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5篇

心得體會 閲讀(9.33K)

寫心得的“個人”的感悟是最重要的,大家在寫心得的時候,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5篇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篇1

以初心立信心,任爾東西南北風。疫情狂風驟雨的時候,黨和國家迎難而上,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紅色堡壘固若金湯、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疫情這場“大考”,我們答得頑強且堅定。沒有什麼能阻止中國行穩致遠、繼續前行的腳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誓言錚錚,初心不改。正因為今年只剩下200天,對打贏脱貧攻堅戰,我們絕對不鬆勁、不懈怠、不停頓,那些“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硬骨頭,定要舉全國之力、全國之智,戰旗獵獵,不勝不還。

以磨礪煉韌勁,放使幹霄戰風雨。“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温室雖好,只能生長嬌花;温水雖適,只會困死青蛙。黨的幹部應是夙興夜寐,實幹興邦的。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今年的疫情考驗算是一個,也正是這樣的考驗讓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浴火淬鍊,加速成長。僅僅月餘,疫情前線那些摘下口罩帶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臉,儼然配上了沉靜的成熟表情;一份份來自火線的入黨申請,帶着“紅”的熱烈和“綠”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貧困地區基層幹部更展現出較強的戰鬥力,他們日常是“扶貧隊”,拉起來就是戰疫隊。他們既在疫情防控中穩定民心,保障羣眾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變化時,響應號召,抓住時間節點和工作重點,關注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產品銷售、幫扶工作等最易產生問題和困難的工作上想辦法、找出路。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篇2

近兩年來,按照 _ 區委、區政府對全區扶貧開發工作的統一 部署,區交委緊緊圍繞 _年底全面實現“越線、銷號、摘帽”目 標, 本着脱貧攻堅交通先行、提檔提標、 重點傾斜、 趕前趕早的原則, 在決策部署上精準謀劃、在行動上精準施策、在效果上精準落地,築 牢了脱貧攻堅交通基礎。

在面上,做到了交通扶貧項目全覆蓋,投資金額創新高。實 施的鐵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累計有 12億元徵地拆遷 資金補償給沿線羣眾; 累計實施了100多公里通鄉油路大修改造工程; 累計投資 2.4億元, 共實施了三批共 476公里脱貧專項農村公路, 做到面上全區所有村(居)委交通扶貧項目的全覆蓋;今年又啟動了 75個 220公里的撤併村 100%通暢工程; 下達了 70個 210公里村民小 組100%通達工程。列養鄉村公路 4230公里,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截 至目前, 三批脱貧專項農村公路已完工 300多公里, 約佔計劃任務的 63%。

在點上,做到了整村脱貧摘帽有保證,羣眾增收能持續。區 交委一名班子成員在貧困村任 “第一書記” , 駐村扶貧, 吃住在村裏,帶領扶貧工作分隊進村入户,實行“一對一”幫扶。圍繞幫扶村建立 了 1户 1名科級以上幹部結對幫扶, 10個幫扶小組具體幫扶的機制,並已完成了每個貧困户的增收幫扶措施和整村脱貧解決“八難”,實 現“八有”的精準任務方案,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明白卡和台帳。交通 幹部職工累計到貧困户走訪座談500餘人次, 區交委自籌資金 100多 萬元, 全力扶持_鎮、 新華鄉產業脱貧攻堅, 實現了脱貧驗收合格, 羣眾持續增收。

在機制上,探索實踐“ 333”扶貧公路建設機制,突出創新 發展。一是抓好“三個統一”。即:統一思想認識,帶着高度的政治責任、崇高的歷史使命和強烈的緊迫意識,牢固樹立扶貧攻堅、交通 先行的理念,迅速達成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強力推 進脱貧攻堅;統一目標進度,制定了《 _區扶貧攻堅交通先行鄉村公路建設實施方案》,逐一落實項目指標,提前下達建設計劃和資金 補助計劃到鄉鎮、街道,倒排工期,確保如期建成投用;統一任務分解,將全區 65個貧困村道路建設劃分為 5個片區,在區交委抽 5名 處級領導分片負責, 抽調 15名技術骨幹和 24名監理人員進駐施工現 場,負責項目建設技術指導及質量監督。 二是突出 “三個優化” 。 即:優化建設機制,擇優立項、政府補助、鄉鎮負責、村民主體、受益村民共建,由鄉鎮為業主,區交委行業管理,多部門和羣眾共同參與綜 合驗收;優化融資渠道,向上爭資、銀行貸款、區級配套、社會融資 多種方式結合,累計整合交通涉農資金約 3億元, 形成了以政府投入 為主、 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交通扶貧投融資機制, 為脱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和項目支撐;優化服務管理,加強技術指導,確保 建設流程合規、工程質量合格,強化項目資金跟蹤管理,實行項目跟着規劃走,資金跟着項目走,服務跟着資金走,確保了建設資金安全 高效使用, 實現了工程優良、 幹部清廉。 三是落實 “三個保障” 。即:道路養護有保障,始終堅持“建管並重,管理為先”的理念,在做好 貧困村道路建設的基礎上, 探索實施了 “六個三” 農村公路養護機制,確保公路安全順暢;脱貧越線有保障,在項目建設中,每個公路建設 施工隊優先為 1至 3個貧困家庭提供就近務工的機會, 為貧困家庭增 收創造機會和最大便利;在公路養護上, 將貧困村的所有鄉村公路納 入常年養護補助, 65個貧困村優先聘請困難羣眾為養護工人,讓其常年有活兒幹、有錢賺;產業持續有保障,堅持農村公路建設與農業 產業發展相對接,利用交通便利發展的烤煙、獼猴桃、蠶桑、蔬菜等 生產加工基地達25萬畝,同時渣海椒、紅薯粉等農產品和蓑衣、鬥 笠等手工藝品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促進羣眾持續增收。

扶貧攻堅, 交通先行取得的成效, 得到了區扶貧開發領導小 組的高度認可, 並在全區通報表彰。 因此, 經單位班子集體研究決定,擬推薦區交委作為扶貧開發先進集體。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篇3

築夢小康路上 不能落下一個貧困户

_,在_縣著名景點“和尚拜塔”的旁邊,有着山高路遠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區域劣勢屬性,也有着青壯年外出務工,老弱病殘留守家鄉的現實困惑。好在_年7月,_縣打響了脱貧攻堅戰,縣總工會結對幫扶該村,選派李春燕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組成駐村工作隊,本着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工作態度,用真情和汗水,用行動和堅持帶領全村幹部羣眾精準規劃、精準施策,共同念着脱貧致富經。

帶出了一個務實幹事的村級班子。_屬於後進村黨組織,村級班子不夠團結,基礎設施較為落後,主導產業尚未形成,公共服務條件落後。尚未赴任,李春燕在縣總工會接待了3名村民的上訪。駐村工作隊首先面臨的就是整頓班子的問題。

一個地方要發展,必須有一個好的班子和好的規劃。為此,李春燕通過與村幹部交心談心、行動引導、黨課教育、願景凝聚等多種方式,求同化異,統一村幹部的思想,並且始終如一地抓好乾部的團結合作和思想統一,共同圍繞扶貧工作發力。特別是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紹學、副主席朱文明、駐村工作隊隊員胡紹愷、李方保同志更是語重心長地與村幹部交心談心,激勵他們有為才有位。在縣委統戰部、督導組、扶貧辦的精心指導下,在大河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春燕帶領村四職幹部吃住、工作在村。從去年九月下旬以來,村四職幹部、4名社長在駐村工作隊的領導下不計較節假日,只要工作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進脱貧攻堅工作。

制定了一個切合實際的脱貧規劃。剛到_赴任,李春燕就帶領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户走訪羣眾,特別是針對貧困户,調研存在的實際困難。

“我們希望能把路修好。”這句話是李春燕在調研中聽到最多的。“既然是全村共同的願望,我們村幹部就該替羣眾實現它。”李春燕下定決心。

很快,李春燕結合羣眾實際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則,指導村幹部編制了整村扶貧項目規劃和分户扶貧規劃,並把道路建設列為扶貧工作重點。“兩個規劃”一經公佈,立馬讓村民看到了脱貧致富的希望,人心更加凝聚了。李春燕知道,要讓_脱貧致富,光有規劃“紙上談兵”是不夠的,更要靠實打實地幹。

為了讓村裏的幹部振奮精神、積極幹事,李春燕自己率先垂範,在工作上不遺餘力。她急羣眾之所急,多次聯繫部門逐一落地項目,很多職能部門都留下了這個“女漢子”急切而踏實的足跡。

修路計劃確定後,首要解決的難題是錢的問題。李春燕積極爭取縣委組織部、財政局、交委、農委、水務局、城鄉建委、扶貧辦、工商局、商務局等部門支持,為_爭取了300餘萬扶貧配套項目資金。另外,吸引返鄉農民工5户投資200餘萬元創業。

資金到位了,全村人齊心協力,以各種形式支持村委會修路。村民龔正元、顏懷亮、王福林等人自願出工,參與道路修建;村民向正林、方玉堂等人主動給施工隊供飯;2社每天還安排1名社員監督工程質量。村幹部們更是每天都不閒着,輪流在工地上巡查,負責工程質量監督、安全及協調工作。

截至目前,_新建到村、到社、到户通達通暢路21.4公里,讓每個社有1條硬化路、人行便道硬化、常住户到户路硬化,解決了羣眾出行難的問題。

建立了一套發動羣眾的工作機制。長期以來,貧困村的困難羣眾有一種“等靠要”的脱貧思想誤區,_也不例外。為讓羣眾行動起來,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駐村工作隊實行了“四議三公開”議事決策工作制度,“四議”即村幹部會議提議、村社幹部(擴大)會議商議、各社村民(代表)會議審議、村支委會議決議;“三公開”即實施方案公開、實施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充分調動村社幹部、羣眾代表的積極性,收到了好的效果。

李春燕剛來_時,發現村裏危房很多,許多村民的房屋破爛不堪,屋頂漏雨,牆壁透風。羣眾居所如此困難,讓她的內心震驚不已。可越貧窮落後的地方越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特別是部分羣眾認為,統一建築風貌是搞“花架子”。

為讓老百姓得到直觀的感受,_年11月20日,李春燕帶領村社幹部、羣眾代表一行16人到寧廠鎮鄧家村考察學習後,組織召開了村社幹部擴大會議,提出啟動首批40户危房改造的方案,指出了面臨的安全難題。在大家七嘴八舌討論時,社長何克春提出,讓農户每户出200元錢為施工隊購買保險,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同意,預防了潛在的安全風險。大家積極主動配合,讓李春燕非常感動。危房改造方案經4個社的各社村民會議分別審議反饋,得到羣眾的普遍贊同後,經村支委會決議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李春燕也很注重靠制度來管人、管事,以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築風貌、統一組織實施“三統一”開展危房改造工作。同時,統一聘請施工隊、統一核算材料、施工隊包工、農户包料、村綜合專幹劉應洪同志幫助賒欠建築材料等做法,既方便了羣眾,又保證節約成本、賬目透明。今年6月20日,縣城鄉建委完成_40户c級危房改造驗收,40户村民住上了新房。

培育了一系列切合實際的富民產業。_有建卡貧困户65户2_人,都因各種原因導致貧困,這正是該村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李春燕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村民要致富,離不開產業的發展。為此,她到縣農委、商務局、畜牧獸醫管理中心、工商局等部門爭取項目。在請縣農委等部門多人多次到該村實地調研、實地規劃項目後,確定普通農户發展風險最小、技術含量低的高產創建油菜、馬鈴薯、玉米,有條件的農户發展小果園、糧食豬、山羊等特色種養殖業和農村電商、農家樂。

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縣農委、扶貧辦等部門派技術人員到_,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户素質,增強“造血”能力。並多次召開村民會議,教農户算收入賬,引導農户轉變觀念,發展效益好的產業。

新發展產業很不容易。例如高創油菜,李春燕邀請縣農委專家到該村開展了2次技術培訓、7次田間技術指導,在村的所有農户140餘户種植高產創建油菜530畝。因油菜開早花、病害問題,駐村工作隊顧不上過元宵節,李春燕懇請縣農委的油菜專家劉祖榮同志到村指導,解決了技術難題。今年該村的高創油菜、馬鈴薯喜獲豐收,其中高創油菜產量為老油菜的3倍,每畝多增收1000餘元,全村多增收53萬元,且銷售良好,讓農户口袋富了。

與此同時,李春燕找到施澤國、尚魁志等種植養殖大户,讓他們返村創業,充分發揮致富能人的作用。其中施澤國投入120餘萬元,發展了李子、農家樂、酒坊等生態循環農業,租種35户帶動21户共種植青脆李200畝,並每日用工10-30人,已支付工資48萬元,讓租種土地的農民不出村也掙到了錢。

產業發展並未止於此。李春燕帶領村民發展小果園等種植養殖特色效益農業,還帶領村民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遊、農超對接,讓農民變商人,讓山裏的農產品提高產值、拓展市場。

山大坡陡,土地貧瘠,地勢高差懸殊的_,大河鄉的後進村,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領導班子動起來了,羣眾團結起來了,道路硬化起來了,洋房建起來了,公共設施好起來了,其中新改擴建堰溝2800米,新建村便民服務中心260平方米,村民廣場400平方米,農民腰包也逐漸鼓起來了!駐村工作隊以永不言棄的精神帶領全村貧困户大步行進在小康路上!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篇4

_縣_鄉_村位於大巴山深處,從_縣城到_村村委會,全程72公里。近兩個小時的車程裏,穿隧道、過橋樑,大多數時間穿梭於大山的夾縫中。

1969年,年僅16歲的_便進入_村生產隊,先後擔任會計、生產隊長。從1986年起,_就開始擔任這個村的村支書。30年裏,他先後歷經10次村級組織換屆,幾乎每次都是滿票當選,深受村民信任;30年裏,獲市縣級優秀黨員、先進個人、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多達60餘次;30年裏,他始終堅持公正廉明、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作風,從青壯年到老年,把畢生心血投入到_村致富奔小康上。

_有四個兒女,都在外做生意,家境不差。每次村級組織換屆時,兒女們都勸他早點退下來“享清福”,但村民們死活不幹。上一次村級組織換屆時,貧困户王耀福還特意來找他:“老書記,你要是退休,咱貧困户脱貧心裏就沒了底!”

當時,他就暗暗下定決心:“等全村的老百姓都脱了貧,我就安心‘下崗’。”

“_精神”代代相傳

_村是典型的山區村,海拔從600米到1600米不等。_年以前,村裏不通公路,老百姓賣點山貨只能靠肩挑背扛,要是背頭豬下河壩(_鄉政府所在地)去賣,回家後肩膀要腫上好幾天,人也得躺上幾天才能恢復元氣。

“要致富,先修路!”1999年,在_的動員下,村民們決定集資修路,全村680名主要勞動力全部出動。

在懸崖峭壁上挖出一條路並非易事。_帶着大夥兒上了山,餓了就燒堆火,埋幾個紅苕烤熟充飢,渴了就接山上的泉水喝,他們從山上修到上下,他們用手拽着8000斤重的石磙碾壓路面,硬是用簡陋的工具硬是在懸崖上鑿出了路。村民們修路沒有工資,當時一名施工員在修路時受傷了,_二話不説就揹着他上了衞生院,吃住的費用都是他自己掏腰包。家裏沒錢,他“挪用”了女兒的_塊彩禮錢,全都用在了修路上。

_年年底,承載着村民希望的這條長17公里的公路終於通車了,村裏的土產從此得以走出“山門”。

後來,這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被稱為“_精神”,他是全縣上下學習的楷模,如今“_精神”在_人民心中代代相傳。

脱貧的關鍵,是發展特色產業

有了路,村裏就有了發展特色產業的條件。但不少村民仍然貧困,根本沒有發展特色產業的條件,產業既要長短結合,又要持續增收,經過走訪調研、村支兩委討論,該村確定發展以核桃、山羊、魔芋為主的林經、林草、林畜、林蜂循環產業。其中山羊產業便是短期脱貧增收的好產業。

_年,_和幾個村幹部帶頭,發展起了山羊養殖場。_年冬天,母羊一下崽,養殖場一下子有了100多頭羊,他立馬帶着羊去了貧困户陳清吉、陳清元家。

“你們只管養,死了算我的,能變成錢3年後還我羊就行。”他對兩人説。

有了“定心丸”,兩人各借了十多頭母羊回家。如今陳清吉、陳清元家的山羊已各自發展到30頭左右,僅靠賣羊一項,一年便能掙兩三千元。

從_年至今,_的山羊養殖場一直保持着100多頭母羊的規模,其中近一半借給了村裏的貧困户。今年7月3日,該縣下堡鎮下堡村貧困户錢從山也專門慕名過來,向他借了十多頭母羊。

解決讀書問題,脱貧才有後勁

_有兩兒兩女,都在外做生意。特別是大女兒何曉琳在廣州開了個五金廠,經常打電話讓他趕緊退休去廣州養老,但他根本走不開。

_村面積42平方公里,_年,全村224户1024人中,就有建卡貧困户69户247人。其中,因學致貧的家庭達27户。像這樣的家庭,如果能解決孩子讀書的費用,就有了脱貧的希望,後勁才會足。如何解決呢?_把腦筋動到了自己的大女兒身上。

“大女子(當地父母對大女兒的稱呼),你天天説要孝敬我,那就先幫我做件事。”_年初,他撥通了大女兒的電話。電話裏,他告訴何曉琳,三社貧困户王耀福家有一兒一女,分別讀國小和高中,患有嚴重風濕和胃病的王耀福除要負擔兒女學費外,還要供養老丈人,這個家因此致貧。電話裏,他要大女兒每年資助王家學費2500元,一直到王家當時讀國小的兒子高中畢業為止。懂事的大女兒啥也沒多説就答應了,但老伴想不通,天天在家唸叨:“我屋女子掙的錢,自家用不到,咋就給了別人家(用)呢?”

之後,無論是到縣上開會,還是去鄉里辦事,_拉下臉,逢人就“化緣”,在他的奔波與牽線下,王耀福、謝宗國、冉茂林、李仁樹等4户家庭的孩子有了熱心人資助。

管好農村“小銀行”,鞏固脱貧成果

近年來,有着“草根金融”之稱的農村資金互助社在我市廣大農村地區相繼出現。_年,_村也在當地政府引導下組建了資金互助社,_擔任理事長。

“在農村,當年脱貧不算難,關鍵是要穩得住,可持續。”_説。而他認為要做到“穩得住”,除了發展特色產業外,資金互助社也必須真正發揮作用。為了保證每筆錢都能用到實處,他對村民們的情況瞭如指掌:誰是真的急需用錢,借款後能不能及時還上,他都一清二楚。

靠着從資金互助社兩次借來啟動資金,五社貧困户喬光榮成功發展烤煙和山羊產業,並於_年底成功摘掉貧困户“帽子”,今年,他準備再從互助社借一筆錢,將烤煙的質量搞上去。貧困户喬玉聯靠着從資金互助社借來的2萬元建起了農家樂,一年收入可達1.5萬元……

在_村,資金互助社真正起到了助農脱貧的“及時雨”作用:從_年組建至今,_村資金互助社借款主要用於發展產業、危房改造、子女上學等。據初步統計,已滾動發放貸款500餘筆、500餘萬元,其中貧困户獲得貸款230人(次)250萬元,沒有一筆呆賬壞賬。產業方面:核桃面積達4500畝,貧困户參與率達95%,基本滿足户均2畝以上核桃;山羊存欄3000只,貧困户餵養率達60%;魔芋300畝,貧困户種植率100%。危房改造方面:_村_年,全面啟動貧困户危舊房改造62户(d級34户、c級28户),資金互助社拿出啟動資金42萬元,在4個月內,所有的貧困户均住上了新房,至_年,_村成了名副其實的“洋房村”,無一處土坯房、危舊房。子女上學方面:從_年開始,_村村民子女只要考上高中、大學,均優先享受不低於5000元助學貸款,3年來累計下放貸款24.5萬元。

_年底,_村實現整村脱貧。該村村容村貌、基礎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就醫就學、經濟發展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7602元,基本達到小康水平。幾十年如一日為了村上,如今的_一天一個樣,看到這樣的成果,“老匡”很欣慰。或許,沒多久,他便能安安心心“下崗”享清福了。

脱貧攻堅黨建心得體會篇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之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要始終牢記服務脱貧攻堅重任,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貧,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脱貧攻堅“兩不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當前,脱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受疫情影響,脱貧攻堅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任務更加繁重、時間更加緊迫。組織部門作為黨委重要職能部門,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政治使命和重要職責貫穿於工作全過程,積極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選優配強幹部隊伍,助推黨建工作向脱貧攻堅聚焦發力。一是大力選派一批能吃苦、有幹勁、能擔當、講奉獻的黨建指導員和駐村幹部到貧困村掛職,讓幹部在脱貧攻堅中磨鍊意志、增長本領、成長成才。二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各項制度,健全和加強支委會建設,按照黨委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作指導,各黨支部抓落實,層層有責任,抓好黨建促脱貧工作。三是繼續深入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專項研究,摸清病因和軟肋,持續開展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充實村支兩委後備幹部力量,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精準脱貧提供堅實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

全體組工幹部要將脱貧攻堅作為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參與、主動作為,爭當脱貧攻堅工作的“主力軍”和“指導員”。要深刻領會抓黨建促脱貧攻堅工作內涵,深入學習脱貧攻堅相關政策措施和業務知識,當好脱貧攻堅工作的“明白人”。充分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幹勁,讓黨旗在脱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