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評李自梅老師《渴望讀書的“大眼睛”》4篇 大眼睛:一個渴望讀書的孩子的故事

其他文案 閲讀(7.13K)

此文是對李自梅老師《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的評價。文章中,李自梅老師通過自身經歷和觀察,揭示了兒童對閲讀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同時也呼籲家長和社會更多地關注兒童的閲讀教育。本文對李自梅老師的觀點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評價。

評李自梅老師《渴望讀書的“大眼睛”》4篇 大眼睛:一個渴望讀書的孩子的故事

第1篇

1、認會寫會8個生字;理解“蜿蜒、憂鬱、瀕臨、豐碑”等詞語。

2、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的特點,並結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作者由此聯想到的內容。

通過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貧困地區的孩子對學習的渴望。

2、出示書中的圖片,讓同學們運用自己積累的描寫眼睛的詞語來描述一下圖片中這位小姑娘的眼睛。

(師:我們來看看作者為什麼要描述這雙眼睛?他又是如何來描述這雙眼睛的呢?)

(在學習課文之前,先向同學們推薦課後的“金鑰匙”欄目。)師:找找課文中的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發生的背景?

(引導學生説出這張照片從哪裏拍到的?山裏的孩子上學條件是怎樣的?等等。)

(2)再讀課文,並談談當你知道這張照片是這樣拍到的以後,你對小姑娘的這雙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嗎?能否描述一下?(師: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這雙大眼睛的。)

2、重點學習課文2-5自然段。在讀讀、説説、議議中體會貧困地區的孩子是多麼渴望上學、渴望讀書。

(1)朗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作者聯想到的內容,然後相互交流。

生:作者聯想到這雙大眼睛渴望讀書,可是卻擔心着什麼。

師:她會擔心什麼呢?生:她可能擔心沒錢繼續上學吧。

生:作者還聯想到這雙大眼睛在看着很多人,希望我們幫助像她這樣的孩子。

(2)從課文中的兩個“生怕”你體會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感悟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求。)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聽課十分認真。生:我體會到小女孩很愛學習。

(3)從課文中的兩個“雖然”和一個“可是”你又體會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山區孩子學習條件的艱苦,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他們內心充滿憂鬱的原因。)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為了上學不怕條件差。生:我體會到小女孩怕遲到連頭髮都沒梳。

生:我體會到小女孩上學不容易。生:我想小女孩只要能上學什麼都不顧了。

(4)作者為什麼能從這雙眼睛聯想到小女孩對知識的渴求,山區孩子學習條件的艱苦,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因為了解了山區孩子上學的不易,才會由此聯想到這些內容的,從而知道了解背景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一種方法,也是習作表達的一種方法。)

生:我想她的作業本一定用的一點地方都不剩才不用了。

生:我補充,我從電視上看到那些山裏的孩子平時都捨不得用鉛筆,都是在地上用樹棍寫,只有寫課堂作業時才捨得用鉛筆。……

(6)有語氣地朗讀2-5自然段,把你認為應該重讀的詞畫出來,並試着讀一讀。

(1)讀了這部分內容後,你都瞭解了這張照片發表後在社會引起了哪些關注?其他人看到這張照片會怎樣呢?邊讀邊畫出有關內容。作者運用了什麼方式介紹的?(引導學生找出這張照片的巨大反響。作者運用了具體的數據來真實地報道了這張照片的社會作用。)

(2)朗讀課文6-7自然段,思考:“大眼睛”為什麼能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引導學生理解這雙大眼睛的照片在社會上引起的關注,以及因此激起了海內外千百萬人的愛心,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得許多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

(3)看到“大眼睛”這張照片在社會上引起的關注,你有什麼想法?

(引導學生結合本校搞的“百日節儉獻愛心”活動説説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我的學習條件太好了,我以後要節約用本子和鉛筆。

生:我不再亂花錢了,把零用錢積攢起來寄給貧困地區的學生。

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建學校,讓那些窮孩子也能上學。……

再查找一些關於這雙“大眼睛”的資料,更加詳細地瞭解關於“希望工程”或是照片中的這位姑娘的情況。

評李自梅老師《渴望讀書的“大眼睛”》4篇 大眼睛:一個渴望讀書的孩子的故事 第2張

第2篇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點,並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願望。

3、激發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和老師一起來板書課題吧!渴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才漂亮,齊讀課題

師:觀察照片,你想用一個怎樣的詞語來形容她的眼睛呢?

(經驗性問題:學生能根據自己平時經驗積累到的詞語進行描述和形容,有益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詞語的應用。)

師:大家都用自己積累的詞語來描述了你眼中的大眼睛,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請打開課本。

師:課前,同學們都作了充分的預習,在讀課文之前,在生字和詞語方面,你有什麼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經驗性問題:國小中年級孩子已經可以在工具書的幫助下自學書上的生字了,根據以往教學中學生積累的識字方法和經驗,讓學生進行彙報,也為高年級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事實性問題: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及事件進行彙報,概括能力的培養是國小階段培養的能力的重點,讓學生在瞭解事實的基礎上掌握和鞏固概括文章的方法。)

師:你是這樣概括的,老師剛才聽大家説的時候,發現這個同學和你説的不大一樣,我們請他來説一説。

生:文章介紹了一張大眼睛女孩的照片,並由這張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在惡劣的條件下對讀書的渴望。

師:真不錯,同學們,簡單的概括有別於複述,通過什麼,明白了什麼,或者通過什麼,展示了什麼,這些語句都是概括文章內容的好法寶。

俗話説,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就請同學們再一次閲讀課文,看看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學生劃出相關的語句)

(事實性問題: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全文圍繞着一張曾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展開,展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在艱苦的條件下仍然渴望讀書的強烈願望。所以這個事實性問題”你是從課文哪些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成為了貫穿全文的關鍵問題。用它直接牽出文章的最亮點,真正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

生1:“她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

(此問題和上一問題都是經驗性問題,學生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感受到這些孩子每天跋涉這樣的山路上學的確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進而對比反思自己的生活。)

師:是啊。雖然上學路途遙遠,而且危險重重,但是年齡幼小的她

卻十分堅強,不管颳風下雨,總是按時到校,她是多麼的好學啊!

生2:“它注視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師黑板上的每一個字,生怕漏掉老師講的每一句話”我從這句話中也看到了她很渴望讀書。

師:兩個“生怕”體現了什麼?她還會生怕些什麼呢?

(創造性問題:本問題看似與文章的內容關係不是很大,但是縱觀全文的教學過程,這個問題成為了不可多得的亮點,結合上下文,學生展開了想象:可能生怕漏掉同學們的發言等等。並且可以激勵學生,結合自己查找到的資料來説明,對孩子們求學的艱辛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生3:第三自然段:“雖然。。。。。。雖然。。。。。。可是就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會失去。”從這句話中我們也能看到她很渴望讀書。

(事實性問題:引導和激勵孩子結合書上內容談出自己的看法)

生:怕失去學習機會。早晨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

師:老師知道你們要説的話還很多,那就把你們的話融入朗讀,自己再讀讀這兩段話吧,自己讀

師:(音樂課件)跟着這個小姑娘,我們一起到山裏去看看吧,這裏的孩子翻山越嶺頂風冒雪去上學,沒有…….

師:孩子當你看了這一樁樁一件件艱苦的求學經歷,現在你能不能再來説一説,就連怎樣的學習機會他也擔心會失去呀?

(事實性問題:結合剛才的問題,在看過段片之後感情昇華的基礎上再來談體會,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師:可是我們看到圖片當中的孩子,他們的臉上分明還露着笑容,這樣的艱苦的學習機會對他們就是一種——幸福

(教師引讀第2、3自然段)師:凝視這雙大眼睛,我彷彿聽到他內心深處在娓娓的訴説,他在説什麼?

師:我又彷彿聽到了她內心深處一聲聲的呼喚。還有嗎?

師:透過這雙大眼睛我們彷彿聽到了千千萬萬的瀕臨失學的孩子們都在呼喚着:

師:這雙大眼睛,好像在看着我們所有人,從心靈深處喚起人們的同情和關心。從此,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便與“希望工程”有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後兩自然段,你又知道了些什麼呢?

(事實性問題:又是一個牽動後文的“大問題”以一個小的切入點,讓學生結合資料和後邊的兩個自然段談出了自己的理解,並且在突破了前邊的重點後,用一個問題牽出後邊的兩段內容,更加優化了課堂資源,使課堂教學的時間更加緊湊,效率更高。)

師:是啊,希望工程就是這樣一項,讓瀕臨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的愛心工程,他讓這雙大眼睛也讓千千萬萬的大眼睛看到了希望。還有誰説

師:是啊!這千千萬萬筆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國小,凝聚的是一片片愛心,播撒的是未來的希望,圓了多少孩子讀書的夢想!

我們來看一看,你可以小聲的讀一讀(出示叢飛劉翔等人的課件)

師:就這樣,希望工程在眾人的關心和幫助下一路走來,直到今天,這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還注視着人們。召喚着更多人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激勵着千百萬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師:啊――依舊是那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它還憂鬱嗎?是啊!已不再憂鬱,而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同學們一定很關心“大眼睛”現在的學習生活情況吧?誰能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蘇明娟的近況呢?

(評價性問題:到了文章的結尾,學生已經對小姑娘的求學經歷所打動,此時一個關鍵的評價性問題的出現,讓學生很好的對文章的主題進行了昇華和理解:正是由於千千萬萬好心人的幫助,正是因為希望工程,才能使這個曾經在困苦中艱難求學的孩子找到走出大山的希望。)

師:正是由於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蘇明娟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蘇明娟成長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像童年的蘇明娟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眼裏仍然充滿着讀書的渴望。此時此刻,當你再次面對這些孩子,面對着這樣的“大眼睛”,你想説點什麼,你能做點什麼呢?

(評價性問題:仍然是對主題的昇華,不一樣的是轉換了角度,從“瞭解他人做的”到“自己能夠做的”,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上都更加深入了一步。)

師:同學們,當我們背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麼困苦;當我們在父母懷抱裏撒嬌時,可曾想到那些貧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強自立的孩子們,他們多麼令人愛憐。給予他們關愛與温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生活,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1、 從格式上看,這篇説明文的板書並不像一篇條理很強或脈絡複雜的記敍文,需要大段的板書協助學生記憶和掌握,所以在板書設計上力求簡單、扼要。

2、 從內容上看,四個形容大眼睛的詞語是全文的重點,也是能夠引導學生理解後文的關鍵詞語,所以選擇的恰當,準確。

3、 從表達的思想上來看,眾多的愛心人事紛紛向希望工程所資助的孩子們獻出了愛心,但板書的最後總結時卻站在這些山區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的確就是這些好心人的幫助,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更大的程度上激發和感染了學生。

第3篇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文章的“華彩段”。

2、感受“大眼睛”的特點,並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願望。

3、激發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學生蒐集“大眼睛”孩子的相關資料。

1、透過同學們一雙雙甜美無比、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們的學習、生活是幸福的、快樂的。同時也讓我想到,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偏遠山區,有着一羣和你們同樣可愛的孩子,他們家境貧寒,幾度失學、輟學,在求學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西部,走近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

2、(課件播放貧困山區孩子學習生活的圖像,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教師激情描述。)

3、此時此刻,你內心有什麼感受,想説些什麼?(學生暢談感受。)

1、1992年,《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海龍深入大別山地區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縣萬頭村的一所國小裏,他遇到了一羣每天跋涉30多里路來求學的孩子。在眾多的孩子中間,他發現一個女孩子有一雙閃亮的大眼睛,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齡最小,但卻十分堅強。雖然她每天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還要經過一座大水庫,但不管颳風下雨,她總是按時到校,從來都沒有遲到過。小姑娘不畏艱難、頑強求學的精神使記者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當小姑娘抬起頭凝視黑板時,那瞬間的眼神被記者的相機捕捉到了,從而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令世人關注的照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照片。)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嗎?她叫蘇明娟。觀察照片,説一説這是一雙怎樣的大眼睛?(清澈、美麗、烏黑透亮、渴望讀書)

1、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教師巡視,選擇容易讀錯的幾個字詞板書,如:蜿蜒、跋涉。要求説一説這些生字識記的方法,並理解詞義。)

2、(檢查讀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觸深的段落讀一讀,評議讀書情況。)

1、瀏覽課文,快速找出最能概括眼睛特點的詞語。(專心、憂鬱、渴望讀書)

2、是啊,小姑娘這雙專心、憂鬱、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從課文哪些詞句中讀出她渴望讀書的?劃出相關的語句,讀給同桌聽聽,説説自己的體會。

3、(學生默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彙報自己的研讀成果,進行交流,談體會。)

4、(彙報交流,學生自由表達,在對話交流中,教師相機做以下引導和點撥,把握重點。)

(1)“她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讀着這句,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學生想象小姑娘上學的情景並敍説,教師相機點撥:)初升的紅日擁抱着她,晨霧籠罩着她。雖然上學路途遙遠,而且危險重重,但是年齡幼小的她卻十分堅強,不管颳風下雨,總是按時到校,她是多麼的好學啊!

(2)體會排比修辭方法的作用,體會兩個“生怕”寫出了小姑娘對知識的渴求。她還“生怕”什麼?(放開,讓學生想象)

(4)觀察照片,從她的注視裏你還體會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你們真了不起,很會讀書。能結合故事背景來展開聯想,聯想得很豐富,也很合理。是啊!這雙大眼睛,它是那樣專心,因為她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又是那樣憂鬱,因為她害怕失去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是那樣強烈地渴望着讀書,即使學習條件是這樣得艱苦、惡劣。

(5)(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3自然段,讀出小姑娘的專心、憂鬱、對讀書的渴望,指導學生正確把握朗讀的語調、語速、語氣、重音等。學生練讀,指名讀。)

(1)這雙大眼睛是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縮影,它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讀書的心聲。(課件出示貧困地區孩子失學、輟學的資料)

(2)看到這些畫面,你有何感受?作何感想?(學生暢談。)請你懷着這樣的心情和感受再讀一讀這雙“大眼睛”吧!(學生練讀課文的第2~5自然段,讀出感動,讀出渴望。)

你看,這雙大眼睛是那樣專心,那樣明亮――引讀“它注視着前方……”

你看,這雙大眼睛閃爍着渴望,充滿着憂鬱――引讀“雖然清晨教室光線……”

這雙大眼睛,向我們深情地訴説着――引讀“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

這雙大眼睛,向世人熱切地呼喚着――引讀“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

6、是啊,這雙大眼睛告訴我們很多很多……從此,這個大眼睛的小女孩便與“希望工程”有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這張“大眼睛”照片產生了無窮的魅力,很快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

1、自讀課文後兩部分,通過讀,自己瞭解了什麼,知道了哪些?

3、是啊!這千千萬萬筆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國小,凝聚的是一片片愛心,播撒的是未來的希望,圓了多少孩子讀書的夢想!讓我們走進希望國小,再次去看看這些孩子們!(出示希望國小的圖片)看到孩子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愉快地學習,我們為之興奮,為之高興。

4、(出示“大眼睛”的近照)她是誰?還認識她嗎?啊――依舊是那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它還憂鬱嗎?是啊!已不再憂鬱,而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同學們一定很關心“大眼睛”現在的學習生活情況吧?誰能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蘇明娟的近況呢?

1、正是由於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蘇明娟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蘇明娟成長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像童年的蘇明娟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眼裏仍然充滿着讀書的渴望。此時此刻,當你再次面對這些孩子,面對着這樣的“大眼睛”,你想説點什麼,你能做點什麼呢?

3、同學們,當我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麼困苦;當我們在父母懷裏撒嬌時,可曾想到那些在貧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強自立的孩子們,他們多麼令人愛憐!給予它他們關愛與温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做到。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1、用自己的行動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互通書信、捐款捐物……)

3、觀察周圍熟悉的一個人,以“眼睛”為題寫一篇日記。

本課設計充分把握了教材的特點,始終扣住課文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與“大眼睛”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素養的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和人生的啟迪。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重點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設計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也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

1、處理教材幹練,從文本出發,從學情出發,把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串聯組合得比較巧妙,形成了一個富有凝聚力的整體結構,這是本課的一大亮點。

2、設計體現了以讀為本,為學生創設了與文本對話的廣闊空間。全課針對不同段落的特點,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而且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整體感知時的瀏覽,突破難點部分的細讀,昇華情感處的引讀,次要部分的默讀等……以讀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悟到了文章所表達思想感情。通過有聲有色地讀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語文本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色,上出了語文課的特點,形成又一教學亮點。

1、努力創設情境,為學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從而與文本進行豐富、深入地對話。如:貧困地區孩子艱苦的生活、惡劣的學習條件,這些背景距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學生缺乏這方面的體驗。而教師適時地引進現代媒體,展示貧困山區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景圖片以及出示他們失學、輟學的資料,直觀的形象,鮮活的畫面,給學生以強烈的衝擊,幫助學生走入課文描述的背景之中,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2、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解讀“大眼睛”內涵的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融情想象:她還生怕什麼?從她的注視裏,你還聯想到了什麼?這樣的設計,不但重視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及想象能力的培植,而且體悟出了平面文字背後的情味和意藴,使情感噴湧而起,一瀉千里。

當然,這堂課中,也有一些需要思考改進的地方。整堂課的教學,教師的預設、引導多了些,學生的自主發揮少了些,與文本情感的交流還不夠深入、豐富。此外,怎樣結合閲讀讓學生學會揣摩文章表達順序,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也需要加強。

第4篇

北師大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主題單元“眼睛”《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大眼睛”的特點,聯繫背景資料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願望。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願望。

教具準備:課件。學生蒐集“大眼睛”相片及貧困地區孩子上學情況的相關資料。

師:我想再請大家看一張相片。(出示大眼睛照片)這是一雙怎樣的大眼睛?

師:看來對於這雙大眼睛,同學們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那麼這節課就讓咱們一起走進這張相片,走進課文去解讀這雙“大眼睛”。請看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

師:昨天,你們預習了課文,誰能結合自己課前查找的資料簡單地説一説這張相片的來歷?

生1:我知道這張照片的小女孩名叫蘇明娟。她家裏非常的貧窮……

師:剛才大家能結合課外查找的資料來了解這張相片的來歷。你們已經預習了課文,其實課文中的某些句子也交代了這張相片的背景資料。誰來説説?

生:在課文第一自然段。(生讀第一自然段)相機正音“蜿蜒、跋涉”。

師: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也交代了這張相片的來歷。是的,1992年,《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解海龍深入大別山地區考察“希望工程”,拍下了這張取名為“我要讀書”的極具感染力的照片。

師:看來通過預習,你們不僅能結合課文中的句子還能結合課外查找的資料來介紹這張照片的背景,這是一種學習方法。這也是本篇課文送給我們的學習的金鑰匙,(出示金鑰匙,師介紹金鑰匙內容)老師暫且將這把金鑰匙的內容歸納為八個字:(貼板書:聯繫資料 幫助理解)。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運用這把金鑰匙來幫助我們理解課文。

師:課文除了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這張相片的來歷,還介紹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還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生:彙報讀相關段落,並相機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漏掉、講述、瀕臨失學、援助、崛起)以及長句子的停頓。

師:剛才我們在讀通讀順課文的過程中,也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知道了課文是介紹了照片的來歷,眼睛的特點以及作者的聯想,還介紹了“大眼睛”所產生的作用。

師:那麼作者是怎樣描寫這雙感人的大眼睛的呢?請大家再默讀課文的2——5自然段,拿起筆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1:作者是這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這雙大眼睛好象在看着你,看着……故事”。

生2:作者是這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這雙……生怕漏掉老師講的每一句話……”作者寫了這雙眼睛專心、明亮。

師:(板書:專心 明亮)由這雙專心、明亮的大眼睛,作者想到了什麼?那就是:她注視着前方——(生讀:生怕……生怕……每一句話……)這就是作者的聯想。

師:是啊!她生怕的是漏掉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可見她是多麼——(扣題目)渴望讀書啊!

師:誰來讀這些句子,讀出她的生怕,讀出她的渴望。

師:讀得很流利,聽了你的讀,老師也想讀,(師範讀:“它注視着……每一句話……”)生怕是怯生生的,害怕的心理。你再來讀一讀。

師:嗯,有進步!看, 多麼生動的描寫,多麼深情的文字啊!如果把它分行寫,就是一首詩歌,(把這段內容以詩句的形式出現。)多美的詩句,自己再讀讀這部分的內容,看看誰能讀出“大眼睛”的渴望?

生2:(讀的時候把 “生怕漏掉”這些詞讀得很輕。)

師:我很喜歡你讀得“生怕漏掉”,讓人聽了能感受到大眼睛的擔心與害怕。孩子,請你看着這雙大眼睛,你看,是那樣專心,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試着讀一讀。

師:這樣吧,咱們來個賽讀,想怎麼比?那好,咱們來個男女生賽讀,好嗎?女生先來吧。

師:女生讀得真不錯!她們在讀的注意了語氣的變化,“那樣專心”、“生怕漏掉”聽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男生咱們可得見好就學呀!來,男生準備好了嗎?

師:多麼精彩的朗讀!看來你們是打了個平手,建議你們把掌聲送給自己!

師:在這個自然段中,作者抓住眼睛的特點(貼板書:抓住特點),展開自己的聯想(貼:展開聯想),讓我們感受到大眼睛是多麼的渴望讀書。作者還怎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呢?咱們繼續交流。

生:我畫的句子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這個自然段中,作者是這樣描寫眼睛

生:她憂鬱的是: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會失去。

師:那你能説説這樣的學習機會在課文中指的是怎樣的學習機會?

生1:指的是教室的光線並不明亮,上學前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

生2:還指的是每天要跋涉30里路去上學,上學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還在一座大水庫上面。

師:你還能聯繫上文的內容來説説,很好!不管颳風下雨,每天要跋涉30裏蜿蜒的山路去上學。這是多麼艱苦的學習條件。咱們去看看。(播放大眼睛的上學情況的課件。)

師:學習條件是這樣的困難,但她還是擔心會失去這樣的學習機會,帶着你的感受誰來讀這些句子?

師:是的,(暗示學生看大屏幕)她擔心的是會失去這樣的學習機會,她還可能擔心什麼呢?(點擊……)請你們也展開自己的聯想説一説。(回扣板書)

生2:她可能還擔心會遲到,因為課文中説到她每天都要跋涉30里路去上學。

生3:她可能還擔心破舊的教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塌。

師: 你們有這麼多的聯想,蘇明娟就可能有這麼多的擔心,她的眼神告訴了我們這一切憂鬱,是因為她是多麼——(扣題目)渴望讀書。來,咱們一起讀這個自然段,把這種擔心、憂鬱讀出來吧!

師:(回扣板書)這雙大眼睛是多麼渴望讀書啊!那麼題目中加引號的這雙大眼睛指的僅僅是蘇明娟嗎?

生1:指的是千千萬萬瀕臨失學的兒童,因為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説到 “這雙大眼睛,……千千萬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故事”。

師:(回扣板書)你還能聯繫課文中的句子來説,很好!那你們還知道哪些瀕臨失學的兒童的情況,給大家講一講。

生1:我知道安徽有個叫劉小環的同學為了能上學,每天去給一家窯廠背磚頭,她每次背16塊,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裏工錢。

生2:我知道有這麼一給小女孩,她家裏很窮。媽媽要讓她退學,她跪在媽媽面前哭着説:“媽媽。只要答應我上學,以後我就不吃飯了。”

師:(回扣板書)聯繫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課文,看來你們已經學會運用這把金鑰匙。

師:當我們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裏,聽這這些瀕臨失學的兒童的故事,我們覺得是多麼的辛酸啊!老師還有一些資料想和大家一起交分享,咱們來看看。(課件出示貧困地區孩子失學、輟學的資料)

師:他們貧窮得一無所有,但始終不變的是對知識的渴望。來,一起有感情地讀課文的 2——5自然段。

師:從你們的朗讀,老師聽出來了,你們已經被這雙大眼睛深深地打動了。(出示相片)讓我們一起再來看這張相片,再看着這雙會説話的大眼睛,此時此刻這雙大眼睛彷彿在向人們説一句什麼話呢?

師:這是千千萬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發出的心聲啊!你再大聲地説一説。

生2:她好象在説:我非常渴望讀書,不要讓我離開校園!

生3:她好象在説:救救我們吧!讓我們也能象你們一樣在這美麗的校園裏讀書吧!

師:照片中這雙(回扣課題)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感動了我們,也打動了無數熱心於“希望工程的”的人,很快成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這雙“大眼睛”還有些什麼感人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感受“大眼睛”帶來的魅力。