場化水平。

(三)加強債券發行內部控制。

地方債券代表地方政府信譽,相關工作是否規範、嚴謹直接體現政府形象。近年地方債券工作總體比較規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地方債券發行工作業務流程長、環節多,操作較為複雜,要確保規範、準確無誤,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至關重要。各地要加強財政內部各處室工作協調配合,高度重視地方債券發行工作的內控制度建設,全面梳理業務流程,查找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明確崗位職責,實行專人專崗,責任落實到人,嚴控操作風險,保障地方債券發行工作順利開展。

(四)加強地方債券發行管理人員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是做好地方債券工作的重要保障。經過多年的鍛鍊,目前地方發債人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已有了明顯提高,但個別地方還相對較弱。近年金融領域改革進程加速,地方債券改革不斷深化推進,新的政策制度、改革措施不斷出台,對地方債券發行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債券業務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各地要建立長效化學習培訓機制,確保相關人員準確理解掌握政府債務管理、地方債券發行管理相關政策制度,熟悉債券金融相關知識,熟悉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全流程業務;要加強處室間的協調配合,保障地方債券發行與債務管理的平穩銜接。

同志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2018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地方債券發行量仍將較大,債券發行任務較為艱鉅。讓我們鋭意改革,積極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健全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促進地方債券發行工作長期可持續開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四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了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財政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領會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深遠意義,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一、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使命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財政部門責無旁貸。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履職盡責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當前,打好三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將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財政部門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肩負着重要職責,必須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增強跨越關口的信心決心,統籌當前與長遠,保持財政工作和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增強前瞻性,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採取更有力更有效的舉措,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打好三大攻堅戰,既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客觀需要,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財政部門在打好三大攻堅戰中,要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突出財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完善財税制度安排,有效發揮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消除貧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職能作用,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是財政部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徵是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打好三大攻堅戰,是發展難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財政部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循序漸進,完善制度和強化管理並重,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完善財政脱貧攻堅政策體系,集中發力補齊短板;圍繞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做好資金保障,落實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的各項財税政策,把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二、堅持底線思維,支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關係到地方財政穩健運行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關係到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門始終繃緊財政可持續這根弦,積極貫徹落實預算法,推動加快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強化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開展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建立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債務風險常態化監督機制,依法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覆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各個環節的“閉環”管理體系逐步形成。當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截至2017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47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82萬億元之內,債務率低於國際通行的100%—120%警戒線。同時,有的地方繼續違法違規變相舉債,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應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財政部門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開好“前門”、嚴堵“後門”,堅決剎住無序舉債之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是嚴控法定限額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政府依法一律採取發行政府債券方式規範舉債。合理確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保障地方合法合理融資需求。二是着力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一方面,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硬化預算約束,嚴格項目審核,管控金融“閘門”,決不允許以新增隱性債務方式上新項目、鋪新攤子。另一方面,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堅持誰舉債誰負責,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督促地方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通過盤活各類資金資產化解存量隱性債務,高負債地區要大力壓減項目建設支出、“三公”經費以及其他一般性支出。要加強監督問責,從嚴整治舉債亂象,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並予以曝光。

三、堅持精準理念,支持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

農村貧困人口脱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扶貧開發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完善資金和政策體系,大力支持脱貧攻堅。2013—2017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2786.88億元,年均增長22.7%;省級及以下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也大幅增長。在全國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全面推開涉農資金整合試點,將一部分涉農資金配置權完全下放到貧困縣,由貧困縣根據脱貧需要因地制宜統籌使用。狠抓財政扶貧資金監管,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堅決查處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違紀違規問題。5年來,全國累計減貧6800多萬人,貧困地區羣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脱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當前,脱貧攻堅進入最後攻堅階段,剩下的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很多是特殊貧困羣體,現有貧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脱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財政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堅持現行扶貧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羣體,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脱貧攻堅戰。一是抓好投入保障。繼續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相關專項轉移支付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貫徹落實“三個新增”要求,做好2018—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的資金安排,重點支持“三區三州”。二是把握精準要義。深入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落實試點明確的放權改革要求,支持貧困縣因地制宜推進脱貧攻堅。堅守脱貧攻堅現行目標與標準,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脱貧攻堅質量,也不盲目提高標準,避免“福利陷阱”和“懸崖效應”。發揮財政預算的約束和導向作用,會同相關部門區分輕重緩急安排扶貧項目和資金。瞄準建檔立卡對象,精準使用扶貧資金,確保貧困人口受益。三是強化績效理念。全面加強各級各類扶貧資金管理,構建扶貧資金動態監控機制,建立扶貧資金總枱賬,將用於脱貧攻堅的財政資金全部納入台賬,實行精細化管理,解決實時監管到項目、到人、到企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落實《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全面升級扶貧項目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流程,推動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

四、堅持綠色發展,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財政部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着力在增投入、轉方式、建機制上下功夫。5年來,中央財政調整支出結構,向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傾斜,累計投入1.16萬億元,年均增長15.7%,遠高於同期中央財政支出9.5%的增幅;創新支持方式,注重整體協同推進,支持開展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推動地區間聯防聯控,探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態各要素開展整體修復;落實污染者責任,完善税收、政府採購、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等制度體系,促進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本在政府與市場主體之間合理分攤,生態環保資金已經實現績效管理全覆蓋。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環境污染仍然嚴重,生態環境壓力居高不下,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的能力仍然不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艱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財政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薄弱環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黨中央關於污染防治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一是統籌增量和存量。加大資金投入,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水、土壤三項污染防治資金合計405億元,比2017年增長19%,投入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對現有支持污染防治的各項資金和其他相關專項進行梳理,結合績效評價情況,加大資金結構調整力度,增加用於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的投入。二是聚焦重點發力。圍繞“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目標,完善相關財税政策,支持打贏藍天保衞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標誌性重大戰役。中央財政擴大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範圍,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加大對污染防治的投入。相關政策要更加註重源頭防治,推進調整“四個結構”,推動做到“四減四增”。三是兼顧當前和長遠。大力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監測執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制度建設,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健全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資金分配機制,集中財力確保管用有效的重點污染治理事項順利推進。

三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的三場硬仗,事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億萬人民福祉,必須堅決打贏打好。財政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做到“兩個堅決維護”,自覺從黨中央工作大局出發,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緊抓住重點任務,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堅決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訓交流發言五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這次論壇,與大家就積極財政政策新舉措有關情況進行交流。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對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準確把握中國發展所處歷史新方位,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引領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過去六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政府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不斷創新和完善調控方式,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加強定向調控、區間調控,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全面推開營改增和普遍性降費為主要抓手,不斷加大減税降費力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保持較高財政支出強度,支持國家重大戰略、重點改革和重要政策實施落地,擴大有效需求。創新財政支出方式,規範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在積極財政政策和其他宏觀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貢獻了世界經濟增量的30%左右。內需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消費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就業物價形勢穩定,生態環境有效改善,人民羣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財税政策和制度體系,促進中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進一步發揮在支持實體經濟、釋放內需潛力、優化經濟結構和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積極財政政策的取向不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總攬改革穩定發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決策,也是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必然要求。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新內涵,有助於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實施更大規模減税降費,着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要堅持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去年中國減税規模和佔經濟總量比重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今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税和更為明顯的降費,全年減輕企業税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力度將明顯超過去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税,深化增值税改革,將現行16%和10%的税率分別降至13%和9%,確保製造業等主要行業税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税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税負只減不增,並繼續向推進税制簡化方向邁進。同時,今年1月份出台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税收減免政策,放寬了小微企業認定標準,涉及企業1798萬户,佔全部納税企業總數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營企業。加大所得税優惠力度、提高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起徵點、對部分地方税種實行減半徵收等措施,都是直接提高標準、放寬範圍,增強小微企業享受優惠的確定性和便捷度。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税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提高起徵點和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輕工薪階層税負,提升消費能力。推進更為明顯的降費,主要是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繼續清理規範涉企收費。今年普惠性減税與結構性減税並舉,着眼“放水養魚”、增強發展後勁並考慮財政可持續,既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完善税制、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下一步,將盡快出台相關政策方案,確保減税降費落實到位,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税降費感受,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

——支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積極財政政策在適度擴大國內需求的同時,將繼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增強中國經濟質量優勢。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繼續處置殭屍企業,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落實企業改制重組、去產能調結構等方面的税收優惠政策,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增強微觀主體活力,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加強對公共科技活動支持,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着力解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升產業鏈水平,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資本、資源向戰略關鍵領域聚焦。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綜合運用税收優惠等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運作,用好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緩解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